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和MPP的优缺点

SMP的全称是"对称多处理"(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技术,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它是相对非对称多处理技术而言的、应用十分广泛的并行技术。在这种架构中,一台电脑不再由单个CPU组成,而同时由多个处理器运行操作系统的单一复本,并共享内存和一台计算机的其他资源。虽然同时使用多个CPU,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它们的表现就像一台单机一样。系统将任务队列对称地分布于多个CPU之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所有的处理器都可以平等地访问内存、I/O和外部中断。在对称多处理系统中,系统资源被系统中所有CPU共享,工作负载能够均匀地分配到所有可用处理器之上。

在国内市场上这类机型的处理器一般以4个或8个为主,有少数是16个处理器。但是一般来讲,SMP结构的机器可扩展性较差,很难做到100个以上多处理器,常规的一般是8个到16个,不过这对于多数的用户来说已经够用了。这种机器的好处在于它的使用方式和微机或工作站的区别不大,编程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小,原来用微机工作站编写的程序如果要移植到SMP机器上使用,改动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SMP结构的机型可用性比较差。因为4个或8个处理器共享一个操作系统和一个存储器,一旦操作系统出现了问题,整个机器就完全瘫痪掉了。而且由于这个机器的可扩展性较差,不容易保护用户的投资。但是这类机型技术比较成熟,相应的软件也比较多,因此现在国内市场上推出的并行机大量都是这一种。PC服务器中最常见的对称多处理系统通常采用2路、4路、6路或8路处理器。目前UNIX服务器可支持最多64个CPU的系统,如Sun公司的产品Enterprise 10000。SMP系统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如何更好地解决多个处理器的相互通讯和协调问题。

要组建SMP系统,首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合适的CPU相配合。我们平时看到的CPU都是单颗使用,所以看不出来它们有什么区别,但是,实际上,支持SMP功能并不是没有条件的,随意拿几块CPU来就可以建立多处理系统那简直是天方夜谈。要实现SMP功能,我们使用的CPU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CPU内部必须内置APIC(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单元。Intel 多处理规范的核心就是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Advanced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s--APICs)的使用。CPU通过彼此发送中断来完成它们之间的通信。通过给中断附加动作(actions),不同的CPU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彼此进行控制。每个CPU有自己的APIC(成为那个CPU的本地APIC),并且还有一个I/O APIC来处理由I/O设备引起的中断,这个I/O APIC是安装在主板上的,但每个CPU上的APIC则不可或缺,否则将无法处理多CPU之间的中断协调。
    2、相同的产品型号,同样类型的CPU核心。例如,虽然Athlon和Pentium III各自都内置有APIC单元,想要让它们一起建立SMP系统是不可能的,当然,即使是Celeron和Pentium III,那样的可能性也为0,甚至Coppermine核心的Pentium III和Tualatin的Pentium III也不能建立SMP系统--这是因为他们的运行指令不完全相同,APIC中断协调差异也很大。
    3、完全相同的运行频率。如果要建立双Pentium III系统,必须两颗866MHz或者两颗1000MHz处理器,不可以用一颗866MHz,另一颗1000MHz来组建,否则系统将无法正常点亮。
    4、尽可能保持相同的产品序列编号。即使是同样核心的相同频率处理器,由于生产批次不同也会造成不可思议的问题。两个生产批次的CPU作为双处理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一颗CPU负担过高,而另一颗负担很少的情况,无法发挥最大性能,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死机,因此,应该尽可能选择同一批生产的处理器来组建SMP系统。

MPP (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这样的系统是由许多松耦合的处理单元组成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处理单元而不是处理器。每个单元内的CPU都有自己私有的资源,如总线,内存,硬盘等。在每个单元内都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库的实例复本。这种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共享资源。

--------------------------------------------------------------------------------

既然有两种结构,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采用什么结构比较合适呢?通常情况下,MPP系统因为要在不同处理单元之间传送信息,所以它的效率要比SMP要差一点,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MPP系统不共享资源,因此对它而言,资源比SMP要多,当需要处理的事务达到一定规模时,MPP的效率要比SMP好。这就是看通信时间占用计算时间的比例而定,如果通信时间比较多,那MPP系统就不占优势了,相反,如果通信时间比较少,那MPP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达到高效率。当前使用的OTLP程序中,用户访问一个中心数据库,如果采用SMP系统结构,它的效率要比采用MPP结构要快得多。而MPP系统在决策支持和数据挖掘方面显示了优势,可以这样说,如果操作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处理单元之间需要进行的通信比较少,那采用MPP系统就要好,相反就不合适了。

对于SMP来说,制约它速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那个共享的总线,因此对于DSS程序来说,只能选择MPP,而不能选择SMP,当大型程序的处理要求大于共享总线时,总线就没有能力进行处理了,这时SMP系统就不行了。当然了,两个结构互有优缺点,如果能够将两种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当然最好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ngtime/p/10145433.html

时间: 2024-12-11 01:12:09

SMP和MPP的优缺点的相关文章

服务器体系(SMP, NUMA, MPP)与共享存储器架构(UMA和NUMA)

3种系统架构与2种存储器共享方式 1.1 架构概述 从系统架构来看,目前的商用服务器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对称多处理器结构(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or) 非一致存储访问结构(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 海量并行处理结构(MPP: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 共享存储型多处理机有两种模型 均匀存储器存取(Uniform-Memory-Access,简称UMA)模型 非均匀存储器存取(Nonuniform-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

CP/M系统 计算机语言百花争妍的七十年代,计算机本身正向微型化方向发展.1971年,Intel 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了四位Intel 4004芯片,1973年,又研制成功八位Intel 8086芯片.微型机的诞生,已经指日可待. 七十年代中期,台式微机,工作站,超级微机,膝上机相继面世,"谁来指挥他们",人们千呼万唤. 事实上,早在1972年,AMAA(美国微型机协会)就悄悄地为一个"指挥系统"作临产前的准备了,他们用PL/M程序设计语言为Intel 8086编写了纸

2.1 规划处理器子系统

2.1  规划处理器子系统 处理器(Processor)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常用的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使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是一种微处理器. 2.1.1  X86与X64处理器 计算机在最底层执行的是机器指令,根据指令集的不同可以将处理器划分为不同的平台.可以运行SQL Server 的处理器平台主要有 X86.X64 和 IA64. X86 平台兼容 Intel 的 i386 32 位指令集,数值被送进 32 位寄存器进行相加运算

我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故事

我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故事 从毕业加入Google开始做分布式机器学习,到后来转战腾讯广告业务,至今已经七年了.我想说说我见到的故事和我自己的实践经历.这段经历给我的感觉是:虽然在验证一个新的并行算法的正确性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框架,尽量快速实现,但是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机器学习思路,都值得拥有自己独特的架构.所以重点在有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方便大家开发自己需要的架构(框架),来支持相应的算法.如果你关注大数据,听完我说的故事,应该会有感触. 大数据和分布式机器学习 特点 说故事之前,先提纲挈领的描

Oracle学习笔记二——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有时也被称为数据库管理器(Database Manager) 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dbms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它提供多种功能,可使多个应用

Linux系统介绍

类似Windows, Linux也是一个操作系统,Linux是一套开放源代码程序,并可以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软件,多用户,多任务并且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 Linux系统主要被应用于服务器端,嵌入式开发和个人PC桌面3大领域,其中服务器端领域是重中之重. 大型,超大型互联网企业(百度,Sina,淘宝等)都在使用Linux系统作为服务器端的程序运行平台. Linux的起源 Unix系统于1969年在AT&T的贝尔实验室诞生,20世纪70年代,它逐步盛行,这期间,又产生了一个比较重

Linux 内核引导参数简介

概述 内核引导参数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设备无关.另一类与设备有关.与设备有关的引导参数多如牛毛,需要你自己阅读内核中的相应驱动程序源码以获取其能够接受的引导参数.比如,如果你想知道可以向 AHA1542 SCSI 驱动程序传递哪些引导参数,那么就查看 drivers/scsi/aha1542.c 文件,一般在前面 100 行注释里就可以找到所接受的引导参数说明.大多数参数是通过"__setup(... , ...)"函数设置的,少部分是通过"early_param(..

Parallel Database for OLTP and OLAP

Parallel Database for OLTP and OLAP Just asurvey article on materials on parallel database products andtechnologies for OLTP/OLAP applications. It mainly covers majorcommercial/academic efforts on developing parallel dbms to solve theever growing lar

分布式机器学习的故事

王益博士,称得上机器学习领域的资深从业者,本人之前有幸拜读过王益博士的一些paper和slides,对其从事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方向尤感兴趣. 王益博士之前写过一篇<分布式机器学习的故事>,总结了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和感悟.可惜的是,这篇原始博文已经删除了,现在能找到的是原始的六篇讲稿素材:A New Era:Infrequent itemset mining:Application Driven:Implement Your MapReduce:Deep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