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文化”在国内是非常盛行的,不过这些是基于熟人圈子的文化,陌生人之间几乎是不存在这种现象的。互联网公司虽然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但是“插队文化”和生活中玩转的有些不一样,我称之为是“虎口夺食”行为。
移动搜索市场风云和新闻客户端、移动社交、移动音乐等比较类似,各方都跃跃欲试,有主流平台,但是还未尘埃落定,至少当有另一方开始插足的时候,占有主流地位的一方并不能直接对“第三者”进行直接控制。
手机浏览器“抢食”百度移动搜索
操作系统是PC的入口,浏览器是搜索引擎的入口,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入口。浏览器“截胡”搜索引擎的事儿发生在360浏览器和百度身上,现在来看,百度对此也无可奈何,国内的“小白”用户实在太多,“小白”用户不会直接去区别是否是百度搜索,所以360的“上位”是没办法的事情。
到了移动端(作者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建立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时候,即使包括UC的CEO俞永福在内的多个大佬都曾提到过,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完全不一样,但是互联网公司在PC端的玩法,到了移动端一样可以“照搬”。
神马搜索、搜狗搜索的做法和PC端360的做法几近相似,浏览器厂商直接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再将市场红利让给百度。UC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是神马搜索,搜狗、QQ浏览器的系统默认搜索是搜狗搜索,360手机浏览器的系统默认搜索是360搜索。
在浏览器“夺食”搜索引擎这件事上,百度其实是“长了记性”的,直接推出手机百度,搜索引擎就是浏览器,浏览器就是搜索引擎,几大手机浏览器厂商还未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时候,百度就先祭出了自己的大旗,避免像PC端一样,被手机浏览器“截胡”,当手机百度宣布装机量破4亿的时候,其实它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不用担心再受到手机浏览器的“威胁”,而且还有百度浏览器相配合,至少在浏览器这场战争中,它不怕。
手机浏览器直接“抢食”移动搜索,PC端的玩法,移动端照样玩的转,就连“无广告”这一做法都一模一样。对于用户来说,重要的不是广告问题,问题在于广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户关心的是,从手机搜索上找到的这家北京注册公司好不好,至于它是否是广告,不是用户关心的结果,所以移动搜索确认广告里信息的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对每个投放广告的公司进行实际认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推出相关的信用体系,保证广告信息的真实性。
输入法“抢食”手机浏览器
如果说手机浏览器“抢食”移动搜索是一种“创新”,那么输入法“抢食”手机浏览器又是一种更高级的创新,有了浏览器才能有搜索,可是只有有了输入法,浏览器才有效。
早期搜狗CEO王小川曾提到过搜狗的三级火箭战略,从搜狗输入法到搜狗浏览器,从搜狗浏览器到搜狗搜索,事实证明通过三级火箭的层层传递之后,转化率会呈现级别下跌,到最后转化率非常低。
到了移动端,搜狗的玩法又变了。不管用户使用的是什么浏览器,只要用户使用了搜狗输入法,在联想词那里,用户点击该词,就可以直接搜索,浏览器还是浏览器,用户点开的可以是百度,神马搜索等任一移动搜索产品,只要是输入了,点击右侧,进入的都是搜狗搜索的结果页面。
手机搜狗的整个战略只有两级,输入法、搜索引擎,和浏览器、搜索引擎两级一样,只不过手机浏览器还得排在输入法的后面,起点比手机浏览器还高。如果说搜索引擎是最懂用户想要的结果的,那么输入法是最懂用户想“去哪儿”的,在联想词方面输入法和搜索引擎是同等智能的,纠错、长尾词,两者都可以。
垂直搜索“抢食”综合搜索
豌豆荚的站内搜索和百度手机搜索、360手机搜索、神马搜索等移动搜索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如果说百度手机搜索这些是主流的,豌豆荚更像是一个垂直搜索,基于电子书、视频、手机应用等的垂直搜索。
当用户想要知道“苏州有哪些好吃的”、“郭静的互联网圈有什么内容”等信息的时候,豌豆荚搜索根本没用,而相关的视频、电子书、手机应用等则完全可以应用,它不是一个和手机百度等正面竞争的产品。
它的作用是从百度手机搜索等综合搜索手里“抢食”流量,“抢食”包括视频、电子书、手机应用等在内的垂直内容的流量,其核心还是豌豆荚的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手机浏览器、输入法就算再强大,也需要从应用分发平台分发出去把,所以,它也照样先入为主。
如果要从浏览器、输入法、移动搜索、应用分发平台这几个地方找到总的入口,那就是手机自身,所以如果有天你发当国内的某款智能手机用户量破亿之际,推出自己的移动搜索产品,也并不稀奇,因为别人都是在攫取它的胜利果实,既然可以把这部分果实送给别人,那么当它自身的量足够的时候,完全可以自己来做。
移动搜索是一个技术活,靠俞永福卖个萌,矫情一下也不成,得实打实的做,让结果更精准、有效,相对于PC端推出的越来越多的无效、真假无法辨别的真实结果来说,用户更喜欢只有一两条真正权威的搜索结果。
文/郭静 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