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十亿美金的教训》后感

“一将终成万古枯”,目前的BAT、还有360、美团、饿了吗、聚美优品、滴滴打车、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发展非常不错,但是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林军老师这本书的好多主角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3721与周鸿祎
  2003年,周鸿祎的3721被雅虎中国收购,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雅虎中国,并更名为阿里巴巴雅虎 。更名为中国雅虎,2016年7月25日 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威瑞森)以48亿美元收购雅虎核心资产,世界互联网传奇雅虎走向灭亡。

在雅虎中国收购3721之前,阿里巴巴曾对3721发展非常认可,经过坎坷的故事情节最后还是走向阿里巴巴。而周教主(流氓软件之父周鸿祎)再次创业的安全软件360,是国内安全软件标杆型企业,提出的安全软件免费的商业模式,使周鸿祎成为“杀毒天使”。也引起国内诸多安全厂商的各种仇视,例如金山、瑞星等,不过周鸿祎成功了。虽然3721是失败了,那些丰富的经验,让360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3721,是周鸿祎终生的遗憾。
二、 盛大还是盛大
  盛大是该书中还存活的主角之一,盛大网络,曾经的传奇,陈天桥,曾经的中国首富。目前主要的业务,不是特别的了解,盛大错过的机遇和机会实在太多,最终在游戏行业落后于腾讯、网易等公司。盛大盒子这一很有“前瞻性”的战略由于天时地利以及人和原因,最后败走麦城,不仅仅所有的投入血本无归,团队凝聚力远不如前,大批企业高管离职。还有后期公有云,目前公有云市场是很火爆的,而盛大G云,貌似市场份额并不是很高,而曾经在盛大工作过的季昕华创办的UCloud成为全国的第三大公有云,这和盛大就业经历是有很大关联。

三、网络传奇港湾与技术天才

  李一男的一生极为传奇,有人说,他是IT界的天才少年,也有人说他贪得无厌。

  李一男在15岁时就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3岁硕士毕业后便加入华为。华为高手云集、从来不缺人才,但李一男却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从实习生干到了副总裁!

  那时的他年仅27岁,是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这在当时来讲就是一个奇迹,依仗完全是他的个人才能。

  李一男初入华为,两个星期后便解决了一重大技术难题,被破格提升为高级工程师,后又主导了许多技术研发。据说就是李一男身上的那股“闯劲”,让已过不惑之年但仍然坚持创业的任正非颇为欣赏。
 当年的任正非与李一男之间一直存在着一众类似于师生或者父子的亲情。在公司,任正非甚至亲昵地称李一男为“干儿子”。

  那时的任正非对李一男完全信任,研发方面也完全支持。在李一男30岁时,便已协助把华为带过了200亿的大关,后期更是多次参与决策。可以说当时李一男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甚至许多使得华为前进的重大决策都是李一男做主。

  那时大家都猜测,李一男很有可能就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离开华为,决定自己创业

  结果,成为任正非最大的敌人!

  在华为,李一男是任正非最信任的人,未来更有可能是任正非的接班人!但少年得志的李一男则选择了另一条更为艰辛的创业路,他觉得华为并不是他的终点,而他要打开另一个世界。

  在2000年,趁着华为整鼓励内部员工创业的机会,李一男拿着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远赴北京开始了他的创业路。他创办港湾网络公司,还成为华为企业网产品的高级分销商。

  起初,公司只销售华为设备和自己的产品,且有了不菲的成绩,到了2003年,港湾的收入就达到了7亿左右。

  不过这小小的7亿,满足不了李一男。他年少成名加上在华为多年熏陶下的那股“闯劲”使得他走上了一条错路,他开始与华为竞争,涉及华为最看重的通信业务。

  当时离开华为去到港湾的员工非常多,而且有不少都是顶尖的研发和销售人员。且港湾在管理和研发上直接复制华为模式也带来了负面效应,这种暗度陈仓的手段让华为损失惨重。

  而当时的市场情况对华为来讲也不乐观,在宽带IP产品领域,港湾网络市场占有率在7%-8%,而华为也不过10%-15%,二者已形成全面竞争。

  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任正非于2004年专门成立“打港办”进行策略性打击。并于2006年成功收购港湾。据说在这次整合中,华为单单支付的先现金就高达 5000 万美元。

  任正非甚至用了“惨胜如败”这四个字来形容这场战争的惨烈。

  整合后,李一男回归华为,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据知情人士说,当时华为本要裁掉所有港湾员工,但李以自身为代价,保住员工。

2008年,他再次离开华为

  相继担任百度首席技术官、12580 CEO

  港湾的失利让李一男第一次从神坛跌落,在许多华为人看来,李一男是就是一个唯利是从的叛徒!而忍受不住煎熬的李一男也在两年之后,再一次决定离开华为,随后开始了他“漂泊”的7年。

  ? 加盟百度,成为百度首席技术官

  2008年10月6日,百度任命李一男为公司首席技术官。在百度期间,其领导了百度“阿拉丁”等计划的研发。

  在这里,李一男凭靠自身能力获得了李彦宏的赏识,还曾因内部工作失误主动揽过所有过错而赢得了公司上下对其尊重。

  然而,在百度待了2年后,他再次选择离开

2010年1月8日,李一男选择再次跳槽,到无线讯奇12580任CEO。

  媒体评价说,李一男的这一次跳槽是源于对于CEO头衔的迷恋。但事实证明,李一男确实推动了中国移动的发展!

  据李一男自己描述,在他当CEO的这段时间里,12580 每天用户的使用量增加了一倍,这都是用户自发愿意使用的业务啊。公司来自千万商户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中国移动给的支撑费,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2011年7月,仅仅一年半后,李一男再度离开。

  ? 加盟金沙江创投,担任合伙人

  2011年8月18日,金沙江创投发公告称,李一男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将专注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

  创办牛电科技,完成 7200 万元“众筹神话”

  他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创业

  一次又一次的频繁跳槽,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李一男的迷茫,他有着一颗年轻躁动的心,而这也让他无法专注成就一个伟大的事业。直到,他创办了牛电科技。。。

  2015年4月7日,李一男在微博上宣布再次创业。他创办北京牛电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 CEO,要用最好的材料与最尖端的技术去打造一款中国最牛的电动车。

  他说:“做一些让自己觉得激动的事情,将一切过往归零”

  小牛电动发布之前,他便拿到了 5000 万美元融资。

  2015年6月,牛电科技推出第一代产品小牛 N1登陆京东众筹,5分钟内筹资额破500万,迅速达成项目目标,13分钟筹资额顺利破千万,最后在京东众筹上创造了7200万元的神话。

  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当李一男终于可以放手心无旁骛地去人生的理想,却又发生了“利用内部消息炒股”这些事。。。

  李一男被警方带走,失去灵魂人物的牛电科技也不大好过,除了2016年3月融了一个3000万美元的A+轮外,就再没了融资消息。

  李一男,一个内心坚定,外表腼腆,常常咧嘴傻笑的大男孩;一个在高手云集的华为都能脱颖而出的天才;一个少年得志,跳来跳去就为了找寻自己理想的不安分少年。

  但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少年得志,他的才华横溢,他的能力出众,才导致了他走的太快太猛,最后摔了一个大跟头!

  曾经,在一次会话中,他表示:

  “一流的人生,就是看着别人犯错误,自己不犯错误,吸取经验教训;

  二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吸取教训;

  三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还不吸取教训。

  我学习还不够及时,目前还只是二流的人生。”

  这样一席话,如今看来更像是一语成谶。

  2015年,他在创业宣言中写道:“虽已过不惑之年,但人生如若初生,做点有意思的事,给人生以痕迹。”

后面大部分摘抄于http://tech.sina.com.cn/i/2017-01-25/doc-ifxzuswq3441484.shtml

时间: 2024-11-09 01:10:12

读《十亿美金的教训》后感的相关文章

大道至简第五章读后感

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今天照样老师带领着我们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五章,阅读了<大道至简>的第五章,这章在前面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有了技术和团队,加上有效的沟通,接下来就要接项目做工程. “虚有其表耳”,本章以<明皇实录>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要只求外表,只做形象工程,而是要透过表象,力求实质. 失败了不要紧,没有失败也就找不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更不用谈改进了.我们的前辈们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才总结出了“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等模型,方便了我们.但是

大道至简 第五章读后感

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以得失而论,在瀑布模型与RUP模型之间,学习前者而不成,可思过程的本质:学习后者而不成,可得文字的架子. 如果懂得了所谓的模型原本都演化自那个简单的瀑布,那么文档是按XP写还是按RUP写,也就可以应时.应需,因地置宜,择善而从了. 越是简单的东西,往往越是接近于本质. 项目经理的工作,就是要去组织这个工程中的各个角色,使得分工明确,步调一致,共同地完成这个项目.四川有句地方话叫“做过场”,也有说成“走过场”的.“过场”是舞台术语,意思是角色从舞台一端出场,再走到另一端

大道至简 第五章 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读后感

今天该写一写大道至简第五章读后感了. 首先是“做过程不是做工程”,过程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经历的一些事情,过程有很多种,虽然经历了某种过程,但不一定能实现某种功能.做完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并不等于做工程.做过程不是做工程的精义,也不是最终目的. 然后是“做过场”,做过场就好像是一种形式一样,做了没必要做的事情,就是浪费时间. 我们为什么做工程,不要忘了最终目的.目的,是实现客户的要求,工程只是一种实现的途径.最初做开发的前辈们,不用什么工程或者过程,也一样编出了程序,也一样解决了问题,也一样实现了

大道至简第七章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七章读后感——现实中的软件工程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战国策.秦策> 1:大公司手中的算盘 文中列举了IBM,Borland和Microsoft的一些体系,来说明大公司眼中的世界. 大公司们在标准.理论.语言上的争来夺去,未必全然出于“软件实现”的考虑.对统一理论.统一工具.统一过程的企图,其最终目的是在整个软件工程体系中的全面胜出.算 盘 上 的 绝 大 多 数 人 , 只 是 用 于 计 算 胜 负 的 一 枚 算子.所谓编程语言,只不过是

大道至简第五章阅读感想

第五章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 今天王建民老师依旧带领着我们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五章,第五章是失败的过程也是过程.通过前面的技术.团队和沟通,这章主要讲了关于做工程的问题. 文章开篇以一句<明皇实录>中的“虚有其表耳”来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只求外表,而是要透过表象,力求实质. 第五章的整体思想是让我们注重过程,因为有很多人从来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然而过程对于一个编程人员也是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好的编程员从来不在乎程序的过程,只是关心最后程序是否能够实现,那么这个编程员一定不是一个好的编程员.

大道至简 第六章 读后感

说点什么呢,今天看了看大道至简第六章<从编程到工程>. 文章以<列子·说符>的“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为题记.第一节讲了“语言只是工具”,作者讲述了他曾经对一些编程语言的看法.他曾经也热衷于讨论语言的优劣,但是他现在不这样了,他已经不再专注于语言, 正如他在第一章中写到的一样:成天讨论这门语言好,或者那门语言坏的人,甚至是可悲的.确实,程序的好坏不在于语言,在于算法. 第二节又写了“程序”,程序=算法+结构,编程的精义于此

《大道至简》第一章读后感

经常听见有人抱怨编程太难,说自己不是学软件的料,那么他们真该好好看看<大道至简>这本书,相信他们看完这本书后会有很大收获. <大道至简>第一章引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愚公移山”,用这个故事很好的概述了我们在完成一个项目时所要进行的步骤.听上去“愚公移山”和编程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看过作者的叙述又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其实编程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和后续的验收.例如某天我们突然发现家里放不出水了,这就是发现问题,我们会观

大道至简第三章读后感

---恢复内容开始--- 大道至简第三章的是团队的问题.我们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的功能要求也日趋上升.这样一来,计算机软件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源代码的量也越来越多.在这种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共同要求之下,一个团结而高效的开发团队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如何打造一支强有力.听指挥.能干活的开发团队呢?这一章作者就这个问题和我们展开了讨论. 作者着重的强调了项目经理在开发团队中的作用.首先声明一点,这并不是说团队的开发人员不重要,作者从始至终都认为编程

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大道至简第六章读后感

大道至简第六章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深.或者说这一章作者是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更开阔的视野.更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软件工程这四个字的具体含义的. 作者的这些肺腑之言都是作者在软件行业工作了多年之后总结出来的.开发技术对一个软件产品质量的好坏和最终的成功的影响并虽然不能说是一点也没有,但也不是很大.真正起到决定性因素的不是那些技术细节,而是一个高度过程化.通晓方法论.拥有大量工具的开发团队或者是开发公司.在这个团队里面,无论是对项目经理还是开发经理甚至是一个普通的开发人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团队内的每个人必

《大道至简》第一章读后感和伪代码

阅读了<大道至简>第一章,感到作者对编程的精义分析非常具体形象,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编程的本质.又将他们扮演的管理者,技术人员,程序分析师众多形象展现出来.又在困惑人们的"我能不能学会编程"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作者列举生活实例,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将很多抽象的东西,简单化,通过最常见的生活中的实例介绍"大道". import java.大道至简.*; public class.yishan.*; { public static v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