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 Linux 的启动流程

Linux 的启动流程

  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以后发生的事情,也就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因为在BIOS阶段,计算机的行为基本上被写死了,程序员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多;但一旦进入操作系统,程序员几乎可以定制所有方面。所以,这个部分与程序员的关系更密切,下面的内容针对的是Debian发行版。

第一步、加载内核

  操作系统接管硬件以后,首先读入 /boot 目录下的内核文件。

  以我的电脑为例,/boot 目录下面大概是这样一些文件:


  $ ls /boot
  
  config-3.2.0-3-amd64
  config-3.2.0-4-amd64
  grub
  initrd.img-3.2.0-3-amd64
  initrd.img-3.2.0-4-amd64
  System.map-3.2.0-3-amd64
  System.map-3.2.0-4-amd64
  vmlinuz-3.2.0-3-amd64
  vmlinuz-3.2.0-4-amd64
  

第二步、启动初始化进程

  内核文件加载以后,就开始运行第一个程序 /sbin/init,它的作用是初始化系统环境。

  由于init是第一个运行的程序,它的进程编号(pid)就是1。其他所有进程都从它衍生,都是它的子进程。

第三步、确定运行级别

  许多程序需要开机启动。它们在Windows叫做"服务"(service),在Linux就叫做"守护进程"(daemon)。

  init进程的一大任务,就是去运行这些开机启动的程序。但是,不同的场合需要启动不同的程序,比如用作服务器时,需要启动Apache,用作桌面就不需要。Linux允许为不同的场合,分配不同的开机启动程序,这就叫做"运行级别"(runlevel)。也就是说,启动时根据"运行级别",确定要运行哪些程序。

  Linux预置七种运行级别(0-6)。一般来说,0是关机,1是单用户模式(也就是维护模式),6是重启。运行级别2-5,各个发行版不太一样,对于Debian来说,都是同样的多用户模式(也就是正常模式)。

  init进程首先读取文件 /etc/inittab,它是运行级别的设置文件。如果你打开它,可以看到第一行是这样的:


  id:2:initdefault:
  

  initdefault的值是2,表明系统启动时的运行级别为2。如果需要指定其他级别,可以手动修改这个值。那么,运行级别2有些什么程序呢,系统怎么知道每个级别应该加载哪些程序呢?......回答是每个运行级别在/etc目录下面,都有一个对应的子目录,指定要加载的程序。


  /etc/rc0.d
  /etc/rc1.d
  /etc/rc2.d
  /etc/rc3.d
  /etc/rc4.d
  /etc/rc5.d
  /etc/rc6.d
  

  上面目录名中的"rc",表示run command(运行程序),最后的d表示directory(目录)。下面让我们看看 /etc/rc2.d 目录中到底指定了哪些程序。


  $ ls  /etc/rc2.d
  
  README
  S01motd
  S13rpcbind
  S14nfs-common
  S16binfmt-support
  S16rsyslog
  S16sudo
  S17apache2
  S18acpid
  ...
  

  可以看到,除了第一个文件README以外,其他文件名都是"字母S+两位数字+程序名"的形式。字母S表示Start,也就是启动的意思(启动脚本的运行参数为start),如果这个位置是字母K,就代表Kill(关闭),即如果从其他运行级别切换过来,需要关闭的程序(启动脚本的运行参数为stop)。后面的两位数字表示处理顺序,数字越小越早处理,所以第一个启动的程序是motd,然后是rpcbing、nfs......数字相同时,则按照程序名的字母顺序启动,所以rsyslog会先于sudo启动。

  这个目录里的所有文件(除了README),就是启动时要加载的程序。如果想增加或删除某些程序,不建议手动修改 /etc/rcN.d 目录,最好是用一些专门命令进行管理(参考这里这里)。

第四步、加载开机启动程序

  前面提到,七种预设的"运行级别"各自有一个目录,存放需要开机启动的程序。不难想到,如果多个"运行级别"需要启动同一个程序,那么这个程序的启动脚本,就会在每一个目录里都有一个拷贝。这样会造成管理上的困扰:如果要修改启动脚本,岂不是每个目录都要改一遍?

  Linux的解决办法,就是七个 /etc/rcN.d 目录里列出的程序,都设为链接文件,指向另外一个目录 /etc/init.d ,真正的启动脚本都统一放在这个目录中。init进程逐一加载开机启动程序,其实就是运行这个目录里的启动脚本。

下面就是链接文件真正的指向。


  $ ls -l /etc/rc2.d
  
  README
  S01motd -> ../init.d/motd
  S13rpcbind -> ../init.d/rpcbind
  S14nfs-common -> ../init.d/nfs-common
  S16binfmt-support -> ../init.d/binfmt-support
  S16rsyslog -> ../init.d/rsyslog
  S16sudo -> ../init.d/sudo
  S17apache2 -> ../init.d/apache2
  S18acpid -> ../init.d/acpid
  ...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要手动关闭或重启某个进程,直接到目录 /etc/init.d 中寻找启动脚本即可。比如,我要重启Apache服务器,就运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etc/init.d 这个目录名最后一个字母d,是directory的意思,表示这是一个目录,用来与程序 /etc/init 区分。

第五步、用户登录

  开机启动程序加载完毕以后,就要让用户登录了。

  一般来说,用户的登录方式有三种:

  (1)命令行登录

  (2)ssh登录

  (3)图形界面登录

  这三种情况,都有自己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认证。

(1)命令行登录:init进程调用getty程序(意为get teletype),让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完成后,再调用login程序,核对密码(Debian还会再多运行一个身份核对程序/etc/pam.d/login)。如果密码正确,就从文件 /etc/passwd 读取该用户指定的shell,然后启动这个shell。

(2)ssh登录:这时系统调用sshd程序(Debian还会再运行/etc/pam.d/ssh ),取代getty和login,然后启动shell。

(3)图形界面登录:init进程调用显示管理器,Gnome图形界面对应的显示管理器为gdm(GNOME Display Manager),然后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果密码正确,就读取/etc/gdm3/Xsession,启动用户的会话。

第六步、进入 login shell

  所谓shell,简单说就是命令行界面,让用户可以直接与操作系统对话。用户登录时打开的shell,就叫做login shell。

  Debian默认的shell是Bash,它会读入一系列的配置文件。上一步的三种情况,在这一步的处理,也存在差异。

(1)命令行登录:首先读入 /etc/profile,这是对所有用户都有效的配置;然后依次寻找下面三个文件,这是针对当前用户的配置。


  ~/.bash_profile
  ~/.bash_login
  ~/.profile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文件只要有一个存在,就不再读入后面的文件了。比如,要是 ~/.bash_profile 存在,就不会再读入后面两个文件了。

(2)ssh登录:与第一种情况完全相同。

(3)图形界面登录:只加载 /etc/profile 和 ~/.profile。也就是说,~/.bash_profile 不管有没有,都不会运行。

第七步,打开 non-login shell

  老实说,上一步完成以后,Linux的启动过程就算结束了,用户已经可以看到命令行提示符或者图形界面了。但是,为了内容的完整,必须再介绍一下这一步。

用户进入操作系统以后,常常会再手动开启一个shell。这个shell就叫做 non-login shell,意思是它不同于登录时出现的那个shell,不读取/etc/profile和.profile等配置文件。

  non-login shell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用户最常接触的那个shell,还在于它会读入用户自己的bash配置文件 ~/.bashrc。大多数时候,我们对于bash的定制,都是写在这个文件里面的。

  你也许会问,要是不进入 non-login shell,岂不是.bashrc就不会运行了,因此bash 也就不能完成定制了?事实上,Debian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请打开文件 ~/.profile,可以看到下面的代码:


  if [ -n "$BASH_VERSION" ]; then
    if [ -f "$HOME/.bashrc" ]; then
      . "$HOME/.bashrc"
    fi
  fi
  

  上面代码先判断变量 $BASH_VERSION 是否有值,然后判断主目录下是否存在 .bashrc 文件,如果存在就运行该文件。第三行开头的那个点,是source命令的简写形式,表示运行某个文件,写成"source ~/.bashrc"也是可以的。

  因此,只要运行~/.profile文件,~/.bashrc文件就会连带运行。但是上一节的第一种情况提到过,如果存在~/.bash_profile文件,那么有可能不会运行~/.profile文件。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把下面代码写入.bash_profile就行了。


  if [ -f ~/.profile ]; then
    . ~/.profile
  fi
  

  这样一来,不管是哪种情况,.bashrc都会执行,用户的设置可以放心地都写入这个文件了。

  Bash的设置之所以如此繁琐,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早期的时候,计算机运行速度很慢,载入配置文件需要很长时间,Bash的作者只好把配置文件分成了几个部分,阶段性载入。系统的通用设置放在 /etc/profile,用户个人的、需要被所有子进程继承的设置放在.profile,不需要被继承的设置放在.bashrc。

  顺便提一下,除了Linux以外, Mac OS X 使用的shell也是Bash。但是,它只加载.bash_profile,然后在.bash_profile里面调用.bashrc。而且,不管是ssh登录,还是在图形界面里启动shell窗口,都是如此。

转载: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8/linux_boot_process.html
作者:阮一峰
时间: 2024-10-01 07:25:25

linux --> Linux 的启动流程的相关文章

0923------APUE 学习笔记----------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前言: 前天在看APUE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给自己科普一下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1.加载BIOS 接通电源后,计算机首先加载BIOS(即Basic Input-Output System,该程序被固化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中,包括最基本的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程序.开机硬件自检程序和系统自举程序等),进行硬件自检(即Power On Self Test)检查计算机硬件是否满足运行的基本条件(对于非严重故障,会发出一些声音,严重故障则会直接退出),硬件自检完成以后,BIOS根据C

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以及做个小小的Linux

内核的作用     进程管理:进程间切换     内存管理:内存空间分割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IO管理:对底层硬件的使用必须由内来实现,不能由用户空间进程来实现     文件系统管理     驱动程序管理     安全管理:包括netfilter模块和selinux模块等 内核的设计模式     单内核:模块都是集成在内核内部(Linux是单内核)     微内核:模块都是独立的,随用随加载(Windows是微内核)     Ps:1.linux是单内核,但是广泛采用了微内核的设计思想

LINUX系统开机启动流程全解

1,linux系统6.0系列和7.0系列系统开机启动流程:简述:1,开机BIOS自检2,MBR引导(磁盘上的一个引导扇区512K)3,grub引导菜单(可进入单用户模式或者救援模式)4,加载Kernel内核5,启动init进程(6系列的第一个进程7系列的第一个进程是systemd6,读取initab启动文件执行rc.sysinit等开机启动脚本文件7,启动mingetty,启动系统登录界面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3858002/2429553

Linux系统文件与启动流程

一.Linux系统文件 1. /etc 初始化系统重要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网卡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Linux系统DNS客户端配置文件 /etc/hostname:(CentOS 7)主机名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CentOS 6)主机名配置文件 /etc/hosts:系统本地的DNS解析文件 /etc/fstab:配置开机设备自动挂载的文件 /etc/rc.loca

[转] 浅谈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原文:http://blog.csdn.net/justdb/article/details/9621271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 Linux系统的启动时通过读取不同的配置文件,执行相应的Shell脚本完成的.当然本文只是简单的从文件的角度分析,更深层次的本文没涉及. 主要读取了以下文件: 1 /boot/grub/grub.conf 2 /etc/inittab 3 /etc/rc5.d(rc.d) 0-99 Seq 4 /etc/passwd (Login,input userna

Linux系统开机启动流程介绍

一.linux系统进程启动流程图: 二.简单概括描述linux系统从开机到登陆界面的启动过程 1.开机BIOS自检 2.MBR引导 3.grub引导菜单 4.加载内核 5.启动init进程 6.读取inittab文件执行rc.sysinit.rc等脚本 7.启动mingetty进入系统登录界面 三.详细剖析linux系统启动过程 1.POST开机自检 电脑主机打开电源的时候随后会听到滴的一声响系统启动开始了开机自检POST-power on self Test自检开始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检测计算机硬

Linux系统详细启动流程

第一阶段:BOI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初始化,如图1 首先加载的是BIOS ,通过bios程序去加载CMOS(用来保存BIOS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的芯片,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并行或串行FLASH芯片,是)的信息.取得cmos中的信息后,BIOS开始开机自检(POST),然后执行硬件的初始化,并设定Pnp(即插即用,U盘等)设备,再定义可以开机的设备顺序,接下来就是读取开机设备的数据(就是第一个开机设备内的第0个扇区内的M

Linux系统之启动流程

开机自检(bios) MBR引导 GRUB菜单 加载内核(kernel) init 进程初始化 ·由linux内核加载运行/sbin/init ·是系统的第一个进程 ·PID永远为1 init进程的配置文件 参数 说明 /etc/inittab 配置默认运行级别 /etc/sysconfig/init 控制tty终端的开启数量.终端颜色方案 /etc/init/rcS.conf 加载rc.sysinit脚本,完成初始化任务 /etc/init/rc.conf 兼容脚本,负责各运行级别的调用处理

Linux内核的启动流程之基础概念

Linux系统的组成部分 从运行状态角度来看 分为 内核+根文件系统 从静态角度来看 分为 磁盘分区+相关文件 内核调用 第一个方式:调用内核过于复杂,所以有些内核开发人员创建了库文件,通过调用库文件来调用内核程序.那么shell就是通过调用库的用户接口(用户程序) 第二个方式:程序开发人员很牛B,他为了追求效率,他自己编写程序直接调用内核程序. 内核设计流派 1.单内核设计 把所有功能集成与同一程序.方便使用,但是一个功能出了问题就影响整个程序.linux就是例子 2.微内核设计 每种功能使用

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本来打算写一篇关于Linux系统启动步骤的博客,发现很多博客写的都特别好,这里就不在写了. 先上一张特别详尽系统启动流程图: 系统启动的详细说明另见: http://blog.chinaunix.net/uid-26495963-id-3066282.html http://roclinux.cn/?p=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