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读后感(第六章)

                        大道至简读后感

                                      ——第六章

又是一个欢快的周二,我们又迎来了大道至简的读后感任务,这次是第六章的。那么第六章又说了些什么呢?

第六章的标题为“从编程到工程”,这一章又具体分为8个小结。依次为:

   1.语言只是工具

   2.程序

                 3.方法

                 4.过程

                 5.工程

                 6.组织

                 7.BOSS

                 8.上帝之手

每个人做事的时候都需要一个或者一些工具,就好比:我们说话的时候需要嘴这个工具,吃饭的时候需要筷子或者勺子。那么工具之间分优劣吗?那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打电话。我们通过手机打电话,然而手机又分为好多种。例如:iPhone,诺基亚,三星,小米,华为等等。也许这些手机在质量上确实存在着差距,有着优劣之分,但是就打电话这个结果而言,只要我们能打出去电话就行了。什么样的手机都一样,难道不是吗?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编程上。对于我们做软件设计的人来说,什么样的语言,我们可以不用去在意,无论优劣,只要最后能够把一个程序写好了,他能够成功运行就行了。换一种说法,我们只要最后的结果,用什么方式都无关紧要。在软件工程的书籍中,我们可能看到最多的话就是:程序=算法+结果。那你有想过为什么它出现的次数会这么多呢?这就证明了它的重要性。在方法这个部分中,给我们讲述了道理:长期的编程实践,自然的归演与总结,必须沉淀为某种(软件开发)方法。这是实践的成果。 方法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创造的。瓜熟而蒂落,实践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只要有人去总结,就会得出方法。过程伴生工程而出现。 过程解决的是工程中角色间的关系问题。过程说的是很多的人(团队)如何组织在一起进行开发的问题。它首先把工程中的环节分解出来。这样,有了环节,就有了角色;有了角色,就有了沟通。因此过程中的问题,就是角色、沟通和环节的问题。那么工程又是什么呢?最狭义的工程,是描述“做什么”和“做到什么” 。也就是说,是对目标的描述和成果的检测。至于这个工程目标的实现,是“过程”和“方法”的事;而有效、快速地实现“过程”和“方法”所需的,就是“工具” 。然而,工程这个词语里也是包括着组织的。一个工程的完成需要很多人。在这么多的人里面有一个人作为领导者来组织大家该如何做,什么人该做什么事,他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组织。从最初的简单编程开始,到现在工程团队的组织开发,实现(一个软件)都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可以这样说:实现,是软件开发的本质需求。为了实现更大规模的软件系统而有了团队组织模式,而团队的协作决定了过程模型的产生。就是由于“实现”的这一个本质上的要求,推动了软件工程的发展,如同上帝之手在推动这几十年来的软件工程理论体系的形成。

时间: 2024-10-12 17:31:36

大道至简读后感(第六章)的相关文章

读《大道至简》第六章有感

读<大道至简>第六章,映入眼帘的是:语言是一种工具.在人们的认识中,语言是一种工具.的确,语言是工具,它是思维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与普遍使用.但从语言的使用过程.使用范围.使频率以及语言的特质等诸方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工具的许多特点. 从语言的使用过程看.一般的工具是与主体分离的,工具只有在作用的过程中,才与主体在一起,当完成某一特定过程后,主体便与工具分开.如飞机,只有在飞行时,人才与飞机是一体的,一旦飞机将人送到目的

《大道至简》第六章 读后感

<列子.说符>中说:“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这句话是说:得到了它的精微,而放弃了它的粗略,省察其内部而忘却其表象,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地方,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地方,考察了他所应当考察的地方,抛弃了他所不必考察的地方. 我现在大二,已经学习了c++,java等编程语言.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语言”到底是什么?这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我们又给不出一个明确的回答.<大道至简>的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答案:语言是一种工具

浅读大道至简(四--六章)

第四章主要写的是身为开发人员或者说程序员的我们该如何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作者以戏谑的口气否定了那些妄图想让顾客也学会c语言的程序员的想法,以及妄图通过做需求建模来达到勾通用户与程序员的做法.好那么我们该如何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作者以问道于盲这个小故事作为比喻指出“既然盲人不能睁开眼睛,那么我就闭上眼睛就好了”.所以想要鱼顾客进行有效交流首先要使用一种客户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才可以比如表格,流程图以及更深入地交谈等等.当然如果客户懂得uml图我们当然可以用更加简洁的uml图来与客户进行沟通.同

《大道至简》第六章读后感

语言只是工具,就像在第一章中提到的那句话“成天讨论这门语言好,或者那门语言坏的人,甚至是可悲的.”语言是用来实现我们想法的工具,仅此而已. 就像自然界中永恒的定律:弱肉强食.这句话从自然界起源到现在都无可置疑,而“程序=算法+结构”这个等式在开发的世界里也有着相同的地位. 经过无数次实践的积累,方法也就呼之欲出.随着一遍遍的回顾.理解和分析,经验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不是你不断写代码就能实现的,不断地写只会让你的错误越来越多,你甚至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无数次,你以为你得到的是经验,实际上,你只是在浪费

《大道至简》第六章有感

语言只是工具,“学会制作和使用工具”是做重要的标志.进入大学以来对于编程语言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有C++和JAVA,这两类语言应该是互通的吧,毕竟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从未想过从比较好坏的方面来看待这两种语言,并不是自己对语言的膜拜,而是对于这两种语言自己并没有深入学习过,作者之所以开始无尽止的深入语言的细节,评论好坏,是因为作者对于每种语言都是应该精通了的.文章开篇这一段主要是想要告诉我们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万变不离其宗,程序=算法+语言,是编程的本源定义,是从事代码相关的任何工作,最终仍旧会落

读《大道至简》第六章有感——从编程到工程

语言只是工具,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多种多样的语言,学习并且运用它们.我们会因为无法精通某种语言而着急,而担忧,当然也会因为对某种语言的了解而兴奋,而激动.但逐渐的,我们忘记了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编程和工程不同,我们可能在编程中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可能因为哪种方法的更巧妙或者技术方面的问题和自己的伙伴产生矛盾,产生争论.这样的争论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是件好事,多学术的进步有着帮助,但是在工程中就不同了,工程的进行可能会因为这样的争论而拖延工期,最后可能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拉长了工程时间.作为一

大道至简读后感(第三章)

‌                                                                                            大道至简读后感 ——第三章 国庆已经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生活,一切步入了正轨.java学习也不例外,由于上周是国庆,我们并没有开展大道至简的学习,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后不用写大道至简的读后感了.与之相反的是,在开学以后我又迎来了大道至简第三章的读后感作业.在这第三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出现频率

大道至简读后感(第四章)

大道至简读后感 ——第四章 沟通,一谈到沟通这个词语,我们会想到很多问题, 例如: 我们需要沟通吗? 我们会沟通吗?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你和谁有效地沟通过? 家长(要钱) 老师(要分) 那什么又是沟通?我们可能得到以下的结果: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说完整的句子 不要将主观看法当做客观事实 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我们所写的程序中,我们都要学会沟通,在生活中,只有我们学会了沟通,才能和他人很好的相处.同

《大道至简》第五章观后感

<大道至简>第五章观后感 老周写的<大道至简>总共六章,在老王的强烈建议下,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第五章,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java课也要over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再也见不到老王了.老王的精神我们永远记得.虽然听起来怪怪的! 这周,我们愉快而又不舍的阅读了第五章“做过程不是做工程”,天生丽质的我,一开始就看成了“做工程不是做工程”.这显然是不对的.按照模型的的这个样子,昨晚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并不等于做工程.或者说,工程并不是这样就可以做成功的.乱了...过程做完了并不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