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阈值

逻辑回归返回的是概率。您可以“原样”使用返回的概率(例如,用户点击此广告的概率为 0.00023),也可以将返回的概率转换成二元值(例如,这封电子邮件是垃圾邮件)。

如果某个逻辑回归模型对某封电子邮件进行预测时返回的概率为 0.9995,则表示该模型预测这封邮件非常可能是垃圾邮件。相反,在同一个逻辑回归模型中预测分数为 0.0003 的另一封电子邮件很可能不是垃圾邮件。可如果某封电子邮件的预测分数为 0.6 呢?为了将逻辑回归值映射到二元类别,您必须指定分类阈值(也称为判定阈值)。如果值高于该阈值,则表示“垃圾邮件”;如果值低于该阈值,则表示“非垃圾邮件”。人们往往会认为分类阈值应始终为 0.5,但阈值取决于具体问题,因此您必须对其进行调整。

我们将在后面的部分中详细介绍可用于对分类模型的预测进行评估的指标,以及更改分类阈值对这些预测的影响。

注意:

“调整”逻辑回归的阈值不同于调整学习速率等超参数。在选择阈值时,需要评估您将因犯错而承担多大的后果。例如,将非垃圾邮件误标记为垃圾邮件会非常糟糕。不过,虽然将垃圾邮件误标记为非垃圾邮件会令人不快,但应该不会让您丢掉工作。


引用

分类 (Classification):指定阈值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aro/p/8643253.html

时间: 2024-10-14 07:59:38

分类--阈值的相关文章

阈值分类法

数据集:seeds.tsv 15.26 14.84 0.871 5.763 3.312 2.221 5.22 Kama 14.88 14.57 0.8811 5.554 3.333 1.018 4.956 Kama 14.29 14.09 0.905 5.291 3.337 2.699 4.825 Kama 13.84 13.94 0.8955 5.324 3.379 2.259 4.805 Kama 16.14 14.99 0.9034 5.658 3.562 1.355 5.175 Kama

机器学习实战第7章——利用AdaBoost元算法提高分类性能

将不同的分类器组合起来,这种组合结果被称为集成方法或元算法(meta-algorithm). 使用集成方法时会有多种形式:(1)可以是不同算法的集成(2)可以是同一种算法在不同设置下的集成(3)数据集不同部分分配给不同分类器之后的集成,等等 接下来介绍基于同一种分类器多个不同实例的两种不同计算方法bagging和boosting 1. bagging 原理:从原始数据集选择S次后得到S个新数据集的一种技术.新数据集和原数据集的大小相等.每个数据集都是通过在原始数据集中随机选择一个样本来进行替换而

分类算法-2.精准率和召回率曲线

精准率和召回率是两个不同的评价指标,很多时候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具体在使用的时候如何解读精准率和召回率,应该视具体使用场景而定 有些场景,人们可能更注重精准率,如股票预测系统,我们定义股票升为1,股票降为0,我们更关心的是未来升的股票的比例,而在另外一些场景中,人们更加注重召回率,如癌症预测系统,定义健康为1,患病为0,我们更关心癌症患者检查的遗漏情况. F1 Score F1 Score 兼顾精准率和召回率,它是两者的调和平均值 \[\frac{1}{F1} = \frac{1}{2}(\fr

Adaboost提升算法从原理到实践

1.基本思想: 综合某些专家的判断,往往要比一个专家单独的判断要好.在"强可学习"和"弱科学习"的概念上来说就是我们通过对多个弱可学习的算法进行"组合提升或者说是强化"得到一个性能赶超强可学习算法的算法.如何地这些弱算法进行提升是关键!AdaBoost算法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2.分类算法提升的思路: 1.找到一个弱分类器,分类器简单,快捷,易操作(如果它本身就很复杂,而且效果还不错,那么进行提升无疑是锦上添花,增加复杂度,甚至上性能并没有得到提升

如何选择机器学习算法

本文转自http://www.52ml.net/15063.html 倘若你只是想针对你的问题寻找一个“足够好”的算法,或者一个起步点,这里给出了一些还不错的常规指南. 1.训练集大小 如果是小训练集,高偏差/低方差的分类器(比如朴素贝叶斯)要比低偏差/高方差的分类器(比如k最近邻)具有优势,因为后者容易过拟合.然而随着训练集的增大,低偏差/高方差的分类器将开始具有优势(它们拥有更低的渐近误差),因为高偏差分类器对于提供准确模型不那么给力. 高方差和高偏差的一个解释:高方差就是测试误差远远小于训

CV:object detection(Haar)

一. Haar分类器的前世今生 人脸检测属于计算机视觉的范畴,早期人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人脸识别,即根据人脸来识别人物的身份,后来在复杂背景下的人脸检测需求越来越大,人脸检测也逐渐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方向发展起来. 目前的人脸检测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基于知识和基于统计. "基于知识的方法主要利用先验知识将人脸看作器官特征的组合,根据眼睛.眉毛.嘴巴.鼻子等器官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几何位置关系来检测人脸.基于统计的方法则将人脸看作一个整体的模式--二维像素矩阵,从统计的观点通过大量人脸图像样本构造人脸模

OpenCV — 人脸识别

前段时间弄过一下人脸识别相关的东西,记录一下 撰写不易,转载需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jscese/article/details/54409627本文来自 [jscese]的博客! 概念 FaceDetect 人脸检测 在一张图像中判断是否存在人脸并找出人脸所在的位置 FaceRecognize 人脸识别 在人脸检测的基础上收集人脸数据集合进行处理保存信息,将输入人脸与保存的信息进行比对校验,得到是否为其中某个人脸 特征值 以某种特定规则对输入源进行处理得到具有唯一

【转】AUC(Area Under roc Curve )计算及其与ROC的关系

让我们从头说起,首先AUC是一种用来度量分类模型好坏的一个标准.这样的标准其实有很多,例如:大约10年前在machine learning文献中一统天下的标准:分类精度:在信息检索(IR)领域中常用的recall和precision,等等.其实,度量反应了人们对” 好”的分类结果的追求,同一时期的不同的度量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是”好”这个最根本问题的不同认识,而不同时期流行的度量则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的变 化.近年来,随着machine learning的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一些实际的

8种常见机器学习算法比较

机器学习算法太多了,分类.回归.聚类.推荐.图像识别领域等等,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算法真的不容易,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都是采用启发式学习方式来实验.通常最开始我们都会选择大家普遍认同的算法,诸如SVM,GBDT,Adaboost,现在深度学习很火热,神经网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假如你在乎精度(accuracy)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对各个算法一个个地进行测试,进行比较,然后调整参数确保每个算法达到最优解,最后选择最好的一个.但是如果你只是在寻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