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一周小结

软件工程包括了开发、运营、维护软件的过程中的很多技术、做法、习惯和思想。软件工程把这些相关的技术和过程统一个体系中,叫“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的效率,以及提升用户满意度、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开发流程不光指团队的流程,还包括个人开发流程,因为软件团队是由个人组成的。在团队的大流程中,是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在做开发、测试、用户界面设计、管理、交流等工作。因此,个人在团队中也有独立的流程。

大多数的工程师都在团队的环境中工作,怎么样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队员呢?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和它对应的有团队的软件流程TSP(team software process),TSP对团对成员也有要求:

1、交流:能有效地和其他队员交流,从大的技术方向,到看似微小的问题。

2、说到做到:就像上面说的“按时交付”。

3、接受团队赋予的角色并按角色要求工作:团队要完成任务,有很多事情要做,是否能接受不同的任务并高质量完成。

4、全力投入团队的活动:就像一些评审会议,代码复审,都要全力以赴地参加,而不是游离于团队之外。

5、按照团队流程的要求工作:团队有自己的流程,个人的能力即使很强,也要求按照团队制定的流程工作,而不要认为自己不受流程约束。

6、准备:在开会讨论之前,开始一个新功能之前,一个新项目之前,都要做好准备工作。

7、理性地工作:软件开发有很多个人的、感情驱动的因素,但是一个成熟的团队成员必须从事实和数据出发,按照流程,理性的工作。

职业发展--考级之路

在中国,软件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考试有: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现代软件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个软件有一个人单枪匹马完成,已经很少见了,软件都是在相互合作中完成的。合作的最小单位是两个人,两个工程师在一起,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代码”,每个人都能看“别人的代码”,并发表意见。但是每个人对于什么是“好”的代码规范未必认同,这时我们很有必要给出一个基准线--什么是好的代码规范和设计规范。

团队的有共同的特点:1、团队有一致的集体目标,团都要一起完成这目标。一个团队的成员不一定要同时工作,例如接力赛跑。

2、团队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软件团队有各种形式,适用于不同的人员和需求。基于直觉形成的团队模式未必是最适合的。

模式有:一窝蜂模式、主治医师模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业余剧团模式、秘密团队、特工团队、交响乐团模式、爵士乐模式、功能团队模式、官僚模式

时间: 2024-10-05 08:32:05

《构建之法》一周小结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首周阅读体会

作为软件工程的学生,终于开始从构建之法这本书真正开始接触软工的内容,从目录不难看出来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工作流程,我们开始学习与计算机科学不同的东西.软件工程的内容是一系列的,游源代码管理,质量保障,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程序理解,软件维护,软件项目的管理,用户体验,这些是软件工程的核心.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当然不难发现软件也有不同的开发阶段,玩具阶段,业余爱好阶段,成熟的产业阶段 .我们从定义上来说软件工程,那就是吧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

学习构建之法第二周

第二周了,这本书并没有看完,但是在脑海中差不多有了点想法.罗列如下: 1.功能:实现距离某件事还差n个时间 2.具体内容:用户设置需求事件事件,功能,需要提醒的时间长度,选择提醒的方式(比如进度条....) 一点想法:程序主要实现的是提醒功能,满足用户对事件的时间管理.实现对具体事件的管理,比如距离今年结束的事件,距离做了某事已经过去了多长时间,距离做某事还有多长时间..... PS:想法现在有点乱,暂一变看书一边修改,完善.

构建之法第二周学习体验

首先我学习了个人能力的衡量与发展.软件工程中有一项是软件开发流程,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运营和维护的效率.但是软件开发流程不光是指团队的流程,还包括个人开发流程,因为软件团队是由个人组成的.单个成员在团队中的流程包括:1.通过交流.实验.快速原型等方法,理解问题.需求或任务2.提出多种解决办法并估计工作量3.与相关角色交流解决问题的提案,决定一个可行的方案 4.执行,把想法变成实际中能工作的代码,同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其他特性5.在测试环境中测试实现方案,修复Bug6.在解决方案发布出去后,对

构建之法 第二组第一周学习

这是我们小组学习构建之法的第一周.在第一周的学习中,大家都对<构建之法>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用各种实例来阐述软件工程中的内容,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同学说这本书的第一章就像是一篇小说,把软件工程里一些死板的方法写活了,把一些冷硬的知识点写的有血有肉,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动力.可以说这本书是很少有的能把软件工程写活的书,在大家学习的过程中,仿佛是在和书对话,让自己身临其境,切身的体会真正进行软件工程操作时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在这一周的学习中,大家都表现出

第一周读书笔记《构建之法》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wmd-preview h1 { color: #0077bb }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沈三景 PB15061249 软件工程 读书笔记 前言 开学前两周,杂事颇多,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构建之法>,只能每天在睡前阅读约半小时,故只看了前三章.虽如此,但仍收获很多,下面就是我对前四章内容的一些看法和理解,如有理解偏颇之处,望见谅. 第一章 概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软件工程是什么?软件工程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解决前一个问题,作者首先提出了两个等式: 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 软件

2018-2019-1 20189221 《构建之法》第一周学习总结

2018-2019-1 20189221 <构建之法>第1周学习总结 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第 1 章 概论 理论和知识点: 计算机科学的领域,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软件的特性,软件工程的定义与组成部分 1.1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 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 简单的应用程序--->满足各种功能的应用软件--->保证服务质量的软件服务 软件工程的要求质量保证.用户体验.国际化和本地化 软件工程的工作有源代码管理.配置管理.软件项目的管理.需求分析.软件测试.程序理解.软

(第九周)读构建之法有感1

构建之法第四章:两人合作 在这一章节里面,我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编写的代码是有多混乱,多么的不规范.编写规范的代码是程序人员良好的习惯.书本里面提到的代码复审以及结对编程都是要合作的,我们曾经也进行过结对训练,能在实践进行中感受到每个人的角色和作用,学习到很多,对于代码复审则是比较陌生.但是在书中还是了解到代码复审的作用是很强大的,非常适合一些中型以上的程序的测试检查.

第一周-构建之法

<构建之法>第一章阅读笔记 本书第一章标题为"软件=程序+软件工程",如标题所言,在开头就十分精炼地概述了"软件"的概念,这样哪怕读者是门外汉,这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也很浅显易懂好消化,至少不会一上来就被一棍打懵.通过灵活又务实地举例子,把编程的意义.软件工程的概念等等都尽可能清晰而具象地向读者剖析出来. 第一章分好几部分分别讲解了"软件是什么"."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关系".软件工程的知识领域".&

构建之法小结四

本周阅读了构建之法的第四章,本章讲了两人合作的前提是代码要规范 (包括代码风格规范及代码设计规范)及代码复审,然后才能结对开发. 以前,写代码时,很多时候是上手就写,一个大括号包含所有内容,虽 然大一时学过函数.类等知识,但写代码时并不使用这些知识. 很显然这样,不利于别人及自己后续阅读代码,因为代码最终是要给人看 的,要想一个团队合作开发,必须有一些大家一致遵守的规则,这样团队 才能良好的进行工作. 在以后的编程实践中,我会注意按照本章的代码规范来编写程序,多加练 习.

构建之法-第三周

构建之法第三章-软件工程师的成长 本章主要的理论和知识点是评价软件工程师水平的主要方法.技能的反面以及TSP对个人的要求. 首先,不同的数据能够从不同方面一个展示软件工程师的技术和能力,例如,通过完成时间平均值的比较,两位工程师或许能决出完成效率的高下,但通过比较方差则又能体现出的两位工程师的工作稳定性. 作为一个初级软件工程师,我们可以关注的成长有一下几个方面: 1.积累软件开发相关的知识,提升技术技能: 2.积累问题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3.对通用的软件设计思想和软件工程思想的理解: 4.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