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程序的生命周期都是指程序加载到程序结束这一段时间。
在iOS应用程序中,通过单击主页面上的图标的方式可以启动一个程序。单击后,系统会显示一个过渡界面,然后调用main()函数来加载程序。从这一刻开始,大量的初始化工作都交给了UIKit,它负责加载程序的用户界面并启动事件循环。在事件循环过程中,UIKit将传入的事件和自定义对象相关联,并响应程序的命令事件。如果用户的某个操作引起了程序的退出,UIKit会通知程序并开始结束程序的过程。
在iOS程序中,很少使用main()函数,绝大多数实际的工作都交给UIApplicationMain()函数来处理。因此,当我们在Xcode中使用模板新建一个工程时,生成的main()函数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
1 #import <UIKit/UIKit.h> 2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3 { 4 NSAutoreleasePool *pool =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5 int retVal = UIApplicationMain(argc, argv, nil, nil) ; 6 [pool release]; 7 return retVal; 8 }
main()函数主要完成如下3个工作:
(1) 创建一个自动释放池;
(2) 调用UIApplicationMain()函数;
(3) 释放自动释放池。
一般来说,开发者不需要修改main()函数。
函数UIApplicationMain()是初始化程序的核心,它接受4个参数,并且建议开发者永远不要修改传入的这4个参数。其中,argc和argv两个参数来自于main()函数的参数;另外两个String类型参数分别表示程序的主要类(principal class)和代理类(delegate class)。如果主要类为nil,则默认为UIApplication;如果代理类为nil,则假设程序的代理来自Main nib文件。如果这两个参数任意一个不为nil,那么UIApplicationMain()函数就会根据参数创建相应的功能类。因此,如果程序中使用自定义的UIApplication类的子类(不建议继承UIApplication类建立自定义子类),你需要将你的自定义类名称作为第3个参数传进来。
每个iOS应用程序都包含一个UIApplication对象,iOS系统通过该对象监控应用程序生命周期全过程。每个应用程序都要为UIApplication对象指定一个代理对象,并由改代理对象处理UIApplication对象监测到到应用程序生命周期事件。作为UIApplication的代理类,必须要首先实现UIApplicationDelegate协议,协议里面明确了作为代理应该做或者可以做哪些事情。UIApplication对象负责监听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事件,并将事件交给代理对象处理。通常来说,一个iOS应用程序拥有如下5种状态:
(1) Not running
应用程序还没有启动,或者应用正在运行但是途中被系统停止。
(2) Inactive
当前应用程序正在前台运行,但是并不接收事件(当前或许正在执行其它代码)。每当应用要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不同的状态时,中途过渡会短暂停留在此状态。唯一在此停留时间比较长的情况是:当用户锁屏时,或者系统提示用户去响应某些事件(例如来电、有未读短信等)的时候。
(3) Active
当前应用正在前台运行,并且接收事件。这是应用正在前台运行时所处的正常状态。
(4) Background
应用处在后台,并且还在执行代码。大多数将要进入Suspended状态的应用,会先短暂进入此状态。然而,对于请求需要额外的执行时间的应用,会在此状态保持更长的一段时间。另外,如果一个应用要求启动时直接进入后台运行,这样的应用会直接从Not running状态进入Background状态,中途不会经过Inactive状态(比如没有界面的应用)。注意:此处并不是特指没有界面的应用,即使有界面,如果要直接进入Background状态的话,该应用界面也不会被显示。
(5) Suspended
应用处在后台,并且已经停止执行代码。系统自动将应用移入此状态,且在此举之前不会对应用做任何通知。当处在此状态时,应用依然驻留内存但不执行任何程序代码。当系统发生低内存告警时,系统会将处于Suspended状态的应用清出内存,以便为正在前台运行的应用提供足够的内存。
参考资料:《iOS 8开发指南》 管蕾 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