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构建之法》第1、2、3章读后感

《构建之法》这本书满满的理论知识,但是它并不具有我们认为学习理论过程的那种乏味感。这本书都有很多有趣而且很有联系性的例子,让人有种很想去深入探讨的想法。也可以说是这本书完全可以把你带入思维的世界,让你有那种想彻底了解透它。

第一章

对于第一章,和其他书都差不多,都是以文字铺满整章书。在本章内容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软件工程是什么,软件工程的发展史等等。一个实用的软件需要经过一段长期的更改和迎合客户的需求不断完善的。比如在本书中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阿超通过写一个小程序来解决了老师让家长每天出30道加减法题目给孩子练习。但之后老师的要求一点点不断加多,阿超的工程量也不断加大。从一个小程序通过一点点需求不断改善最后扩展到一个能够满足客户各种需求的软件。在实现功能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软件中存在的Bug加以修复、维护软件的应用的安全。软件的开发不单单只是个人的想法和见解还要符合客户要求。

问题: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计算机科学偏实践的领域很广,主要偏于那个实践领域?

第二章

这一章涉及到单元测试的知识点。一开始听到说要单元测试,全部人可都是被吓到了。因为进入大学都没听过单元测试,可以说一脸的雾水,难解。谁知道所说的单元测试并不是我们以前的单元测试。经过这一章的阅读,开始了解单元测试(unit testing),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单元测试可以解决很多软件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单元测试覆盖所测单元的所有的代码路径,包括错误处理路径。这样可以减少软件开发后期bug的修复时间。维护软件的安全性。

问题:对于我们这些新手,今后该如何很好的编写和应用单元测试?

第三章

软件工程师的成长,我们都知道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的道路很艰难,付出的东西很多。成为一名正真的专业工程师,他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需要了解更多的软件发展背景、学习一些核心的专业技术和许多的扩展知识。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和不断成长,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哪个方面追求”专和精“。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软件工程师的道德修养、个人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问题:软件工程的世界里充满了竞争,那我们要准备什么?具备什么才能比他人更具优势?

时间: 2024-10-27 17:03:05

0321《构建之法》第1、2、3章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构建之法》之第一二三章读后感

读<构建之法>这本书就像读故事书那样,耐人寻味,又很多故事和经验都是源自作者本身,读起来很有趣,并不会像其他书那样的枯燥乏味. 这本书的第一章——概论,为我们解释什么是软件,什么是软件工程,读完这章对这些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这章让我明白,代码不能盲目的敲,好的软件并非两三天内就能赶出来的.在编写程序之前,需要做一系列的分析.设计,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后续还要对软件进行测试.维护等.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能把程序运行,能有正确的结果,那就完成任务了,可这只是整个软件流程的一部分而已. 问题:目前软件工程

《构建之法》之第四章读后感

<构造之法>第四章主要讲一些两人合作前的基础,以及两人合作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两人合作是两个人的不断磨合.适应.与进步. 本章大篇幅讲了两人合作需要的准备,例如代码的规范,这非常重要,如果你的代码,只有你一个人看得懂,这十分不利于团队合作,再好的代码,不能被别人知道,这还是一个不好的程序,因此代码规范非常重要.优秀的代码应该遵守的原则是:简明.易懂.无二义性.我们在规范代码时要注意缩进.行宽.括号.断行.空号等的规范与使用.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写代码的习惯,注意程序的命名,我们要用英文命名,不能随便

《构建之法》第十六章读后感更正

第十六章IT行业的创新 1.关于灵感.灵光闪现固然重要,很多伟大的发明依靠的就是灵光一现的基础,但是灵光闪现的前提是个人的思考,长时间的思考.完成这一灵光的基础是不断的尝试,提高自己的技术.这样才会将自己的灵光变成一个实物而不是空想. 2.关于喜好.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创新,因为创新本来就是个长耗时又难以被认可的东西.创新有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许多,个人.面子.优先级等等,现在人们更多的是支持在原有材料技术上的"线性发展"--扩充功能等. 3.关于想法.人们接受的并不是好的想法而是他们所需要的

《构建之法》第11,12章读后感

第11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1.  关于小飞拿到spec之后做的估计开发任务所需时间,他是根据以前同类任务所需花费的实际时间以及其他同事的时间估计的.以现阶段我们学生的角度,该如何估计一个项目开发所需时间呢? 2.  修改集是什么?集成是什么意思?怎么样才是集成呢? 3.  每日构建是什么意思呢? 每日构建意味着自动地,每天,完整地构建整个代码树.(译者按:"代码树",原文为source tree,        意思是将整个项目源代码的目录,子目录,文件的位置尽可能事先固定下来,这样在

《构建之法》8,9,10章读后感和总结

第八章: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我觉得需求分析挺重要的,一个需求分析是指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可以说,在软件工程当中的"需求分析"就是确定要计算机"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可以说需求分析是做系统之前必做的.需求分析确定了整个团队的方向,那么怎么做好需求分析呢?有以下几个步骤:1.获取和引导需求:2.分析和定义需求:3.验证需求:4.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 第九章:项目经理0

构建之法第六、七章读后感

第六章 Scrum 是一个用于开发和维持复杂产品的框架 ,是一个增量的.迭代的开发过程.Scrum包括了一系列实践和预定义角色的过程骨架.Scrum中的主要角色包括同项目经理类似的Scrum主管角色负责维护过程和任务,产品负责人代表利益所有者,开发团队包括了所有开发人员. 敏捷流程一共有4步: 第一步:弄懂需求与任务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第二步:想要学会把一个任务从产品层级的描述逐步细化到技术实现层面,那么技术能力和交流能力尤为重要的,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分配任务以保证任务的高效完成. 第三步:个人要

《构建之法》第六七章读后感

  Scrum 是一个用于开发和维持复杂产品的框架 ,是一个增量的.迭代的开发过程.在这个框架中,整个开发过程由若干个短的迭代周期组成,一个短的迭代周期称为一个Sprint,每个Sprint的建议 长度是2到4周(互联网产品研发可以使用1周的Sprint).在Scrum中,使用产品Backlog来管理产品的需求,产品backlog是一个按照 商业价值排序的需求列表,列表条目的体现形式通常为用户故事.Scrum团队总是先开发对客户具有较高价值的需求.在Sprint中,Scrum团队从产 品Back

《构建之法》第6~7章读后感

Scrum 是一个用于开发和维持复杂产品的框架 ,是一个增量的.迭代的开发过程.Scrum以经验性过程控制理论(经验主义)做为理论基础的过程.经验主义主张知识源于经验, 以及基于已知的东西做决定.Scrum 采用迭代.增量的方法来优化可预见性并控制风险.第六章主要讲敏捷流程概述:第一步:找出完成产品需要做的事情——Product Bocklog.第二步:决定当前德尔冲刺(Sprint)需要解决的事情——Sprint Backlog.第三步:冲刺(Sprint).第四步:得到软件的一个增量版本,发

《构建之法》1.2.3章读后感

第一章 这章就是通过一些比喻来确定软件的概念,而我们就是要知道我们如何去面对客户所提的要求,让我们去通过编写软件去满足客户的要求.而我们也就要了解怎么去学好软件的编写. 我们需要通过在不同的程序语言实现同一个客户的简单要求.从中得到自己需要的经验来让自己进步. 问题:如何正确去理解软件和代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软件需要单元测试我是没想过的,但是我觉得测验可以让我们把上段时间掌握的知识巩固,因为前期的代码还比较简单,但后期的代码比较困难就可能觉得测试不好了.这章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

《构建之法》之第4章读后感

一.代码规范 1.代码风格规范 原则:简明.易读.无二义性. 规范代码的方面:缩进.行宽.括号.断行与空白的{}行.分行.命名等等.在编码后,还要对代码复审,找出错误和改进代码. 2.代码设计规范 (1)函数:只做一件事,并且要做好: (2)goto:函数的单一出口: (3)错误处理:参数处理.断言. 二.代码复审 目的在于:找出代码的错误,发现逻辑.算法错误,发现潜在的.回归性的错误,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教育开发人员. 三.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中,可以减少程序中的错误,从而提高编程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