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连接建立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转)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是专门为了在不可靠的互联网络上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字节流而设计的。互联网络与单个网络不同,因为互联网络的不同部分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拓扑、带宽、延迟、分组大小和其他参数。TCP的设计目标是能够动态的适应互联网络的这些特性,而且当面对多种失败的时候仍然能够健壮。

每一次TCP连接都需要三个阶段:
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
“三次握手”就发生在连接建立阶段

“三次握手”的具体过程网上有很多详解。可自行Google之。这里探讨的是——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我Google该问题答案后发现,网络上对于“三次握手”的过程都有很详细的描述,但对于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却没有很好的答案。只能求助于书本了。

在谢希仁著《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中讲“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在另一部经典的《计算机网络》一书中讲“三次握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网络中存在延迟的重复分组”的问题。这两种不用的表述其实阐明的是同一个问题。

谢希仁版《计算机网络》中的例子是这样的,“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的产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client发出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个网络结点长时间的滞留了,以致延误到连接释放以后的某个时间才到达server。本来这是一个早已失效的报文段。但server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client再次发出的一个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client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假设不采用“三次握手”,那么只要server发出确认,新的连接就建立了。由于现在client并没有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因此不会理睬server的确认,也不会向server发送数据。但server却以为新的运输连接已经建立,并一直等待client发来数据。这样,server的很多资源就白白浪费掉了。采用“三次握手”的办法可以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例如刚才那种情况,client不会向server的确认发出确认。server由于收不到确认,就知道client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

这个例子很清晰的阐释了“三次握手”对于建立可靠连接的意义。

在Google Groups的TopLanguage中看到一帖讨论TCP“三次握手”觉得很有意思。贴主提出“TCP建立连接为什么是三次握手?”的问题,在众多回复中,有一条回复写道: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 信道不可靠, 但是通信双发需要就某个问题达成一致.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你在消息中包含什么信息, 三次通信是理论上的最小值. 所以三次握手不是TCP本身的要求, 而是为了满足"在不可靠信道上可靠地传输信息"这一需求所导致的. 请注意这里的本质需求,信道不可靠, 数据传输要可靠. 三次达到了, 那后面你想接着握手也好, 发数据也好, 跟进行可靠信息传输的需求就没关系了. 因此,如果信道是可靠的, 即无论什么时候发出消息, 对方一定能收到, 或者你不关心是否要保证对方收到你的消息, 那就能像UDP那样直接发送消息就可以了.”。这可视为对“三次握手”目的的另一种解答思路。

http://www.cnblogs.com/TechZi/archive/2011/10/18/2216751.html

时间: 2024-08-28 13:51:50

TCP连接建立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转)的相关文章

第三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目录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3.2 配置参数 3.3 抓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1 实验目的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通过抓取HTTP报文,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抓包 分析数据包 3. 实验报告 在博文开头给出你的个人信息 姓名:蔡金宇 学号:201821121070 班级:计

第三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1)个人信息: 姓名:彭晨  学号:201821121039  班级:计算1812 1 实验目的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通过抓取HTTP报文,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抓包 分析数据包 3. 实验报告 (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2)配置参数    a. PC端参数配置: b.服务器端参数配置:    c.路由器参数配置:

第三次实验报告:对TCP连接建立过程的进一步了解

1,实验目的 1)使用路由连接不同的网络 2)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3)通过抓取HTTP,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2,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2)配置参数 3)抓包 4)分析数据包 3,实验报告 姓名:陈柯佑 学号:201821121016 班级:计算1811 3.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配置参数 1)客户端的IP地址为192.168.1.16,16是学号的

第三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r Tracer 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姓名:张丽芬 学号:201821121095 班级:计算1814 1 实验目的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通过抓取HTTP报文,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配置参数 抓包 分析数据包 3 实验报告   1.建立拓扑结构     将一个pc,一个server和一个路由器连接形成拓扑结构:     2.配置参数    (1)配置客户端(pc)参数:

怎样解决W5200/W5500在TCP通信过程中意外断开?(Keepalive)

在使用W5200和W5500的TCP通信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容易被问到的问题: (这里以W5200为例) W5200作为服务器,假如客户端的网线断开 或 瞬间停电,服务器该怎样判断? 那么当客户端由于这些原因忽然断开,该怎样解决? 今天给大家介绍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即如何使用Keepalive. 什么是Keepalive? Keepalive即心跳检测,以下简称KA,之所以称之为心跳检测是因为它像心跳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发一次,以此来告诉对方自己是否存活.心跳检测用于TCP通讯过程中服务器检测客户端是

TCP 通信过程中各步骤的状态

状态图 1 状态图 2 对于上面的图 N 多人都知道,它排除和定位网络或系统故障时大有帮助,但是怎样牢牢地将这张图刻在脑中呢?那么你就一定要对这张图的每一个状态,及转换的过程有深刻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之中.下面对这张图的11种状态详细解析一下,以便加强记忆!不过在这之前,先回顾一下 TCP 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以及关闭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详情请看<浅谈 TCP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CLOSED: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表示初始状态. LISTEN: 这个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个状态

TCP是什么? 最简单的三次握手说明

TCP是什么?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 基于IP的传输层协议.TC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6.TCP是一个超级麻烦的协议,而它又是互联网的基础,也是每个程序员必备的基本功.首先来看看OSI的七层模型: 我们需要知道TCP工作在网络OSI的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Transport层,IP在第三层--Network层,ARP 在第二层--Data Link层;在第二层上的数据,我们把它叫Frame,在第三

Tcp/Ip--正常情况下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可以携带数据吗?

前几天实验室的群里扔出了这样一个问题: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过程可以携带数据吗?突然发现自己还真不清楚这个问题,平日里用tcpdump或者Wireshark抓包时,从来没留意过第三次握手的ACK包有没有数据.于是赶紧用nc配合tcpdump抓了几次包想检验一下.但是经过了多次实验,确实都发现第三次握手的包没有其它数据(后文解释).后来的探究中发现这个过程有问题,遂整理探究过程和结论汇成本文,以供后来者参考. 先来张三次握手的图(下面这张图来自网络,若侵犯了作者权利,请联系我删除): RFC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