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

  计网的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即共享硬件,软件,数据

  第一章

  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1 网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C/S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P2P方式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2 带宽、时延

  带宽表示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

  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

  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

  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

  时延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而需要花费的时间。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处理时延

  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数据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之和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

  ##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七层体系结构包含哪几层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所谓“开放系统”即只要遵循 OSI 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但是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OSI 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OSI 的专家们在完成 OSI 标准时没有商业驱动力

  OSI 的协议实现起来过分复杂且运行效率很低

  OSI 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因而使得按 OSI 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及时进入市场

  OSI 的层次划分并也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个层次中重复出现

  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4 TCP/IP四层网络体系结构

  应用层

  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交互的数据单元为报文

  运输层

  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网际层

  把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网络接口层

  实现什么样的接口

  5 理解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应用层

  应用进程间的通信和交互交互的数据单元为报文

  运输层

  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传输控制协议TCP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网络层

  把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

  数据链路层把IP数据报组装成帧

  物理层

  实现什么样的接口

  6 区分实体、协议与服务的概念及联系

  实体

  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

  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第二章

  1 物理层的主要任务

  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 香农公式

  香农(Shannon)公式带宽受限、有噪声的信道的极限、无差错的信息传输速率。

  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可表达为

  C = W log2(1+S/N) b/s

  W 为信道的带宽以 Hz 为单位

  S 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

  N 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就一定可以找到某种办法来实现无差错的传输。

  若信道带宽 W 或信噪比 S/N 没有上限当然实际信道不可能是这样的则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也就没有上限。

  实际信道上能够达到的信息传输速率要比香农的极限传输速率低不少。

  3 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复用

  频分复用 FDM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时分复用

  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 TDM 帧的长度

  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信号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使用时分复用系统传送计算机数据时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用户对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4 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 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优点

  提高通信的话音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减少干扰对通信的影响

  增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是使用GSM的4~5倍

  降低手机的平均发生功率

  码片序列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其中“0”用“-1”表示“1”用“+1”表示例如

  S 站的码片序列(–1 –1 –1 +1 +1 –1 +1 +1)

  各用于使用相同频率载波利用各自码片序列编码数据

  编码信号 =原始数据*码片序列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bit 码片序列。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例如S 站的 8 bit 码片序列是 00011011也即(–1 –1 –1 +1 +1 –1 +1 +1) 。

  发送比特 1 +1时就发送序列 00011011

  发送比特 0 -1时就发送序列 11100100。

  重要特点

  每个站分配的码片序列不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互相正交(orthogonal)。

  在实用的系统中是使用伪随机码序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fjavabd/p/10240267.html

时间: 2024-11-13 19:23:34

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的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设备功能浅析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设备功能浅析 2017-05-07 若愚 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层设备,以及他们各自的功能和特性,内容比较简单,有问题的还请多多指教~ 一.物理层的功能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通路 传输数据 实际上就是用模拟或者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上层的数据 二.物理层三种设备 三.三种设备各自的特性和功能 放大器:用于放大模拟信号,但是同时也会放大噪声,所以可见不适合做长距离的传输中介: 中继器:用于放大数字信号,两个端口,将信号整形放大,所以不容易失真:不能连接速率和协议

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笔记

物理层 目录 用途 表示数据的网络介质存在三种基本形式 三个基本功能 四个特性 有关信号的几个基本概念 信道复用 宽度接入技术 适用于介质的信号比特 用途 创建电信号.光信号或微波信号,以表示每个帧中的比特 表示数据的网络介质存在三种基本形式 铜缆 同轴电缆 优点: 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广泛被用于传输高速率的数据 双绞线 通信距离: 几到几十公里 组成: 光缆 分类: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缺点:光脉会在传输中损耗造成失真 优点: 通行量大 传输损耗小 抗雷电和电磁波干扰能力好 体积小,质量轻 缺点

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解析:

物理层是TCP/IP模型的最底层 物理层功能: 功能一 为数据端设备提供发送数据的通路 功能二 传输数据 物理层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信号.接口.传输介质. 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信号参数(幅度 频率)等的大小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可以按不同的频率在媒体上传输 数字信号是不连续的物理量,信号参数也不连续变化: 数字信号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远距离传输仍能保证质量,而模拟信号即使安装放大器等设备,干扰信号也会随之增加. 以太网接口: RJ-11   RJ-45 水晶头 非屏蔽双绞线UTP

计算机网络--->2. 物理层

2.1 基本概念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即不是光纤.双绞线.无线). 物理层主要任务描述: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eg:各个厂家生产的交换机的以太网口都按照一个标准来做),即: 机械特性:规定接口形状.大小.引线数目 电器特性:规定电压范围(-5V到+5V) 功能特性:规定-5V表示0,+5V表示1 过程特性:也称规程特性,规定建立连接时各个相关部件的工作步骤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

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

1.数据究竟应当是数字的还是模拟的,应当由传输的数据性质决定. 2.什么是调制?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3.PCM编码器的作用?就是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 4.美国ISM频段是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工业,科技,医疗的缩写. 5.电信号一般在200m/us~300m/us之间,远离地面3.6万公里的卫星,上行和下行的时延均约270ms. 6.码元与数字信道. 7. 8. 9. 10.

计算机网络原理

目录 计算机网络概述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网络安全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 无线网络

Java网络编程注意事项1

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能做些下面功能: 1)资源共享 2)信息传输与集中处理 3)均衡负荷与分布处理 4)综合信息服务 计算机网络依照规模大小和延伸范围来分: 1)局域网(LAN)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WAN) 计算机网络依照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划分: 1)星型网络 2)总线型网络 3)环线网络 4)树型网络 5)星型环线网络 ... 计算机网络依照网络的传输介质

网络编程技术

                                                     网络编程技术 Java 网络编程 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编程的目的: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网络协议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 网络编程中有两个主要的问题: 1.如何准确地定位网络上一台或多台主机. 2.找到主机后如何可靠高效地进行数据传输. 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编程模型是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 即通信双方一方作为服务器等待客户提出请求并予以相应.客户则在需要服务时向服务器提出申请. 服务器始终运行,

Java网络编程笔记1

网络编程的基础知识 什么叫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能做些以下功能: 1)资源共享 2)信息传输与集中处理 3)均衡负荷与分布处理 4)综合信息服务 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大小和延伸范围来分: 1)局域网(LAN)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WAN) 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划分: 1)星型网络 2)总线型网络 3)环线网络 4)树型网络 5)星型环线网络 ... 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的传输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