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孤独

        看到一篇文章(出自每日一文),觉得作者写的很好。故转载让大家看看放松一下!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刘瑜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就说昨天一天我都干了什么吧:

10点,起床,收拾收拾,把看了一大半的关于明史的书看完。

下午1点,出门,找个coffeeshop,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当午饭,然后坐那改一篇论文。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花半小时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晚上7点,回家,动手做了点饭吃,看了一个来小时的电视,回e-mail若干。

10点,看了一张DVD,韩国电影“春夏秋冬春”。

12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

凌晨2点,跟某同学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觉。

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DVD。

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工作日平均会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

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孤独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要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孤独也是这样,偶尔偷得半日闲自己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能自己和自己喝啤酒,后果当然完全不同。我以前跟一位曾经因为某政治事件而坐过牢的朋友聊天,他描述那几年被单独关押的生活,这样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说得可真确切。

我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在中国人里面太西化,在外国人里面太中国….我觉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间,很可能是为了做一个认同紊乱的心理实验。

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这句话的谦虚版说法是:很难找到一个像我一样神经错乱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我有有幸生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是在我所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还因为一个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撞来保持。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成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总之你会担心,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像的确是越来越傻。

但另一些时候,又惊咤于人的生命力。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忍受的极限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让我告诉你,忍受是没有极限的。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

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你还可以学习观察微小事物的变化,天气、季节、超市里的蔬菜价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说真正-打量它。

当然还有书、报纸、电影电视、网络、DVD、CD,那里面有他人的生活、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音乐的美、知识的魔术、爱的可能性、令人愤怒的政治家…我们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穷尽这些道理、美、爱、魔术的一个小指甲盖,怎么还能抱怨生活给予我们的太少。

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事实求是的态度。

就是说,它是自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叫《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我还挺结实的。总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总还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数到“九”之前重新站起来,再看到眼前那个大海时,还是一样兴奋,欢天喜地地跳进去。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简直可以和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称兄道弟。

因为这种幸运,我原谅自己经受的挫折、孤单、原谅自己的敏感、焦虑和神经质,原谅上帝他老人家让X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Y,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或者比我智慧,原谅他让我变老变胖。因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我: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孤单寂寞怀才不遇举世皆浊我独醒而深深叹息的话,那么让我告诉你,你买不到那个彩票的,别再把你时间的积蓄两块、两块地花出去,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时间: 2024-07-29 07:23:45

程序员的孤独的相关文章

.net程序员转行做手游开发经历(二)

上篇主要介绍自己个人的经历,这篇主要讲下学习新语言的过程. 上次说到最终选择的语言是swift,框架用spritekit,上次有网友对为什么选择用这俩呢,为什么不用cocos和unity呢,cocos和unity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是一开始觉得要接触的东西会比较多,对我来说学习的成本要大点,spritekit 本身集成在xcode中,对新手来说会省去很多的配置工作,可以很快的进入开发工作,spritekit目前用的人确实不多,现成的开发库也比较少,遇到问题也不好解决,这个在我们后面开发中也

准程序员也注定孤独一生吗?

我大三,她大一.我在荆州,她的武汉.就这样,我们义无反顾的相爱了. 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的爱情就在荆州-武昌这条铁轨上延伸,开始了甜蜜而又痛苦的异地恋. 今年7月我大三毕业,是出去实习的时候了,但是我做了一个让自己都意外的决定:来广州找实习工作. 于是,我们又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恋,又开始计划下一次见面的时间,又开始疯狂的想念. 下周一(8月18号)去公司报到,刚好是我们相爱一年的纪念日. 难道准程序员也注定孤独一生吗? 准程序员也注定孤独一生吗?,布布扣,bubuko.com

不孤独的程序员是可耻的

刘振宇是一个技术牛人,曾经担任过赢时通科技开发部总经理.A8 音乐实验室总监.一头另类的长发和轮廓分明的眉眼,刘振宇有着绝对让人过目不忘的外型. 小编第一次跟刘振宇打交道是在几天前就我们的全球创客马拉松问一问他(他是活动的评委)关于活动的一些想法,他一封邮件回答了我几个问题.邮件是半夜三点发的,写得很感性,不少比喻和排比,遣词造句都有一些老派的文人"酸"味,小编于是问他:"为什么我从你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一股朗诵的范儿?"他答道:"不好意思,这是老毛病,改不了

为什么国外程序员爱用 Mac?

from http://www.vpsee.com/2009/06/why-programmers-love-mac/ Mac 在国外很受欢迎,尤其是在 设计/web开发/IT 人员圈子里.普通用户喜欢 Mac 可以理解,毕竟 Mac 设计美观,简单好用,没有病毒.那么为什么专业人士也对 Mac 情有独钟呢?从个人使用经验来看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 1.Mac OS X 是基于 Unix 的.这一点太重要了,尤其是对开发人员,至少对于我来说很重要,这意味着Unix 下一堆好用的工具都可以随手捡到.

程序员成熟的标志

程序员在经历了若干年编程工作之后,很想知道自己水平到底如何?自己是否已经成为成熟的程序员?虽然程序员会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评价,但是,自己的评 价和社会的评价.专业的评价会有差异,所以程序员自己并不能肯定这个评价.现实中,除了各种证书之外,很少有人会专门给出一个程序员的成熟度的评价.人们往往是偶发性地就事论事地对程序员的工作作出好与不好,行与不行的评论.因此,程序员对此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要从那些方面去评价自己的能力. 一个程序员到底成熟不成熟,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技术标志 如果程

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爱恨情仇

产品经理跪求程序员,程序员跪求程序成功上线! 前几天纯银V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微博「很多人吐槽“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句话,其实在我看来,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人人都应该学习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知道作者是否本意如此.当然,实际上它容易被理解为“我也可以做产品经理,创造一个伟大的产品”,那就很扯淡了.尤其水货产品经理的破坏力之强令人惊叹」,引发了诸多讨论. 我看了之后,意味深长的转发了一下:从来没人说人人都是程序员,这其实说明了一些什么……于是又引发了一番热议,比如: 对呀,也不

程序员出路之转36岁程序员的困惑

早上看到的这篇文章,包括内容和评论都仔细的看过了,感慨颇多. 要时刻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尤其是在自己还能选择的时候,否则到自己被迫选择的时候就会很被动. 下面是文章和评论的转载. 今天特郁闷,经理找我谈话,我被炒了.以前自信的感觉完全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生涯的困惑,不知道向何处去. 想当初,为了学习更 多知识的我到了一家软件公司,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软件行业.而我的好哥们毕业后直接进入税务局,银行,以为他们只是浪费青春,学不到什么知识,可是他们却顺 势识时务.会搞关系,擅长腐败而成功转型,都成副处

程序员别迷茫,通往牛逼的道路有很多

有个网友给我留言,说看了我的上篇文章<三个月不工作,我才转行成了程序员>,感触很深,自己和奶爸的经历类似,也是从其它行业,转到IT圈做了一名程序员.如今已有2年时间,大大小小也参与了一些系统开发项目,可如今感觉机械化的重复写程序很没有意思,再转一次行成本太大,如今年龄也不小了,不想再折腾.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看到他的困惑,如同看到了当年奶爸自己,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才一步步走上岸来.我想对有类似困惑的朋友说,不要完全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IT这条路很宽,一条路走不通,试试其它的,通往牛

你真的懂程序员吗?

人们常说程序员的生活枯燥为人刻板,其实这是你不懂程序员,代码之外,这些高智商的人幽默有趣,论坛常常是他们展现才华的地方,BLOG是他们分享技术的地方,BBS等地方有问题他门总是热心帮助解答,处理程序异常,修改程序错误等. 程序员也是很懂得品味人生的,因为工作影响他门也许会对生活感慨,伤感自己没足够或是更多的时间去做工作之外的别的事.陪朋友,亲戚,家人.甚至陪女朋友去买套漂亮的衣服的时间都没有等.但是我个人意见认为,程序员是最诚实.最实用主义及最爱恨分明的,平日工作虽然单调但不乏味. 程序员是最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