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个人改变了我一辈子,这使得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想建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雷军说,“那是80年代的一本书,印得很粗糙,翻译也跟今天不太一样,但看得我激动的不行。”
那本书是《硅谷之火》,那个人是乔布斯。
80年代的一把火
“我特别害怕落后,怕一旦落后,就追不上,我不是一个善于在逆境中生存的人。我会先把一件事情想得很透彻,目的就是不让自己陷入困境。就是说,我是一个首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的人。”雷军曾这样描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处事心态。
<<<------------- <_< 向左看
图注:雷军在1998年
雷军,1969年12月16日出生于湖北仙桃市,“我从小就是好孩子、好学生,根红苗正。”中学时代,他周围的学习氛围很浓厚,“我们仙桃中学也还挺厉害的。6个班考了17个清华、北大,我高二的同桌考上了北大,高三的同桌上了清华。”
1987年这一年高考时,由于好友填报了计算机专业,“为了日后和好友仍能有共同语言”的雷军也选了同样的专业,考进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此前,他曾用过苹果的老式电脑,但没想过自己的未来会跟电脑扯上关系。
一天,他在武汉大学图书馆读到了《硅谷之火》一书,该书第一版于1984年发行,讲述了截至到当时的“本世纪惟一而数额最大的合法积累的财富”(风险投资商约翰?多尔语)的那些人的故事,其中包括盖茨、乔布斯早年的创业传奇。书中的人物计算机零售商迪克?海泽这样说:“如果有人扼杀了比尔?盖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进程将会倒退两年。”
不知道,雷军当时读到这里有何感受,他后来表示自己喜爱那位与盖茨做对的乔布斯,“八十年代是乔布斯的年代,他是全世界的IT英雄,当年的影响力绝不亚于今天。九十年代初,连盖茨都说,他只不过是乔布斯第二而已。”
《硅谷之火》书中还讲到苹果公司如何完成第一单生意:一天,乔布斯遇到了保罗?特雷尔,此人当时开着一家经营电子产品的小店铺,这个店铺日后发展成为美国第一家电脑零售连锁店,也就是比特商店(Byte Shop)。特雷尔看完苹果公司的第一款产品苹果I型电脑后,礼节性地对乔布斯说了句“保持联系”。第二天,穿着拖鞋的乔布斯就来到了特雷尔的商店,对他说:“我想与你保持联系。”希望对方销售他的产品。磨不过他的特雷尔就下了个500美元进50台的订单,但要求30天内供货。乔布斯和他的合作伙伴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随后开始了繁忙的装配工作,人手不够,乔布斯把自己的妹妹也叫来帮忙。他们在合同到期前的1天完成了交货,赚到苹果公司的第一桶金。
“我深深地被乔布斯的故事所吸引。在武汉电子一条街打拼一段时间后,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做梦: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台电脑上,梦想创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雷军说,“《硅谷之火》给了我这样一个启迪:你要是有梦想不妨一试,那样你也许真能办成一家世界级公司。”
“惊风飘百日,光景驰西流。”眨眼到了大学四年级,雷军开始和王全国、李儒雄等人创办三色公司。
“我当时想,乔布斯、盖茨就是大学创业成功的,我为什么不可以?想到这些,顿时热血沸腾,脑子晕晕的。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好奇怪,我们好象根本就没有讨论过,开公司谁投钱,开张后做什么,靠什么赚钱等问题。真的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雷军说。
“四个人,每人25%的股份,大家都很高兴。没过几天,问题来了,每件事情都需要反复讨论,到后来,甚至改选了两次总经理。”
雷军这样描述当时三色公司的管理架构。
他们的产品是一种仿制金山汉卡,可是随后出现一家规模比他们更大的公司,把他们的产品盗版了,而且这家公司可以把同类的产品做得量更大,价格也更低。
雷军说,“看起来我们的团队很强大,最多的时候有十四个人,业务范畴也挺宽的,卖过电脑,做过仿制汉卡,甚至接过打字印刷的活。”但实际上三色公司度日为艰,不要说公司运营,即使他们生活上也面临着等米下锅的局面。一天,几个人呆在一起,面面相觑,忽然一个伙伴开口说自己可以去找食堂的大师傅打麻将,赢些饭菜票回来。
结果,这位夸下海口说自己麻将打得好的同学真不是浪得虚名,很快弄回一堆饭菜票。此后,实在没钱的时候,雷军他们就派他去打麻将赢饭菜票。
半年以后,三色公司运营不下去了,他们决定散伙。清点公司资产时,雷军和王全国分到了一台286电脑和打印机,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电脑。
公司停办的第二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走在樱花路上,细细的光束从林荫道的树丛中洒下来,照在雷军的身上,让他感到一种释然,“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真轻松啊!梦魇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迎来的是新的生活。”
三色公司的失败显然改变了雷军的创业理念,多年以后,他表示对大学生创业模式不提倡不鼓励,“我们得考虑中国的国情,我们跟美国的国情真的差别很大,我们大学的教育其实素质和能力教育相对偏弱,这样出来创业的话,成功率是很低的,而且可能我们鼓励学生创业还耽误了他应该有的学业,有点得不补失。”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大学生涯很快要结束了,这段岁月给雷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曾回忆,“梦到武大,想到都是樱园,樱花大道,老图书馆,理学院楼……武大,满载着我的青春岁月”。
“我在10多年前是有一点野心的人,想做点大的事情,支一个小摊子对于我来说没有吸引力,所以加入了金山。”雷军曾这样解释为什么会在1992年选择加盟金山公司。
雷军在2002年
金山时期,对于雷军是一段充满了磨难的光荣岁月。在这里,他带领着金山公司一度与盖茨的微软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2007年在把金山带上市后,雷军一度离开了金山。
离开金山的雷军再次被一个人所吸引,这就是重回苹果的乔布斯。
再见乔布斯
“在1997年的时候,苹果已经接近破产了,就把乔布斯请了回去。一回到苹果,乔布斯就传达了一个理念,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他跟几十个产品团队开会,评估结果显示出苹果的产品线十分不集中。无数的产品,在乔布斯眼里大部分是垃圾……他开始大刀阔斧地砍掉不同型号和产品,很快就砍掉70%。”
这是雷军2012年5月21日发表的《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博文中的一段,文中所提的事件基本属实,不过乔布斯回归的时间准确点来说应该是1996年12月20日。
雷军文中还提到“乔布斯那时候还高调砍掉了‘牛顿’项目,当时很出名的一款手写设备。乔布斯说,上帝给了我们十支手写笔,我们不要再多发明一个了。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停掉牛顿后,苹果解放了一批优秀工程师去开发新的移动设备,最终做出了iPhone和iPad。”
乔布斯下定决心做手机应该追溯至2004年的一天。那一天,摩托罗拉CEO爱德华·詹德对乔布斯说“当你出门时,你会确定带齐了三样东西。你的钥匙、钱包与手机。你的iPod不在这张清单内。”一向用子弹一般的言语击中他人的乔布斯,此次被詹德的这句话打中了。苹果开始与与摩托罗拉合作研发手机。
“我跟乔布斯的区别就是,我愿意享受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对他来说,永远没有最好。”甲骨文的CEO拉里·埃里森曾这样说。然而奉行“宁缺勿滥”精神的乔布斯在与摩托罗拉的手机合作上,却做出了一些“违心”的妥协之举。
双方约定摩托罗拉负责硬件制造,苹果负责音乐软件研发。2004年7月,双方合作的消息发布后,苹果股价随即飙升,显然广阔的手机市场给了苹果投资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坚定了乔布斯进军手机市场的信心。
2005年9月7日,苹果与摩托罗拉合作的 Rokr E1手机发布。11月,《连线》杂志在封面上打出了嘲弄这款手机的标题:“你把这部破手机称为未来的趋势?”
乔布斯不为所动,随后撇开了摩托罗拉,苹果开始独立研发自己的手机。
2007年1月10日,iPhone正式发布。“在手机行业,我们是后来者,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乔布斯暗示原来的手机厂商没有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产品,“几乎每个人都痛恨自己使用的手机。由于用户界面过于糟糕,所以大部分用户都只能使用手机的少数功能。我们希望帮助每一个人改变这一局面。”
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在《临界点》一书中曾提到,“看看你周围的那个世界,只需要在正确的位置轻轻一推,它就能够被倾斜,倾斜……”
“我就搞不懂,手机为什么能卖那么贵。电脑行业10-15%的毛利已经很好了……他也是门外汉,但是乱拳打死老师傅……”2007年苹果iPhone刚推出来的时候,一直关注乔布斯的雷军起初对之感到“惊艳,原来手机也能这样做。”
iPhone进入中国市场后,雷军买了很多送给朋友,并开始揣摩苹果的理念,“我用过70多部手机,一部名字也想不起,即便你念到博士也想不起那些数字和符号的长串组合,但为什么你能记住苹果?因为苹果只有1234,它做到了一年推出一个款,甚至一度只有一个颜色,这就是简单和专注。”
不过,他在崇拜乔布斯之余,认为第一代iPhone并不完善,并曾给iPhone挑毛病:待机时间太短啦、不能转发短信啦、用着硌手啦、信号不稳定啦……
受到乔布斯做手机的启发,雷军想学习推出自己的手机,他称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参与欲很强,以前给包括诺基亚等国际大厂都提过意见,人家根本不理我,更别说改动了。”于是他想:“如果我自己能做款手机,根据用户意见来完善,一定能做出一款用户体验很好的手机。”
小米前传
“你们是卖手机的吗?”
盘古大观酒店咖啡厅的服务员好奇地问面前的两位客人,一溜儿手机排在他们的面前,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这两位客人是雷军和时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的林斌,他们相对而坐,像比赛般地从自己的包里掏出自己的手机,排在桌子上,林斌排出六七部,雷军比他多出两三部。
“我关心手机很自然。当时我们做的谷歌地图支持诺基亚的所有机型,支持Android手机,支持Windows Mobile手机,当然,也支持iPhone。谷歌办公室有三个大柜子,里头有500多款手机,我经常可以拿到还没上市的新鲜样机。不过,我发现,雷军比我还狂热。”林斌回忆。
雷军接触林斌时的身份是UCweb董事长,当时,谷歌开始跟这家公司合作,帮它做移动搜索业务。林斌称,“一开始,我们谈的都是谷歌和UCweb的商业性合作……后来,我们经常约出去,往往从晚上八点聊到凌晨两三点,聊的都是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和手机产品的看法。”
“移动互联网讲究的是软硬一体化的体验,我观察移动互联网有5年的时间,琢磨完了,开始研究终端,国内所有的厂商都考察过,结果发现所有的终端都不够好。”雷军这样说,所以他准备做手机。
不过,雷军也有过一丝犹豫,“我好多年没直接上过战场,这几年都是在旁边支招,现在要上战场,你说这个仗怎么打?”但他随即又安慰自己,“好在这几年自己也是时刻备战,如果真是刀枪入库,玩了几年高尔夫再回来,那可真不好干。”
“人生最痛苦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得不到,第二件就是怕失去。年轻时创业,输了无所谓;现在过了不惑之年,几乎所有人都变成怕失去。”雷军转念一想,“创业输了,我会输什么?不过就是面子,其实谁在乎,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人输,你能记住几个输掉的创业者名字,所以,不要把这太当回事。”
“大家可能认为对互联网行业来说,40岁的人已经老了,应该退休了,还折腾什么?”但雷军特意查了一下,发现“柳传志是40岁创业的,任正非是43岁,我觉得我40岁重新开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坚信人因梦想而伟大,有这么一个梦想,就此生无憾。”
2009年10月,雷军正式邀请林斌合伙创业。对于一名外企高级职业经理人来说,原来的生活优渥,创业的机会成本很高。当时林斌回去跟他夫人说,雷军找他一起创业。他夫人问林斌:“雷军钱也有,名也有,为什么要做创业这么苦的事情?这兄弟图什么?”再次见到雷军,林斌问他:“你有没有雄厚资金支持?”雷军说,“拿不到钱我自己出,我就有这么多。”林斌打消疑虑,决定加盟。
11月的一个晚上,雷军和晨兴资本合伙人刘芹通了个长达12小时电话。其间,雷军换了三块手机电池,对方换了三个手机。雷军在电话中说,“我之所以对创业仍抱有敬畏之心,是因为看过太多人‘死’了,不是因为他叫做雷军,就不会‘死’。”他后来还说过,“我看过很多起起落落:无数的强人崛起,无数的英雄倒下;看见人家起高楼,看见人家宴宾客,最后看见人家楼塌了。”刘芹被这份“敬畏之心”打动,同意投资。
另一家小米公司早期投资者是启明创投。这家创投公司的童士豪回忆说,当时雷军给他讲解小米的发展规划时有一种以往少有的激情,但他也承认,“启明之所以决定投资小米,还在于我们与雷军在凡客这个案子上有过愉快的合作经历。”他认为雷军自己创业应该比较靠谱。
这年年底,曾负责过金山在线、金山词霸业务的黎万强想重新调整一下职业方向,喜欢摄影的他起初想开个影棚。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雷军时,雷军一听就乐了,“你别扯了,跟我干吧!”黎万强说好啊。这下轮到雷军有些纳闷,“你知道我要干什么吗?”黎万强答应该是手机,雷军哈哈大笑。
“以他这么多年来对手机的痴迷,我实在想不出他要创业的话还能干别的。”黎万强称。
雷军回忆在在小米手机的创始人中,最难请的是洪锋,他是曾参与过谷歌3D街景的高级产品经理。见面时,洪锋问雷军:“你要做手机,那你有运营商关系吗?”雷军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洪锋又问:“那你认识郭台铭吗?”雷军略作调侃地回答:“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而洪峰从始至终都没什么表情,弄得雷军都不知道有没有说服他。
雷军的创业团队逐渐构建起来,除了林斌、黎万强、洪锋以外,还包括30岁就成为微软工程院工程总监的黄江吉,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用雷军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支“优秀得以至于不知道该拿来干什么”的豪华团队。
2010年4月6日,在北京海淀区保福寺桥边的银谷大厦807室,小米公司开始创办。
“我有过几次创业的经历,所以我创办小米公司的时候,很多同事们都担心我干一段时间又干别的事情去了,因此我跟他们保证说小米是自己的最后一家公司。首先因为这件事情足够大,其次如果能把小米做成功,这一生已经是精彩纷呈,不再需要别的东西了,所以创办小米对我来说足够了,不过,我也提醒自己要聚焦,认认真真地把小米做好。”雷军说。
当时小米公司四百多平米的办公室,开始只有七八个人,有些空荡荡的。开业日,黎万强的父亲一大早起来给他们熬了一锅小米粥,十点送到办公室。雷军表示,“我们唯一的仪式就是一起喝了碗小米粥,然后就开始上班了。”
后来,黎万强称,“当年煮小米粥的电饭锅,我让我老爸收藏好了。”雷军在微博上调侃,“那是小米的文物,一定要保管好!”
小米公司早期的员工中有一个女研究生,“她把自家的股票全卖了,给同事群发了一封邮件,说把嫁妆钱都拿出来了,从此就嫁给小米了。”
公司为什么叫小米?起名时,有人提议叫“大米”,刘芹说:“现在用户不喜欢高大全,就叫‘小米’吧!”
雷军后来阐释,“首先小米拼音是mi,Mobile Internet,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次是Mission 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务。最后,‘小米’这个名字亲切可爱,你周围有人叫小米吗?”小米公司会议室也大多起了与米有关的名字,比如“香米、红米”。
雷军赴会签名时,不忘在后面标上“小米手机”
雷军希望小米手机靠口碑效应赢得市场,认为口碑效应的核心是超越预期,他在博文中曾以海底捞为例来做说明,“海底捞就真的比五星级餐馆好吗?一去那里乱糟糟的,真的好吗?很多人说口碑就是好,口碑就是因为便宜。我要告诉大家,其实不是的,口碑的真谛是超越用户的期望值。因为海底捞都开在很一般的地方,当我们走进去的时候,它的服务超越了我们所有的期望值,我们觉得好。当我们去五星级餐馆的时候我们期望值很高,怎么可能超越呢。我去了一次迪拜的帆船酒店,据说是全球最好的,一走进去金碧辉煌。但是,我觉得无比失望,怎么这么土啊!其实它是不错的,只是我的期望值太高了。”
“人若无名便可专心练剑,”雷军在小米创业初期,强调要保密,保持低调。他说一旦大家知道是雷军在做,期望值就会高,他希望用户认为“就是张三、王五做的,甚至没有名字做的。”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曾转发了一条雷军参与创建小米公司的微博,“我刚转发,就接到他电话了。”之后他删除了这条微博。雷军的不少朋友也是在小米成立近一年后才知道他创业的消息。“这次创业,是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做的,在没人关注与讨论的时候,可以真实地去尝试自己想要做的。”雷军说。
他后来开玩笑说:“我们为什么一直很低调?因为我们当时就想好了,事情如果做成了那最好不过。万一做不成,我们就说自己从来没做过!”
本文作者所著《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书封面
福岛核电危机后的商旅
“福岛核电事故后,我们去日本拜访夏普。我们搭乘的那次航班,飞机上空服人员比乘客还多,乘客总共就不到10人,其中我们就三个人。”雷军回忆。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在距震中不远的沿岸地区,巨大的海浪卷走汽车并摧毁了房屋。随后,让世人更加惶恐的一幕发生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因地震自动停止运行,丧失了冷却功能,最终出现了核泄漏。许多人都在担心切尔诺贝利核危机重演,一些旅居东京的外国人由于担心自身以及家人的安全问题而撤离日本。当时有传言称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中国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
福岛核电事故后两周左右,雷军、刘德等人前往日本,旨在与夏普就小米手机获得对方的屏幕供应进行谈判。雷军承认对当时的核电事故“还是有些担心。不过做成手机的愿望更大,也就豁出去了。
抵达夏普总部,雷军发现整栋大楼空荡荡的,以前去拜访时,有一堆厂家在那排队,而那一天只有雷军他们一行三人。
“此刻来访,夏普很感动,但在商言商,起初谈判并不顺利。一个从来没做过手机的公司只能讲未来,讲着讲着,连我们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刘德回忆。
“有人以为做手机,就是从夏普拿屏,从高通拿芯片,然后像当年组装电脑那样,在家里一攒,不就出来了嘛?其实哪有那么简单?”雷军说,“先不考虑信号、性能、耗电各种指标。单单是保证不易被摔碎,研发中我们都要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不同的摔法,从力学的角度分析,继而再调整结构设计。这样的细节讲八天八夜也讲不完。”
其实从手机原材料供应商处采购零部件也不容易,雷军起初没有料到与供应商打交道是如此复杂,“这些东西顶多是产能问题,我花钱买还不行吗?我出价贵一点来买,还不行吗?”但问题也没有这样简单。
小米高管周光平原是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有过十几年的手机领域从业经验,和手机链条上游的供应商大都熟悉,出乎他意料的是,当他以小米公司的身份联系对方时,对方很客气地说他们还是朋友,但采购元器件一事就不要再找他了,因为他的老板不批。
这让周光平大为尴尬,“我们这帮从摩托罗拉出来的人,从来没有想到或者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居然是供应商不支持我们。这些供应商全部是认识已久的朋友。”
“这期间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是工艺上的支持。国外的供应商一听说是来自中国的创业团队,85%的人起初都会拒绝。因为中国的创业团队都很会忽悠,他们已经被忽悠了好多年,怕了。”雷军说。
大型的手机元器件供应商在决定是否要跟对方合作时会先调查这家公司的背景,而且会查其三年以来的账目,看其是否盈利,并作出评级:盈利不错的为A,往下是B,不盈利的是C,没有账目的是E。当然他们也会看对方的发展潜力,综合打分,但财务方面的数据占了很大的比重。
所以小米接触的一家供应商很直接地说,“你们把前三年财务报表拿我们看看,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你们会不会做一半就关门大吉。”有家供应商还说:“你们连失败的经验都没有,我们怎么把东西卖给你们?”
在和一家手机电池供应商谈判时,起初,周光平让一个部门经理和对方业务主管接洽,结果,对方不肯合作。他只好亲自和对方谈,从头介绍小米公司的构想和雷军的为人,结果不错。受这次谈话启发,周光平此后出去谈判时,总拉上雷军。
雷军自身的人脉以及以前的经历,对说服供应商起到了作用,“大家都愿意跟成功者合作,不过,他们的信任也不是一开始就建立起来,我在这个圈内还是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的帮忙有助于谈判的展开。在谈判中,雷军对供应商最有力的问题是:“你们为什么要错过中国下一个黄金十年的机会?”
刘德也对一些供应商说:“你不挣钱没事儿,你错过了占坑可是大事儿。万一我们将来能做成呢,你就丧失了巨大的机会。”
高通公司认为小米代表了移动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其内部的人员分析,“现在谁也看不清楚(它的商业模式),我们跟他们合作就是先入为主,抢占一个先机。”
“五个月,见了1000多人,瘦了20斤。”参与一系列谈判的刘德回忆。
元器件的供应问题基本解决后,接着新的问题来了,由于小米公司要求所有的配件都是最新的产品,因此他们拿到的一些产品,还没有驱动程序,而供应商要在3个月之后才能提供驱动程序。小米公司等不起这个时间,便将产品拿回来,自己测试,“这就像是在一个黑暗的房子里找开关。你不知道开关在哪面墙上,你甚至不知道开关的大概方向在哪里。你会陷入完全的无知状态,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去尝试。”黎万强说。
最后一道程序是投入流水线生产,这当然也要找代工厂,这大家可能会想到为苹果代工的“大名鼎鼎”的富士康公司。
“你以为富士康会帮你生产,开玩笑呢,理都不理你,”雷军这样回忆,又是一轮谈判,最后英华达成为小米手机的首家代工厂,过了半年,富士康找到小米,成为小米手机的第二家代工厂。
黎万强曾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早知道做手机有这么多困难,当时我们肯定不会选择来做这件事。也就是不知道,无知者无畏”。
2011年4月份的一天,第一部小米手机诞生。
798艺术区的惊艳
“小米要干什么呢?我第一次正式跟大家说,小米的目标就是做顶级的智能手机。”2011年7月12日,雷军这样说。
“我们认为智能手机现在过于复杂,大家反过来发现,智能手机的功能不如以前的普通电话好用,我们很多人都是一手拿一个普通手机,一手拿一个iPhone。”雷军这样评价乔布斯得意的产品,“为什么不用iPhone呢?因为它打电话不方便,新一代的智能手机过于复杂。所以我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做一款能打电话的智能手机,所以我们致力于把以前普通手机非常出色的怎么打电话,怎么发短信,怎么做通讯录这些传统功能做得非常好。”
还有人问:“小米要在网上卖手机,这是谷歌都没有做成的事情,你为什么可以做成?”雷军回答:“谷歌很伟大,但谷歌不懂电子商务,而我已经做了十年电商。”
2011年8月16日,在北京798艺术区里此起彼伏的“雷布斯”的喊声中,小米公司举办了小米手机发布会。会场上人头攒动,过道和周边平台上也站满了人,凡客诚品的陈年一度也被拦在蜂拥而至的人群外面,最后经过一番协调才得以进入会场。
会场上,台上的人每报一次技术参数,台下的粉丝就传出一阵几乎掀翻屋顶的声浪,一位参加会议报道的记者低声问工作人员:“哪来的托?太敬业了!”对方答曰:“都是自己来的,我们也没想到。”
不过当时的发布会上出了点小纰漏,有那么几秒钟,舞台上,雷军身后的PPT屏幕整块黑掉了,他的汗一下子就下来了,但没有回头,他想:“就算没有PPT,我也要把这个发布做完。”
现场的预售队伍,排了100多米。
在发布会的最后环节,一段视频被现场播放:一个支持雷军的团队,包括凡客诚品陈年、UCWeb俞永福、多玩网李学凌、拉卡拉孙陶然、乐淘网毕胜及尚品网创始人赵世诚,为了祝福小米手机,共同做出一个举动,高呼:“我们要小米!”齐刷刷地把手里的旧手机摔向地板,这些手机大部分为iPhone。
“这是他们对雷军‘老大’的投名状。然而,市场才是唯一真正的战场。”搜狗市场官王冠雄在他的《雷军的小米步枪》一文中如此点评。
发布会结束不久,雷军公开谈及他对乔布斯的看法:“他的问题我都想明白了,就算见到了,也没什么可问的。”
“这次操盘小米公司,我有一个理念,我们一定要开开心心的,顺势而为,我不想把小米公司办成一个类似于金山那样苦难深重的公司,那已经是过去时了,我们要强调幸福指数。”雷军如是说。
随后,雷军和他的小米手机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从创业角度来讲,我们第一步应该已经成功了,很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运气好,而不是我们有多大本事。在对的时候,干了对的事情。毫无疑问,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连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有这么多人知道,这就是形势比人强。”雷军说。
美国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曾说过:“如果你从个人层面来看,当你做一件自己喜欢并真正擅长的事情,对它充满热情,能够创造出人们愿意购买的附加价值,那就具备了成功的条件。”
“雷军从一开始打的就是一场三维的战争,玩法完全不同于传统手机厂商,”迅雷联合创始人邹胜龙说,“小米把中国手机行业的竞争,从冷兵器时代直接带到了现代战争。”
雷军在用他的小米手机拍照
雷军认为互联网公司最终盈利点是通过服务赚钱,不是通过硬件,未来手机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铁人三项”:终端+内容+服务,“我认为苹果启动了新手机时代以后,游戏规则就是铁人三项,到今天比赛进行四年半,苹果一骑绝尘。我跟供应商打交道,他们说自己的客户只有两家,一家是苹果,一家不是苹果。他们在谈判的时候其实很被动,他们也想打破这种局面。我就是看到这个形势以后,决定创办小米公司,也就是瞄着‘铁人三项’来的。”
米2再战江湖
在2012年第七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年会上,针对外界质疑小米手机为山寨iPhone的说法,雷军在台上激动地说,“我有这么大本事吗?伟大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抄袭的,你有本事你给我抄个iPhone我看看,我可没这本事。”
8月16日,小米手机2在北京798艺术区正式发布 。
小米公司表示,小米2首发数量仅有5万台。市场上小米2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有消息称是产能不足。
“一次三十万台,并且要在一周左右发出,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谢供应商、代工厂、仓储物流合作伙伴等,还有小米供应链及电商部门的同事们!但米粉们还是不满意,怎么办?我提个目标,争取三个月内达到一次五十万台!”雷军9月20日在微博上说。
这年的9月28日,金山网络CEO傅盛在微博上说,“大家都在说中秋国庆发什么福利的问题,我也愁了半天。月饼不好吃,现金还要缴税。但我又特别想感谢金山网络同学们的辛苦付出。想来想去,心生一计。我打算给金山网络的员工每人发一台小米2作为双节福利(限于供货原因要等待一些时间),大家以为如何?”
针对有关媒体提出的小米手机在做饥饿营销的质疑,小米科技公关部总监刘飞表示,“有货不卖,不符合商业逻辑。”
除网上销售外,小米手机也进入手机专卖店
设计学家弗吉尼亚·波斯特雷曾在她的著作《时尚的实质》中说过:“一样事物可以因为稀有而显得很酷,如果你是它的早期拥有者,那么你会因此显得很酷,别人会觉得你要不很有钱,要不就拥有一种不同于凡夫俗子、领先于时代的品味。”
2012年12月12日晚,2012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最终获奖名单揭晓,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获得年度新锐奖。而此前的12月2日,在2012创业邦年会上,雷军以小米科技的出色表现当选为“2012中国年度创业人物”。
雷军彷徨时刻:小米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