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七

计算机领域有很多基本名词,比如说最常出现的,程序员都不太喜欢的——bug(缺陷)。

测试设计有两类方法:黑箱(Black Box)和白箱(White Box)。要注意的是,这是软件测试设计的方法,不是软件测试的方法。

黑箱是指在设计测试的过程中,把软件系统当作一个“黑箱”,无法了解或者使用系统的内部结构及知识。从软件的行为出发,而不是从内部结构出发来设计测试。

白箱是指在设计测试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看到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并使用软件的内部结构和知识来选择测试数据及具体的测试方法。

还有其他的测试方法,比如按功能分出的单元测试、场景测试、系统测试等等,再比如安非功能测试分出的压力测试、兼容性测试、配置测试、效能测试等等,还有按测试的时机和作用分类的。

实战中的测试是在项目的稳定阶段执行的。团队在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在满足最低接受条件的前提下,提高各个部分的质量。

软件的开发过程有三个主要的特性:好、快、便宜。也就是说是在功能、成本、时间三个方面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程序的质量可以临时提高,比如说加班加点地赶在交付期限之前完成,但是软件工程的质量需要长期的过程来提高。软件工程的质量在哪些方面呢?1.项目的可见性。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旁观者的监督可以督促整个团队对于这个项目执行的进程。2.风险控制。在项目开始的时候,要有完善的方案和宽裕的预期时间。3.开发成本控制。

一个团队经历了重重考验,完成一个项目,但是最后的阶段往往都是最考验人的,不但考验团队项目管理水平、应变能力,也考验团队的“血型”。“血型”指的是什么?别人都会说血型和性格有关。A型:黑胆汁质,性格特征是内向、思考者、悲观。 B型:多血质,性格特征是外向、多言、乐观。AB型:粘液质,性格特征是内向、旁观看、悲观。 O型:黄胆汁质,性格特征是外向、行动者、乐观。 A型:崇尚完美主义者。B型:充满感情的行动家。AB型:充满个性的自信家。O型:现实浪漫主义者。软件团队的血型也有4种。就 优秀的软件团队会发布有已知缺陷的软件么?  A:他们知道优秀的软件公司会发布有已知缺陷的软件。B:他们不相信这一点 。 O: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因此嘴巴惊讶成了O型。 AB型:他们对于自己开发的软件是A型,对于别人开发的软件是B型。

时间: 2024-08-29 10:27:04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七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8)

<构建之法>第十&十一章 主要讲述了在软件设计前期的需求分析问题上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分为"典型用户和场景"以及"软件设计与实现". 其中第十章大部分内容包含: 用户的分类(典型用户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名字(越自然越好) 2. 年龄(不同年龄和收入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 3. 收入 4. 代表的用户在市场上的比例和重要性(比例大不等同于重要性高,如付费的用户比例较少,但是影响大,所以更重要 5. 使用这个软件的典型场景 6. 使用本软件/服务的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五

今天我学习了构建之法的第五章——典型用户与典型场景.我们都知道,软件开发最终都是服务于用户,所以用户主导着我们的开发方向.软件开发离不开用户,所以能够搞清楚用户隐藏的要求也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涉及到了典型用户. 典型用户,顾名思义,能够代表大部分用户的用户.很多时候,不考虑典型用户的话,软件的开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做的尽善尽美,开发人员不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能考虑到.这时候,典型用户就站了出来.但同时,典型用户也有两面性——受欢迎的与不受欢迎的.那些能够按照开发者期望进行操作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一)

在我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软件工程这个词汇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只是停留在是一门学科,一个专业,或者是一大堆硬生生的理论知识,然而当我读完构建之法这本书的推荐序和第一,第二版前言开始,我就深刻意识到我之前对于软件工程的肤浅认识是多么错误. 我看书一般喜欢从从书的封面开始看起,或许这也是大多数人看书的习惯,·在本书的封面素描着一副鲁班锁,刚开始让人感觉有点奇怪,明明是一本讲软件工程的书,为什么要用鲁班锁做为封面图案呢?原来玄机深藏于鲁班锁的内部,这鲁班锁从外部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

周末我抽空将<构建之法>第一章读完,感觉对软件工程又有了新的认识. <构建之法>开篇便写到:软件=程序+软件工程.我认为这是对软件的一种及其精炼的解释.程序即是指一行行代码,软件工程则包含了各种软件开发活动,包括构建管理.源代码管理.软件设计.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等等,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我认为软件设计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机械行业,除了大家普遍所能看到的机械结构,每一个设备还包含有控制.软件等部分,一个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_1

本周我快速地阅读了一遍<构建之法>,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我们有些什么原则需要坚持. 2软件测试方法有什么?做软件测试只是找BUG吗? 3什么是敏捷流程?怎样去根据自己的项目选择开发方法? 4第三章中有提及考级的相关内容,但是在社会工作中,实践经验比证书更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5当今市场对软件有哪些主要需求,安全软件并不能填满所有的漏洞,它的发展前景真的有那么好吗?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三

在学习了构建之法第四章,第五章之后,写一下我的感想. 代码规范一直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专业技能过硬与否只是一方面,代码规范同样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比如最开始的注释,在我们写一些很短的代码十几行,几十行代码的时候,如果不写注释,说白了,那么短的代码,谁都能找得到.但是,万一代码量上了三位数呢.几百行的代码,找那么一个错误,难度可是不小.再加点难度,四位数,五位数,甚至做项目的时候呢.没有注释,八成项目经理都不要你了. 代码规范有很多方面,处了注释,还有缩进,行宽,括号,分行,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之二

由于近几周进行构建之法的学习很少,所以这周一下子看了三个周期的内容. 既然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就决定了我们将来要朝着软件工程师的方向发展.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在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的过程中,我们又有那些需要注意和学习的地方呢. 软件工程师的成长道路上,首先对我们自己的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第一步,我们要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奇瑞要很好的衡量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就有涉及到了衡量我们能力的标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对于这些衡量标准,我们不能抱着仅仅不被OUT的态度,不能只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3

软件开发流程: 写了再改模式:适合只用一次的小程序 RUP统一流程:将不同类型的工作划分为规程和工作流. 老板驱动的流程:老板在整个流程中占据领导地位. 渐进交付的流程:现发布一个版本,然后根据反馈进行修改然后再发布,不断反复直到用户满意或无法进行下去时停止.MVP:最小可行产品,即先做出一个实现了关键功能的很小的软件供用户使用体验,然后根据用户反馈继续开发.MBP:最强最美产品,即等到产品做得完美了后再进行发布. TSP原则:优秀的模式和流程的共同点的总结. 瀑布模型以及瀑布模型的各种变形:适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5)

第七章 MSF What is MSF?--Microsoft Solution Framework(微软解决方案框架)即一个方法论,也就是微软推荐的软件开发方法. MSF基本原则: MSF没有像敏捷那样搞一个宣言,但是它也有一套思想框架-9条基本原则 1. 推动信息共享与沟通(Foster open communications) 第一个原则,就是所有信息都保留并公开,讨论要包括所有涉及的角色,决定要公开并告知所有人.当然,对牵涉到技术机密.安全性等信息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看不到所有的信息,

构建之法——读书笔记(6)

第8章 需求分析 8.1 软件需求 寻找需求: 1. 获取和引导需求(Elicitation) 软件团队需要找到软件的利益相关者,了解和挖掘他们对软件的需求,引导他们表达出对软件的需求. 2. 分析和定义需求(Analysis&Specification) 这是指对从各个方面获取的需求进行规整,定义需求的内涵,从各个角度将需求量化(需求实现的最后期限,实现需求大致所需的时间和资源成本,各个不同需求的优先级,需求带来的收益,等等). 3. 验证需求(Validation) 软件团队要跟利益相关者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