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erver内核架构剖析 (转载)

SQL Server内核架构剖析 (转载)

这篇文章在我电脑里好长时间了,今天不小心给翻出来了,觉得写得很不错,因此贴出来共享。

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个优秀的软件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积累起来的,众多优秀的程序员呕心沥血,他们已经不是在简单的写代码,而是在创作一门艺术。

和前面提到的暴雪公司的发展相比他们有一个相同之处,即:他们只做经典。不能说他们集中的全世界最优秀的程序员,而实际上他们集中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思想,并且付诸实践。

成功不是靠急于求成,而是靠远见。祝Microsoft SQL Server越走越远。

原贴出自:http://www.sqlserver.com.cn

我们做管理软件的,主要核心就在数据存储管理上。所以数据库设计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为了让我们的管理软件能够稳定、可扩展、性能优秀、可跟踪排错、可升级部署、可插件运行,

我们往往研发自己的管理软件开发平台。我们总是希望去学习别人的开发平台(如用友或金蝶或SAP),但我们却总是感叹管理软件业务处理细节繁多,

而数据库管理软件却简单的SELECT、INSERT、DELETE、UPDATE四个命令就搞定

我们多希望有一天能做出一个架构,也可以这么简单就搞定管理软件。我们往往研究别人的架构,却忘记了我们身边我们最熟悉的数据库的架构。

所以,今天,我想带领大家一起剖析一下数据库的架构,来探索数据库的架构思想。而我本人呢,只熟悉SQLSERVER这一种数据库产品,所以我就拿SQLSERVER来分析。

在讲SQLSERVER内部原理的之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SQLSERVER的历史
让我们站在1999年,看看计算机数据库业界到底处于什么状态。
1999年,Oracle已经于1998年9月发布了Oracle 8i(可能中文版在1999年才来到中国)。

Oracle 8i支持用JAVA编写存储过程,支持XML,支持Linux。
1999年1月,SQLSERVER7正式发布。SQLSERVER7重构了整个数据库引擎(相当于重写了SQLSERVER)。

SQLSERVER第一次完整性的支持了行锁(有没有搞错,过去人是怎么使用数据库产品的。1988年,Oracle6就支持行锁。另外1988年,Oracle就开始研发ERP产品。谁说Oracle是ERP门外汉,可以参考这个)。
看看他们俩的前一个版本。如果你入行比较晚(2000年以后),可能对以下文字更感到惊讶。
1992年Oracle7发布。有了存储过程、触发器、引用完整性校验、分布式事务处理。(天哪,Oracle7才有了这些东西)。
1995年,SQLSERVER6发布。SQLSERVER6是微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数据库产品(真是爆料,大家没想到SQLSERVER6才是微软第一个数据库产品那版本6之前的5、4、3、2、1是怎么度过的)。

因为1994年,微软和Sybase掰了(Sybase是第一个运行于PC上的C/S数据库产品)。微软为了进入数据库产品领域,自己又没有经验,

于是和Sybase一起合作(当时微软是全世界第一大软件公司,微软1986年上市。Sybase有产品,缺钱。微软缺产品,有钱。于是一拍即合)。

直到1994年,微软也不需要Sybase了(已经学会了数据库技术),Sybase也感觉微软太狼子野心,于是合作分裂。微软开始自己做自己的数据库。



历史说完。我们言归正传。

很多入门级做管理软件的,SQL语句玩的熟练,从子查询到Having到交叉表统计SQL都能做出来,甚至存储过程能写2000多行,游标、自定义函数、触发器、约束用的眼花缭乱。

再入点门,在SQL查询器中可以使用SQL分析优化索引,用SQL Profile可以跟踪SQL,甚至在性能查看器中监测SQLSERVER内存、CPU、线程、I/O的运行状态,甚至为自己会使用DBCC而沾沾自喜。

你是如此熟悉SQLSERVER,又是对SQLSERVER如此陌生。
我今天就用架构的角度来给大家分析一下SQLSERVER架构和原理。短短一篇博文肯定只能面上的多一些,深一层的可能需要连载数篇文章甚至一块大砖头书才能讲完整。

不过,我希望我的博文能够抛砖引玉,使大家能从一个过去没有想过的角度去看SQLSERVER。

SQLSERVER,作为一个数据库产品,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两大块:存储引擎和查询引擎(关系引擎)。

其他的日志、事务、锁、索引等等都是围绕他们来工作的。

关系引擎(查询引擎)上层
SQLSERVER是C/S产品,所以一条SQL语句要让SQLSERVER执行,必须要传输到SQLSERVER服务器端。传输,我们当然知道需要NetBEUI、TCP/IP等等网络传输协议。但是光有这些还不行。

客户端如何发,服务器端如何收,如何确认发的和收的正确完整,如何确实发的和收的已经结束,如何发和收能跨越各种网络协议(如UNIX和WINDOWS和NOVELL通讯),如何保证数据安全校验,

如何保证数据收发是同步还是异步,就需要在网络传输协议之上再构造一层协议。SQLSERVER既支持IPC机制,也支持RPC机制。你想想你的管理软件开发平台是否有这一层。

当然,现在的消息服务器已经专业的提供了这一机理,可靠的、安全的、高效的、异步的、消息压缩、消息拆分、智能路由、集群,跨越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编程语言、不同的通讯协议、不同的硬件平台的消息数据传输。

可能你过去不了解消息中间件,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知道消息中间件的用途。

SQL语句被可靠无误的发送到了服务器端,SQLSERVER引擎中第一个模块就来接待这个SQL数据。这个模块的名字叫:Open Data Services

它监听新的连接;清除失败连接;将结果集、消息和状态返回给客户端。

SQLSERVER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传输数据,数据包是有格式的。在SQLSERVER中被称为tabular data stream

这个数据流是令牌控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对话(否则,客户端说了N句话,服务器端返回N句话,没有令牌就混在一起了,不知道哪个回答是对应哪个请求的)。

我们往往不能直接和Open Data Services打交道,把数据放进来。而是我们必须通过ODBC、ADO或DB-Library来发送tabular data stream。

而SQLSERVER返回的数据结果,也是通过这些ODBC之类发回tabular data stream。你看看SQLSERVER设计的多巧妙,一个通用数据访问接口屏蔽了你和SQLSERVER之间直接沟通

就如同WINDOWS API屏蔽了内核让你无法访问,就如同DirectX屏蔽了UI和外设的操控。

SQL语句-ODBC-编码成tabular data stream-IPC或RPC-网络协议-IPC或RPC-解码tabular data stream-ODBC-Open Data Services。
Open Data Services监测客户端连接。如果并发太多,它会创建连接,如果服务完,它会自己维护连接归入池中。在池中保留一段生命期,它会自己释放连接

如果有的客户端连接中途突然断掉(如客户端重启了),它在侦听后无回应发送keepalive数据包侦测是否死掉,它也会自己整理自己的连接的。

我们在SQLSERVER线程中看到的连接,就是Open Data Services创建的。

Open Data Services有了连接(可能是创建的可能是从池里拿出来的,池化、创建、销毁都是非常讲究技能的

池化多少,上下文资源如何保留,池化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该销毁,调度不当就会严重消耗资源),就把SQL接住。这时,是接到了Open Data Services的读缓冲区里面。

这个缓冲区为高性能处理数据的SQLSERVER带来一丝喘息机会,而就这一丝喘息机会,让SQLSERVER可以游刃有余(你的设计有吗?)。

而Open Data Services有一个写缓冲区。SQLSERVER把检索到的数据,检索出来就立即放进写缓冲区,写缓冲区一满就立即被Open Data Service发走。

当我过去研究SQLSERVER原理的时候,我常常赞叹,一个小小的SQLSERVER外围模块都设计如此精妙,实在让人佩服。我们经常在追求海量数据存储和Cache架构,我们却无视我们手边的SQLSERVER。

SQL语句放到读缓冲区,SQLSERVER的查询引擎(关系引擎)就开始工作了。它总是在侦听这个读缓冲区
SQL语句遇到的关系引擎的第一个模块就是命令分析器。我们在SQL查询分析器中看到的查询分析结果就是它的输出杰作。它来构造查询树。

首先是将你的SQL语句规范化(你想想你写的软件代码,输入数据来了什么都不管就直接处理,连输入数据校验都没有,怎能稳定),否则以后的步骤将不好操作,如果你的SQL语句有语法错误,

这个查询树的构造就无法完成,于是中断。而要规范一个SQL语句,首先要从SQL语法库中抽取SQLSERVER现有支持的各种语法和函数,SELECT * 平展 ,字段访问权限校验
一旦构造成功,关系引擎的第二个模块就是命令优化器,来裁剪这棵树。一个SQL语句可以生成多种执行和优化的方案(如果你使用过那种SQL优化工具的话,你就能理解),

SQLSERVER会选择最节省内存、CPU利用率、I/O次数(I/O是性能优化最要命的地方,往往性能就瓶颈在I/O上)的那一种方案。

优化器会根据每张表的数据统计/统计信息(有时候你为了性能优化,必须定时期同步更新一下统计,否则优化就会有误差)。

而且优化器也会根据查询树去选择合适的索引(如果使用索引代价大,它会自动选择全表扫描),优化器也会根据查询树知道先取哪些表的数据,

然后再内存中如何合并数据,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有时候想想优化器真伟大,你一个SQL过去,它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多少事啊,为了能在极短时间内确定一个相对优化的方案,它也不可能穷举所有可能的方案,所以我们做海量数据优化的时候,往往评估多种方案,然后修改自己的SQL语句以符合产生最优的方案)。

规范化、优化完SQL语句,就要产生执行计划了。SQL管理器负责执行计划的产生。因为你发过来的SQL语句可能是一个SELECT,也可能是一个INSERT或UPDATE。即使SELECT,

也面临着用户权限的限制(你如果设置过某一个SQLSERVER用户的对象权限和列权限,你就会明白)。而INSERT之类更新语句,又会涉及到权限、默认值、约束、表达式、主外键、触发器

一个优化完的SQL,具体要真正让SQLSERVER从内存或硬盘上把数据找出来或者更新回去,需要很多细节的步骤。
查询执行器来负责SQL的执行。因为SQL的执行要涉及到事务、锁、等待、CPU调度,内存页失效影响、I/O存取影响,所以查询执行器会协调很多其他模块,但各个模块来负责处理,

而查询执行器并不真正全部包办,否则让事务管理器、锁管理器、索引管理器、页面文件管理器、缓冲管理器、行管理器、日志管理器干吗去。

查询执行器是查询引擎的最后一个模块,接下来的模块都属于存储引擎的范畴。所以,从上看,查询引擎最主要是构造SQL查询树、优化裁剪SQL查询树,根据查询树产生执行计划,然后协调执行查询树,

把结果返回去。



存储引擎  下层

而真正要把数据取出来或存进去,就需要存储引擎来工作了。
首先根据执行计划,要存取哪些数据页和索引页。这就是访问方法管理器(access methods manager)要做的事情。但其实真要打开这些页,还不是访问方法管理器自己要亲手干的。
亲手干这个活的是一个叫“缓冲区管理器”的模块。因为在硬盘上的数据是不可能计算处理的,必须要在内存中才能让CPU来计算。所以要存取那些数据页和索引页,就通知让缓冲区管理器来做。

如果数据没有在内存中,就让缓冲区管理器来读入,如果数据已经在内存中了,缓冲区管理器只有返回即可。这个过程是被缓冲区管理器来屏蔽的,对于访问方法管理器是透明的

大家可不要以为访问方法管理器啥事不做,只是一个发布调度命令的。这可错怪了它。因为SQLSERVER要保证高速处理,必须预先预测好哪些数据页和索引页要处理。

不能人家缓冲管理器已经处理完,你访问方法管理器才计算下一步将要处理的页面。要知道,这些管理器可是不分哪个用户来处理的。如果接受来自100多个并发的用户,发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请求,

你怎么能预测到哪些数据页和索引页要处理呢?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调度。而且这个统一的调度也影响着缓冲区管理器。你不能请求一个大数据,缓冲区管理器这才火烧屁股才扩大缓冲区,然后装载数据,

那样流水线就停下了。缓冲区管理器必须预先知道将在不久要有一个大数据,所以在并行运算的时候就有独立线程来扩展了缓冲区。因为扩大缓冲区还和操作系统有关。

你要扩大缓冲区,正好遇到WINDOWS页面失效(缺页中断 page fault),就涉及到你的虚拟文件的变化。而页面失效又会影响CPU和I/O。所以页面失效是一个性能影响很大的问题。

而提高命中率是我们性能优化一直努力的重点。如果数据长时间不用,缓冲区管理器就要让这块内存数据过期,可以被新的数据覆盖。否则缓冲区老加载不卸载也不行。

再说,有些数据已经被更新了,你数据老化了,不重新读入,你的数据就引起读错误了。

我们知道,数据页包含数据行。索引页包含索引行。数据行就由行管理器来控制。而索引行,由索引管理器来负责。
而单行上的检索、修改、执行,又被事务管理器锁管理器影响着。事务,有显性事务和隐性事务两种。而锁,又有共享锁、排它锁、更新锁、意向锁。而锁,还分为行锁、页锁、表锁、数据库锁。

而锁,又有死锁的可能性。锁的不同,加上事务的影响,这个行是否能读、能修改,能怎样的读(读一致还是脏读),是等待事务和锁,还是可以进行,就受了很多影响。

因为一张数据页上放的行是有限的,尤其还有填充度的影响(如填充度为80%,就这个数据页面只能填充80%就必须分页,以防以后有数据插入的时候,就非常影响数据插页,

这也是性能影响比较大,尤其在插入数据比较多的情况下)。SQLSERVER的一张数据页默认是8K,除去填充度和数据头,也没有多少可存储的数据了。

这就是为了关系型数据库都劝阻大家要小表大数据。也就是说,列要少,列要短,频繁访问的列要在前。数据可以海量。如果行长了,你想要检索和更新多少数据页,这需要多少页面调度,

面临着页面失效和锁机制的影响。而且,大文本和可变行,都是指针存储,需要跳转查找,更浪费了不少时间
而索引管理器,最主要在维护着索引B树。没有索引页,我们就要做全表扫描了,那需要载入多少数据页,而且还要逐行扫描,如果遇上事务和更新锁,就更有问题。

所以,索引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表,可以建立很多索引。索引,能直接找到所需要的行,而无须全表扫描。但是,你的索引如果仅仅是男女,或者你的索引涉及到可变行,都对索引不利。

索引,不宜建立多。否则维护索引页的成本和消耗也非常多。索引页更要涉及到插页、拆页,频繁改动涉及到索引的字段,会让索引页剧烈变动,尤其数据量越大影响越大。

我就不在这里讲解如何利用索引优化SQL了,否则一本书也讲不完。

数据不断存取,数据不断被维护,载入内存或从内存中写入硬盘。其实都是惰性写入器在照顾。惰性写入器来定期扫描老化数据,让硬盘和内存中的数据是一致的。

有这个惰性写入器,就有了内存和硬盘的差异时间窗。就有可能出现异常。一旦服务器突然断电,没有来得及写会磁盘的怎么办。也也涉及到另一个模块:日志管理器

日志管理器利用检查点的机制维护着日志文件。在服务器重新启动的时候,重写载入日志来把数据恢复到一致性。写日志,当然要比写数据要容易的多,快的多。

因为写数据要操控内存和硬盘,还要注意权限、锁、事务,所以突然断电,你还没反应就来不及了。所以日志这种轻量级的方法,

就可以在恢复一致性上有很好的帮助(当然,也丢失数据。日志页也没来得及写入硬盘)。

讲到这里,就剩下事务管理器、锁管理器。这两个管理器和显性事务、隐性事务、显性锁、隐性锁、事务隔离级别、锁级别、行管理器、索引管理器都有很多关系。

微软有WINDOWS优势,又有Jim Gray这样的巨师坐镇(Jim Gray是图灵奖获得者,就是此爷提出了数据库事务这一概念。盖茨为了让此爷为微软工作,而此爷不喜欢雷德蒙天天下雨的天气,

于是在加州阳光中给此爷单独建了一座研究院  微软加州研究院)。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0vbmC2FrrVB2xWyHFlQqntBeG9yOvX1zqrHYM6J9R0-xFAkjbnTuSh6Vh94c_m2yQ8nRdZAqD3V9llgVLVwxa

所以,在性能上,我个人认为SQLSERVER的性能是非常优秀的(你想想,一个数据库产品的性能受什么方面的影响)。

至于业界老称SQLSERVER无法管理海量数据,性能不佳,我个人感觉都是业界在以讹传讹而尤其中国内地IT业界,大部分都是入门级在跟帖嘈杂,尤其还有一批更不懂技术的媒体记者或写手

如果真要去说SQLSERVER不行,大型海量数据管理必须用某某数据库产品,我建议从内部原理、内部架构、内部实现三个层次诸多方面来剖析到底在不在理。

最后就是I/O管理器了。我一直不认同SQLSERVER内核中有I/O管理器。因为SQLSERVER使用的是和WINDOWS同样的页面调度和页面分配方法。

何必要自己另创一套呢。就如同SQLSERVER把页面、硬盘、内存、线程、CPU交给了WINDOWS一样。

SQLSERVER作为WINDOWS上的一个应用软件,应该和WINDOWS上的其他软件一样被WINDOWS管理。SQLSERVER又不跨平台,无须自己管理。
除了SQLSERVER这些内核涉及精妙以外,SQLSERVER的外围工具也设计的相当好。

如SQLSERVER的用户安全性管理方法、对象分类(表、列、约束、默认、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视图、主键)、对象权限方法、元数据自管理方法、SQL语言、SQL查询分析器、SQL跟踪器、SQL性能分析器、SQL数据库(master\msdb\tempdb\model)。

想一想,你的管理软件平台有这些架构思想吗?

http://blog.csdn.net/hzbooks/article/details/2247912

数据库界的超级牛人、1998年图灵奖获得才者Jim Gray先生于2007年1月28日早上独自乘船离开San Francisco Bay,去一个叫Farallon小岛洒他母亲的骨灰,不幸在外海失踪。直到现在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美国海岸警卫队已经展开了大范围的搜索。

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评奖极为严格,很少在同一领域授予两人。因此图灵奖得主不仅是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超级科学家,也被公认为本研究领域的领袖。 作为计算机的传统主流方向,数据库只有三位图灵奖得主,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三巨头之一的E.F.Codd于2003年逝世,数据库之父Bachman也早已退休,离开了学术界,目前本研究领域硕果仅存的则只有Jim Gray一位:

Charles W. Bachman (1973) -- 数据库
Edgar Frank Codd (1981) -- 关系数据模型
Jim Gray(1998) -- 数据库和事务处理

数据库的教科书一般单独开一到两章来讲解事务及其重要性,事务是数据库应用于银行,金融等行业的基础。信用卡刷卡,网上转账这些操作都是作为数据库事务来完成的,事务机制保证了这些操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提出事务概念和相关技术的,正是Jim Gray。此外,他还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的奠基人,他提出了Data Cube等重要概念。近十年来(而且可能一直延续到未来十年),

他一直是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官方已经宣布Jim Gray 先生死亡。还会有奇迹出现吗?

时间: 2024-11-05 18:57:00

SQLServer内核架构剖析 (转载)的相关文章

SQLSERVER内核架构剖析 (转)

我们做管理软件的,主要核心就在数据存储管理上.所以数据库设计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为了让我们的管理软件能够稳定.可扩展.性能优秀.可跟踪排错. 可升级部署.可插件运行,我们往往研发自己的管理软件开发平台.我们总是希望去学习别人的开发平台(如用友或金蝶或SAP),但我们却总是感叹管理软件业 务处理细节繁多,而数据库管理软件却简单的SELECT.INSERT.DELETE.UPDATE四个命令就搞定.我们多希望有一天能做出一个架构,也 可以这么简单就搞定管理软件.我们往往研究别人的架构,却忘记了我们身边

[转载]SQL Server内核架构剖析

原文链接:http://www.sqlserver.com.cn 我们做管理软件的,主要核心就在数据存储管理上.所以数据库设计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为了让我们的管理软件能够稳定.可扩展.性能优秀.可跟踪排错.可升级部署.可插件运行, 我们往往研发自己的管理软件开发平台.我们总是希望去学习别人的开发平台(如用友或金蝶或SAP),但我们却总是感叹管理软件业务处理细节繁多, 而数据库管理软件却简单的SELECT.INSERT.DELETE.UPDATE四个命令就搞定. 我们多希望有一天能做出一个架构,也可

Android平台及其架构(部分转载)

一.Android的系统架构 1.      应用程序 同Android系统一起发布的核心应用程序,如email 客户端,SMS 短消息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联系人管理程序等. 这些应用程序都是用java编写的. 2.      应用程序框架 开发者可以用它开发应用,其中包括: • 丰富而又可扩展的视图(Views):可以用来构建应用程序, 它包括列表(lists),网格(grids), 文本框(text boxes),按钮( buttons), 甚至可嵌入的web 浏览器. • 内容提供器

机器学习平台mahout,推荐系统算法与架构剖析视频教程

38套大数据,云计算,架构,数据分析师,Hadoop,Spark,Storm,Kafka,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项目实战视频教程 视频课程包含: 38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精品高级课包含:大数据,云计算,架构,数据挖掘实战,实时推荐系统实战,电视收视率项目实战,实时流统计项目实战,离线电商分析项目实战,Spark大型项目实战用户分析,智能客户系统项目实战,Linux基础,Hadoop,Spark,Storm,Docker,Mapreduce,Kafka,Flume,OpenStack,Hiv

Tensorflow源码解析1 -- 内核架构和源码结构

1 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对比 当今的软件开发基本都是分层化和模块化的,应用层开发会基于框架层.比如开发Linux Driver会基于Linux kernel,开发Android app会基于Android Framework.深度学习也不例外,框架层为上层模型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多语言接口.稳定的运行时.高效的算子,以及完备的通信层和设备层管理层.因此,各大公司早早的就开始了深度学习框架的研发,以便能占领市场.当前的框架有数十种之多,主流的如下(截止到2018年11月) 显然TensorFlow是独一无

《linux 内核完全剖析》 keyboard.S 部分代码分析(key_map)

keyboard.S 部分代码分析(key_map) keyboard中间有这么一段,我一开始没看明白,究竟啥意思 key_map: .byte 0,27 .ascii "1234567890-=" .byte 127,9 .ascii "qwertyuiop[]" .byte 13,0 .ascii "asdfghjkl;'" .byte '`,0 .ascii "\\zxcvbnm,./" .byte 0,'*,0,32

Linux内核架构读书笔记 - 2.5.3 处理优先级

1 优先级的内核表示 内核使用 0 - 139 表示内部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越高.0 -99 实时进程使用 nice 值 [-20,19]映射到范围100 - 139,如下图 内核定义了一系列宏来辅助优先级之间的转换 sched.h 1 /* 2 * Priority of a process goes from 0..MAX_PRIO-1, valid RT 3 * priority is 0..MAX_RT_PRIO-1, and SCHED_NORMAL/SCHED_BATCH 4 *

Linux内核架构读书笔记 - 2.5.2 数据结构

调度系统各个组建关系如下 激活调度器两种方法:进程睡眠或其他原因放弃CPU,周期性检测 上述两个组件统称为通用调度器或核心调度器. 调度器用于判断接下来运行那个进程,内核支持不同的调度策略( 完全公平调度 实时调度 无事可做的空闲调度进程) 调度器被调用时候 需要执行体系相关的进程上下文切换 每个进程属于某个调度器类,各个调度器负责管理所属进程,通用调度器不涉及进程管理,都由调度器来 下面分别讲述: task_struct 成员 sched.h 1 struct task_struct { 2

Spark内核架构解密(DT大数据梦工厂)

只有知道内核架构的基础上,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程序? 手工绘图来解密Spark内核架构 通过案例来验证Spark内核架构 Spark架构思考 ==========Spark Runtime的几个概念============ 下载下来运行,基本都是standalone模式,如果掌握了standalone,则yarn和mesos,以后不做特别说明,一律是standalone模式 application=driver+executor,executor是具体处理数据分片,里面是线程池并发的处理数据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