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人类
--《未来的夏娃》读后感
国王皮格马利翁不爱凡间的女子,用全部热情雕琢了一座完美的象牙少女。爱神被他的执着感动,将象牙少女变成了真人,从此与皮格马利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象牙少女是否爱着皮格马利翁,有谁在乎吗?
《未来的夏娃》的每一章开头都有一段引人遐想的话,或是佳作里的一句话,或是某个佚名。这让我有种摘抄的欲望,因通常开头都是点题句,正如译者所做的,译者居然在《序》中就剧透了安卓最后葬于海难。而我开头想起的故事,正是在看完书后想得最多的问题。当所有人关心着最后洛尔是否对安卓满意的时候,我也想起了题目--《真实的人类》。
《真实的人类》是近期刚刚推出第二季的一部讲述机器人的美剧。拥有思想的机器人在未来奋起反抗人类,似乎也是许多反智能人群所担忧的。人类为了欲望创造了符合自己开发预期的机器人,然后把它当作自己心灵的依托与之生存下去,其实这放在另一种想法下,本就与人类自设的道德相背而驰。人类的定义自己,也不过是思想的存在,脑死亡才算是一个人真正死亡。若机器人有如安卓拥有了感情,即使它不能够做出自己所想要的选择,有谁在乎它想不想要和洛尔在一起呢?
洛尔一开始的爱情观放在今天显得有一点扭曲,利尔·亚当笔下的洛尔是一个追求完美情人的痴情汉,沉溺幻想就如当今社会沉迷白日梦,完美的生活是毒药,上瘾的人回不来。也会有人说了,我就喜欢完美的生活,我想要所有的东西如我所想,便能倾万人之心。想来完美就是一种幻想,对于你完美,而天生有障碍的人连追求的权利都不可能了。
“修剪过的花园好像美人一样,
浓甜深沉地睡卧着,
开阔天空下沉睡的眼,
蓝色苍穹像田野一样舒展;
阳光下的花坛,
蓝绿色的花叶低垂,
圆润露珠在鸢尾花上轻闪,
仿若暗蓝夜色中眨眼的星子。”
——贾尔·弗莱彻”
书中的描写极尽词藻之能事,仅介绍完美情人就用了整整一章。虽然知道作者想要让读者知道此安卓造的多么巧夺天工,多么创世纪,这也情有可原。书中的描写让人不自然的就回到那个工业革命时代,扑鼻而来。在那个年代,思考着不存在的人工智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相较于如今的安卓,也可当作许多人的梦想情人,承载着多少思想,但也仅仅只是工具。
未来的人类是否还是真实的人类可能还需要时间去检验,多久的未来,人类会进化得只剩一个大脑,存储着所谓思想。所有的工作由机器代为完成,工作效率高了,机器也许也变成了未来的夏娃。安卓满足了所有人的需要,爱迪生希望制造完美情人解救人类,洛尔希望自己爱慕的”幻影“能够时时陪在自己身边。可其实呢?我们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得到了女神,当了救世主。
若有其他更为特殊的需要呢?亦复如是。最终我们的感觉都是一组一组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而你知道爱迪生在文中被称为“电学家”。
人机交互的终极
--如何看待Android今后的发展
不管安卓如何发展,从1.0到如今的8.0,人机交互一直是一个大课题。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使用工具,通过结绳记事来传递信息,这就是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只不过这种方式还谈不上交互,只是一种最简单的满足“客户需求”的偏方。而需要真正对症下药的,是改善用户体验,从人类适应机器到机器自适应,也就是机器学习。
iPhone X的发布让无数人嘘声一片,这还是乔布斯想要的iOS吗?这还是那个小孩子拿起来就能玩的iPhone吗?这些问题无一不在吐槽如今苹果的人机交互,当然,想买的人还是会买。
说回android,作为当今移动设备系统占比最大的巨头,Google正把他带向一个全新的领域,不仅仅是向iOS靠拢,还有着自己要走的路。人机交互方面,手机是一种手持设备,所有操作都需要在那个有限的屏幕进行,这不禁让人怀疑,到底是人类控制手机,还是手机控制人类。题目提到的人机交互的终极,也仅仅是我认为的终极。我以为的安卓的未来,是一个拥有着无限可能的工具,不再需要载体,人类可以像科幻电脑那样在体内植入芯片,进而在视觉感觉层投射出画面。当然,如果说到操作方式,天马行空起来的话,脑电波控制也不是不可能的。
相较于无止境的提高性能与反应速度,人类最硬核的需求应该是自由,解放所有设备,就像一身汗的自己脱掉所有衣服冲进浴室一样,身心愉悦。
安卓,是一种操作系统,需要界面展示,让用户进行操作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未来的安卓,是一个工具,不需要界面,只需要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想要干什么,用什么方式,一步即达。这种方式有如智能助手,告诉它我想要干什么,便会简单地执行命令。这也就回到了《未来的夏娃》这本书,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无限的,当人类真正造出了感情,也就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重生。
“天地之间,
有许多事情,
不在你的哲思之中。”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ndroid的未来,只希望不要像塞班那样,在几年之前大家还认为塞班会一直作为主流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