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M多分类

http://www.matlabsky.com/thread-9471-1-1.html
SVM算法最初是为二值分类问题设计的,当处理多类问题时,就需要构造合适的多类分类器。目前,构造SVM多类分类器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法,直接在目标函数上进行修改,将多个分类面的参数求解合并到一个最优化问题中,通过求解该最优化问题“一次性”实现多类分类。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其计算复杂度比较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只适合用于小型问题中;另一类是间接法,主要是通过组合多个二分类器来实现多分类器的构造,常见的方法有one-against-one和one-against-all两种。

a.一对多法(one-versus-rest,简称1-v-r SVMs)。训练时依次把某个类别的样本归为一类,其他剩余的样本归为另一类,这样k个类别的样本就构造出了k个SVM。分类时将未知样本分类为具有最大分类函数值的那类。

b.一对一法(one-versus-one,简称1-v-1 SVMs)。其做法是在任意两类样本之间设计一个SVM,因此k个类别的样本就需要设计k(k-1)/2个SVM。当对一个未知样本进行分类时,最后得 票最多的类别即为该未知样本的类别。Libsvm中的多类分类就是根据这个方法实现的。

c.层次支持向量机(H-SVMs)。层次分类法首先将所有类别分成两个子类,再将子类进一步划分成两个次级子类,如此循环,直到得到一个单独的类别为止。

对c和d两种方法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论文《支持向量机在多类分类问题中的推广》(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
d.其他多类分类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有向无环图SVM(Directed Acyclic Graph SVMs,简称DAG-SVMs)和对类别进行二进制编码的纠错编码SVMs。

http://www.blogjava.net/zhenandaci/archive/2009/03/26/262113.html

从 SVM的那几张图可以看出来,SVM是一种典型的两类分类器,即它只回答属于正类还是负类的问题。而现实中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多类的问题(少部分例外,例如垃圾邮件过滤,就只需要确定“是”还是“不是”垃圾邮件),比如文本分类,比如数字识别。如何由两类分类器得到多类分类器,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还以文本分类为例,现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真的一次性考虑所有样本,并求解一个多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一次性得到多个分类面,就像下图这样:

多个超平面把空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类别,给一篇文章,看它落在哪个区域就知道了它的分类。

看起来很美对不对?只可惜这种算法还基本停留在纸面上,因为一次性求解的方法计算量实在太大,大到无法实用的地步。

稍稍退一步,我们就会想到所谓“一类对其余”的方法,就是每次仍然解一个两类分类的问题。比如我们有5个类别,第一次就把类别1的样本定为正样本,其余2,3,4,5的样本合起来定为负样本,这样得到一个两类分类器,它能够指出一篇文章是还是不是第1类的;第二次我们把类别2 的样本定为正样本,把1,3,4,5的样本合起来定为负样本,得到一个分类器,如此下去,我们可以得到5个这样的两类分类器(总是和类别的数目一致)。到了有文章需要分类的时候,我们就拿着这篇文章挨个分类器的问:是属于你的么?是属于你的么?哪个分类器点头说是了,文章的类别就确定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每个优化问题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分类的时候速度很快(只需要调用5个分类器就知道了结果)。但有时也会出现两种很尴尬的情况,例如拿一篇文章问了一圈,每一个分类器都说它是属于它那一类的,或者每一个分类器都说它不是它那一类的,前者叫分类重叠现象,后者叫不可分类现象。分类重叠倒还好办,随便选一个结果都不至于太离谱,或者看看这篇文章到各个超平面的距离,哪个远就判给哪个。不可分类现象就着实难办了,只能把它分给第6个类别了……更要命的是,本来各个类别的样本数目是差不多的,但“其余”的那一类样本数总是要数倍于正类(因为它是除正类以外其他类别的样本之和嘛),这就人为的造成了上一节所说的“数据集偏斜”问题。

因此我们还得再退一步,还是解两类分类问题,还是每次选一个类的样本作正类样本,而负类样本则变成只选一个类(称为“一对一单挑”的方法,哦,不对,没有单挑,就是“一对一”的方法,呵呵),这就避免了偏斜。因此过程就是算出这样一些分类器,第一个只回答“是第1类还是第2类”,第二个只回答“是第1类还是第3类”,第三个只回答“是第1类还是第4类”,如此下去,你也可以马上得出,这样的分类器应该有5 X 4/2=10个(通式是,如果有k个类别,则总的两类分类器数目为k(k-1)/2)。虽然分类器的数目多了,但是在训练阶段(也就是算出这些分类器的分类平面时)所用的总时间却比“一类对其余”方法少很多,在真正用来分类的时候,把一篇文章扔给所有分类器,第一个分类器会投票说它是“1”或者“2”,第二个会说它是“1”或者“3”,让每一个都投上自己的一票,最后统计票数,如果类别“1”得票最多,就判这篇文章属于第1类。这种方法显然也会有分类重叠的现象,但不会有不可分类现象,因为总不可能所有类别的票数都是0。看起来够好么?其实不然,想想分类一篇文章,我们调用了多少个分类器?10个,这还是类别数为5的时候,类别数如果是1000,要调用的分类器数目会上升至约500,000个(类别数的平方量级)。这如何是好?

看来我们必须再退一步,在分类的时候下功夫,我们还是像一对一方法那样来训练,只是在对一篇文章进行分类之前,我们先按照下面图的样子来组织分类器(如你所见,这是一个有向无环图,因此这种方法也叫做DAG SVM)

这样在分类时,我们就可以先问分类器“1对5”(意思是它能够回答“是第1类还是第5类”),如果它回答5,我们就往左走,再问“2对5”这个分类器,如果它还说是“5”,我们就继续往左走,这样一直问下去,就可以得到分类结果。好处在哪?我们其实只调用了4个分类器(如果类别数是k,则只调用k-1个),分类速度飞快,且没有分类重叠和不可分类现象!缺点在哪?假如最一开始的分类器回答错误(明明是类别1的文章,它说成了5),那么后面的分类器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纠正它的错误的(因为后面的分类器压根没有出现“1”这个类别标签),其实对下面每一层的分类器都存在这种错误向下累积的现象。。

不过不要被DAG方法的错误累积吓倒,错误累积在一对其余和一对一方法中也都存在,DAG方法好于它们的地方就在于,累积的上限,不管是大是小,总是有定论的,有理论证明。而一对其余和一对一方法中,尽管每一个两类分类器的泛化误差限是知道的,但是合起来做多类分类的时候,误差上界是多少,没人知道,这意味着准确率低到0也是有可能的,这多让人郁闷。

而且现在DAG方法根节点的选取(也就是如何选第一个参与分类的分类器),也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整体效果,我们总希望根节点少犯错误为好,因此参与第一次分类的两个类别,最好是差别特别特别大,大到以至于不太可能把他们分错;或者我们就总取在两类分类中正确率最高的那个分类器作根节点,或者我们让两类分类器在分类的时候,不光输出类别的标签,还输出一个类似“置信度”的东东,当它对自己的结果不太自信的时候,我们就不光按照它的输出走,把它旁边的那条路也走一走,等等。

大Tips:SVM的计算复杂度

使用SVM进行分类的时候,实际上是训练和分类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因而讨论复杂度就不能一概而论,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训练阶段的复杂度,即解那个二次规划问题的复杂度。对这个问题的解,基本上要划分为两大块,解析解和数值解。

解析解就是理论上的解,它的形式是表达式,因此它是精确的,一个问题只要有解(无解的问题还跟着掺和什么呀,哈哈),那它的解析解是一定存在的。当然存在是一回事,能够解出来,或者可以在可以承受的时间范围内解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对SVM来说,求得解析解的时间复杂度最坏可以达到O(Nsv3),其中Nsv是支持向量的个数,而虽然没有固定的比例,但支持向量的个数多少也和训练集的大小有关。

数值解就是可以使用的解,是一个一个的数,往往都是近似解。求数值解的过程非常像穷举法,从一个数开始,试一试它当解效果怎样,不满足一定条件(叫做停机条件,就是满足这个以后就认为解足够精确了,不需要继续算下去了)就试下一个,当然下一个数不是乱选的,也有一定章法可循。有的算法,每次只尝试一个数,有的就尝试多个,而且找下一个数字(或下一组数)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停机条件也各不相同,最终得到的解精度也各不相同,可见对求数值解的复杂度的讨论不能脱开具体的算法。

一个具体的算法,Bunch-Kaufman训练算法,典型的时间复杂度在O(Nsv3+LNsv2+dLNsv)和O(dL2)之间,其中Nsv是支持向量的个数,L是训练集样本的个数,d是每个样本的维数(原始的维数,没有经过向高维空间映射之前的维数)。复杂度会有变化,是因为它不光跟输入问题的规模有关(不光和样本的数量,维数有关),也和问题最终的解有关(即支持向量有关),如果支持向量比较少,过程会快很多,如果支持向量很多,接近于样本的数量,就会产生O(dL2)这个十分糟糕的结果(给10,000个样本,每个样本1000维,基本就不用算了,算不出来,呵呵,而这种输入规模对文本分类来说太正常了)。

这样再回头看就会明白为什么一对一方法尽管要训练的两类分类器数量多,但总时间实际上比一对其余方法要少了,因为一对其余方法每次训练都考虑了所有样本(只是每次把不同的部分划分为正类或者负类而已),自然慢上很多。

时间: 2024-08-10 01:54:30

SVM多分类的相关文章

CS231N-线性回归+svm多分类+softmax多分类

CS231N-线性回归+svm多分类+softmax多分类 计算机视觉 这一部分比较基础,没有太多视觉相关的.. 1.线性回归 假定在著名的 CIFAR10数据集上,包含10类数据.每类数据有10000条? 目标是输入一个图片,通过模型给出一个label.线性回归的思想就是 得到到F(x)作为某个类别的分数.那么针对每个可能的label都经过一个线性函数输出一个分值,那么我们选最大的其实就是最有可能的分数. 为什么这么做是合理的? 角度1: 每个种类一个 template,每个线性函数的W的训练

吴裕雄 python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SVM非线性分类SVC模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linear_model,svm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def load_data_classfication(): ''' 加载用于分类问题的数据集 ''' # 使用 scikit-learn 自带的 iris 数据集 iris=datasets.lo

机器学习之SVM多分类

实验要求数据说明 :数据集data4train.mat是一个2*150的矩阵,代表了150个样本,每个样本具有两维特征,其类标在truelabel.mat文件中,trainning sample 图展示了理想的分类类结果:方案选择:选择并实现一种两分类方法(如感知机方法,SVM等):在此基础上设计使用该二分类器实现三分类问题的策略,并程序实现,画出分类结果直接采用现成的可实现多分类的方法(如多类SVM,BP网络等)进行问题求解.画出分类结果.我选择第二种,时间不够,只能使用sklearn中的sv

机器学习:SVM做多分类问题

引言 SVM做二分类问题很简单明了,但是如何用二分类构建多分类问题,自己查找了部分资料,发现普遍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法,直接求解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但这种方法计算量很大,不实用,另外一种是间接法,通过多个二分类来实现多分类,常见的有一对多和一对一两种 最后针对一对一要构建n平方个二分类器,如果n过大,那么分类器个数过多的情况,提出一种有向无环图的方法,这种方法只需要构建n个分类器,但存在误差累计的问题 直接法求多目标优化问题(不实用) 一次性考虑所有样本,并求解一个多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一串心得

SVM支持向量机分类

一.SVM目标和原理 svm分为线性可分和线性不可分两种 线性可分: svm.SVC(C=0.8, kernel='linear', class_weight={-1:1, 1:20}) 线性不可分: 使用径向基(高斯)核函数 svm.SVC(C=0.8, kernel='rbf', class_weight={-1: 1, 1: 10}) 目标函数:所有样本点到所有可能分界线最小值中的最大值即为目标函数    找到目标函数之前首先要找到支撑向量.分界线L1具有无数条,需要在可行范围内使得D的值

tensorflow实现svm多分类 iris 3分类——本质上在使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线性回归(loss是定制的而已)

# Multi-class (Nonlinear) SVM Example # # This function wll illustrate how to # implement the gaussian kernel with # multiple classes on the iris dataset. # # Gaussian Kernel: # K(x1, x2) = exp(-gamma * abs(x1 - x2)^2) # # X : (Sepal Length, Petal Wi

spark Mllib基本功系列编程入门之 SVM实现分类

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咯.欢迎交流. /** * Created by whuscalaman on 1/7/16. */import org.apache.spark.{SparkConf, SparkContext}import org.apache.spark.mllib.classification.SVMWithSGDimport org.apache.spark.mllib.linalg.Vectorsimport org.apache.spark.mllib.regression.L

[学习记录]sklearn贝叶斯及SVM文本分类

贝叶斯分类首先准备好数据材料 第一次获取20newsgroups时会花费数分钟时间来获取数据,通过获得target_names可以查看其中的类型. 为了进行分类,采用词袋模型的方法,即统计每篇新闻的单词,不考虑单词间的联系,仅仅考虑它们出现的频率. 11314代表有11314篇文章,130107意思为词典中一共有130107个单词,这11314篇文章中所有的单词都来自于此. 我们可以获得列表中每个对象(文章),并通过一些属性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 接下来进行贝叶斯分类,这里采用Multinomial

matlab利用hinge loss实现多分类SVM

介绍 hinge loss code 1 介绍 本文将介绍hinge loss E(w)以及其梯度?E(w).并利用批量梯度下降方法来优化hinge loss实现SVM多分类.利用hinge loss在手写字数据库上实验,能达到87.040%的正确识别率. 2. hinge loss 根据二分类的SVM目标函数,我们可以定义多分类的SVM目标函数: E(w1,-,wk)=∑kj=112||wj||2+C∑ni=1L((w1,-,wk),(xi,yi)). 其中T={(x1,y1),-,(x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