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服务治理的角度看RSocket、. Envoy和. Istio

很多同学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提这样的问题:RSocket是个协议,Envoy是一个 proxy,Istio是service mesh control plane + data plane。 这三种技术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呢?

的确,从技术定位的角度来讲,它们确实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如果我们用RSocket来治理微服务,会有哪些不同呢?

RSocket

RSocket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不是一个传输层的协议。一方面,它可以包容和支持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和相关技术,比如tcp 和 proto buf。另一方面,它的重点是把反应流的实现,提升到应用层上来。

其实在底层的协议中,就有反应流的实现,tcp的滑动窗口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往上,这种好的机制不见了,给编程的工作造成很多的麻烦。很大一部分的线上故障是由于阻塞链接造成的。另一方面,很多应用层的网络软件,从设计的时候就开始避免这样的麻烦,造成结构臃肿,通讯效率底下。简单的例子是如果所有的通讯都是反应式的,那就不用熔断了。

基于RSocket 的应用不止是端到端通讯,Broker也是对这个协议水到渠成的应用。作为一个反应式的Broker,它同样是异步,非阻塞的通讯方式,主要维护与就近的各个应用的链接以及和其它Broker的链接。与其它协议相比,它是多路复用,同时支持长链接。

经过这样的解释,不难理解,本文主要是针对RSocket应用通过RSocket Broker联结而形成的Mesh,与其它Service Mesh项目在不同层次和方面的对比。

RSocket vs .Envoy

Envoy作为一个proxy,它主要是基于HTTP2/HTTP1.1的协议,当然这样做是符合市场的口味,但是这个协议的局限性也限制了Envoy的性能。这就是我们比较的第一点,

1.Envoy不支持多路复用,非阻塞和有限支持长链接。说是有限,其实就是不支持,因为你的链接只要不能一直开着,就得依靠第三方做health check。这绝对增加开发难度。不支持多路复用,就无法对每个服务都开个链接,那么就要靠第三方作service registry。

这样的限制,不但使得Envoy必须依靠一个control plane,自己无法独立担负weave mesh的重担,而且也大大限制了它的性能,比如新版本Istio Proxy(就是Envoy)用的联接池管理就占了很多的内存。

2.RSocket的主要障碍是应用程序之间必须要用RSocket通讯。随着Spring Cloud的推出,Spring Framework 5.2 即将要把RSocket作为缺省的反应通讯协议,以及Dubbo和RSocket 的整合,大家接触RSocket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3.很多场合中会听到Envoy支持Polygoat,好像用了Envoy就不用SDK了。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觉。SDK是一定要的,为了支持Polygoat,就要选多语言支持的SDK。因为调用另一个服务的代码还是发生在自己的程序中,这不是Envoy可以替代的。Envoy所说的省却SDK开发,是指所谓的“胖SDK”, 就是包括了服务发现和路由功能的SDK,类似大家现在用的Dubbo,那的确是会让SDK瘦身的。但是如果用了RSocket的Broker,这些SDK同样也不用再“胖”了,而且RSocket协议也有不同语言的SDK。

RSocket vs .Istion

除了上述的简化和高效等特性外,相比Istio,RSocket Broker 有一个主要的优势,那就是不依赖Kubernets 。虽然Istio也号称不依赖Kubernets,但是在Kubernets外部署和管理sidecar proxy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RSocket Broker却是哪里都能部署。

作为一个Service Mesh solution, Istio其实是很难在 data center外应用的。那么对于众多的IoT设备怎么办?每一台手机上装个sidecar?而RSocket是很小且高效的SDK,这也是像Facebook这样的主要手机应用商选择RSocket的原因。

Istio主打的特性是observability, security and control。从observability和control方面来说,RSocket Broker虽然有接口,但是实现还不够,特别是API的部分。这也是社区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从security来说,如果是单纯RSocket的服务是不用开端口的,这是又一项由先进协议带来的对特性的简化,以后会有更多的介绍。

结论

很早以前,在分布程序中访问另一个服务是很直观,透明的事。微服务普及后,其为了“简化”微服务之间的通讯,引入了很多层的技术栈。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很多的决定是由于收到上一代的通讯协议的技术所限制。

RSocket的反应流技术,简化了程序间通讯对其它部件的依赖。我们可以享受Service Mesh提供的便利而不用那么复杂的技术栈。当然RSocket带来的好处不只是简单。在我们的初步实验中,RSocket Broker的service mesh比Istio带来将近10倍的速度提升。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RSocket.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wei121/p/10255618.html

时间: 2024-08-05 20:23:00

从微服务治理的角度看RSocket、. Envoy和. Istio的相关文章

从天气项目看Spring Cloud微服务治理

网上搜集的资源,个人感觉还行,分享了从天气项目看Spring Cloud微服务治理网盘地址:https://pan.baidu.com/s/1ggn5uld 密码: n6bn备用地址(腾讯微云):https://share.weiyun.com/7a101b0864bc027c9c1d2605e0012472 密码:s5CApH 原文地址:http://blog.51cto.com/11148206/2070057

【微服务直播】60分钟掌握华为云的微服务治理之道

1小时能干啥?攒一局游戏?煲一集剧?不,1小时还可以让你从0到N,掌握微服务治理之道,华为云资深大神现场分享,教你管理服务实例.如何升级不断服--戳链接立即观看直播>>直播地址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281216/2393648

有货微服务治理实践

服务依赖 ???????在分布式架构中,服务间的依赖非常常见,一个业务调用通常依赖多个基础服务.如下图, 对于同步调用,当会员服务不可用时,订单服务请求线程被阻塞,当有大批量请求调用会员服务时, 最终可能导致整个会员服务资源耗尽,无法继续对外提供服务.并且这种不可用可能沿请求调用链向上传递,从而引发服务间的雪崩效应. ???????在微服务的演进过程中,为了最大化利用微服务的优势,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需要通过一些服务支撑组件来协助服务间有效的协作,这便是服务治理的范畴. 服务注册与发现 ????

微服务之旅:从Netflix OSS到 Istio Service Mesh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Netflix开始,通过Envoy和Istio的崛起,快速浏览微服务的历史. 微服务是具有边界上下文的松散耦合服务,使您能够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服务.它还可以定义为构建独立开发和部署的分布式系统的架构模式. 在微服务架构中处理服务之间的通信是一项挑战,因为它们需要在不可靠的网络中相互通信. 1. 微服务架构的复杂性 分布式应用的一个问题是它们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 这是不可靠的.因此,您需要以容错的方式设计您的微服务,并能够优雅地处理故障. 在您的微服务架构中,可能有很多服务相

浅谈微服务架构与服务治理的Eureka和Dubbo

前言 本来计划周五+周末三天自驾游,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周六恰逢台风来袭,湖州附近的景点全部关停,不得已只能周五玩完之后,于周六踩着台风的边缘逃回上海.周末过得如此艰难,这次就聊点务虚的话题,一是浅谈微服务的架构设计,二是聊聊微服务中广泛用于服务治理的Eureka与RPC框架Dubbo异同点. 一.微服务的架构设计 之所以想聊一下这个话题,主要有感于最近接触的两个新的微服务项目--两个项目的架构设计出自两个人之手,却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相同的设计理念,项目结构非常类似.又想到就职于上家公司时接触到的项

使用Istio治理微服务入门

近两年微服务架构流行,主流互联网厂商内部都已经微服务化,初创企业虽然技术积淀不行,但也通过各种开源工具拥抱微服务.再加上容器技术赋能,Kubernetes又添了一把火,微服务架构已然成为当前软件架构设计的首选.但微服务化易弄,服务治理难搞! 一.微服务的"痛点" 微服务化没有统一标准,多数是进行业务领域垂直切分,业务按一定的粒度划分职责,并形成清晰.职责单一的服务接口,这样每一块规划为一个微服务.微服务之间的通信方案相对成熟,开源领域选择较多的有RPC或RESTful API方案,比如

从Uber微服务看最佳实践如何炼成?

导读:Uber成长非常迅速,工程师团队快速扩充,据说Uber有2000名工程师,8000个代码仓库,部署了1000多个微服务.微服务架构是Uber应对技术团队快速增长,功能快速上线很出色的解决方案.本文偏向微服务的入门篇,以Uber微服务为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微服务特性 对于微服务没有适当的定义,你可以说它是一个框架,由小型的.独立的可部署的服务组成,执行不同的操作. 微服务专注于单个业务领域,可以作为完全独立的可部署服务,并在不同的技术栈上实现它们. 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区别 在使用微

应用量化时代 | 微服务架构的服务治理之路

技术随业务而生,业务载技术而行. 近些年来,伴随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众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上,云原生.DevOps.微服务.服务治理等成为行业内不断被探讨的新话题.人们在理解和接受这些新型概念的同时,也不断地思考其可能的落地形态.需求是创造发生的原动力,于是一批代表性的开源技术或者框架涌现而出:Kubernetes,Spring Cloud,Service Mesh,Serverless-- 它们炙手可热,大放异彩.然而在具体落地过程中却步履维艰,磕磕绊绊. 本文试图结合企业业务的核心诉求,以应

用友云服务治理平台 助力企业微服务架构落地

本文主要阐述使用微服务架构时,治理框架或者平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微服务落地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和对应解决方案.同时,文章也介绍用友云旗下的微服务治理平台的核心功能和技术架构,以及微服务治理平台在用友云一些产品下的实践,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和趋势. 用友云微服务治理平台由来 伴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信息化之后,将企业上云和数字化提上日程.软件架构的微服务方式重构.应用的自动化运维.容器化等需求强烈,催生出了众多的PaaS平台.同时,针对微服务,也涌现除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