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面试收集录10 LruCache原理解析

一、Android中的缓存策略

一般来说,缓存策略主要包含缓存的添加、获取和删除这三类操作。如何添加和获取缓存这个比较好理解,那么为什么还要删除缓存呢?这是因为不管是内存缓存还是硬盘缓存,它们的缓存大小都是有限的。当缓存满了之后,再想其添加缓存,这个时候就需要删除一些旧的缓存并添加新的缓存。

因此LRU(Least Recently Used)缓存算法便应运而生,LRU是近期最少使用的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当缓存满时,会优先淘汰那些近期最少使用的缓存对象。采用LRU算法的缓存有两种:LrhCache和DisLruCache,分别用于实现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其核心思想都是LRU缓存算法。

二、LruCache的使用

LruCache是Android 3.1所提供的一个缓存类,所以在Android中可以直接使用LruCache实现内存缓存。而DisLruCache目前在Android 还不是Android SDK的一部分,但Android官方文档推荐使用该算法来实现硬盘缓存。

1.LruCache的介绍

LruCache是个泛型类,主要算法原理是把最近使用的对象用强引用(即我们平常使用的对象引用方式)存储在 LinkedHashMap 中。当缓存满时,把最近最少使用的对象从内存中移除,并提供了get和put方法来完成缓存的获取和添加操作。

2.LruCache的使用

LruCache的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就已图片缓存为例。

 int maxMemory = (int)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1024);
        int cacheSize = maxMemory/8;
        mMemoryCache = new LruCache<String,Bitmap>(cacheSize){
            @Override
            protected int sizeOf(String key, Bitmap value) {
                return value.getRowBytes()*value.getHeight()/1024;
            }
        };

①设置LruCache缓存的大小,一般为当前进程可用容量的1/8。 ②重写sizeOf方法,计算出要缓存的每张图片的大小。

**注意:**缓存的总容量和每个缓存对象的大小所用单位要一致。

三、LruCache的实现原理

LruCache的核心思想很好理解,就是要维护一个缓存对象列表,其中对象列表的排列方式是按照访问顺序实现的,即一直没访问的对象,将放在队尾,即将被淘汰。而最近访问的对象将放在队头,最后被淘汰。

如下图所示:

那么这个队列到底是由谁来维护的,前面已经介绍了是由LinkedHashMap来维护。

而LinkedHashMap是由数组+双向链表的数据结构来实现的。其中双向链表的结构可以实现访问顺序和插入顺序,使得LinkedHashMap中的<key,value>对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通过下面构造函数来指定LinkedHashMap中双向链表的结构是访问顺序还是插入顺序。

public Linked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boolean accessOrder) {
        super(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this.accessOrder = accessOrder;
    }

其中accessOrder设置为true则为访问顺序,为false,则为插入顺序。

以具体例子解释: 当设置为true时

public static final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HashMap<Integer, Integer> map = new LinkedHashMap<>(0, 0.75f, true);
        map.put(0, 0);
        map.put(1, 1);
        map.put(2, 2);
        map.put(3, 3);
        map.put(4, 4);
        map.put(5, 5);
        map.put(6, 6);
        map.get(1);
        map.get(2);

        for (Map.Entry<Integer, Integer> entry : map.entrySet()) {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 + entry.getValue());

        }
    }

输出结果:

0:0 3:3 4:4 5:5 6:6 1:1 2:2

即最近访问的最后输出,那么这就正好满足的LRU缓存算法的思想。可见LruCache巧妙实现,就是利用了LinkedHashMap的这种数据结构。

下面我们在LruCache源码中具体看看,怎么应用LinkedHashMap来实现缓存的添加,获得和删除的。

 public LruCache(int maxSize) {
        if (maxSize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maxSize <= 0");
        }
        this.maxSize = maxSize;
        this.map = new LinkedHashMap<K, V>(0, 0.75f, true);
    }

从LruCache的构造函数中可以看到正是用了LinkedHashMap的访问顺序。

put()方法

public final V put(K key, V value) {
         //不可为空,否则抛出异常
        if (key == null || value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key == null || value == null");
        }
        V previous;
        synchronized (this) {
            //插入的缓存对象值加1
            putCount++;
            //增加已有缓存的大小
            size += safeSizeOf(key, value);
           //向map中加入缓存对象
            previous = map.put(key, value);
            //如果已有缓存对象,则缓存大小恢复到之前
            if (previous != null) {
                size -= safeSizeOf(key, previous);
            }
        }
        //entryRemoved()是个空方法,可以自行实现
        if (previous != null) {
            entryRemoved(false, key, previous, value);
        }
        //调整缓存大小(关键方法)
        trimToSize(maxSize);
        return previous;
    }

可以看到put()方法并没有什么难点,重要的就是在添加过缓存对象后,调用 trimToSize()方法,来判断缓存是否已满,如果满了就要删除近期最少使用的算法。

trimToSize()方法

 public void trimToSize(int maxSize) {
        //死循环
        while (true) {
            K key;
            V value;
            synchronized (this) {
                //如果map为空并且缓存size不等于0或者缓存size小于0,抛出异常
                if (size < 0 || (map.isEmpty() && size != 0))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getClass().getName()
                            + ".sizeOf() is reporting inconsistent results!");
                }
                //如果缓存大小size小于最大缓存,或者map为空,不需要再删除缓存对象,跳出循环
                if (size <= maxSize || map.isEmpty()) {
                    break;
                }
                //迭代器获取第一个对象,即队尾的元素,近期最少访问的元素
                Map.Entry<K, V> toEvict = map.entrySet().iterator().next();
                key = toEvict.getKey();
                value = toEvict.getValue();
                //删除该对象,并更新缓存大小
                map.remove(key);
                size -= safeSizeOf(key, value);
                evictionCount++;
            }
            entryRemoved(true, key, value, null);
        }
    }

trimToSize()方法不断地删除LinkedHashMap中队尾的元素,即近期最少访问的,直到缓存大小小于最大值。

当调用LruCache的get()方法获取集合中的缓存对象时,就代表访问了一次该元素,将会更新队列,保持整个队列是按照访问顺序排序。这个更新过程就是在LinkedHashMap中的get()方法中完成的。

先看LruCache的get()方法

get()方法

public final V get(K key) {
        //key为空抛出异常
        if (key == null) {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key == null");
        }

        V mapValue;
        synchronized (this) {
            //获取对应的缓存对象
            //get()方法会实现将访问的元素更新到队列头部的功能
            mapValue = map.get(key);
            if (mapValue != null) {
                hitCount++;
                return mapValue;
            }
            missCount++;
        }

其中LinkedHashMap的get()方法如下: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LinkedHashMapEntry<K,V> e = (LinkedHashMapEntry<K,V>)getEntry(key);
        if (e == null)
            return null;
        //实现排序的关键方法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e.value;
    }

调用recordAccess()方法如下:

 void recordAccess(HashMap<K,V> m) {
            LinkedHashMap<K,V> lm = (LinkedHashMap<K,V>)m;
            //判断是否是访问排序
            if (lm.accessOrder) {
                lm.modCount++;
                //删除此元素
                remove();
                //将此元素移动到队列的头部
                addBefore(lm.header);
            }
        }

由此可见LruCache中维护了一个集合LinkedHashMap,该LinkedHashMap是以访问顺序排序的。当调用put()方法时,就会在结合中添加元素,并调用trimToSize()判断缓存是否已满,如果满了就用LinkedHashMap的迭代器删除队尾元素,即近期最少访问的元素。当调用get()方法访问缓存对象时,就会调用LinkedHashMap的get()方法获得对应集合元素,同时会更新该元素到队头。

四、参考文章

  https://github.com/LRH1993/android_interview/blob/master/android/basis/lrucache.md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son-Jan/p/8454852.html

时间: 2024-11-05 17:18:03

Android面试收集录10 LruCache原理解析的相关文章

Android 面试收集录5 消息机制

1.消息机制概述 1.1.消息机制的简介 在Android中使用消息机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Handler. 没错,Handler是Android消息机制的上层接口. Handler的使用过程很简单,通过它可以轻松地将一个任务切换到Handler所在的线程中去执行. 通常情况下,Handler的使用场景就是更新UI. 如下就是使用消息机制的一个简单实例: public class Activity extends android.app.Activity { private Handler mH

Android面试收集录2 Broadcast Receiver详解

1.Broadcast Receiver广播接收器简单介绍 1.1.定义 Broadcast Receiver(广播接收器),属于Android四大组件之一 在Android开发中,Broadcast Receiver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广播,是一个全局的监听器,属于Android四大组件. Android 广播分为两个角色:广播发送者,广播接收者. 1.2.作用 用于监听/接收 应用发出的广播消息,并做出响应. 应用场景 a.不同组件之间通信(包括应用内/不同应用之间) b.与Android系统

Android面试收集录6 事件分发机制

1.基础认知 1.1.事件分发的对象是谁? 答:事件. 当用户触摸屏幕时(View或ViewGroup派生的控件),将产生点击事件(Touch事件). Touch事件相关细节(发生触摸的位置.时间.历史记录.手势动作等)被封装成MotionEvent对象 主要发生的Touch事件有如下四种: MotionEvent.ACTION_DOWN:按下View(所有事件的开始) MotionEvent.ACTION_MOVE:滑动View MotionEvent.ACTION_CANCEL:非人为原因结

Android面试收集录8 HandlerThread详解

1.前言 我们知道在Android系统中,我们执行完耗时操作都要另外开启子线程来执行,执行完线程以后线程会自动销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项目中经常要执行耗时操作,如果经常要开启线程,接着又销毁线程, 这无疑是很消耗性能的?那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使用线程池 使用HandlerThread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一下问题 HandlerThread的使用场景以及怎样使用HandlerThread? HandlerThread源码分析 2.HandlerThread的使用场景以及怎样使用HandlerThr

Android面试收集录1--Activity+Service

1.Activity的生命周期 1.1.首先查看一下Activity生命周期经典图片.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Activity从启动到结束会以如下顺序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onCreate()->onStart()->onResume()->onPause()->onStop()->onDestory(). 包含了六个部分,还有一个onRestart()没有调用,下面我们一一介绍这七部分内容. (1) onCreate():当 Activity 第一次创建时会被调用.这是生命周期的

Android面试收集录7 AsyncTask详解

1.Android中的线程 在操作系统中,线程是操作系统调度的最小单元,同时线程又是一种受限的系统资源,即线程不可能无限制地产生, 并且 **线程的创建和销毁都会有相应的开销.**当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线程时, 系统会通过会时间片轮转的方式调度每个线程,因此线程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并行. 如果在一个进程中频繁地创建和销毁线程,显然不是高效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采用线程池,一个线程池中会缓存一定数量的线程, 通过线程池就可以避免因为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所带来的系统开销. 2.AsyncTask简介 Asyn

Android面试收集录9 IntentService详解

一. 定义 IntentService是Android里面的一个封装类,继承自四大组件之一的Service. 二.作用 处理异步请求,实现多线程 三. 工作流程 注意:若启动IntentService 多次,那么每个耗时操作则以队列的方式在 IntentService的onHandleIntent回调方法中依次执行,执行完自动结束. 四.实现步骤 步骤1:定义IntentService的子类:传入线程名称.复写onHandleIntent()方法 步骤2:在Manifest.xml中注册服务 步

Android面试收集录11 Window+Activity+DecorView+ViewRoot之间的关系

一.职能简介 Activity Activity并不负责视图控制,它只是控制生命周期和处理事件.真正控制视图的是Window.一个Activity包含了一个Window,Window才是真正代表一个窗口.Activity就像一个控制器,统筹视图的添加与显示,以及通过其他回调方法,来与Window.以及View进行交互. Window Window是视图的承载器,内部持有一个 DecorView,而这个DecorView才是 view 的根布局.Window是一个抽象类,实际在Activity中持

Android面试收集录17 Android进程优先级

在安卓系统中:当系统内存不足时,Android系统将根据进程的优先级选择杀死一些不太重要的进程,优先级低的先杀死.进程优先级从高到低如下. 前台进程 处于正在与用户交互的activity 与前台activity绑定的service 调用了startForeground()方法的service 正在执行oncreate(),onstart(),ondestroy方法的 service. 进程中包含正在执行onReceive()方法的BroadcastReceiver. 系统中的前台进程并不会很多,