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波利亚学解题——一个好习惯

4. 一个好习惯

在解题的过程中,除了必要条件——知识储备——之外,对于一些并不涉及什么你不知道的定理的题,很大程度上就要看思维能力或者习惯了。而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最容易犯的一类错误就是忘了考虑某种可能性,不管这种可能性是另一种做法(譬如只顾着构造一个能一步得出结果的算法,没记得还可以从错误情况逼近。譬如只顾着正着推导,却忘了可以反过来推。只顾着反过来推,居然忘了可以考察简单特例。试了各种手法,却发现忘了考虑题目的某个条件。觉得试遍了所有可能性,已经走不下去了,然后其实在思维的早些时候就已经落入了思维陷阱。等等)事实上,即便是一个熟练的解题者也容易犯顾此失彼的问题,因为我们一旦意识到一个看似能够得到结论的解法,整个注意力就容易被吸引过去,而由于推导的路径是很长的,所以很容易在一条路上走到黑,试图再往下走一步就得出解。却忘了回过头来看看再更高的层面上还有没有其它手法,思路上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而对于像我这样目前尚不谙熟所有思维方法的人来说,则更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清晰的写在纸上(称为“看得见的思考”),这有如下几个好处:

  • 人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是在黑暗中打着电筒往前走(事实上,我们的工作记忆资源是有限的,有研究证明我们只能在工作记忆里面持有7加减2个项目;此外认知负荷也是有极限的),每一步推导,每一步逻辑或猜测都将我们往前挪一步,然而电筒的光亮能找到的范围是有限的,我们走了几步发现后面又黑了。有时候,我们是如此努力地试图一下就走出很远,同时又老是怕忘记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和重要结论,结果意识的微光就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打转,始终无法往前走出很远。而将思维过程记录下来,则给了我们完全的回顾机会。如果你是经常做笔记的人,你肯定会发现,有时候一个在脑子里觉得两句话就能说完不需要记下来的东西,一旦开始往纸上写下来,你就自然而然能得出更多的结论和东西,越写越多,最终关于你的问题的所有方面都被推导出来展现在你面前。
  • 思考问题时的注意力是自上而下控制大脑的神经处理过程的,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个过程上时,其它的过程就会受到抑制。我们平常都遇到过一些时候,由于集中注意力从而忽略了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处理环境输入的神经回路受到抑制)。所以,当我们竭尽全力将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控制在工作记忆里面的时候,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余的思考——可以想见如果科比在跳投的瞬间集中注意力思考跳投的各种技术要素的话会发生怎样的灾难。此外,这么做还占用了宝贵的工作记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借助于纸笔,将思考的东西写下来实际上就是扩充了我们的工作记忆,增大了思维的缓存。注意,这倒不是说思考问题不需要集中注意力,而是说由于将项目维持在工作记忆中需要很大的认知精力,使得我们的注意力无法暂时移开去思考其它相关的子问题,而写到纸上的话我们就减轻了工作记忆的负担,可以转移注意力去集中思考某个子问题;同时我们又可以随时回过头来,重新将以前想过的结论装入记忆(内存),完全不用费心去阻止它们被我们的工作记忆遗忘。
  • 一句话从嘴里说出来,或者写到纸上,被视觉或听觉模块接收,再认知;跟在心里默念所产生的神经兴奋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句令人不愉快的话,我们心里清楚,但就是不愿意自己也不愿意别人从嘴里说出来。同样,将思考的过程写到纸上,能够激起潜在的更多的联想。为什么会这样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大脑中思维过程的呈现形式和纸上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既没有那么严格、详细也没有那么多的符号(如数学符号)——再一次,工作记忆资源是很有限的——而后者,作为视觉线索,可能激起更多对既有知识的回忆。
  • 我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容易落入思维定势,不知不觉就走上来某条“绝大部分时候是如此”的思维捷径,对于一些问题而言这固然能够让我们快速得到解,但对于另一些问题而言却是致命的。我们容易在逻辑的路径上引入想当然的假设,从而排除某种不该排除的可能性或做法。通过将思路过程写到纸上,我们便能够回头细细考察自己的思考过程,觉察到什么地方犯了想当然的毛病。
  • 我们在思维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的一步也许都有另一种可能性,一个问题越复杂,需要推导的步骤就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忽视过程中的其它可能性,容易一条路走到黑。而将思维过程写下来,在走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回过头看看,也许会发现另一种可能性,另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 最后,通过将思维过程写下来,我们就能够在解题完毕之后完整的回顾自己的整个思维过程,并从中再次体悟那些关键的想法背后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总结思考中的重要的一般原则,分析思维薄弱的环节,等等。就算是最终发现并没有到达结果的无效思路,也未必就没有意义,因为不是因为错误的思路,也不会知道正确的思路,况且对一道题目用不上的思路,对其它题目未必用不上。通过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彻底反思,就能从每次解题中获得最多的收获。

结论:重要的话说三遍,也从多个角度解释

   太长,简洁会更好

   就记得一句,脑仁小,请自绘地图,谨防迷路!

时间: 2024-08-10 06:13:11

跟波利亚学解题——一个好习惯的相关文章

跟波利亚学解题---1

2015-09-09   22:38:51  跟波利亚学解题----绵阳同学 -------------------------------------- 一些故事 动物解决某些问题的能力是进化而来的.天生硬编码在大脑的神经元网络里面. 事实上,不仅解决问方面这样,人类整个认知系统中有大量功能从本质上都是硬编码.(认知偏见) 金出雄武在<像外形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中提到,人类的直觉实际上也是计算,捷径式的计算,只不过由于我们目前还不了解人类大脑内神经网络的全部结果, 这才把“感性”当做人

《怎样解题》-波利亚

看一篇论文时发现这样一个有用的表<怎样解题表>,它出自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一书 感觉很有感触啊啊... 1. 弄清问题首先你必须弄清问题z 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条件是什么?z 满足条件是否可能?要确定未知数,条件是否充分?或者多余?还是矛盾?z 画一张图,使用恰当的符号.z 理清不同的条件,试着把它们都写下来. 2. 拟订计划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直接的联系,就必须先考虑辅助性的问题.最终你应该得到一个求解计划.z 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或形式稍有

断棍构造过程-波利亚翁方案-中餐馆过程

介绍三种构造狄利克雷过程的方法 断棍构造过程(Stick-Breaking Construction) 给出了一种显式采样方法,即构造一个有明确定义的G ,使得G满足狄利克雷过程. 构造:第一步,给定一个正实数 ,先从beta分布中构造一个,,这里k从1到 :再利用构造一个,.之所以要这样得到是为了让 ,即我们希望得到一个概率质量函数. 第二步,从参数空间 中的一个基分布H 中采样一个参数序列 ,这个 是服从分布H的. 第三步,把他们合在一起构成离散分布 ,这便是狄利克雷过程的一个采样. 记为

波利亚(Polya)罐子模型

(波利亚(Polya)罐子模型)罐中有a个白球,b个黑球,每次从罐中随机抽取一球,观察其颜色后,连同附加的c个同色球 (波利亚(Polya)罐子模型)罐中有a个白球,b个黑球,每次从罐中随机抽取一球,观察其颜色后,连同附加的c个同色球一起放回罐中,再进行下一次抽取,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第k次取得白球的概率为(k≥1为整数).(提示:记Ak={第k次取得白球},使用全概率公式及归纳假设.) [证明]  记Ak={第k次取得白球},k≥1,今设命题对1≤i≤k-1成立,即对1≤i≤k-1,往证对i=

影响网页响应的一个小习惯

我承认我是个懒货,写个博文都要死要活的,今天突然发现个以前的coding小习惯会严重影响性能,特地来跟你们分享一下. 先聊天别的,不喜跳过. 可能是最近的小笼包看多了,出门看到哪个妹子都美若天仙的赶脚. 但是作为一枚程序猿哥哥,我们还是保持良好的加班势头吧.尤其是周四,因为这样加班到10点刚好可以看到更新的小笼包,热腾腾的是不是很美味. 宅男福利,上个唯美版小龙包 . 看来修图师傅很是辛苦的嘛.分割线 ===============================================

一个坏习惯会让移动硬盘或者U盘无法使用!

移动硬盘或者U盘,是人们办公或者学习常用的工具,但是是否有一个坏习惯?--用完直接拔掉? 那样,最常见就是移动硬盘无法安全移除 u盘无法安全弹出,有时候久了会导致无法使用. 稍微有点计算机常识的人都知道,用完USB存储设备之后,需要在屏幕右下方的系统通知区域中点击"安全移除硬件"的图标,选中需要移除的设备名.如果系统提示你"设备已经弹出",则可以放心拔出设备. 面对无法弹出,那将怎么办呢?分享一下个人经验! 1.用完移动硬盘或者u盘,习惯性的弹出,然后拔掉(这是正常

SQL 养成一个好习惯是一笔财富

来源:MR_ke 链接:http://www.cnblogs.com/MR_ke/archive/2011/05/29/2062085.html 我们做软件开发的,大部分人都离不开跟数据库打交道,特别是erp开发的,跟数据库打交道更是频繁,存储过程动不动就是上千行,如果数据量大,人员流动大,那么我么还能保证下一段时间系统还能流畅的运行吗?我么还能保证下一个人能看懂我么的存储过程吗?那么我结合公司平时的培训和平时个人工作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要知道sql语句,我想我们有必要知道s

(转)理解SQL原理,写出高效的SQL语句 Sql养成一个好习惯是一笔财富

我们做软件开发的,大部分人都离不开跟数据库打交道,特别是erp开发的,跟数据库打交道更是频繁,存储过程动不动就是上千行,如果数据量大,人员流动大,那么我们还能保证下一段时间系统还能流畅的运行吗?我们还能保证下一个人能看懂我们的存储过程吗? 要知道sql语句,我想我们有必要知道sqlserver查询分析器怎么执行我么sql语句的,我么很多人会看执行计划,或者用 profile来监视和调优查询语句或者存储过程慢的原因,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查询分析器的执行逻辑顺序,下手的时候就胸有成竹,那么下手是不是有把

跟着PHP100第一季学写一个CMS

笔记: cms0.11.问题:分两个css来实现时basic.css+index.php出现定位不正确问题     解决:@CHARSET "UTF-8"; 第一行说明漏了一个封号“;”导致奇怪问题,花了半个多小时和原文件对比.     ps.经常会犯这种错误少个结尾符号,浪费大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