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梦断代码》随笔(2)

看到第六章中的“搞掂”一词,很疑惑,为什么不是“搞定”呢?百度了一下,看到了这样一种结果:“这一章出现了GTD,没想到这本书的产品chandler竟然与GTD也有关系,原来这个软件的UI设计师尹咪咪受到了戴维艾伦的Get Things Done书的影响,不过这里翻译为《搞掂》,而不是《搞定》,看来如果chandler早点发布,流行于世面上的GTD工具可能不会是omnifocus,而是chandler了。”果然知识的累计是异常重要的,这样就不至于在我读书时,脑子却处于“懵”的状态。

在第9章“方法”中IBM执行强制进度纪律的成功基于两条原则:(1)计划是强制性的(2)计划必须符合现实情况 ----“从底向上”,依据那些负责按计划执行的程序员的经验和知识而来,而不是“从顶至下”,靠管理者拍脑袋或对市场的期望而来。CMM这个沉重的软件开发成熟度模型在国内完全变了味,曾看着一个软件公司为了通过CMM4,编出一堆从来无人细看的厚厚的文档,CMM果然只重过程,而国内更把这种过程流于形式,通过CMM,只为了向用户抬高价码。TSP、PSP也看过,感觉相当繁琐,在国内都难于实行。2001年17位领军人物,提出了敏捷软件开发宣言,向这种笨重的CMM宣战,从此极限编程XP和SCRUM开始流行。Google让开发者把五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个人项目上。这种管理方式在国内想都不敢想。

在第10章“工程师和艺术家”中的问题:编程是工程还是文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在第11章中出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吃自己的狗粮。这种思路确实有助于提升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想想连自己都不屑一用的软件凭什么去折磨用户呢?真的可以说是十分有趣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ngyu721/p/12271564.html

时间: 2024-10-29 04:19:15

阅读《梦断代码》随笔(2)的相关文章

<<梦断代码>>随笔1

在王建民老师的督促下,我开始了本学期的读书计划. 在我看来,<梦断代码>并不是一本单纯的讲技术的书,更准确的说,这应该是一本科普书籍.   在一个产品设计过程中,不能把队员们的关系搞得太过民主了,这样也许会造成决策上的延迟.因为过度缺乏等级结构, 过多地遵从集体意见,将会很难做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因此说,将团队中各个成员之中组织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开发的有效手段就是能够分工明确,上下级分明.

&lt;&lt;梦断代码&gt;&gt;随笔2

每当我们要开发一个项目的时候,总是想着自己要敲打出每一个代码.在我们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中也是这样的,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就像发明python和zope,开发者已经创造出来了,就完全没有必要去做重复的开发,浪费大量的时间.前辈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绝佳的技术财富,那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继承,复用,继承,而不是重新做一些已经可以直接拿来用的东西. 当然了,直接利用并不是说复制粘贴就行了,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代码.理解解题思路,理解算法的关键.这样才能做到灵活应用,从而来达到我们需要的目的.

梦断代码—随笔三

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是将这部著作看完,有一些成就感.本来类似于此类的书籍我是很少看的下去的.此书由一个个的小故事组成的.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在每一个大型的软件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们所知的心酸,书中让我看到了,他们在“建造”自己软件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各种麻烦与困难,他们用自己对此行业的热情激情,将汗水挥洒……程序员果然都是乐观的人,遇到困难不放弃,值得我们学习. 这本书的感慨不仅对此行业有用,在平常的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我们做事的时候首先得知道我们的目标,正如做软件的时候

&lt;&lt;梦断代码&gt;&gt;随笔3

做项目,还是做其它什么的,首先必须得要有好的规划以及明确的项目目标以及各个阶段想要取得的效果,目标变来变去是失败的根本.连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还能指望做出什么来. 其次,目标要实际.实际这个词其实意思很虚,没人知道什么是不实际,尤其是当局者.所谓实际,就是要能根据个人精力以及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做到的事情.正常人能掌控的事情很有限,没有太多的精力和脑力来处理一些看上去很诱人,但是涉及到的面大得离谱的事.哪怕只是注重某一方面并做完,也比幻想一个惊世大工程实际的多.

梦断代码 阅读计划

这学期要学习软件工程这门课,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和软件工程相关的书籍,并建议我们在本学期内阅读不少于3本,所以我打算从现在开始到清明节放假这一个月内读完第一本书--<梦断代码> 时间安排   第一周:0.1.2章: 第二周:3.4.5章: 第三周:6.7.8章: 第四周:9.10.11章:

梦断代码阅读笔记之一

最近阅读了罗森伯格的<梦断代码>,算是近距离观察了十几年前软件开发的状态.这本书是作者对OSAF主持的Chandler项目进行田野调查  而写的一本书.本书是在讲一事,也是在讲百千事:是写一软件,也是在写千百软件.在描述Chandler项目的过程当中亦提出了很多观点,带给我们很多思考.让我们这些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软件开发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 在本书第一章,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个布鲁克斯法则:"往已延误的项目里补充人力,只会使其继续延误". 布鲁克斯曾是IBM的资深程序经

&lt;&lt;梦断代码&gt;&gt;阅读笔记三

看完了这最后三分之一的<梦断代码>,意味着这本软件行业的著作已经被我粗略地过了一遍. 在这最后三分之一的内容中,我深入了解了在大型软件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艰辛.一个大型软件项目的成功代表着这团队所付出的所有心血,以及那不为 人知的无数个‘人月’.而联想自己的专业,产生了一点迷惘,这就是我今后要走的道路么,我能走得多远,我能否像书中所提到的那些人一样百折不挠,这一切我 都无从得知.但是我只能向前走,别无选择,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哪怕现在不如,但总会寄托于未来,未来是未知的,但又是现

梦断代码阅读笔记二(4-7章)

在上一周<梦断代码>读完了第七章,全书已经过半,对于这本书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软件开发之难也更加理解.      乐高王国一章中引出了一个代码世界或者说程序员世界里的美好设想——程序将由可复用的部件组合而成,软件部件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软件工程将从编程的窠臼中解放出来.软件组件就像乐高积木一样,细小.不能再分.可被替代.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代码复用的概念,这会省去编写代码的麻烦,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大型可复用组件的稀少,有些程序员不愿拾人牙慧等等.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设想,也是一个值得努

《梦断代码》阅读笔记Ⅰ

一.当前进度以及新的阅读计划 目前,我已阅读到正文的P78,也就是刚开始看第四章:乐高王国. 我尽量坚持每天阅读至少10页,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惰以及各种原因,这个“项目”已经延误了. 因此,我得实时地更新我的阅读计划.在剩下的20天里阅读326-78=248页的正文,折合每天12.4页. 希望自己督促自己,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或提前完成. 二.阅读感想 首先,<梦断代码>这本书我只有电子版,虽然携带方便,但是大多数人更喜欢阅读纸质得书籍,包括我.所以整个阅读过程体验不太好. 其次,我都是利用一些零

《梦断代码》阅读笔记之二

以下是<梦断代码>的章节目录: 我打算用3次阅读将其详略得当的读完,这是第一次,0-3章: 读完第零章“软件时间”我就有一个想法“这哥们在说神马,貌似没有逻辑可言”但是仔细想一想他在给我们介绍软件的大致发展简史以及我们将在以后可能(哦不不不)是一定会碰上老多老多的BUG让我们头疼,软件工程虽说是工程但是他和普通的建桥铺路不大相同,它更为抽象是逻辑的堆叠用作者的话讲就是“麻烦一堆”想想也对,我已经做好了自己焦头烂额甚至拿着睡袋睡办公室的准备了.但是软件工程这专业甚至这个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还是非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