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用户分析及IT创新

人们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会求助于软件。但是针对不同情况用户的需求不同,软件团队要找到软件的利益相关者,如果对自己的需求明确的用户就直接了解他们的需求,而对于不明确自己需求的用户,软件团队需要设身处地替用户着想,引导出需求。不仅来源于外界,需求还可以来自各种管理机构、软件企业本身和软件团队本身。

下一步是“分析和定义需求”,即对从各方面获取的需求进行规整,定义需求的内涵,从各个角度将需求各方面细化。

然后软件团队跟用户沟通,通过分析报告、技术原型、用户调查或演示等形式向他们验证软件团队对于用户需求的认真是否符合。

但是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需求、技术、团队能力等都在不断变化或提高,以往的技术可能不能实现新的功能或是其他问题,这些都要求软件团队不断对需求进行重新审核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软件的需求有以下划分:

1.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

2.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需求

3.非功能性需求

4.综合需求

如何获得用户需求是最开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功能来源于需求又作用于需求。而获得用户需求就需要--用户调查。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用户调研方法:

1.焦点小组:找到一群目标用户的代表,加上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来讨论用户想要什么、对软件的评价等等

2.深入面谈:通过详细的面谈,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此类研究着重探究用户在使用软件时遇到的困难,以此来改进软件,让软件更实用

3.卡片分类

4.用户调查问卷:向用户提供事先规定好的问题,让用户回答,从答案中比重较大的中来评估用户的需求

5.用户日志研究:让用户记录自己日常中与软件庸官的行为,供软件团队分析

6.人类学调查

7.眼动跟踪研究

8.快速原型调研

9.A/B测试:在两者中让用户选择,优胜劣汰

而软件团队要做到让用户信任并且选择的话,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NABCD:

1.need:软件创意满足多少用户需求

2.approach:软件团队针对软件的特殊做法

3.benefit:软件给用户带来的好处

4.competitors:软件在市场的竞争力

5.delivery:如何将软件推广到用户手中

得到了需求后,软件团队就要考虑用功能来实现这些需求,于是有了以下类型:

杀手功能:OCR文字识别技术,可以在屏幕上取词解释,拥有独家权威词典

外围功能:良好的界面设计,在各个平台上都可以运行

必要需求:单词短语释义的准确性

辅助需求:可以做各类皮肤等

最后就是软件设计的计划和估计,在准确的计划下完成软件设计,完成用户需求!

创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新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作为发展迅猛的IT行业,创新是关键。

但许多产品的技术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小创新的不断积累,要做循序渐进创新,那就需要你能够关注用户、关注于不断的改进、关注数据、关注于矩阵让东西越来越好。

借鉴一句李开复的话:看一下小用户有什么需求,你给他提供解决方案,你基于此做一个实验的平台,你再尝试别的东西,不断的尝试,如果你的点子非常好,就像滚雪球一样,你就会有一些不确定 性,然后用互联网作为一个实验的平台,如果你不自己是黄色或者蓝色的,你就试一下看用户更喜欢哪些颜色,现在这才是我们产品开发的过程。比如脸 谱,Facebook最开始的时候只是哈佛的男孩、女孩投票,看谁更漂亮,慢慢的就增加了功能,慢慢的就普及了,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逐渐反复的过程,这整个的改变了我们行业的情况。

未来是IT的天下,因此这个技术我们必须要做好。

时间: 2024-12-25 13:47:17

软件用户分析及IT创新的相关文章

软件用户分析

我们的软件用户大致分为两类 一 李先生 职业:教师 年龄:40 需求:希望传授学生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提高能力 解决:我们可以模拟实验场景,让老师在讲解课程的同时利用我们的软件模拟实验过程,使学生印象深刻. 二 二狗子 职业:学生 年龄:20 需求:希望了解实验过程,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解决:在我们的软件中,学生可以在实验前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过程,为自己的实验课提前预习.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fly/p/10089576.html

袁小伟博士“用户研究和产品创新”讲座有感

2015年1月14日下午参加了由深圳软件园组织的"用户研究和产品创新"讲座,该讲座主讲人为袁小伟博士,讲座由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人-机-环境.用户需求分析.产品创新.交互界面.用户界面设计.使用性测试.用户体验等. 首先袁博士进行了产品设计的环境考虑的讲述,广义上的环境指互动性的空间和氛围,包括了物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在产品设计中应该考虑用户所处的环境这是可以理解的.产品的实现是用户导向的结果,用户使用产品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某种需求,这就有了用户目标和企业目标

第三次作业——个人作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第三次作业--个人作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评测产品:K米,安卓端 第一部分 调研,评测 评测 初体验 还没去KTV的时候,刚开始下了这个APP,我按正常软件一样,进行了注册功能,可到要写用户信息的时候,(可能是本着比较随意的思想,只想一直点,只填了一些以外使用其他APP时候的基本信息就一直点进一步),在上传用户头像的时候,我想直接跳过,没想到这一定要上传头像才可以啊!!!然后注册完后点进去,看了下K歌功能都不能用,看了一下用户的社区,发现大部分用户动态都是国庆的,这个时候已经10.17了,可见

个人作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个人作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华为软件开发云 第一部分 调研,评测 1.评测: 软件的bug,功能评测,黑箱测试 Q:下载并使用,描述最简单直观的个人第一次上手体验. 首先声明这是我第一次使用这么完整的涉及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的这么一款管理软件,初次上手体验,从创建项目到各种工作项的创建,UI体验感十足,而且项目左边菜单栏也是十分方便的.但是有一点不得不说,找华为软件云的手机APP真是花了不少时间,各种应用商店,各种百度都没有给出答案,最后是在华为软件云官网右上方偶然找着的.再者,由于华为云涉及的

个人作业之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同学多多少少经历过一轮敏捷开发,对软件工程的一系列工程流程及团队内各个人员分工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实际企业的开发流程又是如何?华为软件开发云则是将华为近10年的软件研发实践及工具集一体的研发云平台.对比你们团队的开发流程与华为实际开发流程有何差别,孰赢孰弱?如果你来做会做的更好吗?通过各种案例分析,评测,辩论,总结,我们就能看到软件工程的原则在实践中的种种体现. 附:华为软件开发云官网 作业原文:个人作业--软件产品案例分析 1. 调研和评测 评测 下载并使用,描述最简单直观的个人第一

团队项目2.0软件改进分析MathAPP

软件改进分析 在此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改进. 首先,我们把这个软件理解成一个投入市场的.帮助小朋友进行算术运算练习的APP. 从质量保证的角度,有哪些需要改进的BUG? 从用户的角度(把自己当成小学生或真的请小学生帮忙),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从产品的角度(软件的市场定位.推广方式.盈利模式等),我们要对现有软件做些什么手脚? 从开发者的角度,在架构.算法.技术实现.可扩展性.代码规范等方面可以怎样优化? ...... 参考但并不限于以上几条,列出你们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及理由.(博客) 并尽可

典型用户分析和用户场景描述

典型用户分析 (1)名字 : 小刚 (2)年龄:(19~26) (3)收入:只要可供支配得钱不是很多 (4)代表的用户在市场上的比例和重要性:正上大学或刚步入社会投入工作的青年(因为这个阶段的青年多半对消费情况没有太多的关注,因为大学时钱是从父母得到的,所以没有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容易大手大脚,还有刚开始工作的青年,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工资不高,这时候就更应该对每一笔花费都很清楚,不然月末又要吃土或向父母要钱) (5)使用软件的典型场景:在网上买了一双炫酷的篮球鞋,将消费信息记录在微记账 (6)使用

不同类型软件的分析

软件有很多种,如工具类软件.游戏类软件.系统类软件,它们的运行方式也各种各样,如以单机方式运行.以网站方式运行或者以APP方式运行在手机端等,请选取三种软件,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 这些软件的开发者是怎么说服你(陌生人)成为他们的用户的?他们的目标都是盈利么?他们的目标都是赚取用户的现金么?还是别的? 这些软件是如何到你手里的(邮购,下载,互相拷贝……) 这些软件是如何处理Bug 的?又是如何更新新版本的? 同一类型的软件之间是如何竞争的? 这一类软件的发展趋势如何? 列举你在使用上述软件时观察到

TI BLE协议栈软件框架分析

看源代码的时候,一般都是从整个代码的入口处开始,TI  BLE 协议栈源码也不例外.它的入口main()函数就是整个程序的入口,由系统上电时自动调用. 它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一)底层硬件初始化配置 (二)创建任务并初始化任务配置 (三)检测并执行有效的任务事件 Main() 函数源码如下: 一:底层硬件初始化设置 75行,设置系统时钟,使能内存缓冲功能. 78行,关中断,刚启动时,系统运行不稳定,一般会首先关中断. 81行,硬件相关的I/O 口配置. 84行,初始化mcu 内部的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