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这一天已经准备了三年。” 2018年1月20日,当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在投案自首1个月后,首次对媒体说的这句话时,不少执迷不悟的宝粉(钱宝网用户)还期盼着他能“出来”继续带着大家做发财梦。
而据警方初步调查,截至案发,钱宝网未兑付集资参与人的本金数额达300亿元。而据此前钱宝网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钱宝用户注册量已超过2亿,平台流水超过500亿元。
如何在各种金融消费中,保护好自己呢?或许最佳的答案依然是在掉坑之前,先把诱惑入坑的各种伪装剥去,看看会不会被坑。
先提防!“庞氏骗局”中的另类既得利益者
据融360在2017年初发布的调查显示,有63.26%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过金融诈骗,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线上线下传销,其次是虚拟币交易盘,线下理财非法集资的占比也达到了18.21%,更有12.14%的人遭遇"金融互助平台"诈骗。
庞大的金融消费者人群,巨额的经济损失……有意思的是,在媒体报道中,还出现了另一个现象:维权群里流传的一段3分37秒的视频,多名投资人聚焦在南京市某公安局门口,而在警方刚刚提出要投资人报案时,现场一位女士愤怒地喊道,“要是差我的钱我才去报案,它从来没差过我的钱,我报什么案呢!”
在众多暴雷事件中,类似的声音总是时有出现,这些人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维权群体——既得利益者。尤其是以庞氏骗局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暴雷后,由于其体量巨大,而极为容易滋生该类群体。
以钱宝网事件为例,警方初步查明,其运作模式是以高额收益为诱饵,持续采用吸收新用户资金、用于兑付老用户本金及收益的方式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大量非法吸收资金。
这种典型的庞氏骗局中,能够获得“收益”的投资者,往往是前期参与、早已回本的用户,其“收益”本质上来自于后续投资者的本金。
由此,在出现暴雷后,此类人群的维权欲求也就和其他投资人泾渭分明:既得利益的一方希望能够将项目延续下去,以继续从其他后来者身上吸血。
更值得金融消费者们注意的是,此类既得利益者往往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诱导性,作为“身边人”,他们远比理财顾问更具有欺骗性,尤其是装扮为成功人士,并在朋友圈中晒出各种厚利、现身说法之时,则有可能直接将自己的熟人们带入了雷区。
此外,此类人群由于被“成功”所吸引,往往将沦为下一次暴雷中的牺牲品。
换言之,面对发展下线的成功人士,哪怕再熟,金融消费者也要费思量、慢一拍,别让熟人给掏了兜。
查信用!许多信用背书背后,并没“信用”
各种金融理财“暴雷”中,花样与伪装正在快速迭代,而其基本逻辑依然是用各种诱惑,让金融消费者们自动忽略风险的存在。
仅仅靠一个超过10%以上年化收益率,即进入高风险理财来教育消费者,显然不足持。
将受益变成工资,是钱宝网的一个伪装。与一般的投资理财平台不同,钱宝的运营模式是,用户注册成为钱宝网会员并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便能到“任务大厅”中领取诸如观看广告、填写问卷、试玩游戏等任务,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之所以能让许多宝粉们青睐,在于他们由“任务模式”获得工资,让其迷惑在了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噱头之中。其任务在众多互联网项目中均有类似存在,观看广告、填写问卷、试玩游戏,本身是互联网流量经济的一种常态,且本身确实能带来一定的收益。
但请注意,前提是这样的观看和使用,是基于流量转换的前提下,而非单纯做任务而无视内容的前提下,故以此为“工资”来替换收益,本身就是一个概念包装。
何况,据张小雷供述,并没有广告商真正与钱宝网合作。
换言之,不过是钱宝网为了体现积极的存在感,以及为其高达40%-60%年化收益率所提供的一种伪装。
伪装还可以更多,必须一一揭破。而其中根据有迷惑性的伪装则是项目。
钱宝网用集资来的资金建立了一个小有名气的“钱宝系”,据称有70余家,涵盖微商、地产、足球、甘油、共享单车等不同领域,尽管在警方调查之下,有实际经营的公司只有20余家,但俨然还是个实业巨头。
只是这样的实业所能带来的收益,并不足以支撑投资者眼中的暴利,而只是用强烈的欺骗性和“铺保”来进行诱惑。
请深信!商业奇谋会有风投,而非“众筹”
这种“铺保”其实还有很多形态,如经济之声《天天315》在1月曝光了成都一家经营共享商城的机构,其给出的诱惑是暴利,但吸引人前来投资的原因则是该机构宣称有×××背景。
于是,没有小心查证之下的金融消费者,入坑了。
一言以蔽之,媒体也好,后台也罢,宣传资料上的介绍,没有法律效率,均不足持。
同时,随着互联网产业以及众多标榜为黑科技的产品出现,许多的投资理财项目开始用“众筹”的伪装来进行自我标榜,并在项目说明书中,重点注解其为商业奇谋、颠覆式创新。
较有名的如2017年7月最终破灭的“巴铁”神话,依靠所谓高科技含量的巴铁项目和实体展示,以及其笼罩的黑科技成分,让投资者有了强烈的暴富幻觉。而更关键的是主流媒体一度用正面报道和宣扬黑科技的方式为其进行“信用背书”,则更让人对其深信不疑。
作为一种“商业奇谋”的表现,其实只要仔细查证其过去的融资历史,不难发现,在谎言被揭穿前的众多展会上,该项目往往是媒体喝彩的多,投资跟进的少。
就其所以,比起普通金融消费者来说,一贯在风险和对赌之中打拼,并且甘冒奇险而火中取栗的众多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对于一个所谓的“颠覆式创新”故事,具有更深刻的辨识度。
“但凡有1%的市场颠覆可能,风险投资都有可能跟进。”一个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对笔者称:最典型的就是2017年的共享热、2016年的直播热,以及之前年份的团购热等,风险投资都从来不甘寂寞,哪怕明知百团大战的结局不过是留下一两个强者。
显然,这种高危形态的风控之下,连风投都不跟的奇谋和创新,为何一门心思的和普通金融消费者讲故事,原因也就很是明显了。
要知情!当你以为信息“透明”,风险加大
有数据显示,理财和保险是金融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重灾区,权益被侵害的人群比例分别为32.91%和31.95%。同时,消费者认为自己的知情权被侵害的比例最高,达到47.92%。此外,46.01%的消费者表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了自认倒霉。
信息不透明,一直以来就是各种金融消费中出现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常见原因,可仅仅靠金融教育以及信息公开,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让普通金融消费者真正掌握。
而在维权中,由于维权成本高、时间久、回报低等多种因素,也造成了金融消费中通过各种误导方式带来权益侵害的高发。
关键信息如何透明?或许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首先是要认清自己,到底能做何种金融消费。
4个必须是基本手段,即必须主动索要并妥善保管交易凭据;必须认真查看书面陈述文件、业务格式文本中的具体条款;必须坚持定期对账;必须真实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同时还要认清一些共性的警戒线,如问题平台往往如注册资本低于5000万元,产品期限较短,多为1至3个月。
除此之外,还要破除几个迷信,即哪怕是大牌或国资背景,也未必靠谱。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十大互联网金融典型投诉案例”中,就有用户质疑“工行融e购”疑似空壳平台、“建行善融商务”被质疑售假、“中行聪明购”发货迟3个案例入选。
3个国资银行背景平台,为何出现信任质疑?就其所以,还是在于大多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国资背景的迷信,而自认为实现了信息“透明”,而在使用上述平台进行金融消费和购物时,出现了各种权益纠纷。而淘宝众筹、趣分期、分期乐等带有互联网金融和电商双重性质的平台,也有案例入选。
这在某种程度上,亦说明了在各种投资理财的暴雷之外,以消费金融为特征的部分电商平台上,用看似透明的买卖关系来替换金融消费风险的过程中,也极容易因平台信用背书和消费者在概念上的混淆而发生权益受损。
划重点!易受伤群体,正变成“四十不惑”
信息不透明导致权益受损,其实还有另一个表现,即总认为自己并不在相关金融消费产品的主攻人群中。
这种认知来源于大量的新闻报道和公益广告,而以往的经验也产生了一种误导,即老年人是最容易成为金融暴雷受害者的群体。且在很多金融消费者心中,还会加上“没有之一”的注脚。
据1月,和讯网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联合发布《2017和讯315金融白皮书:中小投资者投资陷阱及维权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和讯315共收到31287份投诉,几乎涵盖了互联网金融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其中投诉者中31到60岁的人占了绝大多数,比例是86.75%,这其中,41-50岁的人群最多,占比39.46%。被调查的受骗人群中,没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18到25岁的年轻人也很少,仅占1.4%。
这样的数据变化,其实说明了越来越以互联网为主要金融理财和投资方向的金融消费,其权益受损人群也开始迈向“中年多闲”的状态下。
40岁区间内的人群占比达到4成,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反讽,即“四十不惑”的传统概念的颠覆。
究其实质,正在中青年阶段、对新鲜事物认识较多、对社会环境认识较深,自诩在防骗上有更多渠道来源的这一批人群,往往处在“中年多闲”阶段,即人到中年,事业稳定,有了一定财富积累,但事业上升空间不大,希望通过理财的方式来打破收入壁垒,且平时空闲时间较多,主要通过社交应用展开人际关系和进行社交。
尤其是这部分“四十不惑”的人群,本身由于事业进入瓶颈期而真正对未来产生了迷惑,更容易被各种暴利所诱惑,加上少年时受教育中对诸如主流媒体、国有资本的盲目崇拜和迷信,更容易让其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被损害权益。
而一位金融从业人士则告诉笔者,恰恰是此类人员,因为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往往是在使用闲钱进行投资,真正发生状况后也不至于家财散尽,加上社会地位和面子观念等因素,往往会选择在权益受损中默默承受,而非进行抗争。
“沉默的大多数,才是最容易被损害利益的那部分群体。”该从业人士指出: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加上创业投资的外部热潮影响,让这部分人和众多金融平台双向的贴在了一起,也进一步形成了一个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迭代而来的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群体。
只是,更可怕的是,这部分人往往此刻还身在雷区,却浑然不知。(刊载于《金融博览》(财富)2018年3月刊)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zhangshuyue/208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