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寒冬的声音就扑遍整个行业。如果我们说以前的自媒体喜欢卖焦虑受到众人唾弃的话,那么现在这种焦虑消极的情绪不需要被激发,已经在人群中发酵,无论是社畜还是老板都已经感受到了危机。
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许多企业纷纷裁员降薪。一方面,他们必须开始担心所谓“水果自由”的基本问题。从外资企业纷纷撤出内地到华为的危机引发了全国的愤慨,让每个人都义愤填膺。
另一方面,许多下岗工人经历了更长的找工作时间,从金融危机到信心的打击,经历了许多挫折。一方面,员工无法忍受加班,在“996.ICU”活动中,情绪低落,辞职。在中美贸易和国内金融去杠杆化政策的背景下,互联网经济的泡沫似乎处于冲突之中。尽管有企业禁忌,但这个职业一直很流行:“互联网行业的冬天即将来临”、“程序员失业潮”和“巨头们开始拮据过日子”等等一些言论不绝于耳。
如此大环境的趋势下,近年来高歌猛进的智能行业所将会面对的挑战不说相信大家都不言而喻。尽管资本寒冬导致的市场不景气,但是人工智能的吸金能力依旧还在,而且在宏观调控上面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据MarketsandMarkets的最新数据,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214.6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1906.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62%。
在投入方面,根据IDC在2018年发布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白皮书》显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支出到2020年将达到2758亿人民币,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支出将达到325亿,占全球整体支出的12%。
市场上面的智能产品依旧以成倍的速率进军市场,无论是从智能家居、智能手环、智能汽车这些实体产品还是智能语音、智能电话机器人、智能学习机器人的软件层面上来看,都层出迭代。于个人用户而言,智能手环,智能家居都成为了新时代代名词,特别是年轻用户喜爱颇深。于企业而言,智能电话机器人市场空前,对于硬性指标上的KPI,电话机器人依旧是现在销售型企业的首要选择。
从商业化的角度看,安全、互联网服务、企业服务等行业处于前列。在安全领域,在“雪亮工程”政策的推动下,人像数据、车辆数据、背景分析系统等智能相机快速落地。在企业服务领域,智能电话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语音的应用具有很高的商业化程度。
作为最接近人工的产业,行业积累的大量数据为在电话机器人好不好用的问题解决上面,以及技术层面上提供了“养料”,智能营销和智能客户服务是两大应用。前者关注人群的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精准营销,后者广泛应用于基于知识地图和语音交互技术的各个行业。
从金融和智能营销领域可以看出,已经形成了大数据积累领域,人工智能登陆速度快。以互联网广告为例,精准广告是广告商和DSP平台的核心需求。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广告生态存在了几十年,广告的历史数据积累了几十年。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改进和计算能力的优化,人工智能算法使广告公司能够在毫秒内将广告商的需求与人群的大数据相匹配,实现精准的营销。例如欧能智能“MIP智能决策引擎”服务等,这里就不多阐述了。
通过分析人工智能行业的资本风向、细分领域,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依然是全行业增长的驱动力量。但是,随着资本趋向理性,曾经无限膨胀的泡沫逐渐破灭,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明星独角兽、或是初创企业都面临着技术转型、商业落地的现实问题。
在资本寒冬下,如何能够具备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如何以技术为导向进行探索,将是企业面临生死存亡急需考虑的问题。而在这场阵痛的变革中,企业永远对有实力的人才求之不得。裁员风波无可抗拒,却并不可惧,提升自我价值,千里马,总会有伯乐来寻。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387331/24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