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软件定义简化网络运营维护工作

一、为什么是软件定义?
在这个“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有人戏称为“SDx”),网络自然也是其涵盖的范畴之一,应运而生的SDN便是一个方向,至于如何理解SDN,笔者更愿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而不单单是其狭义定义中的三个特点,即:控转分离、集中控制、开放可编程。或者说狭义的SDN是为广义的SDN来服务的,对底层网络的变革,带来的更大的好处是在后期网络运营时,对流量的可视化、流量调度、监控报警等方面带来更多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及便捷性。

二、网络运营会面临哪些问题?
当一张网络在线运行之后,技术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会投入到网络的优化、变更、监控、报警等,总结起来几个方面:

  • 可视化
  • 操作简化
  • 实时监控
  • 快速定位
  • 可感知
    面临大量维护工作的同时,还要总结网络是否满足日益繁杂的业务要求,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优化,如何优化,如何规避等问题,这是迭代过程中的必然过程,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三、传统网络技术环境有哪些弊端?
面临网络运营问题,传统网络技术环境多为网络设备“堆砌”而成,“盒子”由设备厂商所有,很难看到一个全量的、透明的网络世界,因此在实现这些网络运营需求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只能通过标准协议将有限的MIB信息读取至各种或开源或商业化的网络信息平台,从而实现有限程度的运营需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 厂商私有化严重,相对闭源。
  • 诸如snmp、netconf等标准化协议的限制,无法更好的满足技术需求。
  • 各种网络工具软件灵活性不够、功能性不足、适配性欠缺,需要定制或二次开发,部署难度大。
    网络从业人员在面临上述问题时,往往为了网络运营这一刚需,会搭建大量相对无关联的网络信息平台、自定义监控脚本,费时费力的同时也只能满足部分监控指标,且这些平台本身也需要技术人员不定期维护。

四、如何给网络“松绑”?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处于开源与闭源的过渡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SDN为代表新型网络技术还没有完全落地,与之对应的硬件产品也在市场化过程中,且需要市场的考虑及技术的沉淀,而以传统网络厂商为代表的闭源产品,也正在融入开放、开源的理念在其产品中,很多网络设备已支持OpenFlow等南向协议、开放gRPC接口,甚至你可以把一台交换机视作一台服务器,可在其本地编写/运行脚本,这些改善有助于在网络技术迭代的过程中,完善、加强网络运营指标,更好服务于业务需求。笔者这里提供几点部署建议,供参考:

  • 在保留既有网络投入及网络架构的前提下,引入网络开源协议或技术。
  • 将新老技术混合应用在网络环境中,这并不冲突。
  • 尝试“过渡式”的技术实现方案,新老技术并行,如:传统网络技术承载业务,开源网络方案介入网络管理。

五、网络平稳过渡很重要
网络平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作为所有业务生产者/消费者的“传输媒介”,其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产品体验,新技术的引入、网络的迭代一定要与旧技术“并行”,在不影响当前业务的前提下,改善网络运营环境。示例如下图:

  1. 网络设备通过OpenFlow、gRPC等将管理流量引入SDN控制端,通过面向北向接口的各种平台多维度分析(所见即所得)。
  2. 对具备研发能力的网络人员可基于开源的SDN CONTROLLER(ODL/ONOS)定制网络模型、流量分类、数据标记等。
  3. 与三方的开源网络平台对接,如API等方式,摆脱传统的只能SNMP上报流量的方式。

六、小结
网络新型技术的出现必将改变传统的网络实现方式,并对“网络世界”的视角变得更加全面,流量见得大而全,数据才能分析的透,这对网络更全面的优化、流量更全面的特点、业务的发展方向提供更有意义的指导和建议。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tommy1108/2483963

时间: 2024-11-02 12:54:27

如何利用软件定义简化网络运营维护工作的相关文章

详解如何利用RSS进行网络推广

网络推广方法有很多,RSS推广就是其中的一种,RSS订阅能够为网站增加访问量,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不过,如何推广RSS,让更多人知道并促使更多人订阅RSS,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下面就有我给大家讲解一下什么事RSS推广,如何利用RSS进行网络推广.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RSS? RSS是在线共享内容的一种简单方式(也叫聚合内容,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通常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上使用RSS订阅能更快速获取信息.网站提供RSS输出,有利于让用户获取网站内容的最新信息.网络用户

Android利用广播监听设备网络连接(断网)的变化情况

MainActivity如下: package cc.testnetworkchange;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 * Demo描述: * 利用广播监听设备网络连接的变化情况 * 亦可借此监测到设备是否已经断开网络 */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

Android利用Fiddler进行网络数据抓包【怎么跟踪微信请求】

主要介绍Android及IPhone手机上如何利用Fiddler进行网络数据抓包,比如我们想抓某个应用(微博.微信.墨迹天气)的网络通信请求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 Mac 下请使用 Charles 代替 Fiddler. 相对于tcpdump配合wireshark抓包的优势在于:(1)无需root (2)对Android和Iphone同样适用 (3)操作更简单方便(第一次安装配置,第二次只需设置代理即可) (4)数据包的查看更清晰易懂,Fiddler的UI更简单明了 (5) 可以查看https请求

MX2怎样利用Fiddler进行网络数据抓包

首先须要保证PC与手机在同一局域网内或有独立公网IP, 下面以在同一局域网为例(保证手机能訪问到这台PC机器): 1. PC端配置 1). 安装Fiddler 2). 开启Fiddler下面功能: 1).allow romote computer to connect. 2).decrypt https traffic 3).ignore server certificate errors 3). 获取机器IP, 当前机器IP为192.168.0.104 2. 手机端配置, 以笔者MX2手机为例

MX2如何利用Fiddler进行网络数据抓包

首先需要保证PC与手机在同一局域网内或有独立公网IP, 以下以在同一局域网为例(保证手机能访问到这台PC机器): 1. PC端配置 1). 安装Fiddler 2). 开启Fiddler以下功能: 1).allow romote computer to connect. 2).decrypt https traffic 3).ignore server certificate errors 3). 获取机器IP, 当前机器IP为192.168.0.104 2. 手机端配置, 以笔者MX2手机为例

Git 分支-利用分支进行开发的工作流程

3.4 Git 分支 - 利用分支进行开发的工作流程 利用分支进行开发的工作流程 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新建分支和合并分支,可以(或应该)用它来做点什么呢?在本节,我们会介绍一些利用分支进行开发的工作流程.而正是由于分支管理的便捷,才衍生出了这类典型的工作模式,你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用用看. 长期分支 由于 Git 使用简单的三方合并,所以就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反复多次把某个分支合并到另一分支,也不是什么难事.也就是说,你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开放的分支,每个分支用于完成特定的任务,随着开发的推

代码生成器,极大简化你的工作

代码生成器,极大简化你的工作 在web开发中,模块化开发非常普遍.在最近的毕业设计中,自己基于spring mvc + mybatics + liger ui开发了一个网站,里面也使用模块化来组织代码.于是每一个模块的操作,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增删改查.下面先观察下代码的包组织结构,以及jsp文件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模块通常情况下也会有一个相应的jsp文件夹.这样子给代码生成器的开发埋下了伏笔. 继续观察代码组织结构,我们通常在模块下面又使用dao层,servic

2-5 利用RestTemplateCore简化调用Consul中的服务

1.必须要安装RestTemplateCore包 2.请求服务,必须要知道 a Consul服务器的地址:b 请求的服务名 ;c 具体请求的api接口 利用RestTemplateCore简化调用Consul中的服务代码如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holeworld/p/9291090.html

C/C++利用Boost::Asio网络库建立自己的Socket服务器

引言 寸光阴,当下我们或许更需要利用现有的知识,应用现有的技术.网络是当前互联网的根本,了解网络便开始显得极其重要.今天我们利用Boost库中Asio部分,浅尝网络服务器.此处不做过于深入的开展,为达成学习目的,只做简单的异步并发服务器. 注意:本篇代码没有直接引用boost等命名空间,为的是新入门Boost的同学能够更好的了解每个参数在boost的具体命名空间位置,有助于更好的理解boost的布局. 版权所有:_OE_,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csnd_a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