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学习要有一个的大方向

否则一闲下来,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

应该明确一个大的方向,要有一个记录

现如今我比较熟悉微软体系的开发,C#,VB,原来的Delphi,等,C++,C也,android都有涉猎,但这些都不精

目前最熟悉的C#

下一步的大目标确立:

逐渐向开源的框架以及python,以及web开发迁移,

当然未来兼顾暂时的工作内容: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数据库要用开源的免费的数据库MySql

2.操作系统逐渐要向linux迁移

3.Python制作后台代码,局域网通讯通过zeromq,或者http协议,

4.所有代码应该是函数式的开发。提供函数接口,像开源软件一样,先有的字符命令接口,然后才有UI界面,这个是非常成熟的一条路径

5.需要搞定的实用的周边技术,快速打包部署,Python,字符函数接口。

时间: 2024-12-15 02:24:23

闲时学习要有一个的大方向的相关文章

我们该怎么学习?做一个学者还是习者?

今天我们来谈的话题是"学习".本文的部分构成素材来自网友:"lesini" (乐死你?还是累死你?). 我们从出身到将来多年后的"走人",每个环节.时间段都穿插了一个与社会.环境.人有极高互动性的要素,那就是"学习". 据翻查资料,原来"学习"这个词是孔子发明的,最早时期"学"和"习"是分开的两个独立字.孔子在<论语.学而>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

Spring学习之第一个AOP程序

IOC和AOP是Spring的两大基石,AOP(面向方面编程),也可称为面向切面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提供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程序结构从而完善面向对象编程(OOP). 在进行 OOP 开发时,都是基于对组件(比如类)进行开发,然后对组件进行组合,OOP 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解耦组件进行开发,比如我们上边举例,而 AOP 就是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而出现的,它来进行这种耦合的分离.AOP 为开发者提供一种进行横切关注点(比如日志关注点)分离并织入的机制,把横切关注点分离,然后通过某种技术织入到系统中,从而无耦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学习总结——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MenuOS

LINUX内核分析第三周学习总结——构造一个简单的Linux系统MenuOS 黄韧(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Linux内核分析>MOOC课程http://mooc.study.163.com/course/USTC-1000029000 回顾: [计算机三个法宝] 1)存储程序计算机 2)函数调用堆栈 3)中断 [操作系统两把宝剑] 1)中断上下文的切换: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 2)进程上下文的切换 一.使用gdb跟踪调试内核从start_kernel到init进程启动 使用实验楼的虚拟机打开

【Linux学习】 写一个简单的Makefile编译源码获取当前系统时间

打算学习一下Linux,这两天先看了一下gcc的简单用法以及makefile的写法,今天是周末,天气闷热超市,早晨突然发现住处的冰箱可以用了,于是先出去吃了点东西,然后去超市买了一坨冰棍,老冰棍居多,5毛钱一根,还有几根1.5的. 嗯 接着说gcc的事 先把源代码贴上来 //gettime.h #ifndef _GET_TIME_H_ #define _GET_TIME_H_ void PrintCurrentTime(); #endif //gettime.c #include <stdio.

求简单多边形面积时非常有用的一个公式

目的 学习和介绍一个有用的求任意简单多边形面积的经典公式. 所谓"简单多边形",可以是凹.或凸多边形,但原则上边与边之间不能有交叉:或者,拓扑一点,从多边形卷绕数的角度,多边形内的点卷绕数只能是±1. 这个公式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计算中十分有用,可惜维基里面只有英文版. Shoelace公式 这里的shoelace,--"鞋带"--,并不是人名,所以翻译成"鞋带公式"没有任何问题.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实际计算中,公式以n×2 的矩阵形式表示多

分享毕业实习学子“ERP实施工程师”总结,都是肺腑之言——知识是体现人的价值,学校学习的每一个课程学科都是有意义

丁老师,这是我刚写完的实习报告,特地给您一份,可以让你了解一个信管毕业生的真实想法,希望对你在信管的教育上有帮助.---信管1102 刘贻富 上面是刚刚收到(20140427)的一封学生邮件,贻富不是我带的毕业设计学生,去年他和启志("启"右边有一个"放"字的右边,太难找拼音输入法没找到),看了实习报告后,很想立即和学生,特别是信管专业学生分享,但需要提前取得贻富的许可.从毕业班学生那里要来了电话,获得了应允. ERP实施工程师实习总结 贻富实习总结下载(word版

深度学习的下一个大热门——Swift

来源商业新知网,原标题:为什么Swift会是深度学习的下一个大热门? 如果你喜欢编程,当你听到Swift,你可能会想到iOS或MacOS的应用程序开发.如果你正在进行深度学习,那么你一定听说过Swift for Tensorflow(缩写为S4TF).然后,你可以问自己:“为什么谷歌要为Swift创建一个TensorFlow版本?”Python和c++已经有了版本;为什么要添加另一种语言?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并概述为什么你应该认真遵循S4TF以及Swift语言本身的原因.这篇文章

做一个手机端页面时,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字体的显示大小,与在CSS中指定的大小不一致

最近在做一个手机端页面时,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字体的显示大小,与在CSS中指定的大小不一致.大家可以查看这个Demo(记得打开Chrome DevTools). 就如上图所示,你可以发现,原本指定的字体大小是24px,但是最终计算出来的却是53px,看到这诡异的结果,我心中暗骂一句:这什么鬼! 随后开始对问题各种排查:某个标签引起的?某个CSS引起的?又或者是某句JS代码引起的.通过一坨坨的删代码,发现貌似都不是.我不禁又骂,到底什么鬼!不过中间还是发现了一些端倪:当页面中的标签数量或者文本数

深度学习:从头设计一个TensorFlow3一样的新一代深度学习系统,到底需要把握哪些要点?

深度学习工具潮流滚滚,各种工具层出不穷.也有各种文章从易用性,可移植性,灵活性和效率方面对于各个系统进行比较.这篇文章希望从系统设计上面来讲来回答这个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想到从头设计一个TensorFlow3一样的新一代深度学习系统,到底需要把握哪些要点. 计算单元:从layer abstraction到operator 大家熟悉的第一代深度学习系统,以cuda-convnet21和caffe为代表.这些系统主要的一大特点是提出了一个以深度学习计算层次layer为基本单元的计算单位.不同的l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