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聚焦:
设计一个系统时,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它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系统,互相协作,组成一个大的系统。
那么,在设计这些小系统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外观模式为什么可以让子系统更加容易的使用呢?(最小化子系统之间的通信和相互依赖关系,即降低耦合度)
意图:
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Facade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动机:
将一个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一个常见的设计目标是使子系统间的通信和相互依赖关系达到最小。
达到该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引入一个外观对象,它为子系统中较一般的设施提供了一个单一而简单的界面。
其思想如下图所示:
Demo:以编译器子系统的设计为例,说明外观模式的思想:
子系统类划分:Scanner, Parser, ProgramNode, BytecodeStream, ProgramNodeBuilder
要求:对普通用户提供一个高层的,单一而简单的编译子系统接口
对高级专业的用户提供底层功能,可以直接访问具体的子系统类。
设计:
Compiler类(关键),其职责为两点:
1)为用户屏蔽子系统,提供一个高层的简单的使用接口;
2)不完全隐藏实现编译功能的那些子系统类,使得少数懂的如何使用底层功能的人可以调用这些功能。
适用性:
在遇到以下情况使用Facade模式:
- 为一个复杂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接口。
- 客户程序与抽象类的实现部分之间存在很大的依赖性。
- 当你需要构件一个层次结构的子系统时,使用facade模式定义子系统中每层的入口点。如果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可以让它们仅通过facade进行通讯,从而简化了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结构:
时间: 2024-12-29 1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