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Notes : 180211 概述计算机

读书《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章介绍电子计算机概念以及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内容摘自《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的概述

  时间走到21世纪的第2个10年,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但是我们有真正的去了解过计算机吗?本节我们通过阅读整理一篇文章重点介绍电子计算机的概念。

  电子计算机是一种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能够自动、告诉、准确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的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从整体上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中处理的信息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运算的过程也是连续的;而电子数字计算机中处理的信息是在时间上离散的数字量,运算的过程是不连续的。通常我们所说的计算机都是指电子数字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

  计算机的分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若按照计算机采用的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大致可以将电子计算机分为以下几代:

  • 第一代,1946-1959年,电子管计算机(很大,很大)

  

  该阶段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初期使用延迟线作为存储器,以后发明了磁芯存储器。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为军事和国防尖端科技服务。

  • 第二代,1959-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不小,真不小)

  

  该阶段计算机的基本器件为晶体管,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了几十万次,存储器的容量从几千存储单元提高到十万存储单元以上。这不仅使得计算机在军事与尖端技术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在气象、工程设计、数据处理以及其他科学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应用。

  • 第三代,1964-1975年,小、中规模集成电路(SSI,MSI)计算机;(下图为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为基本器件,因此功耗、体积和价格等进一步下降,而速度及可靠性相应提高,使得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 第四代,1975-1990年,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VLSI)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后,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半导体存储器问世,迅速取代了磁芯存储器,并且不断向大容量、高集成度、高速度方向发展。

  1973年开始出现了包含CPU的单片IC(微处理器),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计算机就是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形成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使得计算机进入了几乎所有的行业。

  • 第五代,1990-200X年,甚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计算机;

  

  计算机发展到第五代,其主要标志有两个:一个是单片集成电路规模达100万晶体管以上;另一个是超标量技术的成熟和广泛使用。(超标量技术:一个周期运行多条指令。关于超标量后面再详解)

  • 第六代,200X-20XX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ELSI)计算机。

  

  我们如今所处的就是第六代计算机,它是极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单片集成电路规模可达一亿到十亿个晶体管,如现今的酷睿i7处理器上有7亿以上的晶体管。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正向着”两极”分化。

  一极是微型计算机向更微型化、网络化、高性能、多用途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分为台式机、笔记本、以及掌上电脑等。由于它们体积小、成本低而占领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另一极则是巨型机向更巨型、超高速、并行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象征。在解决天气预报、地震分析、航空气动、流体力学、卫星遥控等等方面,巨型机都能大显身手。

  随着新的元器件及其技术的发展,新型的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在21世纪走进我们的生活,遍布各个领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jing/p/8440350.html

时间: 2024-10-27 09:17:08

Reading Notes : 180211 概述计算机的相关文章

Tomcat Reading Notes

HTTP the client who initiates a transcation by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and seding an HTTP request. the web server is in no position to contact a clinet or make a callback connection to the client. either client or the server can terminate a connect

reading notes -- A Report from the Trenches

Building, Maintaining, and Using Knowledge Bases: A Report from the Trenches ABSTRACT 一个知识库(KB) 是一个集合,包含有概念,实例和关系. 论文中描述了一个工业级使用的知识库,从建立维护到使用的全过程.尤其是建立,更新和组织一个大型的知识库,以及其大量的应用. 一.INTRODUCTION 知识库及知识图谱的应用大概有:DBLP, Google Scholar, Internet Movie Databas

Reading Notes on [Adaptive Robot Control – mxautomation J. Braumann 2015]

Reading sources: 1.Johannes Braumann, Sigrid Brell-Cokcan, Adaptive Robot Control (ARC  ) Note: building upon an as of yet unnamed interface from KUKA that utilizes generic UDP packets to communicate with and control KUKA robots. use every network-ca

Reading Notes:如何读史

分享两则关于读史的名人名言,虽则说史,但放眼其他亦然. 第一则,说读书不为用,一旦遇事,跟没读过书的人一样.这就是读完书,书还是书,你还是你,完全没交集.这倒不一定是书无用,大多数情况是读书人看书的时候没抱着将来要去用.去实践的态度.就像大学里考完计算机二级三级的学生一抓一大把,但是让这些人来写段程序,恐怕就只能摊手了(嗯,我说的就是自己TAT). 该怎么办呢?下面两则都有讲,设身处地,读书时多想一下自己碰到这个情景会怎么做,现实中遇到问题时,再回想书中又是怎样解决的.把自己的经历和书中的知识在

Reading Notes for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Let's continue the discussion of reading Vapnik's book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In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book, Vapnik first described two fundamental approaches in pattern recognition: the parametric estimation approach and the non-parametric

Reading Notes: 《拖延心理学》

6.7.8,三个月没上CSDN了[中间有一个月被世界杯夺了魂,其他时间不知道在搞什么鬼╮(╯▽╰)╭],今天login后,看到一条私信.诶呦,我去,上次大数据读书汇赠书活动抽中我了呀,截止日期6月23日,默默看看桌面右下角,2014-09-06,啊啊啊啊啊啊,我的书TT__TT 喏,上面就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的生活一幕,我常常生活在plan-->do-->delay-->cry,好好的PDCA,到我这儿成了PDDC.世界杯上届冠军板鸭比赛时,贺诗人说:"真正的成熟不是追求完美而

Reading Notes:《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知乎看到有人推荐,适逢中秋假期,抽了一个下午,粗读了一遍,受益匪浅,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能运用到. 总分总的框架,先讲主动阅读的基础,然后讲阅读的四个层次,最后提到心智成长.有一句话,说的极妙,"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要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那么你就不能魔道任何书和文章都读."愿自己能从一个爱读者之人,变成会读书之人. 主动阅读: 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么?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由道

Expert Python programming - Reading Notes

1. MRO: method resolution order lookup order: L(MyClass) = [MyClass, merged(L(Base1), L(Base2), Base1, Base2)] 2. super(...) 必须所有的父类都call super, 不然会有不可预测的问题 3. class variable & instance variable 查找顺序 都可以通过 self.x 访问, 所以instance variable 会覆盖class vari

《How Google works》 reading notes

freedom and big dreams We understood the dynamics of our new industry enough to get  the way to fend off Microsoft was continuous product excellence, yet we also understood that the best way to achieve that excellence was not via a prescribed bus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