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

通过测试工具和测试手段,监测和收集测试过程中的软件系统运行数据,度量系统与预定义目标的差距。而预定义目标就是通过性能需求来表示。

监测和收集:

1. 收集,根据项目历史数据,或者根据经验

2. 分析,比如业务人员很多,底层到中层、再到高层。

可能存在的问题:

  • 性能问题还存在可以细分一下是场景遗漏、还是数据遗漏。场景遗漏常常由于需求传递变味导致。
  • 处理方法。 做好策略和设计,如果针对现在的问题:可以做一个checklist不断优化你的策略设计能力。
  • 分析历史数据、竞品、业务。业务需要分析业务常见、业务高峰(大的时间和小的时间段)

负载测试(Load Test)

负载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指数据在超负荷环境中运行,程序是否能够承担。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确定在满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量。

压力测试(Stress Test)

压力测试是一种高负载下的负载测试,也就是说被系统处于一个负载的情况,再继续对他进行加压,形成双重负载,直到系统崩溃,并关注崩溃后系统的恢复能力,以前再加压的一个过程,看看系统到底是否已经被彻底破坏掉了。

持续压力: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你能够承担100千克的重量,而且也能走,但是你能否承担100千克的重量行走1个月。

外部的负载叫压力,内部的压力叫负载。负载注重关注内部的以及系统自身一些情况;而压力更关注系统外部的表象.

性能测试模型

性能测试的执行过程是由轻到重,逐渐对系统施压。通常用户最关心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和最大用户数。我们可以将这张图分成3个区域,即:轻负载区域、重负载区域和负载失效区域。

  • 轻负载区域
    在这个区域您可以看到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也随之增加,而响应时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 重负载区域
    在这个区域您可以发现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加,系统资源利用率随之缓慢增加,吞吐量开始也缓慢增加,随着虚拟用户数量的增长,资源利用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满足系统资源利用率指标),吞吐量也基本保持平稳,后续则略有降低,但幅度不大,响应时间会有相对较大幅度的增长;
  • 负载失效区域
    在这个区域系统资源利用率随之增加并达到饱和,如CPU利用率达到95%甚至100%,并长时间保持该状态,而吞吐量急剧下降和响应时间大幅度增长(即:出现拐点)。
  • 两个交界点
    在轻负载区域和重负载区域交界处的用户数,我们称为"最佳用户数"。而重负载区域和负载失效区域交界处的用户数则称为"最大用户数"。

总结:

  • 当系统的负载等于最佳用户数时,系统的整体效率最高,系统资源利用率适中,用户请求能够得到快速响应;
  • 当系统负载处于最佳用户数和最大用户数之间时,系统可以继续工作,但是响应时间开始变长,系统资源利用率较高,并持续保持该状态,如果负载一直持续,将最终会导致少量用户无法忍受而放弃;
  • 而当系统负载大于最大用户数时,将会导致较多用户因无法忍受超长的等待而放弃使用系统,有时甚至会出现系统崩溃,而无法响应用户请求的情况发生。

并发

相对并发

即在线用户数,在一个时间段内,与服务器进行了交互、对服务器产生了压力的用户的数量。这个时间段,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个小时。

并发与并行是相关的概念,但是也有很多细节上的差异。并发意味着两个或更多的任务正在取得进展,即使它们不是同时执行的。例如,可以用时间片的方式实现这一点,每个任务在时间片内执行一小部分,并与其它任务的切片混合执行。如并发收集器。并行的出现使任务实现了真正的同时执行。

绝对并发

主要是针对某一个操作进行测试,即多个用户同一时刻发起相同请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bo3168/p/11009699.html

时间: 2024-08-02 08:51:27

简谈性能测试的相关文章

Linux进程管理简谈

Linux系统进程管理简谈 进程是什么? 简单来说进程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的一个副本,存在生命周期,有段指令和代码在不断运行. linux内核存储信息的固定格式:task struct 进程的相关信息存储在链表中 多个任务的task struct组件的链表:task list 进程的创建: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内核创建init进程,剩余一切进程有init及其子进程进程创建)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时向内核调用fork()来创建子进程并且通过调用clone()复制父进程的信息给子进程 Linux进程的优先级

[简谈]绕过HR破门而入的求职智慧

以往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很多求职文章或指导性纲领,譬如啥自信.做功课.良好形象.华丽的简历.工作经验.口才啥的,其实到了21世纪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前面这些技巧就显得无比空洞: 1.因为自信谁都可以做到哪怕装都能装出来 2.简历,谁都可以用各种模板来打造,至于说HR们是否看到华丽的简历就立刻对你打100分这也是有扯淡嫌疑的 3.良好形象.一般来说主要是衣着得体.气质不俗,长得好看不好看已经不怎么重要了,长得好看只能说明你大学时期课外生活也许很丰富,长得不好看也不代表你一定是个很努力的人 4.

客户端GUI测试技术和自动化测试架构设计简谈

客户端自动化特点 客户端的自动化,通常做过的人都不是很愿意深入讨论.因为除了功能和逻辑之外,不得不面对各种界面变化,各种和环境交互,各种兼容问题以及想不到灰色地带,就算这样,也找不到太多有效的bug.然而即便如此,客户端的自动化必须去做,尤其是GUI的.它的自动化特点是: 复杂 成本高 不容易发现问题 技术要求高 架构很难通用 下面,从一些基本的东西开始一点点的讨论客户端GUI测试的一些问题和处理办法,以及自动化架构设计的一些思路.事实上就像上面说的,GUI的测试并不是为了发现bug,而是回归的

简谈WP,IOS,Android智能手机OS

什么是智能手机? 相信到现在这个已经是傻瓜到不能再傻瓜的问题了 智能手机都不懂? 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 但是为了谈论今天的三大主角:wp,ios,android 不得不回答一下这个笨笨的问题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在高中的时候获得了我的第一把智能手机 没错,就是那时候火到爆的Nokia6120c 相信对小6,大家都不陌生 感觉那时候是人手一把的神器啊 小巧好用不说,竟然还能后台挂qq!(= =那时候确实很惊讶,竟然能在多个软件切来切去的) 在加上Nokia砖头之名 神机当之无愧啊,当时不知道羡

.NET简谈事务、分布式事务处理

在本人的 " .NET简谈事务本质论"一文中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事务模型,在我们脑子里能有一个全局的事务处理结构,消除对数据库事务的依赖理解,重新认识事务编程模型.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使用.NET C#来进行事务性编程,从浅显.简单的本地事务开始,也就是我们用的最多的ADO.NET事务处理,然后我们逐渐扩大事务处理范围,包括对分布式事务处理的使用,多线程事务处理的使用. 数据库事务处理 数据库事务处理我们基本都很熟悉了,begin Transaction --end Transactio

简谈【自动化协议逆向工程技术的当前趋势】

声明: 1)本文由我bitpeach原创撰写,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有转载,侵权必究. 2)本简谈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自动化协议逆向技术的基本理论,第二是当前发展趋势,第三是入门协议逆向技术的必备过程. 3)既是简谈,则文章篇幅不长,同时本文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抛砖引玉,能得高人指点,幸为殊荣. 4)最近一个月比较忙,昨天正好写完稿子,今天就简写一些内容,避免重复,故为简谈. (一)协议逆向工程理论基础 1.1 什么是协议逆向技术 协议逆向工程是指在不依赖于协议描述的情况下,通过对协议实体的

研究生小菜简谈“如何做研究”

Author: JW. Zhou Date: 2014/7/3 在研究生期间,我相信大家一开始都很迷惑,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即便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从哪干起?我也很迷惑.上次两位老师跟我们交流了一下,下面是他们的心得:给一个项目(课题)——>解决方案——>问题分块——>任务明细 一开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想到,但是起码要有一个大体的框架在心中,然后细化模块,对每一个功能进行细化,找到突破口. 搜索文献,首先找最新的,然后找引用次数最多的,也可以找找综述之类的文章(篇名带

.NET简谈接口

自从面向对象开发方式的出现,抽象的概念就开始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向对象编程.面向接口编程.面向组件编程等等:这一系列的概念都是软件工程所追求的思想范畴,高类聚低耦合. 今天我要简谈的是面向对象里面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接口.谈起接口多少人曾经为之痛苦过,尤其是一些刚入门的开发人员(包括小弟),百思不得其解,啥叫接口,接口能干嘛用,用不用有什么区别:等等问题困扰着,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弄明白,很难在面向对象领域混,更别谈面向对象开发了,可能有人认为面向对象开发就是麻烦我不用一样也能开发,开发一个

运算放大器Vos应用简谈

PEAK工程师分享 | 运算放大器Vos应用简谈 OPA的Vos(输入失调电压)主要是因OPA输入级的管子不能完全对称造成的,Vos通常是等效在OPA的同相输入端一个电压源,在实际应用中因OPA的Vos大小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本文列举几个例子来说明Vos对实际电路的影响和调整方法. 01 Vos太大影响静态输出,导致信号动态输出范围缩小. 图1所示,一种光电信号采集应用,OPA供电是3V,光电二极管D1没有电流时,即Id为0,OPA输出电压Output=Vos×(1+R2/R3). 图1.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