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模型

目前国际标准 ISO/IEC 25010:2011 中将软件质量分为使用质量产品质量。在测试工作需要从使用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相关特性去测试、评价一个软件。这个模型是软件质量标准的核心,对于大部分的软件,都可以考虑从这几个方面 着手进行测评。

一、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品满足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所明确具备能力的全部固有特性(内在特性),体现了产品满足产品要求的程度(外部表现),是产品的质量属性,包括功能适用性、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1. 功能适应性(functional suitability):软件所实现的功能达到其设计规范和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强调正确性、完备性、适合性等。
  2. 效率(efficiency):在指定条件下,软件对操作所表现出的时间特性(如响应速度)以及实现某种功能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包括内存大小、CPU占用时间等)的程度,局部资源占用高通常是性能瓶颈存在;系统可承受的并发用户数、连接数量等,需要考虑系统的可伸缩性。
  3. 兼容性(compatibility),涉及共存和互操作性,共存要求软件能给与系统平台、子系统、第三方软件等兼容,同时针对国际化和本地化进行了合适的处理。 互操作性要求系统功能之间的有效对接,涉及API和文件格式等。
  4. 易用性(usability):对于一个软件,用户学习、操作、准备输入和理解输出所作努力的程度,如安装简单方便、容易使用、界面友好,并能适用于不同特点的用户,包括对残疾人、有缺陷的人能提供产品使用的有效途径或手段(即可达性)。
  5. 可靠性(reliability):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软件所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操作、性能水平的程度/概率,如成熟性越高,可靠性就越高;用MTTF (mean time to failure,平均失效前时间) 或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来衡量可靠性。
  6. 安全性(security),要求其数据传输和存储等方面能确保其安全,包括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对数据进行加密和完整性校验,所有关键性的操作都有记录(log),能够审查不同用户角色所做的操作。它涉及保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可核查性、真实性。
  7. 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当一个软件投入运行应用后,需求发生变化、环境改变或软件发生错误时,进行相应修改所做努力的程度。它涉及模块化、复用性、易分析性、易修改性、易测试性等
  8. 可移植性(portability)软件从一个计算机系统或环境移植到另一个系统或环境的容易程度,或者是一个系统和外部条件共同工作的容易程度。它涉及适应性、易安装性、易替换性。

二、使用质量

从ISO/IEC 25000标准看,软件测试还要关注使用质量。在使用质量中,不仅包含基本的功能和非功能特性,如功能(有效、有用)、效率(性能)、安全性等,还要求用户在使用软件产品过程中获得愉悦,对产品信任,产品也不应该给用户带来经济、健康和环境等风险,并能处理好业务的上下文关系,覆盖完整的业务领域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使用质量,举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当我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英语学习软件后,趁我讲课时,也没有判断我手机连接的是Wi-Fi还是3G/4G,它自动下载该款软件用到的多个语音库(如新概念英语、六级英语等),造成我的流量大大超过套餐额度,带来额外的300元流量费。从功能上看,自动下载是一个不错的功能,但有很大的经济风险,在使用质量上有明显缺陷。

再简单说一下健康风险。例如,从游戏产品本身看,越吸引人、越让用户爱不释手,说明游戏产品越好。但同时,游戏需设置防玩家沉迷的功能或提示,尽量减少游戏软件对青少年健康的负面影响。而且游戏是一关一关的玩,过一关的时间不应该太长。但目前微信、滴滴打车、地图软件并没有判断用户在街上一面行走一面使用的危险场景,说明没有帮助用户避免生命安全风险,值得改进的地方。

文章原创出处:软件质量报道  作/译者: 朱少民

时间: 2024-08-03 02:48:42

软件质量模型的相关文章

ISO 9126质量模型:软件质量模型的6大特性和27个子特性

ISO 9126质量模型:软件质量模型的6大特性和27个子特性 ISO9126软件质量模型是评价软件质量的国际标准,由6个特性和27个子特性组成,建议大家深入理解各特性.子特性的含义和区别,在测试工作需要从这6个特性和27个子特性去测试.评价一个软件.这个模型是软件质量标准的核心,对于大部分的软件,都可以考虑从这几个方面 着手进行测评. 一.功能性: 1.适合性: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2.准确性:正确(用户需要的) 3.互操作性:产品与产品之间交互数据的能力 4.保密安全性: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和系统

三.软件质量模型

三.软件质量模型 根据目前国际标准 ISO/IEC 25010:2011软件质量分为使用质量和产品质量(将ISO 9126 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合并为产品质量,改进的模型可能是倒退,因为让开发者容易忽视软件的内部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品满足明示的和隐含的需求所明确具备能力的全部固有特性(内在特性),体现了产品满足产品要求的程度(外部表现),是产品的质量属性,包括功能适用性.效率.兼容性.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系统安全性(security)已经被独立出来了,

McCall的软件质量模型

McCall等认为,特性是软件质量的反映,软件属性可用做评价准则,定量化地度量软件属性可知软件质量的优劣 McCall认为软件的质量模型应该包括 产品的修正.产品的转移,产品的运行 而产品的修正又包括 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等子特点. 产品的转移包括 可移植性.可复用性.互连性等. 产品的运行包括 正确性.可靠性.效率.可使用性和完整性

软件测试之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的概念?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一部分,包括程序.数据以及与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测试的概念? 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楚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的结果之间的差异 软件的内部质量(中间产品的静态测量) 外部质量(测试其外部属性,即代码执行时的行为) 使用质量(软件产品的使用) 外部质量:软件系统作为完整的整体运行时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的质量特征. -测量活动:动态测试: ST 使用质量:最终用户在其真实环境中运行软件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 一.  质量 质量:ISO定义质量为一个实体的所有特性,基于这些特性可以满足的明显的或隐含的需求,而质量就是这些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软件质量的特性是基于软件质量模型,评价的标准是基于需求(显示需求,隐式需求,用户的实际需求) 符合需求:符合开发者的明确定义的目标,可度量的,必须做和必须不做,内部质量,即软件启动到交付用户之间产生的所有中间产品的质量 符合用户显示需求:客户明确说的目标,SRS,验收质量,即用户在验收时品鉴产品的质量 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显示需求&&隐式需求,使用

软件质量基础知识

一.目录 软件质量模型 测试技术类型 测试流程规范 研发质量规范 问题交流 二.软件质量模型 1.好的架构 2.充分了解了用户需求 3.尽量少的bug 4.性能好 软件质量模型 功能性 可靠性 可移植性 易用性 维护性 效率 三 测试技术类型 1.功能测试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测试执行 缺陷跟踪 修改建议 测试报告 2.性能测试 压力测试 负载测试 疲劳测试 POC测试 性能问题分析诊断 性能问题分析诊断 数据库优化.SQL优化 中间件优化.操作系统优化

转载:软件质量的度量

本文来源于:http://jerry051635.iteye.com/blog/1235988 如何去度量软件的质量,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到底是通过什么标准去承诺这个软件的质量好呢?牛奶,只要含有一定量的营养成分,而有害成分不超过某一标准,那么我们就说这牛奶的质量是合格的.软件的质量合格怎么体现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软件的质量,软件质量是对明确陈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记录的开发标准及对所有专业化开发应具备的隐性特征的符合度.它强调了以下三重意思: 1.软件的需求是质量的基础,不符合需求的

软考考前冲刺第七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瀑布模型: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固定顺序,一个阶段完成再进入另一个阶段.其优点是:可以使过程比较规范化,有利于评审;缺点在与:过于理想,缺乏灵活性,容易产生需求偏移.所以瀑布模型的应用场合为:需求明确的项目.二次开发项目以及与原型法配合使用. 快速原型模型:采用了一种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通过快速的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软件原型,让用户在计算机上使用它,了解其概要,再根据反馈的结果进行修改,因此能够充分体现用户的参与与决策.原型化人员对原型的实施很重要,衡量他们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从用户

《构建之法》心得体会

这本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使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看的懂,学起来会轻松些.阅读<构建之法>后,让我明白了软件构建的过程不仅仅是写出一个程序,还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扩展应用程序各种功能,接着还要扩展一个能保证服务质量的软件服务:在软件构建过程中还需要拥有各种文件和数据来描述各个程序文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编译参数.链接参数等等. <构建之法>中的测试.软件工程师的成长.编写代码的规范.团队合作开发软件的重要性.还有开发软件项目的总体流程.IT的发展创新等等,使得整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