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品的需求分析:未来的图书会是什么样子?
1 如何对需求不确定的创新产品进行分析和设计?
在系统工程及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指的是在创建一个新的或改变一个现存的系统或产品时,确定新系统的目的、范围、定义和功能时所要做的所有工作。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分析员和软件工程师确定顾客的需要。只有在确定了这些需要后他们才能够分析和寻求新系统的解决方法。[1]
创新产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围绕技术的创新,每有一种新技术被开发出来,就可以应用到不同的需求上面;另一种是围绕需求的创新,包括发掘新需求,和将旧需求用新形式满足。
不管是哪一种创新产品的,都是以需求理解为核心的。对于围绕技术的创新来说,设计的最大的难点是能够用这项技术满足什么需求;对于围绕需求的创新来说,对需求的深入理解是设计产品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方法帮助我们对需求进行深入理解,下面将介绍一种方法来实现我们的愿望。
2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是关于经验结构与意识结构的哲学,该思想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现象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影响了包括海德格尔、萨特、福柯等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
现象学最独特的是它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如今在人文科学中被广泛应用。现象学最著名的口号是“面向事情本身”,其方法也是帮助我们面向事情本身的方法:悬置-还原。
悬置其实就是把某个东西东西加上括号,对它不加讨论,不下判断;而还原就是“回到起源”的意思。悬置-还原方法就是说,我们看待事物时,先不去讨论它的“本质”,而是讨论它向我们显现的形式——也就是现象,这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源头。这就需要我们寻根溯源,得到事物显现时的具体描述,也就是现象的详细描述。
悬置-还原法本来是用于进行现象学研究的,不过它对我们设计创新产品也有所帮助,这个方法对我们设计创新产品产生了一个启示,就是不过分关注产品的形式,给产品的具体形式加上括号不予讨论,而是去关注产品到底是如何满足我们的需求的,去关注产品到底是如何“向我们显现”的。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产品需求的理解,从“源头”出发来设计产品。现象学方法并不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它只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视野,具体的操作还是要从事情本身出发。
对现象学下一个的唯一的、最终的定义是危险的,甚至可能像缺少主题焦点一样是自相矛盾的。事实上,它既不是一种学说,也不是一个哲学流派,而是一种思想风格、一种方法,一种开放的、常新的经验,它导致不同的结论并让那些想要界定现象学意义的人无所适从。[2]
下面结合“未来的图书是什么样子”这个例子,使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创新产品设计。
3 未来的图书是什么样子
3.1 传统图书与电子书
图书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东西,随着技术的发展,图书的形式自然也要发生变化,想象一下未来的图书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图书是什么样子。
一本普通的中文或西文传统图书一般是由若干张印刷有图文的长方形纸张从页面左侧侧装订而成,整本书一般带有目录,可以根据目录从相应的页码上找到想要的章节;翻开图书后就看到页面,页面的大部分面积都由整块的图文占据,图文四周有一些空白,可以用于做一些笔记,每一页都有页码,以便从目录查询到,也可以用来;文字一般按照每个字从左到右,每行从上到下,每页从左到右排布的,如果有图片或者表格会穿插在段落之间,有的时候会有注释,会在正文上标注数字,然后到页脚处查询注释的内容。
一本书拿到手之后,会感觉到一定的重量,翻阅时带有一定的质感。最开始,我们常常会阅读一下封面、序言和目录,大致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从第一页开始翻阅,如果书的工具性强一些,也可能直接翻到我们想要查阅的信息那一节,然后从该节继续查找。读到某一页的时候,我们既可以逐字逐句按行阅读,也可以一目十行,总览整页,甚至可以快速翻动,快速浏览每页的大致内容。如果想做笔记,可以记在页面留白处,有想标记的文本,主要靠用笔画线。如果一本书读到一半要标记一下位置以便下次开始阅读,就需要一个书签,没有书签的话也有人会将纸张折个角作为标记。一本书如果被长时间翻阅,某些页面可能更容易被打开,如果图书装帧质量不好,时不时也会有掉页的状况发生……
上面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对传统图书进行了如此具体而且被我们所熟知的描述呢?就是为了考察图书向我们显现的方式,抛掉预先的偏见,对图书的形式产生一个重新认识。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可能得到关于图书的如下信息:
- 传统图书的中的文字是按线性排布,整本书是按页组织的;
- 传统图书可以记录一些笔记,但是限于页面留白面积,可能写不了太多;
- 传统图书标记内容主要靠画线,如果用的不是铅笔可能难以修改;
- 传统图书的查询主要靠目录和页码相互配合;
- 传统图书的标记一般只能标记到页,常常需要借助实体书签,或者作出损坏式标记(如果把折痕看作损坏的话)
- 经常翻阅会使传统图书查询速度提高,但也有可能使图书损坏;
- …………
再来看一下电子书,电子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和传统图书一样,是按页面组织起来的,一般为PDF格式;另一类是流式结构,一般不分页,很多都带有目录信息,点击后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应页面,注释也有类似的跳转功能。不论是哪一种,目前的电子书都是直接由传统图书转换而来的,所以版式上和传统图书大同小异。
使用上来看,大家一般对电子书的翻阅功能不甚满意,一次只能翻一页,很难大量翻页;不过电子书的搜索功能很强大,可以直接按文本匹配搜索。出于篇幅的限制,关于传统图书和电子书的体验描述十分具有局限性,不过已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关于图书的需求了。
3.2 体验感与把握感
经过上面一番描述,我们可以得到传统图书与电子书的一些使用体验,然后对其重新抽象,得到图书产品真正的功能,而不是从我们之前从生活中经过随意抽象而对图书形成的认识出发。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能得出,传统图书给我们提供了阅读、查询、记录的功能,电子书在查询和记录方面有有一些不同程度的增强和减弱。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电子书的形式,只要更好地满足这些功能,传统图书早晚会被电子书取而代之。
但是我们心里都清楚,电子书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发展是不可能取代传统图书的,传统图书在我们心里永远都有一席之地。我们很容易就感觉到,尽管电子书检索很方便,翻阅也不算太难,但是“体验感”和“把握感”远远比不上实体书。如果这方面电子书做不出相应的改进,无论未来电子书变成什么形式,都无法真正取代传统图书。
那么究竟差在了哪里呢?体验感和把握感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很容易想到,体验感和实体书之“实”有关,纸张的带给我们的体验比屏幕丰富的多;把握感跟时间和空间有关,实体书的每一页都是独一无二的,确切地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也留得下时间的印记,这更容易纳入我们的记忆,所以对一本实体书“烂熟于心”比对电子书“烂熟于心”要容易得多。然而,这些传统图书的珍贵之处就是电子书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想读更多的书,但是空间有限;我们想读更久的书,但是经常翻阅会使书籍磨损;而电子书不占据物理空间,也不会被时间所影响,我们创造出了电子书,但也失去了这些宝贵的体验。
3.3 未来图书
在现代社会——相比未来社会也会如此——空间和时间都是珍稀的,不是空间和时间变少了,而是我们的“东西”变多了,我们要看的书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只有其中信息才“配”被存放起来。那么,这个矛盾能不能被解决呢?不那么容易,但是也不是毫无希望,谈起空间和时间,我们很容易就想到虚拟现实——VR技术。如今的VR技术还很简陋,仅仅能满足视觉和听觉。有朝一日,未来的VR技术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未来图书才真的会有一个“图书”的样子。
我认为未来图书发展的趋势不应该向更加抽象的方向,仅仅是记录信息的话,顶多算得上“资料”而非“书籍”。而真正的图书,需要一些信息以外的东西。当虚拟的现实足以乱真的时候,我们就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虚拟的图书以生命,重新找回读书的体验。
当然,既然进入了虚拟现实,就不必完全模仿传统书籍的一切细节了,而是在解决一些传统书籍的不便之处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细节——这也一种创造,书籍的创造就不仅仅局限于书的内容了,书的形式也进入了创作的一部分。未来的图书具体是什么样子还是需要未来的创作者们交出答卷,我们如今的畅想往往还是会局限于“更快的马车”,我想说图书真正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更加具体而不是更加抽象的,当图书在读者的生活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时,传统图书和电子书的分界也就没那么明显了。
4 总结
本文结合了“未来图书是什么样子”简单介绍了一下现象学方法在创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看到,在例子分析中并没有体现出什么方法来,所谓的“现象学方法”更多程度上是一种视角,为我们打开一个全新的视野,而不是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但是这种视野的敞开对于我们设计创新产品是很有帮助的,这种帮助来源于我们对实际生活的理解——事实上,这就是现象学方法为我们打开的领域。
参考资料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C%80%E6%B1%82%E5%88%86%E6%9E%90
[2]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F%BE%E8%B1%A1%E5%AD%B8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tosty/p/1204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