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Active Object模式(下)

Active Object模式的评价与实现考量

Active Object模式通过将方法的调用与执行分离,实现了异步编程。有利于提高并发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Active Object模式还有个好处是它可以将任务(MethodRequest)的提交(调用异步方法)和任务的执行策略(Execution Policy)分离。任务的执行策略被封装在Scheduler的实现类之内,因此它对外是不“可见”的,一旦需要变动也不会影响其它代码,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任务的执行策略可以反映以下一些问题:

  • 采用什么顺序去执行任务,如FIFO、LIFO、或者基于任务中包含的信息所定的优先级?
  • 多少个任务可以并发执行?
  • 多少个任务可以被排队等待执行?
  • 如果有任务由于系统过载被拒绝,此时哪个任务该被选中作为牺牲品,应用程序该如何被通知到?
  • 任务执行前、执行后需要执行哪些操作?

这意味着,任务的执行顺序可以和任务的提交顺序不同,可以采用单线程也可以采用多线程去执行任务等等。

当然,好处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代价,Active Object模式实现异步编程也有其代价。该模式的参与者有6个之多,其实现过程也包含了不少中间的处理:MethodRequest对象的生成、MethodRequest对象的移动(进出缓冲区)、MethodRequest对象的运行调度和线程上下文切换等。这些处理都有其空间和时间的代价。因此,Active Object模式适合于分解一个比较耗时的任务(如涉及I/O操作的任务):将任务的发起和执行进行分离,以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虽然模式的参与者较多,但正如本文案例的实现代码所展示的,其中大部分的参与者我们可以利用JDK自身提供的类来实现,以节省编码时间。如表1所示。

表 1. 使用JDK现有类实现Active Object的一些参与者

参与者名称 可以借用的JDK 备注
Scheduler Java Executor Framework中的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接口的相关实现类,如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Service接口所定义的submit(Callable<T> task)方法相当于图2中的enqueue方法。
ActivationQueue 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 若Scheduler采用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则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实例作为ThreadPoolExecutor构造器的参数。
MethodReques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接口的匿名实现类。 Callable接口比起Runnable接口的优势在于它定义的call方法有返回值,便于将该返回值传递给Future实例。
Future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ExecutorService接口所定义的submit(Callable<T> task)方法的返回值类型就是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错误隔离

错误隔离指一个任务的处理失败不影响其它任务的处理。每个MethodRequest实例可以看作一个任务。那么,Scheduler的实现类在执行MethodRequest时需要注意错误隔离。选用JDK中现成的类(如ThreadPoolExecutor)来实现Scheduler的一个好处就是这些类可能已经实现了错误隔离。而如果自己编写代码实现Scheduler,用单个Active Object工作线程逐一执行所有任务,则需要特别注意线程的run方法的异常处理,确保不会因为个别任务执行时遇到一些运行时异常而导致整个线程终止。如清单6的示例代码所示。

清单 6. 自己动手实现Scheduler的错误隔离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CustomSchedul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activation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ispatch();
	}

	public <T> Future<T> enqueue(Callable<T> methodRequest) {
		final FutureTask<T> task = new FutureTask<T>(methodReque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uper.run();
				//捕获所以可能抛出的对象,避免该任务运行失败而导致其所在的线程终止。
				} catch (Throwable t) {
				   this.setException(t);
				}
			}

		};

		try {
			activationQueue.put(task);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
		}
		return task;
	}

	public void dispatch() {
		while (true) {
			Runnable methodRequest;
			try {
				methodRequest = activationQueue.take();

				//防止个别任务执行失败导致线程终止的代码在run方法中
				methodRequest.ru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处理该异常
			}

		}
	}
}

缓冲区监控

如果ActivationQueue是有界缓冲区,则对缓冲区的当前大小进行监控无论是对于运维还是测试来说都有其意义。从测试的角度来看,监控缓冲区有助于确定缓冲区容量的建议值(合理值)。清单3所示的代码,即是通过定时任务周期性地调用ThreadPoolExecutor的getQueue方法对缓冲区的大小进行监控。当然,在监控缓冲区的时候,往往只需要大致的值,因此在监控代码中要避免不必要的锁。

缓冲区饱和处理策略

当任务的提交速率大于任务的执行数率时,缓冲区可能逐渐积压到满。这时新提交的任务会被拒绝。无论是自己编写代码还是利用JDK现有类来实现Scheduler,对于缓冲区满时新任务提交失败,我们需要一个处理策略用于决定此时哪个任务会成为“牺牲品”。若使用ThreadPoolExecutor来实现Scheduler有个好处是它已经提供了几个缓冲区饱和处理策略的实现代码,应用代码可以直接调用。如清单3的代码所示,本文案例中我们选择了抛弃最老的任务作为处理策略。java.util.concurren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接口是ThreadPoolExecutor对缓冲区饱和处理策略的抽象,JDK中提供的具体实现如表2所示。

表 2. JDK提供的缓冲区饱和处理策略实现类

实现类 所实现的处理策略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直接抛出异常。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放弃当前被拒绝的任务(而不抛出任何异常)。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OldestPolicy 将缓冲区中最老的任务放弃,然后重新尝试接纳被拒绝的任务。
ThreadPoolExecutor.CallerRunsPolicy 在任务的提交方线程中运行被拒绝的任务。

当然,对于ThreadPoolExecutor而言,其工作队列满不一定就意味着新提交的任务会被拒绝。当其最大线程池大小大于其核心线程池大小时,工作队列满的情况下,新提交的任务会用所有核心线程之外的新增线程来执行,直到工作线程数达到最大线程数时,新提交的任务会被拒绝。

Scheduler空闲工作线程清理

如果Scheduler采用多个工作线程(如采用ThreadPoolExecutor这样的线程池)来执行任务。则可能需要清理空闲的线程以节约资源。清单3的代码就是直接使用了ThreadPoolExecutor的现有功能,在初始化其实例时通过指定其构造器的第3、4个参数(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告诉ThreadPoolExecutor对于核心工作线程以外的线程若其已经空闲了指定时间,则将其清理掉。

可复用的Active Object模式实现

尽管利用JDK中的现成类可以极大地简化Active Object模式的实现。但如果需要频繁地在不同场景下使用Active Object模式,则需要一套更利于复用的代码,以节约编码的时间和使代码更加易于理解。清单7展示一段基于Java动态代理的可复用的Active Object模式的Proxy参与者的实现代码。

清单 7. 可复用的Active Object模式Proxy参与者实现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public abstract class ActiveObjectProxy {

	private static class Dispatch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final Object delegate;
		private final ExecutorService scheduler;

		public DispatchInvocationHandler(Object delegate,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this.delegate = delegate;
			this.scheduler = executorService;
		}

		private String makeDelegateMethodName(final Method method,
		    final Object[] arg) {
			String name = method.getName();
			name = "do" + Character.toUpperCase(name.charAt(0))
					+ name.substring(1);

			return nam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final Object proxy, final Method method,
		    final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returnValue = null;
			final Object delegate = this.delegate;
			final Method delegateMethod;

			//如果拦截到的被调用方法是异步方法,则将其转发到相应的doXXX方法
			if (Future.class.isAssignableFrom(method.getReturnType())) {
				delegateMethod = delegate.getClass().getMethod(
					makeDelegateMethodName(method, args),
					method.getParameterTypes());

				final ExecutorService scheduler = this.scheduler;

				Callable<Object> methodRequest = new Callable<Objec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Object rv = null;

						try {
                          rv = delegateMethod.invoke(delegate, args);
						} catch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e) {
							throw new Exception(e);
						} catch (IllegalAccessException e) {
							throw new Exception(e);
						} catch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 e) {
							throw new Exception(e);
						}
						return rv;
					}
				};
				Future<Object> future = scheduler.submit(methodRequest);
				returnValue = future;

			} else {

				//若拦截到的方法调用不是异步方法,则直接转发
			delegateMethod = delegate.getClass()
			.getMethod(method.getName(),method.getParameterTypes());

				returnValue = delegateMethod.invoke(delegate, args);
			}

			return returnValue;
		}
	}

	/**
	 * 生成一个实现指定接口的Active Object proxy实例。
	 * 对interf所定义的异步方法的调用会被装发到servant的相应doXXX方法。
	 * @param interf 要实现的Active Object接口
	 * @param servant Active Object的Servant参与者实例
	 * @param scheduler Active Object的Scheduler参与者实例
	 * @return Active Object的Proxy参与者实例
	 */
	public static <T> T newInstance(Class<T> interf, Object servant,
	    ExecutorService scheduler)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T f = (T) Proxy.newProxyInstance(interf.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 interf },
		new DispatchInvocationHandler(servant, scheduler));

		return f;
	}
}

清单7的代码实现了可复用的Active Object模式的Proxy参与者ActiveObjectProxy。ActiveObjectProxy通过使用Java动态代理,动态生成指定接口的代理对象。对该代理对象的异步方法(即返回值类型为java.util.concurrent.Future的方法)的调用会被ActiveObjectProxy实现InvocationHandler(DispatchInvocationHandler)所拦截,并转发给ActiveObjectProxy的newInstance方法中指定的Servant处理。

清单8所示的代码展示了通过使用ActiveObjectProxy快速Active Object模式。

清单 8. 基于可复用的API快速实现Active Object模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SampleActiveObject sao = ActiveObjectProxy.newInstance(
		    SampleActiveObject.class, new SampleActiveObjectImpl(),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Future<String> ft = sao.process("Something", 1);
	Thread.sleep(500);
	System.out.println(ft.get());

从清单8的代码可见,利用可复用的Active Object模式Proxy实现,应用开发人员只要指定Active Object模式对外保留的接口(对应ActiveObjectProxy.newInstance方法的第1个参数),并提供一个该接口的实现类(对应ActiveObjectProxy.newInstance方法的第2个参数),再指定一个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实例(对应ActiveObjectProxy.newInstance方法的第3个参数)即可以实现Active Object模式。

总结

本文介绍了Active Object模式的意图及架构。并提供了一个实际的案例用于展示使用Java代码实现Active Object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该模式进行了评价并分享了在实际运用该模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参考资源

  • 本文的源代码在线阅读:https://github.com/Viscent/JavaConcurrencyPattern/
  • 维基百科Active Object模式词条:http://en.wikipedia.org/wiki/Active_object
  • Douglas C. Schmidt对Active Object模式的定义:http://www.laputan.org/pub/sag/act-obj.pdf。
  • Schmidt, Douglas et al. Pattern-Orien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 Volume 2: Patterns for Concurrent and Networked Objects. Volume 2. Wiley, 2000
  • Java theory and practice: Decorating with dynamic proxies: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java/library/j-jtp08305/index.html
时间: 2024-10-12 15:34:43

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Active Object模式(下)的相关文章

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之Promise模式

Promise模式简介(转) Promise模式是一种异步编程模式 .它使得我们可以先开始一个任务的执行,并得到一个用于获取该任务执行结果的凭据对象,而不必等待该任务执行完毕就可以继续执行其他操作.等到我们需要该任务的执行结果时,再调用凭据对象的相关方法来获取.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增加了系统的并发性.这好比我们去小吃店,同时点了鸭血粉丝汤和生煎包.当我们点餐付完款后,我们拿到手的其实只是一张可借以换取相应食品的收银小票(凭据对象)而已,而不是对应的实物.由于鸭血粉丝汤可以较快制作好,故我们

多线程设计模式:第六篇 - ThreadLocal和Active Object模式

一,ThreadLocal Java 中的 ThreadLocal 类给多线程编程提供了一种可以让每个线程具有自己独立空间的机制,在这个空间内存储的数据是线程特有的,不对外共享. ThreadLocal 类提供了 set() 和 get() 方法用于设置和获取线程特有数据,且 ThreadLocal 支持泛型,这样可以通过参数来指定要存储数据的类型. 二,Active Object模式 Active Object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方法调用和执行分离到不同的线程中,这样可以提高调用方的响应速度,

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一):Active Object模式--转载

本文由黄文海首次发布在infoq中文站上: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Java-multithreaded-programming-mode-active-object-part1 .转载请注明作者: 黄文海 出处:http://viscent.iteye.com. Active Object模式简介 Active Object模式是一种异步编程模式.它通过对方法的调用与方法的执行进行解耦来提高并发性.若以任务的概念来说,Active Object模式的核心

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一:Active Object模式(上)

Active Object模式简介 Active Object模式是一种异步编程模式.它通过对方法的调用与方法的执行进行解耦来提高并发性.若以任务的概念来说,Active Object模式的核心则是它允许任务的提交(相当于对异步方法的调用)和任务的执行(相当于异步方法的真正执行)分离.这有点类似于System.gc()这个方法:客户端代码调用完gc()后,一个进行垃圾回收的任务被提交,但此时JVM并不一定进行了垃圾回收,而可能是在gc()方法调用返回后的某段时间才开始执行任务--回收垃圾.我们知

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一:Active Object模式(下)

Active Object模式的评价与实现考量 Active Object模式通过将方法的调用与执行分离,实现了异步编程.有利于提高并发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Active Object模式还有个好处是它可以将任务(MethodRequest)的提交(调用异步方法)和任务的执行策略(Execution Policy)分离.任务的执行策略被封装在Scheduler的实现类之内,因此它对外是不"可见"的,一旦需要变动也不会影响其它代码,降低了系统的耦合性.任务的执行策略可以反映以下一些

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二):Immutable Object模式--转载

本文由本人首次发布在infoq中文站上: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java-multithreaded-programming-mode-immutable-object.转载请注明作者: 黄文海 出处:http://viscent.iteye.com. 多线程共享变量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往往需要对这些变量的访问进行加锁.而锁本身又会带来一些问题和开销.Immutable Object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在不使用锁的情况下,既保证共享变量访问的线程安

Java多线程编程模式实战指南(二):Immutable Object模式

多线程共享变量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往往需要对这些变量的访问进行加锁.而锁本身又会带来一些问题和开销.Immutable Object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在不使用锁的情况下,既保证共享变量访问的线程安全,又能避免引入锁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开销. Immutable Object模式简介 多线程环境中,一个对象常常会被多个线程共享.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多个线程并发地修改该对象的状态或者一个线程读取该对象的状态而另外一个线程试图修改该对象的状态,我们不得不做一些同步访问控制以保证数据一致性.而这些同

Java多线程编程实战指南(设计模式篇,黄文海)-之管道线模式

不得不说,本人工作上很少有使用多线程编程技术的地方.由于本人工作上经常使用的是类似SSH等框架搭建MVC架构,所以更加习惯于编写一些优秀程序员所唾弃的样板式的代码.最近看了文海的多线程编程实战指南,瞬间眼前一亮.觉得有很多自己可以学习的,事实上,我已经在最近的项目中使用上了那本书介绍的两相终止模式.串行封闭模式.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以及线程池等技术,确实在许多方面改进了我们服务端的吞吐量.说到这里本人吐槽一下,由于是毕业后转行,目前也才工作一年还不满2个月.所以原谅我的得瑟,但我相信我以后会做的更好

java Active Object模式(上)

Active Object模式简介 Active Object模式是一种异步编程模式.它通过对方法的调用与方法的执行进行解耦来提高并发性.若以任务的概念来说,Active Object模式的核心则是它允许任务的提交(相当于对异步方法的调用)和任务的执行(相当于异步方法的真正执行)分离.这有点类似于System.gc()这个方法:客户端代码调用完gc()后,一个进行垃圾回收的任务被提交,但此时JVM并不一定进行了垃圾回收,而可能是在gc()方法调用返回后的某段时间才开始执行任务——回收垃圾.我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