redis操作篇

操作

String操作,redis中的String在在内存中按照一个name对应一个value来存储。如图:

set(name, value, ex=None, px=None, nx=False, xx=False)

在Redis中设置值,默认,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修改

参数:

     ex,过期时间(秒)

     px,过期时间(毫秒)

     nx,如果设置为True,则只有name不存在时,当前set操作才执行

     xx,如果设置为True,则只有name存在时,岗前set操作才执行

setnx(name, value)

设置值,只有name不存在时,执行设置操作(添加)

setex(name, value, time)

# 设置值

# 参数:

    # time,过期时间(数字秒 或 timedelta对象)

psetex(name, time_ms, value)

# 设置值

# 参数:

    # time_ms,过期时间(数字毫秒 或 timedelta对象)

mset(*args, **kwargs)

批量设置值

如:

    mset(k1=‘v1‘, k2=‘v2‘)

    

    mget({‘k1‘: ‘v1‘, ‘k2‘: ‘v2‘})

get(name)

获取值

mget(keys, *args)

批量获取

如:

    mget(‘ylr‘, ‘wupeiqi‘)

    

    r.mget([‘ylr‘, ‘wupeiqi‘])

getset(name, value)

设置新值并获取原来的值

getrange(key, start, end)

# 获取子序列(根据字节获取,非字符)

# 参数:

    # name,Redis 的 name

    # start,起始位置(字节)

    # end,结束位置(字节)

# 如: "武沛齐" ,0-3表示 "武"

setrange(name, offset, value)

# 修改字符串内容,从指定字符串索引开始向后替换(新值太长时,则向后添加)

# 参数:

    # offset,字符串的索引,字节(一个汉字三个字节)

    # value,要设置的值

setbit(name, offset, value)

# 对name对应值的二进制表示的位进行操作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offset,位的索引(将值变换成二进制后再进行索引)

    # value,值只能是 1 或 0

# 注:如果在Redis中有一个对应: n1 = "foo",

        那么字符串foo的二进制表示为:01100110 01101111 01101111

    所以,如果执行 setbit(‘n1‘, 7, 1),则就会将第7位设置为1

        那么最终二进制则变成 01100111 01101111 01101111,即:"goo"

# 扩展,转换二进制表示:

    # source = "武沛齐"

    source = "foo"

    for i in source:

        num = ord(i)

        printbin(num).replace(‘b‘,‘‘))

    特别的,如果source是汉字 "武沛齐"怎么办?

    答:对于utf-8,每一个汉字占 3 个字节,那么 "武沛齐" 则有 9个字节

       对于汉字,for循环时候会按照 字节 迭代,那么在迭代时,将每一个字节转换 十进制数,然后再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

        11100110 10101101 10100110 11100110 10110010 10011011 11101001 10111101 10010000

getbit(name, offset)

# 获取name对应的值的二进制表示中的某位的值 (0或1)

bitcount(key, start=None, end=None)

# 获取name对应的值的二进制表示中 1 的个数

# 参数:

    # key,Redis的name

    # start,位起始位置

    # end,位结束位置

bitop(operation, dest, *keys)

# 获取多个值,并将值做位运算,将最后的结果保存至新的name对应的值

# 参数:

    # operation,AND(并) 、 OR(或) 、 NOT(非) 、 XOR(异或)

    # dest, 新的Redis的name

    # *keys,要查找的Redis的name

# 如:

    bitop("AND", ‘new_name‘, ‘n1‘, ‘n2‘, ‘n3‘)

    # 获取Redis中n1,n2,n3对应的值,然后讲所有的值做位运算(求并集),然后将结果保存 new_name 对应的值中

strlen(name)

# 返回name对应值的字节长度(一个汉字3个字节)

incr(self, name, amount=1)

# 自增 name对应的值,当name不存在时,则创建name=amount,否则,则自增。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amount,自增数(必须是整数)

# 注:同incrby

incrbyfloat(self, name, amount=1.0)

# 自增 name对应的值,当name不存在时,则创建name=amount,否则,则自增。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amount,自增数(浮点型)

decr(self, name, amount=1)

# 自减 name对应的值,当name不存在时,则创建name=amount,否则,则自减。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amount,自减数(整数)

append(key, value)

# 在redis name对应的值后面追加内容

# 参数:

    key, redis的name

    value, 要追加的字符串

Hash操作,redis中Hash在内存中的存储格式如下图:

hset(name, key, value)

# name对应的hash中设置一个键值对(不存在,则创建;否则,修改)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key,name对应的hash中的key

    # value,name对应的hash中的value

# 注:

    # hsetnx(name, key, value),当name对应的hash中不存在当前key时则创建(相当于添加)

hmset(name, mapping)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批量设置键值对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mapping,字典,如:{‘k1‘:‘v1‘, ‘k2‘: ‘v2‘}

# 如:

    # r.hmset(‘xx‘, {‘k1‘:‘v1‘, ‘k2‘: ‘v2‘})

hget(name,key)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获取根据key获取value

hmget(name, keys, *args)

# 在name对应的hash中获取多个key的值

# 参数:

    # name,reids对应的name

    # keys,要获取key集合,如:[‘k1‘, ‘k2‘, ‘k3‘]

    # *args,要获取的key,如:k1,k2,k3

# 如:

    # r.mget(‘xx‘, [‘k1‘, ‘k2‘])

    # 或

    # print r.hmget(‘xx‘, ‘k1‘, ‘k2‘)

hgetall(name)

获取name对应hash的所有键值

hlen(name)

# 获取name对应的hash中键值对的个数

hkeys(name)

# 获取name对应的hash中所有的key的值

hvals(name)

# 获取name对应的hash中所有的value的值

hexists(name, key)

# 检查name对应的hash是否存在当前传入的key

hdel(name,*keys)

# 将name对应的hash中指定key的键值对删除

hincrby(name, key, amount=1)

# 自增name对应的hash中的指定key的值,不存在则创建key=amount

# 参数:

    # name,redis中的name

    # key, hash对应的key

    # amount,自增数(整数)

hincrbyfloat(name, key, amount=1.0)

# 自增name对应的hash中的指定key的值,不存在则创建key=amount

# 参数:

    # name,redis中的name

    # key, hash对应的key

    # amount,自增数(浮点数)

# 自增name对应的hash中的指定key的值,不存在则创建key=amount

hscan(name,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 增量式迭代获取,对于数据大的数据非常有用,hscan可以实现分片的获取数据,并非一次性将数据全部获取完,从而放置内存被撑爆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cursor,游标(基于游标分批取获取数据)

    # match,匹配指定key,默认None 表示所有的key

    # count,每次分片最少获取个数,默认None表示采用Redis的默认分片个数

# 如:

    # 第一次:cursor1, data1 = r.hscan(‘xx‘,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 第二次:cursor2, data1 = r.hscan(‘xx‘, cursor=cursor1, match=None, count=None)

    # ...

    # 直到返回值cursor的值为0时,表示数据已经通过分片获取完毕

hscan_iter(name, match=None, count=None)

# 利用yield封装hscan创建生成器,实现分批去redis中获取数据

# 参数:

    # match,匹配指定key,默认None 表示所有的key

    # count,每次分片最少获取个数,默认None表示采用Redis的默认分片个数

# 如:

    # for item in r.hscan_iter(‘xx‘):

    #     print item

List操作,redis中的List在在内存中按照一个name对应一个List来存储。如图:

            

lpush(name,values)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添加元素,每个新的元素都添加到列表的最左边

# 如:

    # r.lpush(‘oo‘, 11,22,33)

    # 保存顺序为: 33,22,11

# 扩展:

    # rpush(name, values)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pushx(name,value)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添加元素,只有name已经存在时,值添加到列表的最左边

# 更多:

    # rpushx(name, value)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len(name)

# name对应的list元素的个数

linsert(name, where, refvalue, value))

# 在name对应的列表的某一个值前或后插入一个新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where,BEFORE或AFTER

    # refvalue,标杆值,即:在它前后插入数据

    # value,要插入的数据

r.lset(name, index, value)

# 对name对应的list中的某一个索引位置重新赋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index,list的索引位置

    # value,要设置的值

r.lrem(name, value, num)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删除指定的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value,要删除的值

    # num,  num=0,删除列表中所有的指定值;

           # num=2,从前到后,删除2个;

           # num=-2,从后向前,删除2个

lpop(name)

在name对应的列表的左侧获取第一个元素并在列表中移除,返回值则是第一个元素

# 更多:

    # rpop(name)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index(name, index)

在name对应的列表中根据索引获取列表元素

lrange(name, start, end)

# 在name对应的列表分片获取数据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start,索引的起始位置

    # end,索引结束位置

ltrim(name, start, end)

# 在name对应的列表中移除没有在start-end索引之间的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start,索引的起始位置

    # end,索引结束位置

rpoplpush(src, dst)

# 从一个列表取出最右边的元素,同时将其添加至另一个列表的最左边

# 参数:

    # src,要取数据的列表的name

    # dst,要添加数据的列表的name

blpop(keys, timeout)

# 将多个列表排列,按照从左到右去pop对应列表的元素

# 参数:

    # keys,redis的name的集合

    # timeout,超时时间,当元素所有列表的元素获取完之后,阻塞等待列表内有数据的时间(秒), 0 表示永远阻塞

# 更多:

    # r.brpop(keys, timeout),从右向左获取数据

brpoplpush(src, dst, timeout=0)

# 从一个列表的右侧移除一个元素并将其添加到另一个列表的左侧

# 参数:

    # src,取出并要移除元素的列表对应的name

    # dst,要插入元素的列表对应的name

    # timeout,当src对应的列表中没有数据时,阻塞等待其有数据的超时时间(秒),0 表示永远阻塞

自定义增量迭代

# 由于redis类库中没有提供对列表元素的增量迭代,如果想要循环name对应的列表的所有元素,那么就需要:

    # 1、获取name对应的所有列表

    # 2、循环列表

# 但是,如果列表非常大,那么就有可能在第一步时就将程序的内容撑爆,所有有必要自定义一个增量迭代的功能:

def list_iter(name):

    """

    自定义redis列表增量迭代

    :param name: redis中的name,即:迭代name对应的列表

    :return: yield 返回 列表元素

    """

    list_count = r.llen(name)

    for index in xrange(list_count):

        yield r.lindex(name, index)

# 使用

for item in list_iter(‘pp‘):

    print(item)

Set操作,Set集合就是不允许重复的列表

sadd(name,values)

# name对应的集合中添加元素

scard(name)

获取name对应的集合中元素个数

sdiff(keys, *args)

在第一个name对应的集合中且不在其他name对应的集合的元素集合

sdiffstore(dest, keys, *args)

# 获取第一个name对应的集合中且不在其他name对应的集合,再将其新加入到dest对应的集合中

sinter(keys, *args)

# 获取多一个name对应集合的并集

sinterstore(dest, keys, *args)

# 获取多一个name对应集合的并集,再讲其加入到dest对应的集合中

sscan(name,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sscan_iter(name, match=None, count=None)

# 同字符串的操作,用于增量迭代分批获取元素,避免内存消耗太大

有序集合,在集合的基础上,为每元素排序;元素的排序需要根据另外一个值来进行比较,所以,对于有序集合,每一个元素有两个值,即:值和分数,分数专门用来做排序。

zadd(name, *args, **kwargs)

# 在name对应的有序集合中添加元素

# 如:

     # zadd(‘zz‘, ‘n1‘, 1, ‘n2‘, 2)

     # 或

     # zadd(‘zz‘, n1=11, n2=22)

zcard(name)

# 获取name对应的有序集合元素的数量

r.zrange( name, start, end, desc=False, withscores=False, score_cast_func=float)

# 按照索引范围获取name对应的有序集合的元素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start,有序集合索引起始位置(非分数)

    # end,有序集合索引结束位置(非分数)

    # desc,排序规则,默认按照分数从小到大排序

    # withscores,是否获取元素的分数,默认只获取元素的值

    # score_cast_func,对分数进行数据转换的函数

# 更多:

    # 从大到小排序

    # zrevrange(name, start, end, withscores=False, score_cast_func=float)

    # 按照分数范围获取name对应的有序集合的元素

    # zrangebyscore(name, min, max, start=None, num=None, withscores=False, score_cast_func=float)

    # 从大到小排序

    # zrevrangebyscore(name, max, min, start=None, num=None, withscores=False, score_cast_func=float)

zrangebylex(name, min, max, start=None, num=None)

# 当有序集合的所有成员都具有相同的分值时,有序集合的元素会根据成员的 值 (lexicographical ordering)来进行排序,而这个命令则可以返回给定的有序集合键 key 中, 元素的值介于 min 和 max 之间的成员

# 对集合中的每个成员进行逐个字节的对比(byte-by-byte compare), 并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 返回排序后的集合成员。 如果两个字符串有一部分内容是相同的话, 那么命令会认为较长的字符串比较短的字符串要大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min,左区间(值)。 + 表示正无限; - 表示负无限; ( 表示开区间; [ 则表示闭区间

    # min,右区间(值)

    # start,对结果进行分片处理,索引位置

    # num,对结果进行分片处理,索引后面的num个元素

# 如:

    # ZADD myzset 0 aa 0 ba 0 ca 0 da 0 ea 0 fa 0 ga

    # r.zrangebylex(‘myzset‘, "-", "[ca") 结果为:[‘aa‘, ‘ba‘, ‘ca‘]

# 更多:

    # 从大到小排序

    # zrevrangebylex(name, max, min, start=None, num=None)

zunionstore(dest, keys, aggregate=None)

# 获取两个有序集合的并集,如果遇到相同值不同分数,则按照aggregate进行操作

# aggregate的值为:  SUM  MIN  MAX

zscan(name, 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score_cast_func=float)
zscan_iter(name, match=None, count=None,score_cast_func=float)

# 同字符串相似,相较于字符串新增score_cast_func,用来对分数进行操作

其他常用操作

delete(*names)

# 根据删除redis中的任意数据类型

exists(name)

# 检测redis的name是否存在

type(name)

# 获取name对应值的类型

scan(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scan_iter(match=None, count=None)

# 同字符串操作,用于增量迭代获取key

4、管道

redis-py默认在执行每次请求都会创建(连接池申请连接)和断开(归还连接池)一次连接操作,如果想要在一次请求中指定多个命令,则可以使用pipline实现一次请求指定多个命令,并且默认情况下一次pipline 是原子性操作。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192.168.61.128‘, port=6379)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 pipe = r.pipeline(transaction=False)

pipe = r.pipeline(transaction=True)

r.set(‘name‘, ‘alex‘)

r.set(‘role‘, ‘sb‘)

pipe.execute()

5、发布订阅

发布者:服务器

订阅者:Dashboad和数据处理

Demo如下:

import redis

class RedisHelper:

    def __init__(self):
        self.__conn = redis.Redis(host=‘192.168.61.128‘)
        self.chan_sub = ‘fm104.5‘
        self.chan_pub = ‘fm104.5‘

    def public(self, msg):
        self.__conn.publish(self.chan_pub, msg)
        return True

    def subscribe(self):
        pub = self.__conn.pubsub()
        pub.subscribe(self.chan_sub)
        pub.parse_response()
        return pub

订阅者: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from monitor.RedisHelper import RedisHelper

obj = RedisHelper()

redis_sub = obj.subscribe()

while True:

    msg= redis_sub.parse_response()

    print(msg)

发布者: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from monitor.RedisHelper import RedisHelper

obj = RedisHelper()

obj.public(‘hello‘)

时间: 2024-11-15 01:02:41

redis操作篇的相关文章

Redis操作篇(二)

redis的发布与订阅,主从架构,哨兵架构,cluster集群 下载编译安装redis # 1. 下载redis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10.tar.gz # 2. 解压缩 tar -zxvf redis-4.0.10.tar.gz # 3.进入源代码, 开始编译安装 cd redis-4.0.10 执行: make && make install # 4.启动redis服务 和客户端 /usr/local/bin

使用Spring Data Redis操作Redis(二)

上一篇讲述了Spring Date Redis操作Redis的大部分主题,本篇介绍Redis的订阅和发布功能在Spring应用中的使用. 1. Redis的Pub/Sub命令 Redis的订阅和发布服务有如下图6个命令,下面分别对每个命令做简单说明. publish: 向指定的channel(频道)发送message(消息) subscribe:订阅指定channel,可以一次订阅多个 psubscribe:订阅指定pattern(模式,具有频道名的模式匹配)的频道 unsubscribe:取消

使用Spring Data Redis操作Redis(集群版)

继上一篇文章http://www.cnblogs.com/EasonJim/p/7804545.html使用Spring Data Redis操作Redis用的是单机版,如果是集群版的集成其实差别不大.主要思路如下: 1.先建立连接工厂,这个连接工厂是用来设置IP,端口,账号密码等.(在这一步时,传递一个集群的地址列表,不再是单独一个去指定) 2.通过连接工厂建立Session. 3.然后在代码上注入Session进行使用. 简要实现步骤,操作的方法和单机版的类似: 一.使用spring-dat

Redis原理篇

Redis原理篇 1.发布 订阅模式 1.1列表 的局限 ? 前面我们说通过队列的 rpush 和 lpop 可以实现消息队列(队尾进队头出),但是消费者需要不停地调用 lpop 查看 List 中是否有等待处理的消息(比如写一个 while 循环).为了减少通信的消耗,可以 sleep()一段时间再消费,但是会有两个问题: 1.如果生产者生产消息的速度远大于消费者消费消息的速度,List 会占用大量的内存. 2.消息的实时性降低. list 还提供了一个阻塞的命令:blpop,没有任何元素可以

Redis分布式篇

Redis分布式篇 1 为什么 需要 Redis 集群 1.1 为什么需要集群? 1.1.1 性能 ? Redis 本身的 QPS 已经很高了,但是如果在一些并发量非常高的情况下,性能还是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希望有更多的 Redis 服务来完成工作. 1.1.2 扩展 ? 第二个是出于存储的考虑.因为 Redis 所有的数据都放在内存中,如果数据量大,很容易受到硬件的限制.升级硬件收效和成本比太低,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种横向扩展的方法 1.1.3 可用性 ? 第三个是可用性和安全的问题.如果只有

python笔记7:mysql、redis操作

模块安装: 数据操作用到的模块pymysql,需要通过pip install pymysql进行安装. redis操作用的模块是redis,需要通过pip install redis进行安装. 检验是否安装成功:进入到Python命令行模式,输入import pymysql. import redis ,无报错代表成功: mysql操作方法如下: 查询数据:fetchone.fetchmany(n).fetchall() import pymysql #建立mysql连接,ip.端口.用户名.密

redis 操作常用命令

首先看一下redis操作常用的命令: exists key 测试制定的key是否存在 del key1 key2 .... keyn   删除制定的key type key 查看key的类型 keys pattern  返回匹配制定模式的所有的key raname oldkey newkey  修改key的名称 dbsize  查看当前数据库的key的数量 exprie key  seconds   为key指定过期时间 ttl  key  查看key的过期时间 select db-index

redis 操作大全 PHP-redis中文文档

转自  : http://www.cnblogs.com/weafer/archive/2011/09/21/2184059.html phpredis是php的一个扩展,效率是相当高有链表排序功能,对创建内存级的模块业务关系 很有用;以下是redis官方提供的命令使用技巧: 下载地址如下: https://github.com/owlient/phpredis(支持redis 2.0.4) Redis::__construct构造函数$redis = new Redis(); connect,

文件操作篇 close creat dup dup2 fcntl flock fsync lseek mkstemp open read sync write

文件操作篇 close creat dup dup2 fcntl flock fsync lseek mkstemp open read sync write close(关闭文件) 相关函数 open,fcntl,shutdown,unlink,fclose 表头文件 #include<unistd.h> 定义函数 int close(int fd); 函数说明 当使用完文件后若已不再需要则可使用close()关闭该文件,二close()会让数据写回磁盘,并释放该文件所占用的资源.参数fd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