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前公司某款互联网方向的产品已经有数十万活跃用户了,但是发现当我们确定下一步产品方向或者为产品添加某个功能,甚至衡量已经发布功能的使用情况时经常会用可能用户喜欢这样操作,可能用户在某时间段登陆比较多,可能用户的停留时间不长...这样的言语去猜测用户的行为和心理,可能二字经常占据着产品分析会议,技术决策会议...,但是可能二字下产生的决策也可能会导致产品方向的偏离,技术选择的错误,甚至因为无用功能的增加。那未来如何去预知,真有办法吗?
需求是产品的基石,需求来自于用户,不管实现产品还是营销产品靠的就是了解用户的心理和行为,靠什么了解呢?那么一切必须源于数据。传统的靠市场调研和分析可以收集一定的需求,但是偏向于宏观导向性,我们经常说现在是大数据时代,靠实际的数据说话才是最可靠的。想想我们经常使用的电商网站为什么总能给我们推荐自己心有所想的产品;想想我们为什么会收到精准的服务推送广告;想想为什么有些产品越来越人性化,在这些表象之后隐藏的往往是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和智能算法的支撑。
比如在某款产品发布后,我们统计出用户日活跃度,月活跃度,新增用户数让其展示出来警示我们,激励我们;统计出用户对某个功能的使用,甚至某个按钮的点击情况,在慢慢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后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这个功能是不是用户喜欢的,是不是该果断放弃降低开发维护成本;对于内容类网站来说,我们可以统计出用户在某个内容的停留时间评判内容的质量;我们还可以统计出产品的流量在何时达到峰值,何时又趋于稳定以此来选择合适的网络服务;我们还可以还可以利用统计出的不同用户的分布做灰度发布;我们还可以利用对用户行为习惯的分析做精准的营销.......。
这就是评判现在和预知未来的方式,还等什么!
时间: 2024-10-11 06: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