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策略模式优化过多 if else 代码

前言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年前最后一次分享,本次来一点实际开发中会用到的小技巧。

比如平时大家是否都会写类似这样的代码:

if(a){
    //dosomething
}else if(b){
    //doshomething
}else if(c){
    //doshomething
} else{
    ////doshomething
}

条件少还好,一旦 else if 过多这里的逻辑将会比较混乱,并很容易出错。

比如这样:

摘自 cim 中的一个客户端命令的判断条件。

刚开始条件较少,也就没管那么多直接写的;现在功能多了导致每次新增一个 else 条件我都得仔细核对,生怕影响之前的逻辑。

这次终于忍无可忍就把他重构了,重构之后这里的结构如下:

最后直接变为两行代码,简洁了许多。

而之前所有的实现逻辑都单独抽取到其他实现类中。

这样每当我需要新增一个 else 逻辑,只需要新增一个类实现同一个接口便可完成。每个处理逻辑都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实现

按照目前的实现画了一个草图。

整体思路如下:

  • 定义一个 InnerCommand 接口,其中有一个 process 函数交给具体的业务实现。
  • 根据自己的业务,会有多个类实现 InnerCommand 接口;这些实现类都会注册到 Spring Bean 容器中供之后使用。
  • 通过客户端输入命令,从 Spring Bean 容器中获取一个 InnerCommand 实例。
  • 执行最终的 process 函数。

主要想实现的目的就是不在有多个判断条件,只需要根据当前客户端的状态动态的获取 InnerCommand 实例。

从源码上来看最主要的就是 InnerCommandContext 类,他会根据当前客户端命令动态获取 InnerCommand 实例。

  • 第一步是获取所有的 InnerCommand 实例列表。
  • 根据客户端输入的命令从第一步的实例列表中获取类类型。
  • 根据类类型从 Spring 容器中获取具体实例对象。

因此首先第一步需要维护各个命令所对应的类类型。

所以在之前的枚举中就维护了命令和类类型的关系,只需要知道命令就能知道他的类类型。

这样才能满足只需要两行代码就能替换以前复杂的 if else,同时也能灵活扩展。

InnerCommand instance = innerCommandContext.getInstance(msg);
instance.process(msg) ;

总结

当然还可以做的更灵活一些,比如都不需要显式的维护命令和类类型的对应关系。

只需要在应用启动时扫描所有实现了 InnerCommand 接口的类即可,在 cicada 中有类似实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看

这样一些小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所有源码可以在这里查看:

https://github.com/crossoverJie/cim

你的点赞与分享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rossoverJie/p/10339091.html

时间: 2024-08-23 07:44:24

利用策略模式优化过多 if else 代码的相关文章

代码重构:用工厂+策略模式优化过多的if else代码块

最近在工作中优化了一段冗余的if else代码块,感觉对设计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很有帮助,所以分享出来.鉴于原代码会涉及到公司的隐私,因此就不贴出来了.下面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解析. 假如写一个针对员工上班不遵守制度做相应惩罚的程序,比如,上班迟到:罚100:上班睡觉:罚1000:上班早退:警告:上班玩游戏:严重警告:上班谈恋爱:开除等,通常都会这样写: public class WorkPunish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grs){ String

策略模式优化过多的IF ELSE

前言: 当if else的条件少的话,代码可阅读性及逻辑不影响阅读和扩展.一旦if else过多的话会导致逻辑比较混乱,不易扩展并且很容易出错. 实现方案: 1.定义一个接口CustomCondition,抽象方法process方法交给具体的业务实现 2.根据自己的业务,定义多个类实现CustomCondition接口.每个实现类都注册到Spring容器中 3.通过条件从Spring容器中获取一个对应的CustomCondition实例 4.执行实例对应的process方法 原文地址:https

及房重构利用策略模式+简单工厂实现消费金额的计算

在做第一次机房收费系统中,有一项很令人头疼的事情,那就是临时用户的问题,在结账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该用户是固定用户还是临时用户,原来在用VB6.0做的时候,如果我们实现了这个功能,那么在代码中会出现很多的IF....else 语句,同时,我们必须要调用数据设定窗体中的数据,这样的话,会很麻烦,写出来的代码也会很乱,如今学习了设计模式,我们可以利用策略模式来实现对不同用户的消费金额进行计算.将不同的类型用户所用到的不同算法封装到子类中去,同时与简单工厂结合起来,来实现对不同子类的实例化.这样在很大

利用策略模式消除分支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对于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算法或者策略的场景. 一个真实的例子是这样的: 假设现在要将一个Student对象存入数据库.在逻辑层,需要对对象的字段进行合法性判断,比如ID是否超过某个阈值,名字长度是否超长. 1 public class Student { 2 3 private Integer id; 4 5 private String name; 6 7 public Integer getId() { 8 return id; 9 } 10 11 publ

策略模式重构switch/case分支代码

通过策略模式来重构优化代码里面的switch/case分支代码.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程序的扩展性.当然,如果分支比较多,每次都需要新增加一个类,这的确是有点麻烦,可以考虑使用反射来实现. 代码: namespace DP { public enum State { Alaska, NewYork, Florida } // 抽象 //public interface IShippingInfo //{ // decimal Calculate(State state); //} public cla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iOS开发,代码用Objective-C展示)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app需求都是由产品那边给出,往往是他给出第一版功能,我们写好代码后,会相应的给出第二版.第三版功能,而这些功能是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用户需求而不断增加的.如果在编码之初,我们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并未后续添加的代码做好相应的设计准备,那么无疑,这个项目代码会越来越乱,就会导致这样一个循环: 产品提需求 我根据需求写代码 产品增加需求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我根据需要增加的需求增加代码(由于没有思考好相应的设计,使得代码又长又乱) 产品再增加需求 我再增加代码,由于前面代码设计不

js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定义:将定义的一组算法封装起来,使其相互之间可以替换.封装的算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会随客户端的变化而变化 废话不多说,先来个例子 // 例如要写一个计算两个数加减乘除的方法,会有人这么写 countNum(type, num1, num2) { if(type === 'add'){ return num1 + num2 } else if(type === 'subtract'){ return num1 - num2 } else if(type === 'm

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1.策略模式有什么好处? 策略模式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动态的改变对象的行为. 2.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把一个类中经常改变或者将来可能改变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接口(c++中可以用虚类),然后在类中包含这个对象的实例,这样类的实例在运行时就可以随意调用实现了这个接口的类的行为.下面是一个例子. 策略模式属于对象行为型模式,主要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 到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通常,策略模式适用于当一个应用程序需

(七)策略模式详解

上章我们着重讲解了观察者模式和事件驱动,那么本章来讨论一个个人认为在开发过程中出场率极高的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在LZ第一次接触到的时候,LZ是这么理解的,就是如果我们想往一个方法当中插入随便一段代码的话,就是策略模式.即如下形式. [java] view plaincopy <EMBED id=ZeroClipboardMovie_1 name=ZeroClipboardMovie_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ign=middle 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