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数据报转发算法 or 路由器转发分组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以下几个基本概念

1、转发:表示的是为分组选择路径的过程

2、IP转发:其传统称法是IP路由选择(IP routing),IP转发它是为要发送的数据报选择路径。

3、分组:(大多数计算机网络都不能连续地传送任意长的数据,所以实际上网络系统把数据分割成小块,然后逐块地发送,这种小块就称作分组(packet)。也有些书籍把分组定义为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4、分组转发(forwarding):是指在互联网络中路由器转发IP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机制。根据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可分为直接转发和间接转发。

5、数据报:数据报是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的基本单元,包含一个报头(header)和数据本身,其中报头描述了数据的目的地以及和其它数据之间的关系

6、IP数据报:是TCP/IP协议定义的一个在网络上传输的包

IP数据报转发算法 or 路由器转发分组的过程

1、路由器从接收到的数据报中抽取目的IP地址D,并计算地址D的网络前缀N

2、接着,路由器检查路由表,如果表中含有D的一个特定路由,则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定的下一跳,然后退出。否则,转步骤3

3、路由器检查N是否与路由器的任何一个直接相连的网络地址匹配,如果是的话,则通过该网络把数据报交付给目的站D。否则,转步骤4

4、路由器检查路由表,看表中是否包含一个针对网络N的路由,如果有的话,则数据报发送到表中致命的下一跳。否则,转步骤5

5、路由器检查路由表,看表中是否包含一个默认的路由,如果有的话,则把数据报发送到表中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转步骤6

6、路由器将发出一个转发错误

时间: 2024-08-22 23:38:32

IP数据报转发算法 or 路由器转发分组的过程的相关文章

IP数据报格式 及路由转发算法

ip数据报分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首部分为固定部分和可变部分 版本——占 4 位,指 IP 协议的版本 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IPv4) 首部长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 是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 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 区分服务——占 8 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 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类型,但实际上一直未被使用过. 1998 年这个字段改名为区分服务. 只有在使用区分服务(DiffServ)时,这个字段才起作用. 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不

划分子网 子网分组转发算法

1.从两级IP地址到三级IP地址现在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早期ARPANET的设计之缺陷显露无疑:(1)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会很低:一个A类IP地址网络可连接超过1000万台主机,而每个B类IP地址网络可连接超过6万台.可是有些网络对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数有限制,甚至远小于这样的数量.(2)给每个物理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庞大臃肿,降低网络性能.(3)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只能在申请完IP地址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而无法按自己的需求变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1985年起,在I

6、7、8章:IP协议及IP数据报转发和ICMP - 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

第6章 网际协议:无连接数据报交付(IPv4) 6.3 互联网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 互联网是围绕着一个分层结构中的三个概念化网络服务来设计的:这个结构相当健壮且有很强的适应性,使互联网取得了很大成功. 6.7 数据报格式及个部分讲解 版本字段(4位): IP协议的版本,通信双方使用的协议版本须一致,目前普遍使用IPv4,IPv6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首部长度(4位): 它给出用32位字来度量数据报首部长度.除了IP选项及相应的填充字段外,首部其他字段长度是固定的.若不含IP字段长度为20字节,则首部

【网络基础】路由表,分组转发算法

前提: IP数据报的首部中没有地方可以用来指明"下一跳路由器的 IP 地址". 那么,当路由器接受到一个待转发的报文时,是如何确定将该报文的传向呢?在此,我们引入"路由表"概念. 路由表如图所示: 当一个IP报文传到路由器R2时,则会通过查询R2所维护的路由表,根据IP报文段中的目的地址进行匹配.得到相应的下一跳地址.这样, IP 数据报最终一定可以找到目的主机所在目的网络上的路由器(可能要通过多次的间接交付). 只有到达最后一个路由器时,才试图向目的主机进行直接交

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算法

当用google搜索IP数据报首部校验和算法的时候,总是看到的是代码,没有看到其过程,于是就有了此文,如有错误请指正.文章省略一点,呵呵 IP/ICMP/IGMP/TCP/UDP等协议的校验和算法都是相同的,算法如下: 在发送数据时,为了计算数IP据报的校验和.应该按如下步骤: (1)把IP数据报的首部都置为0,包括校验和字段. (2)把首部看成以16位为单位的数字组成,依次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 (3)把得到的结果存入校验和字段中. 在接收数据时,计算数据报的校验和相对简单,按如下步骤: (1)

CentOS7 下使用 Firewall防火墙系统封禁允许IP和端口的访问 端口转发 IP转发方法

CENTOS7的防火墙系统默认已经从iptable改成了firewall,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下面是详细介绍 一.管理端口 列出 dmz 级别的被允许的进入端口 # firewall-cmd --zone=dmz --list-ports 允许 tcp 端口 8080 至 dmz 级别 # firewall-cmd --zone=dmz --add-port=8080/tcp 允许某范围的 udp 端口至 public 级别,并永久生效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网络基础之--IP数据报、分片策略、路由表

IP 数据报的格式 一个 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是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 IP 数据报首部的固定部分中的各字段 版本--占 4 位指 IP 协议的版本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IPv4) 首部长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 60 字节. 区分服务--占 8 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在旧标准中叫做服务

以太网帧、TCP与UDP段以及IP数据报格式总结

传输层及其以下的机制由内核提供,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应?层由?户进程提供应?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个数据?部(header),称为封装.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 1.以太网帧格式 ?源地址和?的地址是指?卡的硬件地址(也叫MAC地址),长度是48位,是在?卡出?时固化的.Linux下可以?ifconfig命令看?下,"HWaddr 00:15:F2:14:9

IP数据报格式,路由表

IP数据报格式 MTU最大传输单元:数据帧中的有效载荷的最大长度,不包括首部的长度,若大于MTU,则需要分片,分片是由IP层完成的.组装也是由IP层自行完成. 在IP分组头中,与分组的分片与组长有关的字段有:16位标识,3位标志,13位片位移 16位标识: 分组可能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属于同一分组的不同片会出现乱序,或者与其他分组混合在一起.若将属于一个分组的所有片分配一个标识值ID,则目的主机可根据标识值将属于同一分组的片挑出来,重新组装.标识ID是片识别的标记. 3位标志: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