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设计师必定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样也将是一位哲学家。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会变得很机械。疲惫地忙于应付画图、切图、跟产品经理沟通、跟产品沟通,看似在工作,却如行尸走肉般缺少自己灵魂力量的注入。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时时提醒自己:这样的节奏不对,该停下来想一想!
是的,遇到了瓶颈!可能也算不上瓶颈吧,换个说法,就是思维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了。
乔老爷子说,Design is how it works。设计师的职责是重塑一个事情的运转过程,也是在重塑这个世界。也就是说思考的方向,应该是纵观全局的同时,抓住核心。顺着这个方向上走,楼主想到了上司一直在强调的两个字“场景”!
场景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多数情况下是时间顺序),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景下,想做什么样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此篇文章只是楼主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人
为了重拾工作的激情,楼主特地在定义人的时候,开始联想到自己最关心的人去使用产品,比方说自己的家人。当自己在工作的饿时候,联想到自己最亲的人在使用自己的产品,一下子,心里变得柔软与小心。充满着爱的关怀与表达。有的童鞋可能会说,可能目标用户匹配不上啊,有可能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年轻人。
而楼主想要说的是,楼主此时的目标是突破自己的瓶颈,目标用户是自己,不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可能这个时候比较任性,但在自己方案进行方案审核的时候,再使用一次严谨的逻辑思维去想想方案是否可行。
情景
情景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期
核心在于知道用户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比方说,某用户想要每周六去羽毛球馆进行羽毛球练习。这是发生的事件,核心的目的,就需要设计师一层层地去挖掘,用户为什么要去打羽毛球?是为了锻炼身体。为什么锻炼身体不去打篮球而是打羽毛球?是因为羽毛球馆离家近。更深层次再问下去,为什么用户要锻炼身体?是因为快到夏天了,用户想要减肥,有更苗条的身形。为什么要更苗条的身形?是因为让自己形象更好,带来更好的异性缘或者获得更好的职业形象。为什么想要改善这些?是因为用户遇到了这些方面的麻烦。顺着这样的思路一层层去挖掘,可能咱们看到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活中职业或者人际关系的原因,用户想通过打羽毛球的方式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
用户做某件事真正的目的很可能是改善生活中其他方面的问题!而不是他所展现出来的表象,不是他说的话,也不是他所提的建议。而需要将各种表现串接起来,综合推断出来。同理,女人心海底针,这个道理也可以运用在恋爱中噢
中期
用最简单、最省时间的方式帮助用户实现。
当然,公司的资源和成本也需要考虑,但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人都是有惰性的,能躺绝不坐,能坐绝不站,能两脚站绝不单脚站。手机上能点击一下绝不点击两下,能不点绝不点。
手头的任务太复杂,我们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应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场景。某个功能可能95%的用户一步就能达到,5%的用户需要两步,为了满足100%用户的需求,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可能就会设计的更复杂。当然,了解极端情况是有价值的,但当我们考虑到更简便的时候,是否考虑下一步达成,其它需求再次之?
后期
当用户完成后,设计师还需要考虑,此时用户的情绪体验,即用户使用的时候是不是愉悦的。
情绪体验的价值在于,用户觉得不是被逼着过来的,而是自发地被吸引过来到这里,想再次体验一下那种精神上的享受。嗯,这好比谈恋爱,只有让对方放松,感到愉悦,体会到你是最了解他的人,他才会愿意投入更多的感情。要做的就是吸引!
事情的连接要素
将触发点与用户的目标连接起来。具体一点讲,就是让用户每一次的点击都要有充足的理由。宽泛一点讲,就是,从用户有想做某件事的念头起,给他理由让他想到咱们的产品,再继续给他理由使用产品,接着一步步引导他做完他想做的事情。
比方说,现在想买一双运动鞋,明天就要用,有点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商场,买完走人!但去商场来回坑你两小时,再加上找店面等等时间,时间上可能不是很划算。那就会想到上网购物,能保证平台有用户想要的东西,又能送货快的产品,大家脑袋里面一定会出现某东的产品。这就是触发点,也是用户为什么选择的理由。
好的设计师必定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样也将是一位哲学家。最近设计上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方面是为了突破自己的职业瓶颈,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同大家进行深度思维。喷子们来吧,敲一下楼主妹纸的心,看最近碳化程度有没有变高,是否由玻璃心在向钻石心进行转变
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用户场景三要素
时间: 2024-10-15 16:38:23
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用户场景三要素的相关文章
产品设计中要和用户保持沟通,用户永远是对的
下午和用户通电话,让设计师一起参与,聆听用户是如何吐槽我们的APP,这是我们日常工作之一.早上会查看后台近千条用户反馈,尤其是新版本发布之后,用户反馈对于产品尤为重要.每天有1小时左右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和用户接触,如论坛和QQ群. 做产品设计时,和用户保持沟通有很多好处: 让团队专注用户需求. 用户可以督促团队持续改进产品,无论是吐槽,还是鼓励. 向用户学习.但功能太多,设计师无法考虑到没一个细节,而用户能说出很多设计师没考虑过,甚至不知道的细节. 用户参与内测,将用户纳入日常项目流程中,提前避免
论行为设计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减肥,你可以吧一大包零食分装成若干个小包然后在吃,可以大大减少零食的摄入量... 在小便池上画一只苍蝇,男性在小便的时候可以瞄准发射,以便减少尿液外溅... 这些案例都是利用了设计心理学来进行有利的行为引导,在设计的角度看来那是极好的,那就是设计行为学应用案例之一.设计行为学是指利用人的心理"缺陷"或人性的弱点通过设计一个程序来达到某一目的,(我自己杜撰的,非正式定义这个概念).今天讨论的是行为设计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其中有三个很重要的概念:人的心理,人的行为.程序设计和互联网.
产品设计中,场景很重要
今天笔者想简单的和你们聊聊产品设计中的场景问题.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产品设计时是否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 首先,假设我们需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那么我们再抛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场景? 让我们换个角度想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最多的电子产品是什么?是手机.无论我们是在挤公交,还是走路,吃饭,甚至是上厕所,无时无刻,我们都在使用手机,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在使用手机的什么?收发信息?接听电话?不,是聊天上网玩游戏,这些无非都要使用到APP.而APP的使用是有多场景化的,不像传统
产品设计经历的那些坑(三)--产品设计篇
产品设计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到,简单一句话可以概括---心中有格局,眼里有像素.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产品既要对市场有用,又要事无巨细,让开发设计人员清晰逻辑.功能.甚至要面对一个像素的改变带来的影响.可以说,产品经理先是面对的是一个系统的设计,然后是协调资源实现设计的大设计过程(暂不议开发上线后的一些运营干预手段). 心中有格局的事以后慢慢说,今天总结一下"眼里有像素"的坑.PRD文档越清晰.细致越好的问题就暂不表了,除理应完善好的文档之外,以下错误排名不分先后发生过
【tool】测试设计中需要考虑的22种测试类型
测试设计中需要考虑的22种测试类型 软件测试 黑盒测试:不基于内部设计和代码的任何知识,而是基于需求和功能性. 白盒测试:基于一个应用代码的内部逻辑知识,测试是基于覆盖全部代码.分支.路径.条件. 单元测试:最微小规模的测试;以测试某个功能或代码块.典型地由程序员而非测试员来做,因为它需要知道内部程序设计和编码的细节知识.这个工作不容易作好,除非应用系统有一个设计很好的体系结构; 还可能需要开发测试驱动器模块或测试套具. 累积综合测试:当一个新功能增加后,对应用系统所做的连续测试.它要求应用系
技术直播 | 数据分析在携程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数据与设计的关系,业界向来颇多热议——有“数据驱动设计”之说,有“数据引导设计”之论,也有类似“数据关注削弱用户体验”的抱怨. 看似感性主观的用户体验设计与理性客观的数据分析,究竟怎样才能相互作用进而碰撞出产品的灵感火花? 在本期携程技术微分享中,我们将通过酒店产品设计中的两个案例介绍数据在携程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实践,以及携程所构建的专业数据体系,并探讨身为一个设计师的数据观. 活动详情 主题:数据分析在携程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嘉宾:林传毅,携程酒店UED资深交互设计师 时间:9月27日(周二)
zencart产品批量表上传后SEO三要素状态以及特价时间修改
UPDATE products SET metatags_title_status = '1', metatags_products_name_status = '0', metatags_model_status = '0', metatags_price_status = '1', metatags_title_tagline_status = '0'; UPDATE specials SET expires_date = '2088-12-31'; 1表示开启,0表示关闭 zencart产
产品设计中的 “快速迭代” 思维
一谈到"互联网思维",大家都会想到"快速迭代".但我发现,很多人对于" 快速迭代"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 大部分人对"快速迭代"的理解是:一个产品,所有的功能不用一次做出来,做好一部分上线一部分,一些功能的完善可以等产品上线后,靠后续版本,慢慢改进. 有人基于上述的理解,会对"快速迭代"提出疑义: 1. 在总的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分几次开发和上线,要完成所有的功能,所花费的总时间往往会更长,"
产品设计中先熟练使用铅笔 不要依赖Axure
在互联网产品领域,Axure已成为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以及交互设计师的必备工具,从某种程度讲,Axure帮助我们建立低保真模型,便于与用户的需求验证,也帮助我们构思交互细节,使前端和开发人员更容易理解我们的产品;但从另一方面讲,Axure绑架了我们的思维,让很多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养成了"无Axure不设计"的恶习,忽略了用户故事.功能规格和信息架构,甚至走入"为了用 Axure而用的误区",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产品的硬伤.因此,提醒为Axure着迷的产品经理:在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