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传统软件开发顺利过渡到互联网技术开发

为什么要转型呢?云计算的盛行,导致很多产品已经云化。另外,长期专注于业务开发导致技术人员自觉乏味,没有提升空间,自我存在感、成就感大幅下降,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充满了吸引力,并且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本文也是基于前文的基础上,从一些简单的点入手,引入一些经常用到的开发技能点。从单体应用开发,过渡到分布式应用开发,技术栈的变更必然导致学习、工作上产生不小的变化,以下列出几点,来帮助想要转型的朋友掌握这些技能,以便更好的融入到新团队中去。

  • 分布式通讯技术 。单体应用几乎不涉及到系统间的交互,或者有些通过老旧的WebService的形式进行交互,互联网分布式系统倾向于采用轻量化的、更高效率的通讯方式,比如基于HTTP、RPC协议等,了解基本的原理才能更好的使用它们,常见的,再掌握所以你应当掌握一些常用的分布式框架,比如常见的Apache Dubbo,Spring Cloud,Google gRPC等等。数据交互的格式以有轻量的JSON替代原先比较臃肿的xml格式。
  • 缓存技术 。缓存可谓是提高应用效率的大杀器,在互联网产品应用非常广泛,掌握几个常见的缓存中间件是很有必要的。也很多应用场景中,也只能缓存才能保证应用的完整性,比如秒杀场景。缓存按应用场景也有区分,如本地缓存EHcache,Guava等,分布式缓存Redis,Memcache,hazelcast等等。
  •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互联网产品更多会产生一些碎片化的数据,且没有严谨的数据结构,这些些场景上采用非结构化存储势在必行。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还可以细化分为不同的NOSQL库,比如说文档数据库(MongoDB等)、KV库(Redis,LevelDB等)、图库(Neo4j)、列数据库(Hbase等)、搜索引擎(Solr、ElasticStack等)。
  • 异步、多线程技术 。同步的一问一答,能比较及时的处理业务,但当业务量大的时候,为提高系统可用性、处理效率,往往会进行异步、多线程方式进行处理。线程池技术,高并发编程显的尤为重要。
  • 消息中间件 。MQ天然具有系统解耦的优势,应用场景也比较丰富,如在分布式事务中作为中间办来协调事务、统一的消息(APP推送,短信等等)推送分发、延迟队列,特别是在高并发高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削峰平谷,缓解系统压力。比较常见的RabbitMQ、ActiveMQ、RocketMQ、ZeroMQ、Kafka等等。
  • 分布式事务 。单体系统的事务很容易控制,当系统扩展为很多个子系统时,事务会分面在各个子系统中,只有保证分布式事务的准确性,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目前现在很通用的分布式开源解决方案比较少,大家都在采用自己的方案在做,阿里最近开源的Fescar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方案,还有华为的SAGA方案等等。
  • 安全开发 。安全开发在所有系统中都存在,只不过传统的单体应用开发,特别是外包行业,基本很少考虑。而互联网产品面向大众,所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更为关键,比如常见的XSS攻击、CSRF攻击、撞库、拖库等等,都需要在开发、测试、运维过程中重点关注。 OWASP TOP 10 或 CWE top 25 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可以关注下。
  • 运维层面 。Linux常见的操作应当掌握,毕竟我们很多的服务器都是运行的x86架构下的Linux服务器中,即便是不同的分发版本,命令很多也是通用的。Devops文化已经不再陌生,开发&运维已经不可分割开来单独作业务,持续集成(CI)、持续部署(CD)技术将二者的边界变的更模糊,共生共存。

下面蝗几点高级进阶点,这些点并非必须要掌握,但后续肯定会遇到,技多不压身,有条件的话,可以适当的探索一二,扩展眼界,提升格局。

  1. 链路追踪技术 。单个系统里的日志可以按系统交互的先后顺序输出,单系统分拆后,系统日志分别存在于各个子系统中,再区分请求的先后顺序难度就比较大了,导致追踪定位问题,比较繁琐复杂。还好Google又一次引领了潮流,Dapper论文的出现,催生出一大批开源组件的出现,Zipkin、Pinpoint、CAT等应用比较广泛的几个。
  2. 集群部署 。听起来比较搞大上,无非是将原来一台机器干的事,分散在不同机器执行而已,对外提供较高的可用性、计算能力。对于每个用到的中间件几乎都会有主从、主备、集群、高可用等部署策略。
  3. 高可用技术 ,与集群技术应该是关联性很大的,更多是来应对单点故障,简写称为HA(High available),比如可能会经常用到keepalived来保证Nginx、Apache、Tomcat的HA策略;比如会用到Supervisor来保证某些进程挂掉后,自动拉起。
  4. 容器技术 。Docker应用的普及,将云原生应用的提到前所未有高度。Kubernate等容器编排工具更加快了云原生应用(Cloud Native)的普及,CNCF孵化下的各种开源中间件也为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由于传统软开发过程中较少的涉及到如上一些技术点,所以需要在工作之余进行练习掌握,这对后续的面试求职也有很大的帮助。没有工作场景,就没有掌握相应的技术,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就没有机会进入互联网行业,毕竟很多公司都是希望你来就可以上手产出价值,而不是培训一两月时间再上岗。

作者:growithus来源:歪脖贰点零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inack/p/10332091.html

时间: 2025-02-01 21:42:58

如何从传统软件开发顺利过渡到互联网技术开发的相关文章

区块链支付系统开发,区块链应用技术开发

区块链支付系统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也是目前区块链发展的一个方向.传统的支付系统主要是用于电商行业,就像我们现在使用的某付宝某微等等都是属于第三方支付,他们能够解决商家和用户之间不信任的因素,因此在电商行业都是得到了一定地位的.但是传统的支付系统也有一定的弊病.首先是它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目前市面上除了某付宝这一支付系统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支付系统,但是这类型系统总体来说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其他类的支付系统,可能商家刚刚对接好,不一会就无法使用了,这给用户带来了不安全的体验,所以可能

2016年终分析(传统开发与网络时代的Java开发)

2016重大事件:(在此将2016年的开发称为传统开发) 1.乌镇互联网大会大会(大数据&云计算) 2.某东struts2安全漏洞 3.作为一个程序呀对于淘宝双11和双12的分析应该是最好的案例 ●国家发展战略:大数据+云计算->强势兴起 产生: Java应该学什么? 全栈工程师的提出(以后的方向)? 三块技能拼接: ●传统WEB开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技术 1.如果只是会传统WEB开发,包括所谓的开发框架(SSH,SSM)都是很难稳住工作岗位的! 2.大数据&云计算:技

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赚钱之道 如何才能合理落地?

随着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企业都已参入其中,希望谋求新的赚钱盈利模式.例如蚂蚁金服已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跨境支付"上,而这只是先达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一小块儿市场,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领域任然有很大的实际应用空间,如果所有信息都串到区块链上,你觉得这空白市场会赚不到钱吗? 从区块链技术开发结构看,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云存储系统,功能与中心化的百度企业网盘类似.通过token激励用户分享自己的剩余空间和流量以获得区块奖励,因为其充分利用用户资源,近乎无成本

浅谈敏捷软件开发与传统软件开发

本文将介绍传统软件开发与敏捷软件开发,并简单分析二者的优缺. 首先我查阅相关资料大致了解了下为什么会爆发"软件危机"和什么是"软件危机".由于在早期的软件开发活动中有明显的个体化特征,开发流程不规范,人们没有将软件与程序加以详细的区别,对程序之外的数据和相关文档资料没有给予重视,对编写程序之外的软件活动也没有给予重视,因此出现了"软件危机"."软件危机"的特点有:开发成本急剧上升.不能按时交付软件.软件难以维护.无法保证软件质

敏捷软件开发VS传统软件开发

敏捷软件开发VS传统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方法是软件工程理论的重要内容,在软件开发方法中,对于开发软件时的"做什么"和"如何做",给出了明确的.详细的回答.那软件开发方法的"做什么"和"如何做"之间究竟有什么异同? 下面本文就传统软件开发和敏捷软件开发的来探讨一下. 关于传统软件开发 在软件开发方法出现之前,人们普遍错误的认为开发软件只是编写程序.当时,软件开发活动个体化非常严重,编写程序随心所欲,过分追求编程技巧,造成程序很难阅

敏捷软件开发与传统软件开发的对比

敏捷软件开发与传统软件开发的对比 最早了解敏捷开发是通过大二的一次博雅课堂,一位在百度工作的北航学长跟我们分享了他近年来从事敏捷开发的经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一个延迟3个月交付100%功能的软件和一个按时交付75%核心功能的软件,敏捷软件开发者更愿意选择后者.本学期的软件工程基础课又向我们讲授了传统软件开发,经过课上和课后的学习,对于敏捷软件开发和传统软件开发有了浅显的认识和理解.由于课上学习的重点是传统软件开发,所以课下对敏捷软件开发进行了更多的涉猎,本文以敏捷软件开发为主体,来分析其与传统软

传统软件开发与敏捷软件开发的比较

本篇博客分别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范围管理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对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和敏捷软件开发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希望与读者分享交流. 传统方法: 从本质来讲,传统软件开发方法是一个软件开发架构,其开发过程是通过一系列阶段顺序展开的.通常,这一方法不能很好地表达和描述用户的需求,而且在项目整个开发周期的所有阶段都有需要不断完善的文档. 敏捷方法: 软件行业飞快发展,软件技术不断创新,客户期望迅速变化,考虑到需要克服传统开发方法的缺点,敏捷开发在近十年来兴起,以其灵活性,易操作性得到软件行业的广泛关注.

传统软件开发VS敏捷软件开发

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显著提升,人们需要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也得到提升,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项目运行超过预算.项目运行超过时间.软件十分低效.软件质量很低.软件无法满足需求.项目缺乏管理,代码难以维护.软件难以交付,称为软件危机.人们意识到,软件开发不仅仅是让程序员编写程序那么简单,而是一项工程,需要科学的开发方法,从而人们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对软件开发进行管理.而在当今,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方法主要分为传统软件开发和敏捷软件开发.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软件开发方法以及

减少存储过程封装业务逻辑-web开发与传统软件开发的思维模式不同

本篇文章讨论并不是:不要使用存储过程,因为有些事情还是要存储过程来完成,不可能不用.而是关于:"业务逻辑是不是要封装在存储过程中实现,这样子php.java等就是调用存储过程". 业务逻辑,通俗说就是:比如要取数据的操作,取出会员编号为x的数据,原来我们一般是封装成函数,或者直接编写sql语句查询.现在是交给数据库的存储过程去完成. +------------------------------------------------------------ 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