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十七)访问者模式(Visitor)-行为型

访问者模式Visitor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GoF提出的23种设计模式中的一种,属于行为模式。据《大话设计模式》中说算是最复杂也是最难以理解的一种模式了。

定义(源于GoF《Design Pattern》):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从定义可以看出结构对象是使用访问者模式必备条件,而且这个结构对象必须存在遍历自身各个对象的方法。这便类似于Java语言当中的collection概念了。

访问者模式实现原理图

访问者模式实现原理图

实现代码

abstract class Element
{
    public abstract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
}
class ConcreteElement1 extends Element{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这是元素1");
    }
    public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this);
    }
}
class ConcreteElement2 extends Element{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System.out.println("这是元素2");
    }
    public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this);
    }
}
interface IVisitor{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1el1);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2el2);
}
class Visitor implements IVisitor{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1 el1){
        el1.doSomething();
    }
    public void visit(ConcreteElement2 el2){
        el2.doSomething();
    }
}
class ObjectStruture{
    public static List<Element> getList(){
        List<Element>list = new ArrayList<Element>();
        Random ran = newRandom();
        for(int i = 0 ; i < 10 ; i ++){
            int a=ran.nextInt(100);
            if(a>50){
                list.add (newConcreteElement1());
            }else{
                list.add (newConcreteElement2());
            }
        }
        return list;
    }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args){
        List<Element> list = ObjectStruture.getList();
        for(Elemente:list){
            e.accept(newVisitor());
        }
    }
}

特点

访问者模式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解耦合,使得操作集合可相对自由地演化。

访问者模式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算法又易变化的系统。因为访问者模式使得算法操作增加变得容易。若系统数据结构对象易于变化,经常有新的数据对象增加进来,则不适合使用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的优点是增加操作很容易,因为增加操作意味着增加新的访问者。访问者模式将有关行为集中到一个访问者对象中,其改变不影响系统数据结构。其缺点就是增加新的数据结构很困难。

优点

(1)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凡是适用访问者模式的场景中,元素类中需要封装在访问者中的操作必定是与元素类本身关系不大且是易变的操作,使用访问者模式一方面符合单一职责原则,另一方面,因为被封装的操作通常来说都是易变的,所以当发生变化时,就可以在不改变元素类本身的前提下,实现对变化部分的扩展。

(2)扩展性良好:元素类可以通过接受不同的访问者来实现对不同操作的扩展。

适用情况

(1)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对象,它们有不同的接口,而你想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于其具体类的操作。

(2)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的并且不相关的操作,而你想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Visitor模式使得你可以将相关的操作集中起来 定义在一个类中。

(3)当该对象结构被很多应用共享时,用Visitor模式让每个应用仅包含需要用到的操作。

(4)定义对象结构的类很少改变,但经常需要在此结构上定义新的操作。改变对象结构类需要重定义对所有访问者的接口,这可能需要很大的代价。如果对象结构类经常改变,那么可能还是在这些类中定义这些操作较好。

参考文献

[1] 郭峰.深入浅出设计莫模式[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1):371-383.

时间: 2024-10-10 16:59:03

设计模式(十七)访问者模式(Visitor)-行为型的相关文章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行为型 设计模式(二十七)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侠客行>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新版电视剧<侠客行>中,开篇有一段独白: “茫茫海外,传说有座侠客岛,岛上赏善罚恶二使,每隔十年必到中原武林,向各大门派下发放赏善罚恶令, 强邀掌门人赴岛喝腊八粥,拒接令者,皆造屠戮,无一幸免,接令而去者,杳无音讯,生死未仆,侠客岛之行,已被视为死亡之旅.” 不过话说电视剧,我总是觉得老版的好看. 意图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 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Visitor)摘录

23种GOF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模式. 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一个类创建型模式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将实例化委托给另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有两个不断出现的主旋律.第一,它们都将关于该系统使用哪些具体的类的信息封装起来.第二,它们隐藏了这些类的实例是如何被创建和放在一起的.整个系统关于这些对象所知道的是由抽象类所定义的接口.因此,创建型模式在什么被创建,谁创建它,它是怎样被创建的,以

设计模式(17) 访问者模式(VISITOR) C++实现

意图: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再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动机: 之前在学校的最后一个小项目就是做一个编译器,当时使用的就是访问者模式. 在静态分析阶段,将源程序表示为一个抽象语法树,编译器需要在抽象语法树的基础上实施某些操作以进行静态语义分析.可能需要定义许多操作以进行类型检查.代码优化.流程分析.检查变量是否在使用前被赋值,等等. 这个需求的特点是:要求对不同的节点进行不同的处理. 常规设计方法:不同的节点封装不同的操作. 缺点是,节点

[设计模式] 23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Pattern

在GOF的<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一书中对访问者模式是这样说的: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访问者模式把数据结构和作用于结构上的操作之间的耦合解脱开,使得操作集合可以相对自由地演化.该模式的目的是要把处理从数据结构分离出来.访问者模式让增加新的操作很容易,因为增加新的操作就意味着增加一个新的访问者.访问者模式将有关的行为集中到一个访问者对象中.   初次接触,定义会显得晦涩并且难于理解,没关系,LZ来陪

【设计模式】—— 访问者模式Visitor

对于某个对象或者一组对象,不同的访问者,产生的结果不同,执行操作也不同.此时,就是访问者模式的典型应用了. 应用场景 1 不同的子类,依赖于不同的其他对象 2 需要对一组对象,进行许多不相关的操作,又不想在类中是现在这些方法 3 定义的类很少改变,但是执行的操作却经常发生改变. 回到顶部 模式结构 Context 环境角色 class Context{ List<Node> list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Node node) { list.ad

设计模式23:Visitor 访问者模式(行为型模式)

Visitor 访问者模式(行为型模式) 动机(Motivation)在软件构造过程中,由于需求的改变,某些类层次结构中常常需要增加新的行为(方法),如果直接在基类中做这样的修改,将会给子类带来繁重的变更负担,甚至破坏原有设计. 如果在不变更类层次结构的前提下,在运行时更加需要透明地为类层次结构上的各个类活动添加新的操作,从而避免上述问题? 意图(Intent)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种对象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设计模式>GoF 示例代

设计模式入门之访问者模式Visitor

Set集合的配置 数据表的创建:表关系一个员工拥有多个身份 create table EMPLOYEE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first_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last_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salary INT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create table CERTIFICATE ( id INT NOT NULL aut

设计模式:访问者(Visitor)模式

设计模式:访问者(Visitor)模式 一.前言    什么叫做访问,如果大家学过数据结构,对于这点就很清晰了,遍历就是访问的一般形式,单独读取一个元素进行相应的处理也叫作访问,读取到想要查看的内容+对其进行处理就叫做访问,那么我们平常是怎么访问的,基本上就是直接拿着需要访问的地址(引用)来读写内存就可以了.    为什么还要有一个访问者模式呢,这就要放到OOP之中了,在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中,我们使用类来组织属性,以及对属性的操作,那么我们理所当然的将访问操作放到了类的内部,这样看起来没问题,但

PHP教程:掌握php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PHP教程:掌握php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这篇文章主要帮助大家轻松掌握php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访问者模式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的代码编写过程当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类似的对象添加一些的代码,我们以一个计算机对象打印组成部分为例来看下: /** * 抽象基类 */ abstract class Unit { /** *获取名称 */ abstract public function getName(); } /** * Cpu类 */ class Cpu extends

设计模式 ( 十七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 行为型

1.概述 一些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提供了一种构建对象间复杂网络互连的能力.当对象们连接在一起时,它们就可以相互提供服务和信息. 通常来说,当某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你仍然需要对象之间能互相通信.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你也许并不愿意因为代码环境的改变而对代码做大的修改.也许,你只想根据你的具体应用环境而改进通信代码.或者,你只想简单的重新构造通信代码来避免类和类之间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从属. 2.问题 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你如何通知其他对象?是否需要一个动态方案――一个就像允许脚本的执行一样,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