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之ping和traceroute

Ping程序就是调用的就是ICMP报文。利用的是ICMP的应答和回显请求。来看下具体的ping报文。 Request的报文类型为8

Reply的类型为0

通过具体的ping报文可以看到ping报文的大小为84字节。其中ICMP报文56个字节,再加上20个字节的IP首部和8个字节的ICMP首部。因此IP报文的总长度为84字节

我们也可以改变ICMP的报文大小,通过-s命令。Ping www.sina.com.cn –s 32. 将ICMP报文大小设置为32字节。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以及8字节的ICMP首部,总共60个字节

Ping程序中还可以通过设置ping的次数,通过-c。ping www.sina.com.cn –c 3.在ping了3次以后,ping程序自动停止

其他ping的字段设置可以通过man ping查看,一般用的最多的就是-s和-c。

IP记录路由选项:ping程序还可以记录所经过路径的IP地址。这个通过-R的方法来实现。Ping程序在发送出去的IP数据报中设置IP RR选项。这样每个处理该数据报的路由器都把它的IP地址放入选项字段中。当数据包达到目的端时,IP地址清单就复制到ICMP回显应答中。当ping程序收到回显应答时,它就打印出这份IP地址清单。

数据格式如下:由于IP首部中的首部长度字段只有4bit,因此IP首部最长只能包含15个32bit的字=60字节。IP首部为20个字节。RR选项用去3个字节。这样只剩下37个字节来存放IP地址清单,一个IP地址为4个字节,因此最大也就只能存放9个IP地址。在当前的互联网场景下,9个IP地址太少了。一半情况下都满足不了要求

结果显示如下,我们用ping局域网192.168.0.1的例子来看,首先显示的是去的路径192.168.0.8->192.168.0.1然后是回来的路径192.168.0.1->192.168.0.8

Traceroute:

前面讲到IP可以记录路由选项。但是IP首部中留给选项空间有限,不可能存放太多的路径,最多只能存放9个地址,对于现在的网络来说远远不够,那么如果我们想探究网络路径可以用traceroute命令。

Traceroute主要运用的是ttl原理

1 首先第一个包发出,ttl为1. 由于目的路由器为将ttl减一,因此返回ICMP超时给主机,记录返回的路由地址

2 然后主机继续发出ICMP报文,设置ttl为2,这样在经过第二个路由器的时候,返回ICMP超时给主机。记录返回的路由地址

.。。。。。。

一直重复这个过程,每次都将ttl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加一,直到达到目的地。这样就可以记录所有经过的路由地址

但是在windows和linux下命令名称不一样,而且实现方式也不太一样

Windows下用的命令是tracert,linux下用的是traceroute

实现方式来说:

Windows下使用的是ICMP报文,而linux下使用的是UDP报文。这个有什么区别呢

看下windows下的结果:

Linux下的结果:

从最终的执行结果来看,看不出什么差异,

继续看下报文的结果,首先来看windows下的

从报文中可以看出ttl不断的在增长。

而且主机发出的报文全都是ICMP报文。

Linux下的报文可以看到主机发出的报文都是UDP报文,而且每个报文都带有一个目的端口,端口每次都在增长。

带的是一个UDP报文,而非ICMP报文

但是从对端反馈回的报文都是ICMP报文。且最终目的地址反馈一个port unreachable的报文。这个端口不可达的报文在windows系统中并没有找到。

从上面的报文对比可以看到windows下和linux下的traceroute报文是不一样的。Windows下是纯粹使用ICMP报文。直到找到目的地址,并记录经过的路径

而linux下是发出一个UDP报文。且同样也设置TTL时长,但选择一个不可能的值作为UDP端口(大于30000),使目的主机的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不可能使用这个端口。最终目的主机会产生一份端口不可达的错误。此时就判断结束。具体流程参考下图

时间: 2024-10-31 12:50:51

TCP/IP协议之ping和traceroute的相关文章

对TCP/IP协议的一些看法(14):ping指令

懂网络的同学都知道,DOS环境下使用的最多的一个指令就是ping.ping可以用来对网络的连接情况进行测试,属于ICMP包的一种.比如说ping网关可以用来检查路由器是否在正常工作,ping127.0.0.1可以检查自己的主机是否正确安装了TCP/IP协议,ping www.baidu.com可以检查是否能够连上百度的主页. 如果两台主机互ping IP地址不通,那么可能存在以下的原因: 1.是否是网络的原因 2.局域网设置问题,是否安装了必要的网络协议 3.网卡驱动是否安装正确 4.防火墙设置

TCP/IP协议简介(三) 之 网络层

IP 网际协议 IP 协议位于网络层,它是 TCP/IP 协议族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所有的 TCP.UDP.ICMP 及 IGMP 数据都以 IP 数据报格式传输.IP 协议提供的是 不可靠 . 无连接 的数据报传送服务. 不可靠(unreliable):IP 协议不能保证数据报能成功地到达目的地,它仅提供传输服务.当发生某种错误时,IP 协议会丢弃该数据报.传输的可靠性全由上层协议来提供. 无连接(connectionless):IP 协议对每个数据报的处理是相互独立的.这也说明, IP 数据报

Android网络编程系列 一 TCP/IP协议族之网际层

这篇借鉴的文章主要是用于后续文章知识点的扩散,在此特作备份和扩散学习交流. 网际层包括:IP.ICMP.IGMP 以及处在网际层实际工作在链路层的 ARP 和 RARP等等协议. 1.IP协议 互联网上的每个接口必须有一个唯一的Internet地址(也称作IP地址).IP地址长32 bit.IP协议是TCP/IP协议的核心,所有的TCP,UDP,ICMP,IGMP的数据都以IP数据格式传输.要注意的是,IP不是可靠的协议,这是说,IP协议没有提供一种数据未传达以后的处理机制--这被认为是上层协议

TCP/IP协议攻击实验1

TCP/IP协议攻击实验1 实验环境: Linux ubuntu 3.13.0-24-generic #46-Ubuntu SMP Thu Apr 10 19:11:08 UTC 2014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安装工具 1.Wireshark sudo apt-get install wireshark 2.Netwag sudo apt-get install netwag 3.Netwox sudo apt-get install netwox 检查

【Linux网络基础】TCP/IP协议簇的详细介绍(三次握手四次断开,11种状态)

一.TCP/IP协议簇(DoD参考模型) 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 传输控制协议(tcp/ip)簇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簇 利用一组协议完成OSI所实现的功能 1. TCP/IP 协议簇中的相关协议 TCP/IP协议簇--应用层: TCP/IP协议簇--主机到主机层: TCP与UDP对比: TCP相关报文结构: 源端口:即本地发起连接的端口 目标端口:即要访问的服务的端口 序列号:因为

TCP/IP协议详解内容总结

TCP/IP协议 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 TCP/IP分层: 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互联网地址:也就是IP地址,一般为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域名系统:通俗的来说,就是一个数据库,可以将主机名转换成IP地址 RFC:TCP/IP协议的标准文档 端口号:一个逻辑号码,IP包所带有的标记 Socket:应用编程接口 数据链路层的工作特性: 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ARP:

TCP/IP协议

为什么会有TCP/IP协议 在世界上各地,各种各样的电脑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为大家服务,这些电脑在表达同一种信息的时候所使用的方法是千差万别.就好像圣经中上帝打乱了各地人的口音,让他们无法合作一样.计算机使用者意识到,计算机只是单兵作战并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把它们联合起来,电脑才会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的用电线把电脑连接到了一起. 但是简单的连到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就好像语言不同的两个人互相见了面,完全不能交流信息.因而他们需要定义一些共通的东西来进行交流,TCP/IP就是

TCP/IP协议详解内容总结(怒喷一口老血)

TCP/IP协议 TCP/IP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协议族的统称.里面包括IP协议.IMCP协议.TCP协议. TCP/IP分层: 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互联网地址:也就是IP地址,一般为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域名系统:通俗的来说,就是一个数据库,可以将主机名转换成IP地址 RFC:TCP/IP协议的标准文档 端口号:一个逻辑号码,IP包所带有的标记 Socket:应用编程接口 数据链路层的工作特性: 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ARP:

(转)TCP/IP协议与UDP/IP协议的区别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也就是说,在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可靠的连接. 一个TCP连接必须要经过三次“对话”才能建立起来,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只简单的描述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 A ---> B //主机A向主机B发出连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可以吗?”,这是第一次对话: A <--- B //主机B向主机A发送同意连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作) //的数据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