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死穴,恰在于堵死了孩子“犯错”的空间

今天周日,闲着没事,来公司梳理一下最近的项目心得,又翻起了前段时间看到的文章《应试教育的死穴,恰在于堵死了孩子“犯错”的空间》,来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还是从自身谈起,小时候手笨,脑子不是很灵活,于是会出现各种的问题,这时候老师就开始发火、生气,轻则骂几句,重则棍棒伺候。于是在这种环境下,总是害怕犯错事,害怕犯错误。

还有一种情景,就是所谓的考试了,尤其是语文考试,相比大家都经历过,对于一篇阅读理解的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写写自己的心理体会不就得了,可总是会有一种所谓的规则在制约这你,甚至还有如今考试的法则、考试模板的出现,只要按照这个模板来就可以拿高分。我们都被犯错给吓怕了,害怕犯错。以前听过一句话,所谓的专家,只不过是把这个行业内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一遍。确实是这样,人只有在犯错中,才会有成长。古往今来,也是有了前人们的经验,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的更好。所以不要害怕犯错。

再看一下我们的教育,估计都成了一种模式,一种模板。这个就是这样的,那个不能那样,这种类似情况很多。尤其是小时候,有时候禁不住想多问个为什么,可是惧怕老师那嘲笑的眼光,不敢多问,只能死记硬背的记住,这个就是这个样子。

这篇文章中也谈及到了“好奇心”,好奇心,善于提出好的问题,以及渴望获得更深入的理解的一种习惯。好奇心是一种好事,如果您的孩子充满的想象力,对未知充满的好奇,那么恭喜您,您应该多夸夸孩子,因为人只有有了好奇心,才会有欲望去获得对于好奇心满足的一种追求,一种动力。而不应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只给出一种答案。

回归自身这么多年的学习经历,发现总是缺了点什么。如今才知道,缺失了一种好奇心,一种探索的欲望。于是在工作上有时就是身心疲惫,总是在做重复性的工作,没有提高。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去做吧!但背后隐藏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是那样? 这估计就是这么多年来传统教育下烙下的印记。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下,教学往往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转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提问,或者自己亲身发现一些东西,而这正是我们的缺失,因此,原始的好奇心往往会受到一些侵蚀,经过这么多年来,反而会失去创造力和好奇心。

文章中还提到,与其称为“失败”,不如称之为“循环重构”,因为只有在犯错中,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的本质,积累经验,成长的才会更快。

因此如今学习什么,教育该给我们什么?是某一门学科的分数吗?,忽然想起了一位米教授的语录,最后以此语录结尾,留更多的思考空间吧!

http://blog.csdn.net/xjc1278003262/article/details/8742698

时间: 2024-12-04 16:24:26

应试教育的死穴,恰在于堵死了孩子“犯错”的空间的相关文章

对于教育中的罚,怎么 做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社会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谈家庭教育中的惩罚多少有点不合时宜.然而,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种微妙的家教艺术,在孩子长长的成长道路上,却又实实在在难以避免. 当代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由此看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适当惩罚孩子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那么,怎样惩罚孩子,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有效的时间较短,不能持久.很多时候,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却没有明 白事理,

生成树失败,结果路由器接口都堵死了

在R2.R3.S2.S3配了ospf路由通了,路由表也学习到了,然后去S1.S2.S3配生成树,结果所有接口都堵死了,包括路由器的串口.生成树选举出根桥后接口又重新通了,所以是不是生成树影响到了路由器?还有这个拓补里怎么形成的环路?

江苏立法“堵死”一夜限牌 须提前30天公告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流程 央视2月3日消息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于3月1日起施行.对于“限牌”问题,条例规定“采取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措施,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在实施三十日以前向社会公告”,“堵死”“一夜限牌”可能.(央视记者吴睿) via

应试教育之后,我在黑马程序员找到突破口

正在上高三的弟弟前几天打电话告诉我说"姐姐,我们现在晚自习要上到晚上十一点,今年6月的高考把班级每个学生都弄得人心惶惶--"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年的高考来-- 高考,于我而言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但每每提及高考,我仍然会从心底升起一层压力,偶尔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坐在考场里答题的场景,由此可见高考成了我挥之不去的梦魇.再加之最近应试教育的负面新闻频出,我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应试教育"四个字,出现的新闻都是:"应试教育还在消磨孩子的个性&q

应试教育引发的思考

应试教育引发的思考 何为应试教育? ?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填鸭式教育是指灌输式教育,由原苏联教育家伊·安·凯洛夫发明.填鸭,在鸭子生长的一定时期,通过按时把做成长条的饲料从鸭嘴填进去,减少鸭子的运动量,使鸭子快速增加重量. 结合我个人例子 ? 初中时老师让我好好努力争取考上重点高中.上了高中后,高中老师告诉我要早吃苦,现在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等上了好大学随便怎么玩.上了大学,大学老师告诉我,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等毕业拿到一个好的offer或者考上更好学校的研究生. ? 老师只考诉我怎么面

应试教育:你是在“套题”还是在“解决问题”?

?为什么当初会采用"背题型"的方式? ?"背题型"的局限性在哪? ?建构"知识体系"优势在哪? ?"题海战术"的认知错误 ?学习和考试的本质 声明:此文纯属个人学习方法总结. 1.为什么当初会采用"背题型"的方式? 以前上了高中,由于身边学霸太多,为了急于缩短与他们之间的天壤之别,总想着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本来自己就没什么学习方法,加上老师布置下做不完的题目,况且时常听到"题海战术"的

一元试用一个月的备份服务,把编剧的套路彻底堵死

最近小编在追一部 Geek 范儿满满的剧<黑客军团>(Mr. Robot),听说有不少 IT 圈子里的朋友都在看过之后表示此剧只应天上有.小编也这么认为,至少编剧下了些功夫,剧中涉及到的很多 IT 概念都还算准确,然鹅并没有什么卵用,依然没有脱离这类剧情常见的套路. 一个神秘组织想放大招,于是招募男主参与一个[项目],头目是这样说的: 都是套路,很多电影电视都是这样构思的.当然,男主接下来的回应也全都是套路,到底怎么做呢? 一定是下面这样: 嗯,影视作品通常会比较夸张,不过上面这些情节其实也反

QQ互联API接口失效,第三方网站的死穴

最近2个月,用开源程序WeCenter搭建了一个社交问答网站:http://ask.jiutianniao.com/. 为了方便用户注册,开通了QQ登录功能. 今天,突然发现QQ互联返回一直出现错误.     度娘了很久,发现大家都遇到这个问题了.Discusz和WeCenter论坛有很多类似的问题. 在WeCenter上找了很多答案,都不行. 直到现在,还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让人着急呀~ 还好,我们的只是一个小站. 那些,特别依赖QQ互联登录的网站,咋整呢. 开放平台,开放接口,是一个双刃剑,方

循环引用-智能指针的死穴之一

智能指针的实现思路也体现了C++基于对象的原则,对象应该为自己管理的资源负责,包括资源的分配与释放,而且最好将资源的释放与分配搞的自动化一点,典型的实现方法就是在构造函数里分配资源,在析构函数里释放资源,这样当其他程序员在使用这个对象时,该对象的资源问题几乎不用额外的操心,即优雅又方便 然后如此完美的东西,也有其不容忽视的地方,直接上代码: // share_ptr.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