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读书记录w3

乘着五一假期读完了《构建之法》的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感觉本章内容是对第一章“概论”和第二章“个人技术和流程”的总结,从基本概念的介绍转到了实际,我们这种学习中的程序员未来的发展方向。读完了本章内容让我颇有收获。

为了比较能力,作为一个在软件团队和团队中的工程师,有些简单衡量个人工作质量的指标:项目/任务有多大(代码行数,LOC);花了多少时间;质量如何(缺陷的数量/项目的大小);按时交付(方差,非平均值)。初级软件工程师的成长方向也有很多方向:积累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提升技术技能;积累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对通用的软件设计思路和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提升职业技能(个人管理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按质按量的完成任务的执行力);实际成果。

与上一章“PSP”(个人软件流程)相关的,还有一个“TSP”(团队软件流程),其对团队成员有7条要求:交流;说到做到;接受团队赋予的角色并按角色要求工作;全力投入团队的活动;按照团队流程的要求工作;准备;理性的工作。希望以后自己可以达到上面的要求。

每年大陆有40w到60w的计算机毕业生毕业,想要突破人海,进入工作岗位,一方面是可以考取软件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考试(等级考试,微软认证专家,Ocacle认证项目),另外要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期间要自我评估,再进一步发展。

另,课后有个案例:程序员小飞原计划三天完成某个任务,现在是第三个的下午,他马上就可以做完。但是在实现功能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原来设计中的弱点,他应该采取另一个方法,才能避免后面集成阶段的额外工作。但是他如果现在就改弦更张,那势必要影响自己原来估计的准确性,并且会花费额外的时间,这样他的老板、同事也许会应此看不起他。如果他按部就班地按定设计完成,最后整个团队还要花更多时间在后续集成上,但那就不是他个人的问题了。。。

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我是小飞,我会选择采取另一个方法重新做,即便未来老板和同事会看不起,但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给别人带去额外的麻烦是一名程序员本身应该做到的。而且经过这次事件,以后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也是件好事,不是嘛。

五一节快乐 /开心!

时间: 2024-11-05 22:12:05

《构建之法》读书记录w3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读书报告

这学期的软工课上接触到了构建之法这本书, 这本书语言轻松愉快,读起来就像读小说一样适合年轻的学生阅读,从中学到知识.所以老师推荐给了我们并让我们写读书报告. 首先拿起这本书,封面简介但不失设计感,引起了我的兴趣.翻开它读起来其中的语言让我非常舒服.第一章概述讲的是什么是软件工程,不用多说,软件工程就是从拿到需求开始的到运营维护一个系统的一系列设计,从需求到架构到实现.第二章,讲的是单个设计人员如何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单人开发的流程这也是很重要的,开发以人为单位每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了团队的能力,学习个人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8)

<构建之法>第十&十一章 主要讲述了在软件设计前期的需求分析问题上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分为"典型用户和场景"以及"软件设计与实现". 其中第十章大部分内容包含: 用户的分类(典型用户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名字(越自然越好) 2. 年龄(不同年龄和收入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3. 收入 4. 代表的用户在市场上的比例和重要性(比例大不等同于重要性高,如付费的用户比例较少,但是影响大,所以更重要 5. 使用这个软件的典型场景 6. 使用本软件/服务的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五

今天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的第五章——典型用户与典型场景.我们都知道,软件开发最终都是服务于用户,所以用户主导着我们的开发方向.软件开发离不开用户,所以能够搞清楚用户隐藏的要求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涉及到了典型用户. 典型用户,顾名思义,能够代表大部分用户的用户.很多时候,不考虑典型用户的话,软件的开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做的尽善尽美,开发人员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能考虑到.这时候,典型用户就站了出来.但同时,典型用户也有两面性——受欢迎的与不受欢迎的.那些能够按照开发者期望进行操作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一)

在我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软件工程这个词汇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只是停留在是一门学科,一个专业,或者是一大堆硬生生的理论知识,然而当我读完构建之法这本书的推荐序和第一,第二版前言开始,我就深刻意识到我之前对于软件工程的肤浅认识是多么错误. 我看书一般喜欢从从书的封面开始看起,或许这也是大多数人看书的习惯,·在本书的封面素描着一副鲁班锁,刚开始让人感觉有点奇怪,明明是一本讲软件工程的书,为什么要用鲁班锁做为封面图案呢?原来玄机深藏于鲁班锁的内部,这鲁班锁从外部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周末我抽空将<构建之法>第一章读完,感觉对软件工程又有了新的认识. <构建之法>开篇便写到:软件=程序+软件工程.我认为这是对软件的一种及其精炼的解释.程序即是指一行行代码,软件工程则包含了各种软件开发活动,包括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等,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我认为软件设计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机械行业,除了大家普遍所能看到的机械结构,每一个设备还包含有控制.软件等部分,一个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_1

本周我快速地阅读了一遍<构建之法>,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我们有些什么原则需要坚持. 2软件测试方法有什么?做软件测试只是找BUG吗? 3什么是敏捷流程?怎样去根据自己的项目选择开发方法? 4第三章中有提及考级的相关内容,但是在社会工作中,实践经验比证书更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5当今市场对软件有哪些主要需求,安全软件并不能填满所有的漏洞,它的发展前景真的有那么好吗?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三

在学习了构建之法第四章,第五章之后,写一下我的感想. 代码规范一直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专业技能过硬与否只是一方面,代码规范同样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比如最开始的注释,在我们写一些很短的代码十几行,几十行代码的时候,如果不写注释,说白了,那么短的代码,谁都能找得到.但是,万一代码量上了三位数呢.几百行的代码,找那么一个错误,难度可是不小.再加点难度,四位数,五位数,甚至做项目的时候呢.没有注释,八成项目经理都不要你了. 代码规范有很多方面,处了注释,还有缩进,行宽,括号,分行,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二

由于近几周进行构建之法的学习很少,所以这周一下子看了三个周期的内容. 既然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就决定了我们将来要朝着软件工程师的方向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在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的过程中,我们又有那些需要注意和学习的地方呢. 软件工程师的成长道路上,首先对我们自己的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第一步,我们要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奇瑞要很好的衡量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就有涉及到了衡量我们能力的标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对于这些衡量标准,我们不能抱着仅仅不被OUT的态度,不能只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3

软件开发流程: 写了再改模式:适合只用一次的小程序 RUP统一流程:将不同类型的工作划分为规程和工作流. 老板驱动的流程:老板在整个流程中占据领导地位. 渐进交付的流程:现发布一个版本,然后根据反馈进行修改然后再发布,不断反复直到用户满意或无法进行下去时停止.MVP:最小可行产品,即先做出一个实现了关键功能的很小的软件供用户使用体验,然后根据用户反馈继续开发.MBP:最强最美产品,即等到产品做得完美了后再进行发布. TSP原则:优秀的模式和流程的共同点的总结. 瀑布模型以及瀑布模型的各种变形: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