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这样的人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突然间想吐槽一下,细细算来,自己在弱电智能化行业摸打滚爬也算有4年有余了吧,在职这些年始终以六个字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其职,谋其责。期望过,失望过,惆怅过,也迷茫过。今天就把自己的一些小情绪留在这里一部分。
1)先说大学的最后一年吧,2014-2015年
刚从忙了三年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学着改变,憧憬着踏入社会的美好,努力的奔跑,参加科技类比赛、考厂商的认证、参加培训、进入自己理想的公司实习,为的就是在毕业后,为有一份超越菜鸟的尊严,也为把更多的机会抓在自己的手里,就这样的计划着,也这样的走着······
2)走着,走着就这样,大学时光结束了,看着校园里四年的各种美好,拉着行李走出了校园,再也没有回头,2015-2016年
当时为了毕业设计通过,暂辞了实习的工作。当时一腔热血,觉得做技术,工资太低,就下定决心做金融工作。当时,所有人反对包括自己的父母,虽然嘴上没说,但是能明确的感受到。自己就这样,顶着所有的压力,涉足了自己从不了解的行业,三个月,一个月学习,两个月跑客户,各种小区展业,跟城管做游击战,收入一点点增多,但并不是很明显。三个月下来,细细考虑,觉得自己心底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思来想去,辞掉的金融工作,决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去广州找同学发展,没想到一个宿舍的,当时说的好好的,去了竟然太神秘,见了一次面后,竟然联系不上了,连顿饭都没能吃上,这样的大学舍友就成了陌路人,又辗转到深圳,找了宿舍其他同学,还好,蹭吃,蹭喝,蹭住,还带玩,虽然是免费景区,还是挺知足的。说实话,当时在深圳的时候,心中还有种随大流做软件工资高,找过工作,最后以没经验,失败而告终。最后细算深圳的弱电智能化工资初期比郑州多了两千,半个月后,回郑州发展,于是,大郑州,我回来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
3)也算是折腾了一番,静下心来,稳固仅有的经验,开始接着找弱电智能化的工作,2016-至今
记得自己找工作的时候,记得有一件事还满是记忆犹新的,记得当时所有待遇谈好后,我对面试的领导说过我想考虑两天,因为我想找一个公司,准备干一杯子的公司。其实我自我认为,我这个人虽然适应能力极强,但是还是有一点就是,在其职,谋其责,且不喜欢轻易换环境。于是沉下心做了不少项目,见过客户,做过设计,上会过项目,各种各样,大大小小,也积攒下了一点点经验,暂时总结一下。
设计
不管项目时间怎么急,需求调研环节一定不要少,特别是预算、产品大概品牌等一定要问,不然很可能会多次返工;
设计完成后,反复检查,不要因为自己水平有限或者马虎出现数量遗漏、数量不准、配置错误、基本错误、小的错误而造成出现修改,这样的设计是失败的设计也会让客户觉得公司的水平不行,甲方需求变更后除外。
参加设计评比的项目,设计评比主要是方案,方案为第一重点,图纸只是辅助,不要弄反次序了;
项目设计周期时间再短,也请一定有一定的设计或者预估数量再出价钱,且不要因为数量不准就多估价钱,这样最终设计会显的很没有水平;
CAD学习一定不难,关键是要敢做,画图之前,能不用教育版的模板尽量不要用,否则后期较麻烦 CAD所出的图纸符合规范的一定是:图框比例正确、字体高度或大小正确、出图格式正确应至少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系统图、点位图),最后给客户的一定不要带教育版,且有PDF转图。
投标
标书除做标书本人,至少有三人认真检查,特殊情况可请专业人士查看;
当家数很多时,标书一定要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包括剪切的图纸打印时是否清晰等都要考虑在内,家数多时,很可能多家标书会因为一个小的细节而造成废标;
当多个地方有报价或者质保年限时,一定各处保持一致,不然很可能造成废标;
偏离表,投标参数一项里一定要对招标参数最基本的响应,不然再多的其他参数也是徒劳;
投标文件所放的证书一定都是在未来一到三个月有效的证书;
项目没有绝对的把我,不要随便质疑,都在一个行业,都是相互的,竞争再说难免,无力改变就不要抱有侥幸去质疑;
定价格是一门艺术,充分核实成本,了解报价评分标准,多种架设,综合定价;
开标前一天,所有用到的原件一一核实,准备到位。
时间有限,就先到这吧。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9281308/2128876

时间: 2024-08-30 08:11:16

像我这样的人的相关文章

程序员也要听歌啊 写写歌词~(毛不易)《借》《消愁》《像我这样的人》

<借> 借一盏午夜街头昏黄灯光  照亮那坎坷路上人影一双 借一寸三九天里冽冽暖阳  融这茫茫人间刺骨凉 借一泓古老河水九曲回肠  带着那摇晃烛火飘往远方 借一段往日旋律宛转悠扬  把这不能说的 轻轻唱 被这风吹散的人说他爱得不深  被这雨淋湿的人说他不会冷 无边夜色到底还要蒙住多少人  它写进眼里 他不敢承认 借一抹临别黄昏悠悠斜阳  为这漫漫人生添一道光 借一句刻骨铭心来日方长  倘若不得不天各一方 被这风吹散的人说他爱得不深  被这雨淋湿的人说他不会冷 无边夜色到底还要蒙住多少人  它写进

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但是我们身边确实有这样的人

我在代码之路上曾经遇到过很多奇怪的对手,也遇到过奇怪的队友.我至少接触了五种不同的"代码斗士".其中一些有才的战友有助于开发工作的进行,而另一些看起来阻碍了我的每一个计划. 然而,他们全都在软件开发的"万神殿"中拥有一席之地.如果不能将这些不同风格的程序员协调好的话,你会发现你的项目会花费很多时间.不够稳定或者代码难以读懂等问题. 补漏灵型 该死,代码虽然不够完美,但是能工作就行了! 这种人是你公司的基础.当哪里出现差错的时候他会迅速的修补,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不会再

像我这样的人……

最近总是单曲循环的播放着这首<像我这样的人>,听很久都不会觉得腻,或许这首歌最大的魅力就是共鸣. 比如: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 本该灿烂过一生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 还在人海里浮沉" 学生时代成绩名列前茅,总有那么一门成绩骄傲到炉火纯青,无论怎样的方程式,或者怎样的考点总会被一眼看穿.我们被其他同学艳羡着,同时,自己又在一边窃喜着.在别人眼里,就是优秀. 说点不自谦的话,高中的时候写作文,运气好,将自己的情绪挥洒在字里行间,总能被语文老师选中当做范文,然后我站在讲台上跟同学分享

像我这样的人,除了写代码,还能干啥?

作者:陆小凤 出处:公众号[程序员江湖] 很久没有写原创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变懒了. 人总是会输给自己的惰性,上一秒还在看书,下一秒可能就被抖音.王者荣耀缠住以至于无法脱身. 虽然这两者我都没碰,但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偷偷懒,少发几篇原创. 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也马上要毕业了. 今天我一看公众号的粉丝数马上破2W,再不写点东西感觉实在对不起大家了. 是否很多程序员也会有同样的疑问 最近听了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 有蛮多感慨,很多人都曾经怀揣梦想,到头来都还是在忙忙碌碌中变得平庸. 虽然拿了不

“没见过他这样的人”

今天加完班到地铁里晚上九点半了,地铁里人还很多,我挤到角落位置安静的站着. 几个站之后一对老年夫妇挤到了我身边.我听到他俩的对话: “年轻人都玩手机.” “嗯.” “没见过他这样的人.” “是啊,在地铁里看书,手上还拿笔划划,写写.” …… 我听到这两老人的对话很好奇,他们在嘀咕谁呢? 我抬头扫视了一圈,没看到有谁在地铁里看书的,也没看到地铁里看书还拿笔做笔记的! 我也没见过这样的人! 接着看书,做笔记…… Today, after work to the subway is about hal

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努力学习编程了,呵呵,我就是这样的人

以前,我在校期间,曾担任体育部长一职,负责学院各项体育活动,曾获得学校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为人诚恳,比较喜欢与人交际,做事比较踏实. 在学校里面,我就学习了编程,很多都是自学的哦.我熟练掌握HTML.XML.CSS.JavaScript.JQuery技术及BootStrap框架等,精通Java编程,熟悉Strust2,Hibernate.MVC等技术.熟练使用Eclipse,SQLServer2008,mySQL等开发工具精通c++.学习能力强,有团队合作精神,懂的换位思考.做事有计划,超强

幸运的被释放

我们,也许出生不同,也许经历不同,但是我想,成长的过程,大部分人还是有相同的心路可寻的.比如说,步入新环境的青涩和幼稚.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软弱或坚强等等. 我们常常忽略少年愁,其实,少年的愁闷一点也不比中年的愁闷肤浅,而是两种不同的愁闷.我们在心智还不成熟的时候认识世界,成长与错误同行,经常活在对过去的悔恨或者是对未来的幻想中,于是在愁苦和矛盾中成长.而中年人的愁闷,大概是对无法改变现状乏力的愁.但是,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比较愁,这简直像是在比惨,

程序员们,你们再这样下去会没朋友的。

引言 写这篇文章,其实源于之前有个群里的同学,问了LZ一个问题. 当时他给LZ发了一张图片,然后问LZ,"这个@Test注解引用不了是咋回事?" 看到这个问题,LZ当时恰好没事,就顺手给他回复了一下,说这个错误引起的原因是,注解的特性只在JDK1.5或者更高的版本才能用. 话虽这么说,但其实LZ当时心里多少是有些无语的. 提示写的这么清楚了,看不懂吗?就算英文阅读水平差点,百度翻译一下会不会呢? 最让LZ郁闷的是,当LZ回答完以后,这个新人同学只回了一个字,"哦!"

zz让大象飞

作者:史蒂文·霍夫曼(Steven S. Hoffman):硅谷重量级创业教父.天使投资人.<福布斯>杂志排名第一的创业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7年3月出版 大多数初创企业的团队都很小,因为他们负担不起一支更大的团队.通常只有创始人和几个兼职人员.而另一方面,大企业从一开始就有能力组建一支很大的创新团队. 群体越大,人越谨小慎微 一支理想的团队一般由 2—5 人组成.这是因为团队越小,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沟通以及协调也就越好,人和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