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of Liberation
阿迪亚香提 著
第一章 五项基本准则
这五项基本准则是整个教导的基础。绝不能忽视这五项准则,或只是将它们粗略地看过,掉以轻心。我要非常认真地指出,这五项准则是整个教导的绝对基本要素,不仅适用于觉醒之前,在觉醒之后也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不要因为这五项准则看似是从人性及相对角度出发的对实相的方便说法,就认为它们太粗浅,没什么意义。这五项准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且呈现实相终极本质的方法。我们在最深刻的启示中领悟到的东西,若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来,呈现出来,那我们终究仍过着一种分裂的人生。
另外,这五项准则为教导的展开提供了场域。离开这一场域,你将无法对自我保持警惕,教导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到自我中心化的解读。自我会对灵性教导进行误读,这永远是个重大危险,自我的本性就是要将任何它执着并投入的观点进行合理化。
这一危险的程度可能还会加剧。任何一种灵性教导,只要它根植于实相的绝对本质,就必然是指向真理,而非相对世界中的伦理道德。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教导是不道德的,而是说它们超越道德,也就是说,它们根植于实相,而实相超越了二元角度的相对的伦理道德标准。
可是通常人们都会误解,认为从绝对角度而言,一切道德都应该弃如敝履。实际上,超越道德是指道德不再根植于文化及宗教的价值观,而所有这些价值观都旨在驾驭及控制自我的冲动。因此非但不是不道德,恰恰相反,实相的合一观会自发呈现,无私的爱和慈悲自然而然地流动。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与你分离的,外在于你的,你的行为自然会体现出这种合一。
比较复杂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你有可能会有一些对终极本质的体验,同时却并没有从自我的虚妄中完全解脱出来。这样实相和虚妄可能同时并存,你会在两者中反反复复,并以种种无意识的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尽管这些形式有不少都是我们精神成熟的过程中必经的,但必须牢记,其中最危险、最扭曲的,莫过于一个以为自己就是神的自我。
这么多年来,我与数千人共事过,我明白如果忽视了灵性生活中的五项准则,那么你的灵性展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遭受重创。若不好好研习这五项准则中的任何一项,不将其彻底吃透,或者不贯彻执行,都会使你在某个阶段遭遇到内在或外在的冲突和分裂。
这五项准则,会让你从身体、心智、精神三方面集中所有的力量,将它们统合起来专注于你的最高追求。明晰且统合的关注焦点、真挚的心以及毫不动摇的渴望,绝不会有意识地自欺欺人,所有这一切的重要性,我认为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明确你的追求
明确你的追求,是指不要将你的灵性追求当成一个未来的目标。而是每时每刻都确确实实地知道你当下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你认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不要根据道德标准,而是根据你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东西来确定。请对此问题深入沉思,别自以为你知道你的最高追求,你甚至都不一定清楚自己觉得什么最重要。深入地挖掘、沉思、冥想,你的灵性诉求到底是什么,别让其他任何人来定义你的追求。向内看,直到你完全明确地知道,你到底要什么。
这是第一项基本准则,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你的生命就会依照它展开。将真理或实相作为至高价值的人寥寥无几。人们会以为自己以真理为重,但他们的行为表明并非如此。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拥有互相矛盾的价值观,其表现为各种内在外在的冲突抗争。所以仅仅因为你以为自己最重视某样东西,并不说明你真的觉得它重要。通过深入的沉思,明确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你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才能更加整合、清晰。
随着你领悟的加深,灵性的成熟,你会发现你追求的某些方面始终如一,而另一些方面会按照你当前见地的阶段性的变化而发生演变。你要面对你每个当前的所思所想,时时反省,明确各个问题。你的生命在不断展开,只有如此面对,你才能一直站在所能达到的极限处,全神贯注,不断突破。
无条件地行动
明确你的追求是第一步。它会让你集中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将它们统一起来,专注于你的追求。一旦你明确了自己的追求,你就应该依次行动。所谓行动,意指你愿意去做及愿意舍弃。
灵修不是要你努力地做这做那,指望终有一日得成正果,而是要你现在就全然临在、真挚,且全然投入,以绝对的诚实,去发现任何阻挡你得见实相的妄念,并毫不犹豫地舍弃它们。因此,灵修和时间无关,也不是能通过时间去获得的东西;它仅仅,并且永远只和一样东西有关,那就是永恒当下。
而追求,并非出自于心智,乃是出于心灵,它只能是你真正珍惜的、热爱的、宝贵的。你根本不需要去想真正热爱的是什么,你只需提醒自己什么是自己不爱的。而你真正爱的,总是在你的行动中真实地反映出来,它不会以你的感觉、思考或口头表达为准。
当追求配合上无条件的行动,以及热爱,它们就成了宇宙中异常强大的力量。只有那样,我们才会统一、集中,才能无惧世事荒诞、命运无常、环境弄人,全然专注在自己的追求之上。
绝不放弃自主
第三条准则是绝不放弃自主。它的意思是你应该对你的生命负起全部责任,绝不将它推卸在他人身上。指望着搭顺风车,让某个悟者带着你,将你带进开悟,那是做梦。不明白这一点,就会造成种种问题(我们还见得少吗):狂热崇拜、原教旨主义、神迹思维、失望、幻灭、灵性幼稚病等。
父母问题,关系问题,权威问题,性问题,还有上帝问题,许多人都把他们未解决的种种问题投射到灵性导师身上(有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导师还鼓励他们的学生这么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明白,灵性导师,其本身是他或她所指真理的活生生的示现,其作用是给出好的、智慧的指引。对导师产生深深的尊敬和无比虔诚的爱,是有可能的,可是至关重要的是你不能放弃你的自主,或完全将其交给导师,将所有的神圣感投射在他们身上。你的生命在自己手上,不在他人手上。你得负责。
你是对灵性导师的教导全然敞开,还是幼稚地放弃你作为成年人应负的责任,把所有的智慧和神圣都投射到导师的身上,这两者的差别非常微妙。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一种成熟的平衡,既真诚且深切地敞开,又不放弃自己的责任。
同样,在对待灵性教导的时候,这一准则也适用。灵性教导是指向实相的手指,不是实相本身。你和灵性教导之间真实而成熟的关系应该是:你应用它,而不是简单地相信它。信仰总是会导致形形色色的原教旨主义,会阻断好奇心和疑问,此两者无论在开悟之前还是之后都非常重要。好的灵性教导是让你研习和应用的。只有这样,教导才会在你身上起作用(通常是潜移默化的),帮助你看清源自你本身内在的真理(及谬误)。
怎样才能确定你内心真正的追求?是不放弃自主?还是建立一个虚假的、自我中心的主体?后者会让你更陷入虚妄。我只能说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要知道,没人能告诉你怎样做才不自欺欺人。如果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对真理的渴望超过一切,那么就算你走偏一千次,你最终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追求“什么是真的“上面来。
如果你不是渴望真理胜过其他一切,那你现在就知道结果是怎样的了。
绝对真挚
真心实意的真挚是灵修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真挚包含了诚实、诚恳、赤诚等品质。真挚并非意味着做一个完美的人,恰恰相反,一旦起念做一个完美的人,不真挚就已经在里头了,因为这正是在逃避如实地看到当下的你。只有纯粹的真挚和勇气,才有可能也有意愿去如实地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一切不完美和妄念。如果我们一直都不面对自己,我们就永远不能从自我的幻象中醒来。
要想真挚,你还必须放弃对自己进行评判。评判,阻碍了你真正的真挚,许多时候它还表现出真挚的假象。真正的真挚能让强大的明辨力和洞察力得以显露,唯有它们能让你摆脱心智预设的判断和防御,如实地感知自己。
如实面对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是防止自欺欺人的最佳利器,能使你始终不偏离你的追求。对人类来说,世上再没有比完全如实地面对自己及他人更难做到的事了,然而我们若想从分离的梦境中醒来,过上真实的、不分裂的生活,就必须如实。
管好你的人生
管好你的人生,是指你不能将灵修作为借口,逃避你自身及你的生活的任何方面。我发现这是极其普遍的问题,多少涉足修行都会无意识地以修行来逃避他们自身及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折磨、失调和恐惧。他们总在希望,只要觉醒至实相,一切麻烦就都消失了。尽管随着觉醒的来临,的确有许多我们本以为是问题的问题都自然消失了,但绝不能认为只要尝到觉醒的滋味,人类生活中的所有挑战就都自动迎刃而解了。
利用灵修逃避你自身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会极大地阻碍觉醒的到来,更会阻碍它的深入和稳定。《疗愈之路》是要你完全面对自己和生活,绝不退缩,绝不用抗拒、评判、神迹思维等来逃避。它是让你穿透所有虚妄的面具,觉醒至真理。
要管好你的人生,你就得拥抱你生命的所有面向,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愉悦的还是不快的。你不必一次就面对所有的,而是在每时每刻面对当下升起的任何状态。每一时刻,你都应给予其应得的关注、真挚和投入。非如此,你就会付出你意想不到的代价。
你的生命,你生命中的一切,就是通往觉醒的道路。若你拒绝生命中的问题,不处理它们,你就是在沉睡,背离实相。去关注生命向你揭示的东西,那才是暴烈、无情同时又充满爱的恩典,对它说:“好的。”
喜马拉雅搜到的音频:http://www.ximalaya.com/7473974/album/276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