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网络编程精解之ServerSocket用法详解一

在客户/服务器通信模式中,服务器端需要创建监听特定端口的ServerSocket,ServerSocket负责接收客户连接请求。

构造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的构造方法有以下几种重载形式:

◆ServerSocket()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InetAddress bindAddr) throws IOException

在以上构造方法中,参数port指定服务器要绑定的端口(服务器要监听的端口),参数backlog指定客户连接请求队列的长度,参数bindAddr指定服务器要绑定的IP地址。

绑定端口

除了第一个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以外,其他构造方法都会使服务器与特定端口绑定,该端口由参数port指定。例如,以下代码创建了一个与80端口绑定的服务器: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80);

如果运行时无法绑定到80端口,以上代码会抛出IOException,更确切地说,是抛出BindException,它是IOException的子类。BindException一般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端口已经被其他服务器进程占用;

◆在某些操作系统中,如果没有以超级用户的身份来运行服务器程序,那么操作系统不允许服务器绑定到1~1023之间的端口。

如果把参数port设为0,表示由操作系统来为服务器分配一个任意可用的端口。由操作系统分配的端口也称为匿名端口。对于多数服务器,会使用明确的端口,而不会使用匿名端口,因为客户程序需要事先知道服务器的端口,才能方便地访问服务器。

设定客户连接请求队列的长度

当服务器进程运行时,可能会同时监听到多个客户的连接请求。例如,每当一个客户进程执行以下代码:

Socket socket=new Socket(www.javathinker.org,80);

就意味着在远程www.javathinker.org主机的80端口上,监听到了一个客户的连接请求。管理客户连接请求的任务是由操作系统来完成的。操作系统把这些连接请求存储在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中。许多操作系统限定了队列的最大长度,一般为50。当队列中的连接请求达到了队列的最大容量时,服务器进程所在的主机会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只有当服务器进程通过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从队列中取出连接请求,使队列腾出空位时,队列才能继续加入新的连接请求。

对于客户进程,如果它发出的连接请求被加入到服务器的队列中,就意味着客户与服务器的连接建立成功,客户进程从Socket构造方法中正常返回。如果客户进程发出的连接请求被服务器拒绝,Socket构造方法就会抛出ConnectionException。

ServerSocket构造方法的backlog参数用来显式设置连接请求队列的长度,它将覆盖操作系统限定的队列的最大长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仍然会采用操作系统限定的队列的最大长度:

◆backlog参数的值大于操作系统限定的队列的最大长度;

◆backlog参数的值小于或等于0;

◆在ServerSocket构造方法中没有设置backlog参数。

以下例程3-1的Client.java和例程3-2的Server.java用来演示服务器的连接请求队列的特性。

Client.java


import java.net.*;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final int length=100;
    String host="localhost";
    int port=8000;

Socket[] sockets=new Socket[length];
    for(int i=0;i<length;i++){     ="" 试图建立100次连接
      sockets[i]=new Socket(host, port);
      System.out.println("第"+(i+1)+"次连接成功");
    }
    Thread.sleep(3000);
    for(int i=0;i<length;i++){
      sockets[i].close();      //断开连接
    }
  }
}

Server.java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public class Server {
  private int port=8000;
  private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public Server() throws IOException {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port,3);    //连接请求队列的长度为3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

public void service() {
    while (true) {
      Socket socket=null;
      try {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从连接请求队列中取出一个

连接
        System.out.println("New connection accepted " +
        socket.getInetAddress() + ":" +socket.getPort());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
         try{
           if(socket!=null)socke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
    Server server=new Server();
    Thread.sleep(60000*10);      //睡眠10分钟
    //server.service();
  }
}

Client试图与Server进行100次连接。在Server类中,把连接请求队列的长度设为3。这意味着当队列中有了3个连接请求时,如果Client再请求连接,就会被Server拒绝。下面按照以下步骤运行Server和Client程序。

(1)把Server类的main()方法中的“server.service();”这行程序代码注释掉。这使得服务器与8000端口绑定后,永远不会执行serverSocket.accept()方法。这意味着队列中的连接请求永远不会被取出。先运行Server程序,然后再运行Client程序,Client程序的打印结果如下:


第1次连接成功
第2次连接成功
第3次连接成功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refused: connect
        at java.net.PlainSocketImpl.socketConnect(Native Method)
        at java.net.PlainSocketImpl.doConnec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PlainSocketImpl.connectToAddress(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PlainSocketImpl.connec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SocksSocketImpl.connec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Socket.connec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Socket.connec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Socke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Socket.(Unknown Source)
        at Client.main(Client.java:10)

从以上打印结果可以看出,Client与Server在成功地建立了3个连接后,就无法再创建其余的连接了,因为服务器的队列已经满了。

2)把Server类的main()方法按如下方式修改: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Exception {
    Server server=new Server();
    //Thread.sleep(60000*10);  //睡眠10分钟
    server.service();
  }

作了以上修改,服务器与8 000端口绑定后,就会在一个while循环中不断执行serverSocket.accept()方法,该方法从队列中取出连接请求,使得队列能及时腾出空位,以容纳新的连接请求。先运行Server程序,然后再运行Client程序,Client程序的打印结果如下:


第1次连接成功
第2次连接成功
第3次连接成功
…
第100次连接成功

从以上打印结果可以看出,此时Client能顺利与Server建立100次连接。

设定绑定的IP地址

如果主机只有一个IP地址,那么默认情况下,服务器程序就与该IP地址绑定。ServerSocket的第4个构造方法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InetAddress bindAddr)有一个bindAddr参数,它显式指定服务器要绑定的IP地址,该构造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IP地址的主机。假定一个主机有两个网卡,一个网卡用于连接到Internet,
IP地址为222.67.5.94,还有一个网卡用于连接到本地局域网,IP地址为192.168.3.4。如果服务器仅仅被本地局域网中的客户访问,那么可以按如下方式创建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8000,10,InetAddress.getByName ("192.168.3.4"));

 默认构造方法的作用

ServerSocket有一个不带参数的默认构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创建的ServerSocket不与任何端口绑定,接下来还需要通过bind()方法与特定端口绑定。

这个默认构造方法的用途是,允许服务器在绑定到特定端口之前,先设置ServerSocket的一些选项。因为一旦服务器与特定端口绑定,有些选项就不能再改变了。

在以下代码中,先把ServerSocket的SO_REUSEADDR选项设为true,然后再把它与8000端口绑定: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setReuseAddress(true);      //设置ServerSocket的选项
server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00));   //与8000端口绑定

如果把以上程序代码改为: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8000);
serverSocket.setReuseAddress(true);      //设置ServerSocket的选项

那么serverSocket.setReuseAddress(true)方法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为SO_ REUSEADDR选项必须在服务器绑定端口之前设置才有效。

接收和关闭与客户的连接

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从连接请求队列中取出一个客户的连接请求,然后创建与客户连接的Socket对象,并将它返回。如果队列中没有连接请求,accept()方法就会一直等待,直到接收到了连接请求才返回。

接下来,服务器从Socket对象中获得输入流和输出流,就能与客户交换数据。当服务器正在进行发送数据的操作时,如果客户端断开了连接,那么服务器端会抛出一个IOException的子类SocketException异常:


java.net.SocketException: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这只是服务器与单个客户通信中出现的异常,这种异常应该被捕获,使得服务器能继续与其他客户通信。

以下程序显示了单线程服务器采用的通信流程:


public void service() {
  while (true) {
    Socket socket=null;
    try {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从连接请求队列中取出一个连接
      System.out.println("New connection accepted " +
      socket.getInetAddress() + ":" +socket.getPort());
      //接收和发送数据
      …
    }catch (IOException e) {
      //这只是与单个客户通信时遇到的异常,可能是由于客户端过早断开连接引起的
      //这种异常不应该中断整个while循环
       e.printStackTrace();
    }finally {
       try{
         if(socket!=null)socket.close();    //与一个客户通信结束后,要关闭

Socket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与单个客户通信的代码放在一个try代码块中,如果遇到异常,该异常被catch代码块捕获。try代码块后面还有一个finally代码块,它保证不管与客户通信正常结束还是异常结束,最后都会关闭Socket,断开与这个客户的连接。

关闭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的close()方法使服务器释放占用的端口,并且断开与所有客户的连接。当一个服务器程序运行结束时,即使没有执行ServerSocket的close()方法,操作系统也会释放这个服务器占用的端口。因此,服务器程序并不一定要在结束之前执行ServerSocket的close()方法。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希望及时释放服务器的端口,以便让其他程序能占用该端口,则可以显式调用ServerSocket的close()方法。例如,以下代码用于扫描1~65535之间的端口号。如果ServerSocket成功创建,意味着该端口未被其他服务器进程绑定,否者说明该端口已经被其他进程占用:


for(int port=1;port<=65535;port++){
  try{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port);
serverSocket.close();   //及时关闭ServerSocket
  }catch(IO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端口"+port+" 已经被其他服务器进程占用");
}
}

以上程序代码创建了一个ServerSocket对象后,就马上关闭它,以便及时释放它占用的端口,从而避免程序临时占用系统的大多数端口。

ServerSocket的isClosed()方法判断ServerSocket是否关闭,只有执行了ServerSocket的close()方法,isClosed()方法才返回true;否则,即使ServerSocket还没有和特定端口绑定,isClosed()方法也会返回false。

ServerSocket的isBound()方法判断ServerSocket是否已经与一个端口绑定,只要ServerSocket已经与一个端口绑定,即使它已经被关闭,isBound()方法也会返回true。

如果需要确定一个ServerSocket已经与特定端口绑定,并且还没有被关闭,则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boolean isOpen=serverSocket.isBound() && !serverSocket.isClosed();

获取ServerSocket的信息

ServerSocket的以下两个get方法可分别获得服务器绑定的IP地址,以及绑定的端口:

◆public InetAddress getInetAddress()

◆public int getLocalPort()

前面已经讲到,在构造ServerSocket时,如果把端口设为0,那么将由操作系统为服务器分配一个端口(称为匿名端口),程序只要调用getLocalPort()方法就能获知这个端口号。如例程3-3所示的RandomPort创建了一个ServerSocket,它使用的就是匿名端口。

RandomPort.java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public class RandomPor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0);
    System.out.println("监听的端口为:"+serverSocket.getLocalPort());
  }
}

多次运行RandomPort程序,可能会得到如下运行结果:


C:\chapter03\classes>java RandomPort
监听的端口为:3000
C:\chapter03\classes>java RandomPort
监听的端口为:3004
C:\chapter03\classes>java RandomPort
监听的端口为:3005

多数服务器会监听固定的端口,这样才便于客户程序访问服务器。匿名端口一般适用于服务器与客户之间的临时通信,通信结束,就断开连接,并且ServerSocket占用的临时端口也被释放。

FTP(文件传输)协议就使用了匿名端口。FTP协议用于在本地文件系统与远程文件系统之间传送文件。

FTP协议用于在本地文件系统与远程文件系统之间传送文件

FTP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一个是控制连接,一个是数据连接。控制连接用于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发送控制信息,如用户名和口令、改变远程目录的命令或上传和下载文件的命令。数据连接用于传送文件。TCP服务器在21端口上监听控制连接,如果有客户要求上传或下载文件,就另外建立一个数据连接,通过它来传送文件。数据连接的建立有两种方式。

(1)如图所示,TCP服务器在20端口上监听数据连接,TCP客户主动请求建立与该端口的连接。

TCP服务器在20端口上监听数据连接

(2)如图3-3所示,首先由TCP客户创建一个监听匿名端口的ServerSocket,再把这个ServerSocket监听的端口号(调用ServerSocket的getLocalPort()方法就能得到端口号)发送给TCP服务器,然后由TCP服务器主动请求建立与客户端的连接。

TCP客户在匿名端口上监听数据连接

以上第二种方式就使用了匿名端口,并且是在客户端使用的,用于和服务器建立临时的数据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在服务器端也可以使用匿名端口。

ServerSocket选项

ServerSocket有以下3个选项。

◆SO_TIMEOUT:表示等待客户连接的超时时间。

◆SO_REUSEADDR:表示是否允许重用服务器所绑定的地址。

◆SO_RCVBUF:表示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的大小。

SO_TIMEOUT选项

◆设置该选项:public void setSoTimeout(int timeou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读取该选项:public int getSoTimeout () throws IOException

SO_TIMEOUT表示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等待客户连接的超时时间,以毫秒为单位。如果SO_TIMEOUT的值为0,表示永远不会超时,这是SO_TIMEOUT的默认值。

当服务器执行ServerSocket的accept()方法时,如果连接请求队列为空,服务器就会一直等待,直到接收到了客户连接才从accept()方法返回。如果设定了超时时间,那么当服务器等待的时间超过了超时时间,就会抛出SocketTimeoutException,它是InterruptedException的子类。

TimeoutTester把超时时间设为6秒钟。

TimeoutTester.java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public class TimeoutTest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8000);
    serverSocket.setSoTimeout(6000); //等待客户连接的时间不超过6秒
    Socket socket=serverSocket.accept();
    socket.close();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关闭");
  }
}

运行以上程序,过6秒钟后,程序会从serverSocket.accept()方法中抛出Socket- TimeoutException:


C:\chapter03\classes>java TimeoutTester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net.SocketTimeoutException: Accept timed out
        at java.net.PlainSocketImpl.socketAccept(Native Method)
        at java.net.PlainSocketImpl.accep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ServerSocket.implAccept(Unknown Source)
        at java.net.ServerSocket.accept(Unknown Source)
        at TimeoutTester.main(TimeoutTester.java:8)

如果把程序中的“serverSocket.setSoTimeout(6000)”注释掉,那么serverSocket. accept()方法永远不会超时,它会一直等待下去,直到接收到了客户的连接,才会从accept()方法返回。

Tips:服务器执行serverSocket.accept()方法时,等待客户连接的过程也称为阻塞。

SO_REUSEADDR选项

◆设置该选项:public void setResuseAddress(boolean on) throws SocketException

◆读取该选项:public boolean getResuseAddress() throws SocketException

这个选项与Socket的SO_REUSEADDR选项相同,用于决定如果网络上仍然有数据向旧的ServerSocket传输数据,是否允许新的ServerSocket绑定到与旧的ServerSocket同样的端口上。SO_REUSEADDR选项的默认值与操作系统有关,在某些操作系统中,允许重用端口,而在某些操作系统中不允许重用端口。

当ServerSocket关闭时,如果网络上还有发送到这个ServerSocket的数据,这个ServerSocket不会立刻释放本地端口,而是会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接收到了网络上发送过来的延迟数据,然后再释放端口。

许多服务器程序都使用固定的端口。当服务器程序关闭后,有可能它的端口还会被占用一段时间,如果此时立刻在同一个主机上重启服务器程序,由于端口已经被占用,使得服务器程序无法绑定到该端口,服务器启动失败,并抛出BindException: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net.BindException: Address already in use: JVM_Bind

为了确保一个进程关闭了ServerSocket后,即使操作系统还没释放端口,同一个主机上的其他进程还可以立刻重用该端口,可以调用ServerSocket的setResuse- Address(true)方法:


if(!serverSocket.getResuseAddress())serverSocket.setResuseAddress(true);

值得注意的是,serverSocket.setResuseAddress(true)方法必须在ServerSocket还没有绑定到一个本地端口之前调用,否则执行serverSocket.setResuseAddress(true)方法无效。此外,两个共用同一个端口的进程必须都调用serverSocket.setResuseAddress(true)方法,才能使得一个进程关闭ServerSocket后,另一个进程的ServerSocket还能够立刻重用相同端口。

SO_RCVBUF选项

◆设置该选项:public void setReceiveBufferSize(int size) throws SocketException

◆读取该选项:public int getReceiveBufferSize() throws SocketException

SO_RCVBUF表示服务器端的用于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一般说来,传输大的连续的数据块(基于HTTP或FTP协议的数据传输)可以使用较大的缓冲区,这可以减少传输数据的次数,从而提高传输数据的效率。而对于交互式的通信(Telnet和网络游戏),则应该采用小的缓冲区,确保能及时把小批量的数据发送给对方。

SO_RCVBUF的默认值与操作系统有关。例如,在Windows 2000中运行以下代码时,显示SO_RCVBUF的默认值为8192: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8000);
System.out.println(serverSocket.getReceiveBufferSize());    //打印8192

无论在ServerSocket绑定到特定端口之前或之后,调用setReceiveBufferSize()方法都有效。例外情况下是如果要设置大于64K的缓冲区,则必须在ServerSocket绑定到特定端口之前进行设置才有效。例如,以下代码把缓冲区设为128K: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
int size=serverSocket.getReceiveBufferSize();
if(size<131072) serverSocket.setReceiveBufferSize(131072);  //把缓冲区的大小设为128K
server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00));     //与8 000端口绑定

执行serverSocket.setReceiveBufferSize()方法,相当于对所有由serverSocket.accept()方法返回的Socket设置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的大小。

SO_RCVBUF选项

◆设置该选项:public void setReceiveBufferSize(int size) throws SocketException

◆读取该选项:public int getReceiveBufferSize() throws SocketException

SO_RCVBUF表示服务器端的用于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一般说来,传输大的连续的数据块(基于HTTP或FTP协议的数据传输)可以使用较大的缓冲区,这可以减少传输数据的次数,从而提高传输数据的效率。而对于交互式的通信(Telnet和网络游戏),则应该采用小的缓冲区,确保能及时把小批量的数据发送给对方。

SO_RCVBUF的默认值与操作系统有关。例如,在Windows 2000中运行以下代码时,显示SO_RCVBUF的默认值为8192: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8000);
System.out.println(serverSocket.getReceiveBufferSize());    //打印8192

无论在ServerSocket绑定到特定端口之前或之后,调用setReceiveBufferSize()方法都有效。例外情况下是如果要设置大于64K的缓冲区,则必须在ServerSocket绑定到特定端口之前进行设置才有效。例如,以下代码把缓冲区设为128K: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new ServerSocket();
int size=serverSocket.getReceiveBufferSize();
if(size<131072) serverSocket.setReceiveBufferSize(131072);  //把缓冲区的大小设为128K
server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8000));     //与8 000端口绑定

执行serverSocket.setReceiveBufferSize()方法,相当于对所有由serverSocket.accept()方法返回的Socket设置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的大小。

设定连接时间、延迟和带宽的相对重要性

◆public void 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int connectionTime,int latency,int bandwidth)

该方法的作用与Socket的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方法的作用相同,用于设定连接时间、延迟和带宽的相对重要性

时间: 2024-07-29 12:17:18

Java网络编程精解之ServerSocket用法详解一的相关文章

C# 网络编程之豆瓣OAuth2.0认证详解和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

        最近在帮人弄一个豆瓣API应用,在豆瓣的OAuth2.0认证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同时自己需要一个个的尝试与解决,最终完成了豆瓣API的访问.作者这里就不再吐槽豆瓣的认证文档了,毕竟人家也不容易.但是作者发现关于豆瓣OAuth认证过程的文章非常之少,所以想详细写这样一篇文章方便后面要做同样东西的人阅读.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尤其是想做豆瓣API开发的初学者. (文章中蓝色字表示官方文档引用,红色字是可能遇到问题及注意,黑色字是作者叙述) 一.误区OAuth1.0认证过程    

C#网络编程基础之进程和线程详解

在C#的网络编程中,进程和线程是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是一个重点,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掌握一下. 一:概念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好,查一下baike.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活动.它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 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既是基本的分配单元,也是基本的执行单元. 线程:是"进程"中某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 关于这两个概念,大家稍微有个印象就行了,防止以后被面试官问到. 二:进程

UNIX网络编程入门——TCP客户/服务器程序详解

前言 最近刚开始看APUE和UNP来学习socket套接字编程,因为网络这方面我还没接触过,要等到下学期才上计算机网络这门课,所以我就找了本教材啃了一两天,也算是入了个门. 至于APUE和UNP这两本书,书是好书,网上也说这书是给进入unix网络编程领域初学者的圣经,这个不可置否,但这个初学者,我认为指的是接受过完整计算机本科教育的研究生初学者,需要具有完整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网络基础知识.基础没打好就上来啃书反而会适得其反,不过对于我来说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基础课也都上得差不多了,而且如果书读

Java ServerSocket用法详解

在客户/服务器通信模式中,服务器端需要创建监听特定端口的ServerSocket,ServerSocket负责接收客户连接请求. 一.构造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的构造方法有以下几种重载形式: ServerSocket()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throws IOExceptionServerSocke

三. ServerSocket 用法详解(二) .

在ThreadPool 类中定义了一个LinkedList 类型的 workQueue 成员变量, 它表示工作队列, 用来存放线程池要执行的任务, 每个任务都是 Runnable 实例. ThreadPool 类的客户程序(利用 ThreadPool 来执行任务的程序) 只要调用 ThreadPool 类的execute(Runnable task) 方法, 就能向线程池提交任务. 在 ThreadPool 类的 execute() 方法中, 先判断线程池是否已经关闭. 如果线程池已经关闭, 就

网络编程Socket之TCP之connect详解

对TCP套接字调用connect会激发三次握手,如下: 客户端是主动打开连接的一端,会发送第一个SYN分节,然后等待确认,此时连接状态为SYN_SENT,当收到服务端的确认后连接建立,状态变为ESTABLISHED: 服务器是被动打开连接的一端,调用listen导致套接字从CLOSED状态变为LISTEN状态,当收到来自客户端的SYN分节以后状态变为SYN_RCVD,然后发送第二个SYN分节,等待客户端的确认,收到客户端的确认以后连接建立,状态变为ESTABLISHED: 三次握手中的两个SYN

编程中,static的用法详解

C++的static有两种用法:面向过程程序设计中的static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static.前者应用于普通变量和函数,不涉及类:后者主要说明static在类中的作用.一.面向过程设计中的static1.静态全局变量在全局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静态全局变量.我们先举一个静态全局变量的例子,如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atic int n;  //定义静态全局变量 void fn() { n++

Linux 网络编程——TCP 和 UDP 数据报格式详解

TCP 报文格式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 报文段的报头有 10 个必需的字段和 1 个可选字段.报头至少为 20 字节.报头后面的数据是可选项. 1)源端口(16位) 标识发送报文的计算机端口或进程.一个 TCP 报文段必须包括源端口号,使目的主机知道应该向何处发送确认报文. 2)目的端口(16位) 标识接收报文的目的主机的端口或进程. 3) 序号(也叫序列号)(32位) 用

【Ext.Net学习笔记】03:Ext.Net DirectEvents用法详解、DirectMethods用法详解

position:static(静态定位) 当position属性定义为static时,可以将元素定义为静态位置,所谓静态位置就是各个元素在HTML文档流中应有的位置 podisition定位问题.所以当没有定义position属性时,并不说明该元素没有自己的位置,它会遵循默认显示为静态位置,在静态定位状态下无法通过坐标值(top,left,right,bottom)来改变它的位置. position:absolute(绝对定位) 当position属性定义为absolute时,元素会脱离文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