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根据汤姆大叔的深入javascript系列文章删改,如果想深入理解请阅读汤姆大叔的系列文章。
http://www.cnblogs.com/TomXu/...
变量对象
初步介绍
变量对象(缩写为VO)是一个与执行上下文相关的特殊对象,它存储着在上下文中声明的以下内容:
变量 (var, 变量声明);
函数声明 (FunctionDeclaration, 缩写为FD);
函数的形参
我们可以用普通的ECMAScript对象来表示一个变量对象:
VO = {};
VO是执行上下文的属性(property),所以:
activeExecutionContext = {
VO: {
// 上下文数据(var, FD, function arguments)
}
};
只有全局上下文的变量对象允许通过VO的属性名称来间接访问(因为在全局上下文里,全局对象自身就是变量对象),在其它上下文中是不能直接访问VO对象的,因为它只是内部机制的一个实现。
全局上下文中的变量对象
只有全局上下文的变量对象允许通过VO的属性名称来间接访问
在全局上下文中,有
VO(globalContext) === global;
因为我们在全局上下文中声明的变量等都是存在全局的变量对象中,而在全局上下文中的全局变量对象又是全局对象本身。所以我们可以通过VO的属性名称间接访问
var a = new String(‘test‘);
alert(a); // 直接访问,在VO(globalContext)里找到:"test"
alert(window[‘a‘]); // 间接通过global访问:global === VO(globalContext): "test"
alert(a === this.a); // true
var aKey = ‘a‘;
alert(window[aKey]); // 间接通过动态属性名称访问:"test"
函数上下文中的变量对象
在函数执行上下文中,VO是不能直接访问的,此时由活动对象(activation object,缩写为AO)扮演VO的角色。
VO(functionContext) === AO;
在理解函数上下文中的变量对象时,我们通过处理上下文代码的2个阶段来进行理解
1.进入执行上下文
2.执行代码
进入执行上下文
进入执行上文文的时候,也即是代码执行之前,此时VO包含了下列属性
函数形参
函数声明
变量声明
其中,函数声明的等级最高,然后是函数形参,最后才是变量声明。越高等级的声明可以覆盖低等级的声明。
执行代码
这个周期内,AO/VO已经拥有了属性(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属性都有值,大部分属性的值还是系统默认的初始值undefined )。这个时候会进行赋值操作以及执行代码。
alert(x); // function
var x = 10;
alert(x); // 10
x = 20;
function x() {};
alert(x); // 20
在进入上下文阶段,由于函数具有最高的级别,所以第一次alert(x)输出的是函数。之后进行变量赋值,分别alert 10 20。
function bar (x){
alert(x);
var x = 2;
}
bar(3); //3
由于形参声明比变量声明级别高,所以alert(3),因为在进入执行上下文时变量无法覆盖形参声明,所以输出的是3而不是undefined。
不使用var可以声明一个全局变量,这句话是错误的。
alert(a); // undefined
alert(b); // "b" 没有声明,报错
b = 10;
var a = 20;
作用域链
函数上下文的作用域链在函数调用时创建的,包含活动对象和这个函数内部的[[scope]]属性。函数上下文包括以下内容:
activeExecutionContext = {
VO: {...}, // or AO
this: thisValue,
Scope: [ // Scope chain
// 所有变量对象的列表
// for identifiers lookup
]
};
其scope定义如下:
Scope = AO + [[Scope]]
[[scope]]是所有父变量对象的层级链,处于当前函数上下文之上,在函数创建时存于其中。
注意这重要的一点--[[scope]]在函数创建时被存储--静态(不变的),永远永远,直至函数销毁。即:函数可以永不调用,但[[scope]]属性已经写入,并存储在函数对象中。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是--与作用域链对比,[[scope]]是函数的一个属性而不是上下文。
因此我个人的理解是作用域链应该是函数本身的活动对象+父级的变量对象。其中函数本身的活动对象总是排在第一位,在寻找标识符的时候,如果在当前活动对象找不到,那么会遍历作用域链上的父级变量对象。其中[[scope]]在函数创建时被存储,与函数共存亡。
var x = 10;
function foo() {
alert(x);
}
(function () {
var x = 20;
foo(); // 10, but not 20
})();
说明函数的作用域链在函数创建的时候就已经定义好了,是静态的,不因为调用的时候而改变。
闭包
作用域链的加深理解
var firstClosure;
var secondClosure;
function foo() {
var x = 1;
firstClosure = function () { return ++x; };
secondClosure = function () { return --x; };
x = 2; // 影响 AO["x"], 在2个闭包公有的[[Scope]]中
alert(firstClosure()); // 3, 通过第一个闭包的[[Scope]]
}
foo();
alert(firstClosure()); // 4
alert(secondClosure()); // 3
firstClosure和secondClosure两个函数创建的时候,内部的变量x都是从父级函数foo的变量对象x中引用,所以其实两个函数都是共享一个作用域,因此导致x变量共通了。
经典闭包
var data = [];
for (var k = 0; k < 3; k++) {
data[k] = function () {
alert(k);
};
}
data[0](); // 3, 而不是0
data[1](); // 3, 而不是1
data[2](); // 3, 而不是2
解释跟上面类似。function在创建的时候,内部的变量k通过访问作用域链即是父级的变量对象k拿到,而当函数被调用的时候,for循环早已执行完毕,此时的K是3,所以三个函数调用的时候输出的值都为3。
var data = [];
for (var k = 0; k < 3; k++) {
data[k] = (function _helper(x) {
return function () {
alert(x);
};
})(k); // 传入"k"值
}
// 现在结果是正确的了
data[0](); // 0
data[1](); // 1
data[2](); // 2
创建了一个匿名函数,通过把k变量作为参数传进去,这样在执行function的时候,由于内部的形参能够访问到k变量,所以无需到父级作用域链上进行寻找,因此最后输出达到预期目的。
闭包的理论定义
这里说明一下,开发人员经常错误将闭包简化理解成从父上下文中返回内部函数,甚至理解成只有匿名函数才能是闭包。
ECMAScript中,闭包指的是:
1.从理论角度:所有的函数。因为它们都在创建的时候就将上层上下文的数据保存起来了。哪怕是简单的全局变量也是如此,因为函数中访问全局变量就相当于是在访问自由变量,这个时候使用最外层的作用域。
2.从实践角度:以下函数才算是闭包:
1.即使创建它的上下文已经销毁,它仍然存在(比如,内部函数从父函数中返回)
2.在代码中引用了自由变量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lfw/p/1253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