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劲对手Tableau,国内主流BI工具奋力崛起

商业智能BI工具在中国还不算很普及,很多人对其一无所知。略知一二的朋友或许也只能说出Tableau这种国内外主流bi工具的品牌。Tableau产品佳,市场广,自然品牌就打得响。但其实,这十几年,国内主流BI工具也在默默努力做好自己,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不断挑战,奋力追赶,得到了不错的发展。

由于很多人只认识Tableau,导致对商业智能BI工具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前端展示工具,也就是报表制作。但就从商业智能概念以及产品定位上来讲,BI的作用除了数据可视化展现,更多的还有背后的数据整合处理以及前端分析。

      明确商业智能BI的定义:

先来谈谈商业智能,商业智能起初的定义是,指用现代数据仓库技术、线上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展现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实现商业价值。商业智能作为一个工具,是用来处理企业中现有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知识、分析和结论,辅助业务或者决策者做出正确且明智的决定,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决策质量的技术,包含了从数据仓库到分析系统等。所以商业智能严格来讲是一套解决方案,是基于企业现有IT技术架构,提供快速准确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

      不畏对手强劲,国内BI不断完善自我

回到问题,国内BI工具在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如何发现自己,突破自我,打造出国人喜欢和赞扬的BI工具呢?其实在这十几年,国内BI工具奋起直追,在技术上也算是有创新有突破有发展,更符合商业智能BI的理念。

      1、  对于企业的数据分析需求更贴地气

中国的企业的IT建设各种各样,数据库多种多样,数据的规范性,系统的开发集成需求也不同。BI除了需要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数据源,还要支持Hadoop、GreenPlumn一类的大数据平台以及各种数据仓库。对于有些企业有数据仓库,而有些企业只有简单的数据库,有些企业数据量大,有些企业数据一般的差异性需求,为了使更多企业都能用上BI,国内BI工具就制作出了能针对企业不同的软硬件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奥威软件,国内最早的大数据与商业智能领域厂商,于2006年就推出面向中国企业级市场、最具性价比的商业智能产品Power-BI,创新性的集成中国企业市场主流ERP——用友金蝶ERP,推出无须实施,安装即可用的标准BI解决方案。非常适用于广大的中国企业。

      2、  产品的目标不要仅局限于展现,更多在于探索

探索这里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前端数据展示具有“探索导向性”,目前的数据展示,都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归纳和重整,缺乏对决策制定的引导。领导拿到报告,了解到某某地区销售额上涨、下降,某时段产品市场热度较低,但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决定,又或者他想看更多往年的数据报告,这就要求图表有交互性,能提供深层次多角度查看的功能,帮助领导者更好地做决策。比如奥威Power-BI,在实现敏捷应用的同时,独创动态方案与智能钻取技术用于数据分析,还有符合国情的数据填报、一键图文报告生成等功能,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完整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3、尽量保持“轻量化”属性

目前BI的使用逐渐偏向业务分析人员,工具需要轻量化,减少技术问题的牵绊。国内BI工具对于本土化企业需求应该更具优势,对于用户分析习惯和业务逻辑思维有更加准确的理解,所以这种优势应保持并深入发展。目前奥威power-BI在移动应用方面支持任何终端设备(PC/平板/手机),还与微信(公众号、企业号)、钉钉、金蝶云之家、移动OA等APP集成。通过预警/定时推送,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让关键信息尽在“掌”握。

商业智能BI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快20年了。而国内主流bi工具的发展也有快10余年的年头了。时间飞逝,弹指一挥间。面临国外对手的强劲,国内BI即使起步艰难,也未曾停止坚持和努力的脚步,一直走到今天。今天的成绩,虽不说超越,但也是值得肯定的,未来,也一定潜力无限!

时间: 2024-10-12 19:17:13

面对强劲对手Tableau,国内主流BI工具奋力崛起的相关文章

4款最具影响力的自助式BI工具

数据为王的时代,人人都需要掌握一些数据分析技能.不懂SQL,不懂数据库,Excel不精通,VBA不敢碰,这些都是横亘在面前的一道坎. 然而,企业数据分析日益上涨,数据人才供不应求,为了降低入门门槛,近几年市面上大量涌现了一批自助式BI工具. 自助式BI工具其实就是指大数据前端分析工具.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是其主要特征. 目前的自助式BI工具,已经将维度的选择集成到控件组件的拖选操作,自动建模技术避免了手动建立数据模型.这样一来,数据分析工作能很好地落地到业务分析员手中,一方面能更快速地响应业务的需

CIO如何寻找合适的BI工具

前情提要:某制造企业用ERP对日常运营基础数据进行管理,但领导需要的报表还是需要在系统外进行编制.随着公司发展,数据越来越多,报表数量也越来越多,公式越来越复杂.最麻烦的是,当领导从一个报表发现问题时,需要从另外的报表中找原因.很多情况到最后还是拍脑袋做决定,目前想寻找合适的BI工具来解决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问题. Gartner组织的2019 CIO Agenda报告显示,综合全球3102名CIO的意见,在IT领域将增加投入的首位是BI/数据分析解决方案(45%).信息化.数字化给企业带来的利好

全方面分析敏捷BI工具为何如此热门

BI产品被认为是继ERP之后,企业服务领域新的增长蓝海.市场普遍认为,商业智能和分析平台市场的主流,已经从IT主导的分析报告,转向了商业主导的分析报告.从国内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角度来看,BI软件一直是投资的热点,敏捷BI的快速发展是一个亮点.那么,敏捷BI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就获得用户的青睐,它真的那么强大吗?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分析敏捷BI工具的发展趋势. 敏捷BI与传统BI,两者有许多的区别. 1.部署开发周期是不同的.这是敏捷BI工具的一个主要特性.传统BI产品的部署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需要总

论各类BI工具的“大数据”特性

市面上的BI工具形形色色,功能性能包装得十分亮丽,但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更关注的是朴实的技术特性和解决方案.对于大数据,未来的应用趋势不可抵挡,很多企业也正存在大数据分析处理展现的需求,以下我们列举市面上主流的三款BI系统,就"大数据"特性展开探讨,主要是与Hadoop.Spark.多维分析数据库的对接和性能. Tableau的大数据策略 1.目前,Tableau适用的大数据生态系统连接包括: Hadoop:Cloudera Impala 和 Hive.Hortonworks Hive.

太多选择——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BI工具?

在没认清现状前,企业当然不能一言不合就上BI. BI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管理软件,不能简单归类为类似用于提高管理的ERP和WMS,或用于提高企业效率的OA.BPM.BI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展现数据,用于加强企业各环节的管控,帮助快速制定科学的决策. 在选型BI之前,是否认清了眼下的问题? 多数选型BI的公司通常是出于以下几种需求. 1.领导厌倦了看常规报表或进入各业务系统看数据,希望给到直观明了的指标数据: 2.业务错综复杂,难以理清规律,对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3.以IT部门来驱动的数

国内主流虚拟化厂商之间比较

国内主流虚拟化厂商之间比较 目录 虚拟化厂商各方面之比较... 3 1虚拟化桌面各厂商比较... 3 1.1从厂商的历史和技术的过程上来比较:... 3 1.2从产品的功能方面比较如下:... 4 2 虚拟化服务器各个厂商比较... 5 2.2 Hyper-V与VMware的分析与比较... 6 2.3虚拟化横向比较--MSvsVMwarevsCitrix. 8 3 Citrix Desktop 4 和VMware View 4.01 Premier Edition比较... 12 4 VMwa

论各类BI工具的“大数据”特性!

市面上的BI工具形形色色,功能性能包装得十分亮丽,但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更关注的是朴实的技术特性和解决方案.对于大数据,未来的应用趋势不可抵挡,很多企业也正存在大数据分析处理展现的需求,以下我们列举市面上主流的三款BI系统,就"大数据"特性展开探讨,主要是与Hadoop.Spark.多维分析数据库的对接和性能. Tableau的大数据策略 1.目前,Tableau适用的大数据生态系统连接包括: Hadoop:Cloudera Impala 和 Hive.Hortonworks Hive.

5大知名的BI工具对比介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对于BI工具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国内国外的BI工具不少,如Tableau.FineBI.Power BI等等.本文就对当下市面上最热门的5款知名的BI工具进行对比介绍. 1.FineBI FineBI是纯国内商业自助BI工具之一,属于fanruan的产品.它的数据处理很快,可以实时更新,并在数十亿秒内显示数据.在前端分析时,它呈现数据分析的结果也是很快的.其次,FineBI上手快,因为它基本上没有代码操作,几乎看一个10分钟的教学视频就可以掌握数据分析的操作方法.它

BI工具,未来企业发展的好帮手

从大数据概念提出以来,这方面的发展一直在不断进行,而随着企业需求的加大,BI系统的范围也越来越大,甚至隐约超过很多产品.作为具有针对性.广泛性特点的产品,BI工具从简单的数据获取到如今的交互.决策以及分析利用,经历了质的变化,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冲击. 专业人士指出,大数据已经不是什么新概念,但是却依然在市场舞台中发挥作用,而这些作用在导入BI工具之后将会起到三大效果: 效果一.企业决策流程更加快速 BI工具的使用加速了企业资讯的整合,同时也汇总了公司内外的资料和信息,对企业来说,大幅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