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系统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连接在一起,构成网络。网络和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相连,组成了因特网。
2、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端系统通过ISP接入互联网,每个ISP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分组交换机和多段通信链路组成的网络。为了允许因特网用户之间互相通信,允许用户访问世界范围的因特网内容,这些低层ISP通过国家的、国际的高层ISP互联起来。高层ISP是由通过高速光纤链路互联的高速路由器组成。每个ISP都是独立管理的,运行IP协议,遵从一定的命名和地址习惯.
时延:
- 处理时延:检查分组首部,决定将分组导向何处所需的时延
- 排队时延:分组在链路上等待传输时,经受的排队时间
- 传输时延: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所需的时间
- 传播时延:分组在链路中传播所需的时间
模型:
五层模型:
- 应用层: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 运输层: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选择合适的路由
- 链路层:将网络层的数据报封装成帧,使用链路层协议在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传输帧
- 物理层:帧中一个个比特从一个节点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七层模型:
- 会话层:提供了数据交换的定界和同步功能,包括建立检查点和恢复方案的方法
- 表示层:使通信的应用程序能够解释交换数据的含义,提供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服务
应用层
两种体系结构:
- 客户-服务器模型(C/S)
- P2P
运输服务要求分类:(1)可靠的数据传输(2)吞吐量(3)定时(4)安全
TCP
- 面向连接的服务
- 可靠数据传输
除此之外,TCP还有拥塞控制机制,拥塞控制不一定能带来好处。
UDP
- 无连接的服务
- 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到达,也不保证有序到达)
应用层协议
HTTP协议:使用TCP作为运输层协议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一个无状态协议:服务器向客户机发送请求的文件的时候,并不保存任何有关客户机的状态信息。假设某个客户之前请求过一个对象,服务器并不会因为刚刚该用户请求国就不再作出反应。
连接类型:持续连接和非持续连接
- 持续连接:所有请求/相应对使用同一个TCP连接发送
- 非持续连接:每次请求/响应是经一个单独的TCP连接发送
如果使用持续连接,那么客户机收到请求信息后,服务器不会发送一个TCP连接关闭请求。这个连接服务于所有web对象的传输,如果经过一个时间间隔仍然未被使用,那么服务器关闭这个连接
如果使用非持续链接,将TCP握手第三步与一个http请求报文结合起来发送,服务器接收请求后响应一个对象。因此,传输一个对象消耗2个RTT。由于TCP连接会分配缓冲区和变量,大量使用非持久连接会给服务器造成压力。
- http1.0 非持续连接
- http1.1使用持续连接。
请求报文格式
http请求第一行叫做请求行,后继的行叫做首部行。
相关参数:
- 请求行:请求方法,URL字段,HTTP协议版本
- Host:请求的目标主机
- connection:告知浏览器不必使用长连接
- User-agent,用户代理,即浏览器的版本。
请求报文通用格式:
使用GET方法时,实体体为空,使用POST方法时,实体体才会存有数据。
方法字段:
- GET:大多数HTTP请求使用GET方法
- POST:用户提交表单时
- PUT:类似于GET,区别是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报文中不包括请求对象
- HEAD:向服务器上传对象
- DELETE:删除服务器上的对象
POST和GET区别:
- get通过url传递,post放在实体体中
- get请求在url中传递的参数是有长度限制的,而post没有
- get比post更不安全,因为参数直接暴露在url中,所以不能用来传递敏感信息。
- get只能进行url编码,而post可以进行多种编码
- get请求参数会被完整保留在浏览历史记录中,而post的参数不会被保留
- get和post本质上是tcp连接,并无差别。但由于http的规定和浏览器/服务器的限制,导致应用上出现不同
- get产生一个tcp数据包,而post产生两个。对于get请求,浏览器会把data和head一起发送过去,而post则先发送header,服务器响应100,然后再发data,服务器响应200.
响应报文信息:
状态码:
- 200 ok,请求成功
- 301 Moved Permanently,请求的信息已经被永久转移了
- 400 bad Request,一个通用差错代码,请求不能被服务器理解
- 404,not found, 请求的文档不在服务器
- 505 版本不支持
cookie:用于识别用户,一方面限制用户的访问,另一方面时服务器想将内容与用户联系起来。
cookie包含四个组成部分:
- 在http响应报文中有一个Set-cookie首部行。
- 在http请求报文中有一个cookie首部行。
- 在用户端系统中保留有一个cookie文件,由用户的浏览器管理。
- 在web站点有一个后端数据库。
web缓存:也叫代理服务器。用于缓存web对象。如果web缓存器没有请求的对象,会与初始服务器建立一条tcp连接,web缓存器进一步发送http请求,获取对象,然后将该对象缓存在本地,首先本地缓存,然后生成一个http响应报文,发送给客户机。
条件get:web缓存器使用条件get向web服务器确认某个对象是否已经被修改。
DNS(域名服务系统):运行在UDP之上,53端口
- 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
- 主机别名
- 邮件服务器别名
- 负载分配
DNS服务器:
集中设计(单一DNS服务器)具备以下问题:
- 单点故障
- 通信容量:单个DNS服务器承受所有查询负载
- 远距离的集中式数据库:单个DNS服务器不可能临近所有的查询客户机。
所以DNS采用上述的分布式设计方案,
- 根服务器:13个根DNS服务器
- 顶级域DNS服务器
- 权威DNS服务器。
除此之外,DNS还有本地DNS服务器。
DNS查询步骤:
DNS缓存:在查询链中,当一个DNS服务器接收到一个DN应答时,DNS服务器能将回答中的信息缓存在本地存储。以便加速后续可能的查询。由于主机IP和主机名之间的映射不是永久的,DNS服务器会在一段时间后丢弃缓存。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ingweichen/p/1066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