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一万小时理论

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但很多人记得的也仅仅是表面上所说的要在时间上达到一万小时,而没有真正去弄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一万小时理论。

《异类》一书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诠释一万小时理论,一个是锻炼时间太短了不行,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级,然后就选了个比较靠谱的10000小时;另一个就是这一万小时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练习,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练习(大家想想也能够理解,重复练习同样的动作,怎么可能成为行业专家,如果可以的话,那富士康的那些机械化了的工人不都成专家了)。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后面那点——有组织有计划的练习(你做到了这一点,就算不成为专家,那你也一直在进步)。这一点就是,每次学会一个动作/技能后,你需要学新的,学那些你不会的,努力让自己往更优秀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一点比较难做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突破这个舒适区是很痛苦的。所以我们需要循序渐进的安排练习,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这样只会打击自己的自信),而是一步一步地拓展舒适区,每次练习都争取能够超越上一次,一步一步地成为专家。大多数人都渴望练习我们已经擅长的,避免我们不擅长的,所以他们始终停留在普通水平或者中等业余水平。

借用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的话来说,投入了时间,并且方法对了,你就可以与时间一起,等待结果的到来,而且时间总是会带来你想要的结果。

几乎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世界级水平的技能,如果他对于这个领域没有身体上的障碍。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表演者,不是在音乐、数学、象棋等等方面有天赋,而是他们很大程度上有专注、投入的特质以及保持进步的简单愿望。同样的, 任何人只要愿意做那些需要他不断进步的事,那么他就会进步,而且,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永远不会太迟。能否一直拓展自己的舒适区,提高自己,成长自己,这就回到最原始的那个问题了,为了成功你愿意付出多少?

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区别就是,业余爱好者容易满足于现状。你可能会听到他们这样说:“对,我知道有更好的方法,但是我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尽管效率低,效果差),而且这么做对我来说很简单。”他们已经过了初级阶段,然而现在他们不想再努力学新技巧和能力。 他们不想再学习了,也就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进入更高的阶段。

最后,永远不会太迟......在几乎任何年纪,通过学习和外界接触,任何人都可以生出新的脑细胞。所以,不需要担心自己现在学习XXX已经太迟了,真的,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什么时候都不算迟,因为没有谁规定什么年龄不能学什么,是吧?

真正的一万小时理论,布布扣,bubuko.com

时间: 2024-12-23 01:02:10

真正的一万小时理论的相关文章

时间管理(十)——一万小时定律

这两日在看张萌的视频和课程 本科,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为奥运志愿者梦,毅然退学:[2] 本科,北京师范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与经济学双学位,四年专业排名第一: 博士,本科直博,保送本校攻读功能语言学与脑认知心理学专业,跨学科联合培养.[1] 一入学就发现自己英语水平远远落后于同学,因此,她暗下决心,为自己设定"1000天小树林计划:每天早上5点起床,在北师大第九教学楼小树林中,大声朗读英文,坚持3-5个小时,风雨不辍,她足足坚持了1000天.此后,张萌每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 这是很有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感

我们总是很容易羡慕对身边能力出众的人,当然他们在背后付出不少,成功,背后往往伴随着长久的坚持.他们投入的精力是我们的十倍更甚者投入许多精力于其中,没有不敢想,只有想不到. 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即“一万小时法则”,这是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提出的,在他们看来,所有的世界级专家都需要10000个小时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杰出的成果,我觉得他是可信的,因为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具体实践则更需要花费时间,由此看来这个法则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这个世界天才很少,如果我们想变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读后整理

前几年就从微博和微信中看到有关一万小时成为专家的理论,相信很多人得第一感觉都觉得这个说法很靠谱,至于怎样的靠谱,我想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简单的认为:勤奋+努力+坚持=专家,就这么简单? 在Kindle的打折书里发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头一个想法就是买下来看看这一万个小时是不是前述的那么简单.看完后,发现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这本书里作者把天才出现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梳理了一遍,包括大环境.人体生理.技能总结.激情.老师等一系列因素,结论就是没有真正的天才,所谓的"天才"都是后天形成的

一万小时成功理论

在Outliers这本书中,Malcolm Gladwell介绍了这样一种理论:对于任何领域来说,大约一万小时的练习是成为专家或者大师的必备条件,既很难发现距离这道时间线很远就轻易成功的人士,也不容易找到越过了它却依然平庸的努力者. 当然,练习的方法正确也是必不可少的. 事实上,"练习"是已知的掌握一项技能或知识的最高效途径之一.所以我认为,并不是任何花费在一项技能上的时间都可以不经换算地计入这一万个小时.在学习中,低效地死记硬背没有充分动用脑力,应该按照与高效学习的比例换算成练习时间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阅读顺序

家的理论.相信非常多人得第一感觉都觉得这个说法非常靠谱,至于如何的靠谱,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仅仅是简单的觉得:勤奋+努力+坚持=专家,就这么简单? 在Kindle的打折书里发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头一个想法就是买下来看看这一万个小时是不是前述的那么简单. 看完后.发现事实上不是那么简单,这本书里作者把天才出现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梳理了一遍.包含大环境.人体生理.技能总结.激情.老师等一系列因素,结论就是没有真正的天才,所谓的"天才"都是后天形成的,也就是那一万小时的过程形成的.

如何练习一万小时

(原文出处:同人于野)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 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 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努力坚持你的一万小时之旅

如果我们刻意地不厌其烦地做某件事,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当我懈怠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个1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

一万小时定律

为什么分享这么一个东西呢?因为我常被问到,作为一个初学者,怎么能成为了一个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参加培训速成?还是其他?其实没啥好方法,花1万个小时吧. 我个人不喜欢鸡汤类,成功类的文章/定律,唯独对时间管理类的鸡汤特别有感觉.今天要讲讲一万小时定律,这还是很久以前和一个兄长闲聊谈到的,现在还记得,而且想起来很有感觉,特别分享给大家! 那到底什么是1万小时定律呢? 美国两位畅销书作家,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类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作者:同人于野 出处: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519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