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五)——大学断代史(九)——独自南下的岁月

文/温国兵

2014年2月,独自踏上了南下的路。

对于一个13岁就独自到过广州的我来说,出远门并不陌生。话虽如此,但还是感到了独自南下的那份孤独。到了广州,找房、买生活用具,沉重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大把大把的金钱瞬间就流入他人的口袋,才知道生活的不易和挣钱的艰辛。以前享受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每个月父母按时打来生活费,每天在学校过着安逸的生活,却不知父母在外打拼的艰辛。是的,父母在外承受了太多,为了我的幸福生活牺牲了太多,而我很多时候却不知道知足,有时在不经意间说伤害父母的话,现在想来很是不应该。广州很热,明亮的太阳照得我睁不开双眼,但坚定的双眼还是可以看到未来的路。

休息了两天,开始了漫长的求职之路。关于应聘发生的种种事情,可以看我的人在囧途之应聘篇系列文章,在此不赘述。

一个人独自在外,有太多的难言之隐。任何一点小事都需要自己去处理。在第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来回花在车上的时间都差不多3个小时,下午下班回来,还要去买菜、做饭、洗碗,把第二天中午的饭菜准备好。好在自己有一点做饭的功底,要不然支付不起高昂的生活费,就只有去喝西北风了。晚上蚊子出没,咬得我睡不着觉,只有大半夜的出去买蚊香。晚上洗完澡后,浑身大汗淋漓,即使这样,也要把衣服清洗干净,然后端着洗衣盆,从二楼爬到顶楼,把衣服晾好。出去办事,不管多饿,我都舍不得在外面吃,忍着肚子的呱呱叫,回来再做点吃的。早上忘了带伞,下午下班天公不作美,瓢泼大雨已经淹没了回家的路,只有硬着头皮,任凭雨水湿透全身。电杠坏了,还得自己动手,脚踩板凳,手握电杠,那样子十足像一个修理工。发生的种种困难还有很多,总之一句话,生活不易。

更让人难以忍耐的就是那种孤独感。偌大的城市,没有认识的人,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相伴的只有浓浓的思乡之情。安静的夜,一间小小的屋子,外面漆黑一片,像是要把这件小屋湮没在这硕大的黑夜漩涡里。窗外偶尔发出飒飒的风声,颇感荒凉。有时外面下起暴雨,雨水顺着屋檐低落,滴答答的声音让人倍感空虚。像这种情况,就只有让自己忙起来,只有忙碌才能瞬间驱除这份孤独与寂寥。内心充实的人不会感到空虚,所以让自己的内心充实才能拯救自己与水火之中。

喜欢读书的我,总是喜欢周末去图书馆待着。第一次见到广州图书馆,奇形怪状的建筑吸引住我的眼球。两座庞然大物,活像两只硕大的野兽平地而起。从图书馆正门望去,可以看到传说中的地标——广州塔。这是一座宏伟的塔,从远方看去就可以感受它的威武和不凡,更不提在塔的顶尖俯瞰整个广州城带给人的震撼。第一次见到如此高的建筑,隔着老远,按下快门,定格这此情此景。进入图书馆,地面非常干净,书架上整齐得摆放着很多书,爱好读书的要么席地而坐,要么盯着书冥思苦想,要么闭目养神,要么拿着笔飞速地演算着。紫白色相间的书架让人觉得很舒服。图书馆随处可见读书人的身影,但一点也不觉得嘈杂,反而觉得秩序井然,每个人都忙碌着,忙碌着汲取营养。爱书的人值得尊敬,爱读书的人值得敬畏。带着一身的倦意,懒洋洋地走出图书馆,整个广场被熙熙攘攘的过客占据着,有拍照留恋的,有卖冰棍的,有卖各种小吃的,有仓促的脚步,也有闲庭式的悠闲。各色人生构成了整个美好的大千世界。

广州是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空气较清新,不排外,有历史,生活成本较低。空气较清新那是毋庸置疑的,至少比成都好N多倍。广州的早晚非常凉快,沁人的海风让人觉得很舒服。广州不排外和历史是有很多原因的,广州的外来人口太多,本地人相对较少,随处可见的四川人、湖南人、川菜馆、湘菜馆,让远方的游子找到丁点家的感觉。广州的生活成本较低,这里是指饮食方面,这边的肉、菜比老家便宜很多,但住房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与我而言,我是喜欢广州的。一方面是小时候对广州的印象,让我对广州有一种很特别的情愫;另一方面是这边的气候,冬天不冷很是吸引我,四川那种阴冷的冬天让我很是不习惯;最后一方面是饮食习惯,身为四川人对辣椒却有偏见,反而喜欢清淡的饮食,这点在广州正好适合。独自南下,虽很艰辛,但一想着在广州这边的好,很多烦恼便烟消云散。

独自南下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好的,趁着年轻多出来走走,多感受下外面的世界,现在不远走,以后就没啥机会了。我在广州不知道能待多久,就看以后的缘分吧。我记得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叫做「逃离北上广」,但现实却是很多人已无法逃离。在北上广见的世面不一样,获取信息的速度不一样,结实的人不一样,诸多资源在小小的城镇是无法比拟的。罗胖说为什么要去北上广,是为了增长见识,这一点是我非常赞同的。独自南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养成凡事靠自己的习惯,今后受益无穷。一个人在远方遭遇的白眼、得到的不公也将是未来很大一笔财富。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独自南下的岁月,定会感慨万千,也定会感谢当初自己的选择。很多同学留在成都发展,多多少少都有些照应,很多时候确实挺羡慕的,但羡慕归羡慕,该一个人生活的,总要去面对。

独自南下的岁月,如此美好。

未完待续。下篇文章是本系列的终结篇,:)

Good Luck!

Robin

2014年7月26日

相关文章

时间: 2024-08-26 03:27:22

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五)——大学断代史(九)——独自南下的岁月的相关文章

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大学断代史(四)——我与博客

文/温国兵 身处IT行业,博客也好,知识管理工具也罢,明智的IT从业者总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通过博客或者知识管理工具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每天都会利用Google检索大量的资料.我发现很多排在前面的搜索结果都是来源与博客,比如CSDN.博客园.51CTO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独立博客.仰望着各樽大牛,萌发了创建博客的念头.2011年5月,在几个博客之间做了权衡取舍后,最后还是选择了CSDN. 2011年8月,正是大一暑假,整天都是无止境的视频学习.在实验室的同时开始发表博文.由于

【非凡程序员】 OC第十五节课 (观察者模式和KVO进行对比)

今天主要学了观察者模式,以及回顾复习了KVO,两者进行对比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我们先打个比方,这就像你订报纸.比如你想知道美国最近放生了些新闻,你可能会订阅一份美国周刊,然后一旦美国有了新的故事,美国周刊就发一刊,并邮寄给你,当你收到这份报刊,然后你就能够了解美国最新的动态.其实这就是观察者模式,A对B的变化感兴趣,就注册为B的观察者,当B发生变化时通知A,告知B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观察者的用法,我把这种使用方法叫做经典观察者模式 KVO的全称是Key-Value Observer,

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四)——大学断代史(八)——大学的友谊

文/温国兵 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很庆幸大学里结实了几个知己. 原本我是其他寝室的,缘分使然,让我和现在的室友相聚.和好友A.好友B.好友C之间发生了太多太多,以至于太多回忆从脑海中隐隐浮现.A在我的正前方,无数个夜晚不知道他在被窝里做些什么,我睡了很久还依稀可以听见他的声音.大学和A同学谈得最多,每次都是相当长的时间,在我的心里,一直把他当做大哥.每一次谈话都从中收获颇丰,增长不少见识.也是A同学让我变得比以前开朗.同一件事情,他比较乐观,我比较悲观:他看到最多的是希望,我看到最多的是绝望

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一)——大学断代史(五)——我的娱乐方式

文/温国兵 忙碌的大学生活总要有属于自己的娱乐方式,琴棋书画也好,游戏运动也罢. 上大学开通了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再到后来的微信.陌陌.来往.易信.米聊.Line.WhatsAPP,加上最开始的QQ.QQ空间.朋友网,太多的SNS使我不得不放弃其中的一些.现在,微信成为我现在使用最频繁的SNS应用,偶尔登下新浪微博,弃用其他提及的所有SNS网站或者应用.常说人生而孤独,我们渴望与他人的结交,迫不及待的渴望与他人的世界产生交集.使用SNS的原因,大抵有如下几个:打发时间.内心空虚.搪塞孤独

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二)——大学断代史(六)——我与图书馆

文/温国兵 作为一个爱读书之人,图书馆简直是人间天堂.反之,不过地狱. 读书的好处在于,可以穿越古今中外,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你可以回到唐朝和诗仙酌酒言欢,可以回到战国和庄子高谈庄周梦蝶.鲲鹏之硕,可以回到18世纪的法国聆听哲人卢梭的教导,可以回到19世纪的德国瞻仰尼采的智慧,可以回到20世纪的中国感受王小波的特立独行,可以回到春秋时期领略老子的道,可以回到20世纪感受徐志摩的唯美诗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书中可以获取到广阔的精神食粮,指引着我们前进,教导我

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六)——大学断代史(十)——给学弟学妹们的忠告——终结篇

文/温国兵 「写在前面」 大学断代史终于要完结了,就像一条再长的路总有终点一样.该系列文章前前后后写了一两个月,也该收尾了,至于收尾的文章,想了想,决定写写自己对学弟学妹的忠告.本篇文章以话题的形式呈现. 「关于专业」 我相信大多数的读者在高考填志愿都不知道软件工程或者计算机专业是做啥的,稀里糊涂就踏上了这条IT不归路.身处小乡村,消息相对闭塞,能使用电脑都是奢侈的事情,这就是当初我高考后的境况,相信现在有很大的改变.如果你对IT行业抱有一番热情,恭喜你,选对了好专业,好好学,今后的路错不了.如

程序员的奋斗史(四十三)——大学断代史(七)——在实验室的日子与我的学业

文/温国兵 本篇文章讲讲我在实验室的日子及我的学业,以飨读者. 2011年8月,大一暑假.那时有一股参加实验室的浪潮,我也不例外,慌忙中投入了加入实验室的队伍.我们学院总共有6个实验室,名字都很高大上,但做的东西主要是Java Web和嵌入式.当初年少懵懂,在几位学长的推荐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A老师和B老师的实验室.我们3个同学一起去找实验室老师,老师跟我们谈了一番话,大意是说现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应该静下心来学点东西,把本领练到手,并且还要保证呆在实验室时间的连贯性.对此我们唯唯诺诺,就这样踏

程序猿的奋斗史(四十三)——大学断代史(七)——在实验室的日子与我的学业

文/温国兵 本篇文章讲讲我在实验室的日子及我的学业,以飨读者. 2011年8月,大一暑假.那时有一股參加实验室的浪潮.我也不例外,慌忙中投入了增加实验室的队伍.我们学院总共同拥有6个实验室,名字都非常高大上.但做的东西主要是Java Web和嵌入式.当初年少懵懂,在几位学长的推荐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A老师和B老师的实验室. 我们3个同学一起去找实验室老师.老师跟我们谈了一番话,大意是说如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应该静下心来学点东西,把本领练到手.而且还要保证呆在实验室时间的连贯性.对此我们唯唯诺诺,

程序员的奋斗史(三十八)——大学断代史(二)——我与数据库的故事

文/.温国兵 惰性人皆有之,也算是人的一大天性.几日之前便构思好此文,怎奈每日杂事繁多,今日才提起笔,作下此文.本文谈谈我与数据库的故事. 说起和数据库结缘,还得从大一说起.大一刚开始接触C语言,每日就沉浸在无止境的代码中.在网上查资料的过程中,看到别人用C语言写了一个小型的图书操作程序,数据库采用的是SQL Server,运行出来的效果图很炫,惊叹原来还可以这样管理数据.熟知C语言的同学肯定对文件操作不陌生,当时我们写程序如果有静态数据,都是放在文件里的.直到后来做的C语言课程设计,我也是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